APP下载

编纂《简化字行草书字典》的基础研究及相关思考

2022-12-21朱友舟王韬霖南京

文艺生活(艺术中国) 2022年10期
关键词:繁体字草书书法作品

◆ 朱友舟 王韬霖(南京)

一、《简化字行草书字典》编纂目的及意义

1.简化字书法创作的困境

简化字是国家推行的通用规范文字,“从19—20世纪之交以来,汉字的命运有过一次比一次激烈而深刻的争论,最后的一次争论主题,是汉字在信息传播中能否充当载体。现在,汉字顺利地进入了计算机,一个世纪以来的汉字行废之争圆满地画了一个句号。”①经历了轰轰烈烈的简化字运动,到1986年10月10日《简化字总表》发布,几十年来简化字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已经成为主流,时间已经证明其优势和进步性,但是在与文字息息相关的书法艺术领域,简化字却极少涉及②,特别是现在的书法展览中,简化字的作品寥寥无几。其实在学术界,已经有很多学者从简化字的历史依据、现实效用等不同角度说明使用简化字进行书法创作是可行且有必要的,只是在书法艺术的创作领域,大部分书家们受到“崇古”观念的影响、遵从于历史惯性的选择,往往避免使用看起来不够“古”、使用起来不合乎“传统”的简化字,久而久之使用繁体字进行创作反而了一种潜规则。即使一部分的书法工作者愿意进行简化字创作,但却没有专门的范本和字帖进行学习,面对简化字常常无从下手。日常生活中最熟悉的简化字却成为了书法创作中最陌生的内容。

2.简化字的行草书创作

那么为什么要专门编纂一本针对简化字的行草书字典呢?原因有二:一是行草书脱胎于日常的快速书写之中,一直是字体演变、简化的最有力推手。所以回顾、总结前人书法作品中出现的行草书字形,一方面可以从文字图像上对于简化字的历史演变做一个梳理,这样能使简化字的书法创作更加有理有据,更加符合字体发展规律;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经典行草书字形的提炼来启发和引导我们现有简化字使用和书写。二是在书法艺术中,行草书创作往往是最能表情达意、也最能体现书法之技法所在的,同时行草书书法作品有着较强的视觉张力,很容易在追求表现、追求形式的时代舞台上脱颖而出,所以推广简化字的书法创作从行草书入手是很合理的。

3.字典编纂目的以及意义

现如今,党和国家特别重视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强调赋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时代内涵,所以作为凝结着中华文化精华的书法艺术也需要不断创新以适应时代的浪潮,而用简化字来进行书法创作无疑是既能发扬民族精神又带有鲜明时代气息的。沈尹默在《书法艺术的时代精神》中就倡导:“从书法艺术发展的规律来看,能说明很多问题,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要结合实用。因此,我认为书法艺术家没有理由拒绝简体字,而要拍手欢迎它,努力推行,钻研而且加以美化。目前我们国家用历史上没有过的规模,有组织有计划地推行简体字,目的是便利群众,普及和提高人民文化。这是了不起的跃进,是书法界‘突破’的大好时机。”③简化字虽然官方规定的时间比较晚,但却早就“古已有之”,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所以作为书法工作者,我们应该大力倡导使用简化字进行创作,更应该思考如何使用传统的、古老的、源远流长的笔墨语言来表现最日常、最通行的简化字,这是时代赋予我们书法人的任务,简化字书法作品也终将会被打上时代的烙印。基于上述原因,为了弥补简化字书法作品和简化字书法学习资料较少的缺憾,为了推进简化字在书法作品中的使用,使书法艺术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求、适应新时代的发展,《简化字行草书字典》应运而生。

二、简化字相关研究简述

关于简化字的研究颇多,涉及到汉语言文字学、设计学、书法学等等各个学科。这里我们对于与书法相关的、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做一个简要回顾:

有关与简化字的来源问题,有张书岩的《简化字溯源》一书,其中详细地介绍了现行简化字的来历,“现行简化字始见于先秦的共49字,占所选388个字的12.63%;始见于秦汉的共62字,占15.98%;始见于魏晋南北朝的共24字,占6.18%;始见于隋唐的共31字,占7.99%;始见于宋金的共29字,占7.47%;始见于元朝的共72字,占18.56%;始见于明清的共74字,占19.07%;始见于民国的共46字,占11.86%;始见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截至1956年《汉字简化方案》公布)的1个字,占0.26%”④也就是说现行的绝大部分简化字都是有出处的。还有姚菲《〈简化字总表〉所收简化字研究》、裴伟娜《〈简化字总表〉中简化字的简化方法及其溯源研究》也对《简化字总表》中所收录的字进行了简化方法与来源分析。

有关简化字的简化方法与其他文字简化方面的问题,有任秋芬的《汉字繁、简化问题综述》一文,介绍了自1956 年《汉字简化方案》的发表,汉字简化运动开始以来的若干关于简化字问题的看法,可以分为三派:一是以周有光为代表,提倡简化字,认为简化是汉字发展的主流,简化字符合文字发展的总体趋势。二是以申小龙为代表主张恢复繁体字,认为简体字隔断了文字的传承,也不利于两岸的文化交流和发展。三是以任继愈、袁晓园为代表,提倡“识繁写简”,认为繁体字和简体字可以共同发展。⑤马晶璐《草书楷化简化法对于汉字构形系统的影响》从汉字的内部架构出发,以汉字的笔画、部件、整字三个层面逐渐考察草书措化简化法对于汉字构形系统的影响。⑥苏文正《汉字简化问题研究》一文总结了汉字简化的一些规律和原则,为汉字简化提出了新的思路。苗素红的《繁简汉字字理比较研究》从汉字构型的角度对繁简字的字理进行比较分析,认为“虽然汉字简化对汉字的理据性有负面的影响,但是其影响还不足以严重到废止简化字的程度。汉字简化的脚步不能停止,只是要求我们在今后继续简化汉字时要充分考虑汉字的字理,更加理性地规范地简化汉字。”⑦周园《从汉字构形演变看简化问题》也从汉字构型的角度分析了汉字简化的方方面面。同时,还有苏培成《重新审视简化字》、王宁的《论汉字规范的社会性与科学性》《论汉字简化的必然趋势及其优化原则》、裘锡圭的《从纯文字学角度看简化字》、连登岗的《〈简化字总表〉归并字代替字研究》等等都对简化字的简化原则和方法及其影响进行了论述。

有关简化字与书法的关系问题,比较新的研究有陈云华的《汉字书法的繁体字与简化字》和《再说汉字书法的繁体字与简化字》两文,针对当下书法创作中一些繁简并用、繁简误用等情况,认为书法中的繁简使用要有法度,要保证书法作品中用字的正确性,同时也认为书法家需要适应时代,使用简化字进行书法创作⑧。还有杨加深、赵绩竹《书法·简体字·简化字》一文,从书法推动和体现汉字简化两个方面,比较详实地讨论了简体字与书法的关系,同时也深刻地提出了现代书法所面临的简化字问题。⑨此外还有成联方《简化字能用于书法创作的历史证据与现实依据》、傅晏风《汉字繁简与书法的审美特性》等文章,同时彭泽润、李宇明、刘宗超等学者也都谈论了简化字与书法的关系和在书法创作中的必要性。

有关简化字的设计美感问题,有王静艳《现代汉字正文字体设计规范研究》一文,从字体设计的角度出发,通过其对于现代各种字库的字形研究分析,最终构建了一个以黑白空间为观察线索、以“中和之美”为审美准则、总共分为三大块面下共七个相生相济的规范组成的系统化的体系,分别是“间架合理、布白匀称、大小一致、重心对齐、墨色均匀、笔形统一、中宫适宜”七大规范,统合在“空间平衡感的建立与单字结体”“空间流畅感的塑造与文字群的构成”和“黑白空间的美感调整与风格塑造”三大块面下,是一整套紧密联结的系统结构。⑩何清俊的《汉字简化原则中蕴涵的设计思维及其应用价值》一文中讨论了简化字中也蕴含着中国传统的认识方式和美学思想。

三、《简化字行草书字典》编纂方法与选字原则

1.简化字与行草书的定义

首先介绍一下简化字的定义,“简体字是与繁体字相对而言的,是指流行于群众之中、未经整理和改进的形体比较简单的俗字,它不具有法定性,其写法可以是一种,也可以有多种。而简化字则是指在简体字的基础上,经过专家的整理和改进,并由政府主管部门公布的法定简体字,其写法只能有一种。收入《汉字简化方案》(后发展为《简化字总表》)中的简体字即为简化字。”⑪2013年6月5日,国务院发布了《通用规范汉字表》,“《通用规范汉字表》是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适应新形势下社会各领域汉字应用需要的重要汉字规范。制定和实施《通用规范汉字表》,对提升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水平,促进国家经济社会和文化教育事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用规范汉字表》公布后,社会一般应用领域的汉字使用应以《通用规范汉字表》为准,原有相关字表停止使用。”⑫在确定了简化字的定义和标椎写法后,下一步就是要根据这些字来收集相对应的行草书字形。那么什么是“行草书”呢?行书是楷书的快写,严格意义上来说不能算作一种字体,更像是一种介于楷书与草书之间的书体;而草书“在字体方面,又有广狭二义:广义的,不论时代,凡写得潦草的字都可以算。但狭义的、或说是当做一种专门的字体名称,则是汉代才有的。”⑬总之它们都是较楷书更为便捷、简省的字体。《通用规范汉字表》中的全部字都是经过电脑技术排版的一板一眼、分布匀停的楷书字体,而我们则要依据这些楷书字形去找到相对应的更快捷、更美观、更具有书写性的行书和草书字形,编纂一本系统化、专门化的简化字行草书书法字典。

2.字典编纂方法与原则

在编纂过程中,各种各样的“行草书”字形依据怎样的原则来对应同一个楷书字例呢?综合各方面因素和此字典的编纂宗旨,我们确定了三个选字的基本原则:识读性、书写性和艺术性。

识读性,是指要保证选取的字形基本符合简化字的写法,这样才可能被绝大部分人民群众接受、识读。在这里我们首先会根据简化字的标准字形以及其简化原则和来源确定要选取的行书字形和一些草书字形。如在简化字的简化过程中,有一部分字是根据“草书楷化”⑭而形成的字,所以楷化后的简体字样,如“为”“发”这样的字,相对应的就是“”“”这样的草书字形,而类似“”“”这样的行书字形则不予选取。而有一些字,如“有”“天”“繁”并没有再次简化,所以它们符合简化字字形的行书字行仍然可以选择,如“”“”“”。

再比如,“氣”这个繁体字,通过沿用古字的方式简化成为“气”,所以我们就采用古人的行草书作品中的这种俗体的写法“”来与之对应。这样恢复古字或者俗字实现简化的字还有很多,如“蚕(蠶)”“声(聲)”“点(點)”这样的字对应的字形就是“”“”“”。

但还有一大部分简化字,属于新造形声字和会意字,采用了部件省略、保留原字轮廓、符号替代等等简化方法⑮,如“产”“独”“亏”“夺”“难”“汉”这样的字虽然能在一些文献中找到出处,但是由于相对应的行草书字形太少或者根本没有,这时候我们就只能通过电脑合成的方式或者在当代名家的书法作品中去收集字形。

书写性,是指在挑选字形中选择较楷书写法更加流畅、便捷、快速的写法,有时“行草书”的写法不会和楷书的字形完全对应,如“走”字在行草书书法作品中常常作“”这样的写法,处有省略,还有“楼”字作“”,“取”作“”,跂作“”“能”字作“”,可以看到这些写法较简化字的楷书字形都有一定程度上的省略,但是不会影响识读性同时还保证了书写的便捷,所以这样的字形虽然没有完全和简化字相对应,但我们也认为它们是适合的。

同时在前面所选的这些字形基础上,我们还会继续收集一些更为简化的草书写法,如上文的“有”“天”“繁”的标准草书写法“”“”“”也会一并收入,同时在汉代的简牍帛书中,有一些汉草字形也值得学习,《字典》也会将其收录进来。这些草书字形虽然在识读性上有所减弱,但是仍然符合简化字的笔顺,同时又有着比较稳定的结体规律。所以推广这些实用草法有利于日常快写的美观化艺术化,同时也会给简化字行草书书法创造提供更多元的材料。

艺术性,是指字典中的所有字形最终要立足于传统书法艺术上来,要确保所选择的字形都是具有书法美的,所以字库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一是从历朝历代经典的行草书作品中甄选,找出有代表性、有特色的与简化字写法对应的字形,这些字形都产生于传统的书法作品之中,其书法美自不必多说。二是通过电脑合成,集偏旁部首来组成古人没有写过的简体字形。这个过程虽然复杂,而且合成的字形肯定不及原碑帖精彩、自然,但是为了弥补这些简化字字形的缺少,这也是必要的措施,同时合成的过程中我们也会尽量考虑各个偏旁部首之间的协调,最大程度地实现其艺术性。三是收集当代名家的简体写法,以增加本字典的时效性和实用性。

四、相关思考

1.横写右行的书写方式与传统章法的革新

如果说简化字行草书的推广,是为了让书法适应现代人的需求,让书法作品更具有识读性,这不免会引发另一个问题:日常使用的书写方式是横写右行,人们在日常的阅读中已经习惯了这样从左向右、一排一排的阅读方式,所以当我们阅读一些古代的文献或者采用竖写左行印刷方式的书籍时,往往觉得很不习惯。而在欣赏书法作品时,由于书法作品的主要书写方式还保留着传统的竖写左行,所以人们还比较习惯于从右向左、一列一列地观看。这意味着日常的阅读方式和书法作品的欣赏方式是有一定差距的。那么这种情况下,当代书法家的书法创作有没有向现代人横写右行的日常书写保持一致的必要呢?

无论答案如何,可以确定的是当代书法家需要进行这样的艺术实践,尝试横写右行的书写方式。我们知道“从上到下书写从右向左排列的竖写左行书写格式,逐渐结合形成定型在商代中后期以后……而汉朝又实现了古今字体转变后的进一步统一。至此,影响通行中国几千年的竖写左行格式臻于完善。”⑯所以,横写右行是对几千年来竖写左行的突破和创新,新的问题也随之而来。首先,在古代行草书作品中,由于是较快速地竖写,所以字与字之间的牵丝连带、穿插揖让自然产生了“行气”,而如果采取横写的方式,如何将纵向的“行气”转换为横向的“行气”这是一个难点,以前竖写中的连带、穿插对于横写有没有借鉴意义?在横写中,又该如何调整用笔、结构、章法来实现作品整体的协调美观呢?同时,这样的书写方式也向传统的书法章法发起了冲击,在传统的文人书法作品中,不论是尺牍、条幅、手卷、中堂、扇面、对联,竖写左行的写法占据绝对的主流,几乎所有传统书法作品的章法都建立在这样的形式基础上,那么现代横写右行的简化字书法创作如何适应这样的章法形式呢?是否应该创造一些新的章法形式来表现横写右行的简化字书法呢?

2.简化字书法研究的推进

结合研究综述来看,简化字的研究大部分在文字学、语言学方面,书法领域的相关研究亟待深入。这个问题又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自简化字推行以来,书法创作主体是如何使用和看待简化字的。比如近现代书法家曾对简化字发表过看法,如启功、沈尹默就有过关于简化字的论述,对他们的观点需要梳理;还有自简化字推行以来,简化字在书法创作中的具体使用情况如何?近现代的书法家是怎样使用简化字进行书法创作,对于之前的一些简化字书法作品也需要整理研究。另一方面则是简化字书法的相关接受问题,如不同的群体是如何看待和欣赏简化字书法的?书法界内与其他群体是否有着不同的态度?在当代的书法学学科建设中,简化字有着怎样的地位?为什么国家大力倡导简化字的使用,但是在中国书协、各级展览中的简化字书法却寥寥无几?

3.书法艺术创作与日常书写的互动

现当代的日常书写由于使用硬笔、简化字和横写右行的书写方式,已经逐渐脱离了传统书法的语境,而在书法艺术的领域,由于对于一种“纯艺术”的执着追求,大部分书法创作者更加重视形式上的表现,将书法创作完全视为一种脱离“实用”的艺术活动,书法艺术在这一层面上逐渐与日常书写分道扬镳,也越来越保守、固化、远离大众。而当我们重新审视书法艺术发展的历史道路时,会发现日常书写才正是书法诞生的土壤,书法仍然需要不断在日常书写中吸收养分来获取不断创新发展的动力。而简化字的书法创作则可以视为当下书法艺术与日常书写的一座桥梁,一方面,大量的日常书写字迹中也有着相当美观成熟的书写,特别是简化字的横写方式,完全可以在日常书写中吸取营养来补充传统书法中缺失、不足的内容;另一方面,在传统书法艺术里也有大量书法家写过的简化字,也可以为日常书写提供范本和参照。所以现在的书法研究不应该只停留在“精英”“艺术家”之上,还应该将目光转向更普遍、更大众的“日常”书写上来。

结语

当然,使用简化字进行书法创作只是现有基础上的一种新尝试,并不是代表书法创作只能使用简化字,也不意味着使用繁体字创作就不够创新,只不过在这个渴望求新求异、渴望艺术创新的时代,我们总是需要在这个新的历史背景中寻求着新的材料,或许简化字这一看似为人熟悉但又迟迟没有进入传统书法创作领域的“新材料”就能为书法艺术的创新注入活力,带来新的机遇。

注释:

①王宁《再论〈通用规范汉字表〉发布的背景和制定的意义——兼论汉字规范保持稳定的重要性》,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46(06)期第1-5页。

②这里需要特别指出:现在有大量使用简化字创作的硬笔书法,它们无疑是现代书法使用新工具、新材料的一种好的尝试,从大的趋势上说有利于书法艺术的传播,但是由于硬笔的材质限制,使得作品中笔画形态较为单一、机械,从而简化了数千年来蕴含在软质毛笔材料中的笔法和变化万千的笔画形态,所以硬笔书法在现阶段还只能算是书法艺术的入门和初阶,不能代表大部分的书法创作。

③马国权编,沈尹默论书丛稿,岭南美术出版社,第162页,《书法艺术的时代精神》(1963.12)。

④《简化字溯源》。

⑤详见任秋芬《汉字繁、简化问题综述》,安徽文学(下半月),2013(08):91-92。

⑥马晶璐《草书楷化简化法对于汉字构形系统的影响》,安徽大学,2014年。

⑦苗素红《繁简汉字字理比较研究》,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⑧详见陈云华《汉字书法的繁体字与简化字》,新疆艺术(汉文),2016(01):105-112;和《再说汉字书法的繁体字与简化字》,新疆艺术(汉文),2018(01):53-57两文。

⑨详见杨加深、赵绩竹《书法·简体字·简化字》,黑龙江社会科学,2007(04):118-120。

⑩王静艳《现代汉字正文字体设计规范研究》,中央美术学院,2016年。

⑪张书岩,《简化字溯源》,第5页。

⑫国务院关于公布《通用规范汉字表》的通知.国发〔2013〕23号。

⑬启功《古代字体论稿》。

⑭关于“草书楷化”简化方法的具体操作过程,可以参看马晶璐《草书楷化简化法对于汉字构形系统的影响》。

⑮关于《简化字总表》中简化字的简化方法,可以参看裴伟娜《〈简化字总表〉中简化字的简化方法及其溯源研究》,河南师范大学,2012年。

⑯张华堂《传统竖写左行格式形成探究》,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猜你喜欢

繁体字草书书法作品
汉 蔡琰 草书我生帖
哈哈镜
书法作品选登
康里巎巎草书谪龙说卷
战“疫”书法作品选登
我行我秀
草书与翻译
台网友鼓动“繁体字申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