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会工作硕士研究生社会服务能力提升探索
——基于社会治理重心下移的视域

2022-12-21

关键词:社会工作者社工硕士

周 健

(井冈山大学政法学院,江西 吉安 343009)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提出健全城乡基层治理体系,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建设社会治理共同体的构想, 这是党中央根据我国新时代社会建设发展情况, 对包括社会工作在内的各类社会治理主体提出的新要求。毫无疑问,在社会治理重心下移的过程中社会工作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为社会工作善于平等地通过科学的方法去面对问题,增强问题的可治理性。[1]作为社会工作高级人才的社会工作硕士研究生, 理应成为参与基层社会治理,服务基层各类群体的重要力量。就此来看, 基于社会治理重心下移的视域来探讨如何进一步提升社会工作硕士研究生的社会服务能力,就成为当前服务社会治理大局的重要内容之一。

一、社会工作硕士研究生社会服务能力提升面临的新要求

党中央提出的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的构想,明确了我国社会建设的下一步着力点,指明了社会工作的发展方向, 更对社会工作硕士研究生的社会服务能力提出新的要求, 需要硕士生们积极响应国家号召, 从以下四个方面着眼来提升自己的社会服务能力。

1.保持与国家政策需求的匹配性

我国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培养始终是在国家政策的强有力规划和引导之下进行的。从2010 年的 《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到2011 年中组部等18 个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加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再到2012 年19 部委联合发布的 《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2011-2020 年)》,都表明了国家对培养专业性社会工作人才的重视,努力促进社会工作人才培养与社会建设的发展进程相适应。 2021 年发布的《“十四五”民政事业发展规划》更是明确提出构建社会工作服务体系,提升社会工作机构服务能力和扩大专业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等三大目标, 要求加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配备和使用,鼓励社会工作专业力量参与社会治理。与此同时,中央各部委和地方政府根据本部门、本地区的实际情况, 在操作层面上针对性制定了一系列具体的社会工作扶持措施,如2017 年北京市委组织部、民政局、市委社会工作委员会等15 个部门联合出台 《关于加强社会工作专业岗位开发设置与人才激励保障的实施意见》,对社会工作专业岗位开发设置和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激励措施等作出了规定。深圳市先后制定了《政府采购社工服务合同》、《社工机构行为规范指引》、《政府购买社工岗位需求规定》等文件,明确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的具体操作措施,共开发了1500 多个社工服务岗位,遍布该市的各区、街道,涉及民政、教育、司法、残障人士、青少年、医务和禁毒等不同领域。[2]

国家和地方不同层面的扶持性措施在给专业社工人才提供更大发展机会的时候, 也对他们的社会服务能力予以新的期望, 要求社工人才的能力培养方向与国家政策目标保持同步, 能力提升内容与国家政策需求适应匹配。 随着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的下移, 国家将会进一步出台相关配套政策,在服务领域、政府购买项目、资金支持、专业能力建设等方面对社工机构和专业人员提出切实的要求,这无疑是对专业社工服务水平的新挑战。因此, 作为高层次专业人才的社会工作硕士研究生需要形成对国家政策变化的敏感性, 了解国家推进社会工作发展的各类措施, 熟悉国家规范社会工作发展的各类法规, 知晓国家希望社会工作者着力深入的服务领域和服务对象。 并在此基础上根据政策变化主动对接基层治理的需求, 增强自己的专业服务技能,以此成就个人的职业未来。

2.深度融入社工服务机构

从当前我国各地的社会治理实践来看, 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已经全面投入到基层社会治理之中。通过参与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的各类项目,专业社工机构已将其服务范围扩大到教育、医疗、扶贫、社会保障、特定人群帮扶等广泛领域,为不同群体提供系统的、专业化和制度化的服务,成为推进社会治理良性发展的重要力量。对此,《“十四五”民政事业发展规划》明确提出优先发展以老年人、残疾人、困境儿童、农村留守人员、流动人口、家庭暴力受害人等为重点服务对象的社会工作服务机构。

社会工作服务机构要能够真正发挥出参与社会治理的重要作用, 离不开大量专业性社会工作人才,特别是接受过专业训练、掌握专业技能并具有较高文化素质的社会工作硕士研究生的加入。应当看到, 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给社会工作研究生个人才华的施展提供了舞台和空间。 这是因为社工不是以个体的方式, 而主要是依托服务机构的平台, 依靠机构的组织形式和各种资源来开展专业性服务工作的。因此,社会工作硕士研究生需要有意识提升自己适应专业服务机构的能力,主动、迅速、深度地融入机构开展服务活动。 具体来看,这种深度融入能力一方面要求硕士研究生具备较强的直接服务能力。 他们能以专业社工的身份接触服务对象,具有了解和评估对象需求,制定详细服务计划,独立开展实务工作的能力。另一方面也要求硕士研究生具备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 他们应当熟悉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的规章制度、 知晓社会工作项目制的运作流程,具备人、财、物、服务的协调和管理能力。 这两方面的能力实际上是一个互相支持的过程,社工人才自身的服务能力越强,越能体会机构的使命和责任, 越能促进机构的发展。同时社工人才如果具备一定的管理组织能力,则能有效地调动和协调各种资源, 安排好项目的进展,为服务对象提供更好的服务,并反过来增强自身的服务能力。 所以有学者明确提出:“对社工机构而言, 社工人才的社会服务管理能力与直接服务能力的重要性是并驾齐驱的”[3], 两者可以起到相互促进的效果。

3.全面掌握专业工作方法

社会治理的重心在基层城乡社区, 目的是服务各类困难群体。面对基层社区利益关系复杂、矛盾纠纷繁多的情况,社会工作在化解社会矛盾、帮助困难人群和协调社会关系等方面具有广泛的适用性。正如《关于加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所指出的,要充分发挥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在困难救助、矛盾调处、人文关怀、心理疏导、行为矫治、关系调适等服务方面的专业优势。在实际的社会治理过程中, 以专业社工机构为依托的社会工作者往往要面对着各种类型的服务对象, 这些服务对象面临的困难不一,自身拥有的资源不同,走出困境的条件也有差别。 社会工作者必须根据服务对象的特定情况,选择差别化、个别化和特定化的服务方式, 提供切合他们实际情况的专业服务。就此来看,社会工作者需要掌握更为全面和综合的专业技能, 能够为不同对象提供优质和满意的社会服务。 这种全面、综合、广泛的专业服务能力,在社会工作硕士研究生的身上应该得到体现,这是他们参与基层社会治理, 帮助各类群体纾解困难必须承担的责任。

在实际的社会治理过程中, 面对服务对象千差万别、类型各异的情况,社会工作硕士研究生不能满足于对单一工作方法的简单学习和使用,不能只局限于服务某一类对象的能力, 而应该提升自己对专业工作方法的全面掌握能力。 研究生需要对每种工作方法的特点、适用对象、服务模式、使用效果、局限性有着深入认识,不仅会用其中一种工作方法,更要熟悉其他工作方法。无论是一对一的个性化服务、或是一对多的小组互动式服务,还是深入社区进行居民需求评估、 社区项目设计与社区资源链接等, 社工研究生都应该掌握相关的专业技能,具备扎实的专业化服务能力。另一方面,从研究生个人的发展角度来看,全面掌握专业的社会工作方法, 可以减少自身服务能力的短板和弱项,拓宽服务面,成为一名全方位、综合性的专业复合型人才,获得更好的职业发展机会。

4.具备帮助服务对象的同理心

社会工作面对的服务对象往往是那些陷入困境,而自身又无力摆脱困境,需要政府和社会加以帮助的群体。 当前在巩固脱贫攻坚胜利成果的时期, 特殊人群与困难群体更是国家关注的重要对象,是保民生、兜底线、保障特困人员工作的重要内容,自然也成为社会工作的主要服务群体。正如王思斌教授所提出的,社会工作应“将社会服务聚焦于绝对贫困群体、 低保群体和包括生活困难的老年人、重度残障人士、重病患者、困境儿童等在内的特困人员,更有效地实现‘雪中送炭’”。[4]而要达到“雪中送炭”的社会服务效果,社会工作者就需要深入服务对象的内心,将心比心,以同理心来关怀和帮助服务对象。因此,在社会工作领域同理心可以被理解成社会工作者对服务对象设身处地的理解,对其所处困境的感同身受,对其情感的认同等。 社会工作者的同理心可以给予困难群体以受尊重感,更能够帮助他们获得心理上的支持,从而有信心去面对困境和走出困境。

很明显, 以同理心关怀和帮助服务对象是一种更高层次的能力要求。 它要求社会工作硕士研究生不仅要熟练掌握专业的技能和方法, 更要怀有对困难群体的深切同情心, 对他们所处困境有感同深受的理解和认识。 它要求研究生们能够站在服务对象的立场来理解、 感受和体认他们的心理,实现与服务对象之间的情感共鸣。 实际上,社会工作硕士研究生在参与基层社会治理时, 主要的服务对象就是各类困境群体, 他们面对不同的困境,迫切需要社工的帮助。如果研究生们缺少对困境群体的同理心, 不能站在服务对象角度来理解、感受和认同他们的心理,那就很难获得服务对象的承认和配合,双方之间缺乏情感共鸣,实务开展缺乏信任,服务效果势必受到影响。 因此,作为新时代服务于基层社会,承担给困难群体“雪中送炭”责任的社会工作硕士研究生,应当培养起对服务对象的同理心,尊重服务对象的情感,帮助他们重建信心并过上有尊严的生活。

二、社会工作硕士研究生社会服务能力提升的主要方向

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的背景下, 高校应当根据当前我国社会治理注重特殊群体、 注重群众关切问题的现实要求, 着重从三个方向提升社会工作硕士研究生的社会服务能力, 它们分别是:

1.扎根城乡社区的基层服务能力

社区是社会治理的基础, 是社会矛盾的多发点,是利益关系的聚焦所,是社会需求的满足地。面对社区治理质量不断提高的呼声, 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在2017 年出台了《关于加强和完善城乡社区治理的意见》,明确主张要依托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加强对城乡社区社会救助对象等需要帮助群体的人文关怀、精神慰藉和心理健康服务,并鼓励社区工作者加强社会工作专业能力, 提高其服务居民的能力。 在 《全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2021 年重点工作任务》中,相关部委提出搭建基层社会心理服务平台,在村(社区)建立心理咨询室或社会工作室,规范开展社会心理服务。这表明党和政府已经认识到专业社会工作在满足群众需求,提升社区治理能力的重要作用,这样的政策目标正与社会工作的发展定位相符合。 为城乡基层社区民众提供专业化、 科学化和精细化的社会工作服务,为困难群体纾解难题,正是社会工作的宗旨,是所有社会工作者的目标。通过专业性社会工作服务,协助解决个人、家庭与社区面临的错综复杂的冲突,可以让服务对象真实感受到针对性、高质量的专业服务, 有效地满足社区居民多样化的需求,提升社会治理的效率。[5]

就此来看, 高校在提升社会工作硕士研究生的社会服务能力过程中, 应该着重培养他们扎根社区,服务基层不同群众的能力。一方面让研究生们深入城乡社区,了解社区的真正情况,熟悉社区的运作规则,知晓社区的可用资源,直接倾听基层群众的声音, 明白基层社区治理的着重点和困难之处,明确提升服务能力的目标。另一方面促使研究生思考如何在居民需求评估、社区问题分析、社区服务项目设计、 社区治理制度建设等方面发挥专业社会工作者的作用[6],以达到帮助基层社区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基层社区治理质量的效果。正如有学者指出的,社会工作者积极参与社区建设,帮助社区解决实际问题是社会工作服务职能的具体表现。[7]这既体现了社会工作的核心使命,也顺应了国家推动社会治理重心下移的要求, 凸显了社会工作的专业价值。

2.应对突发公共危机事件的应急服务能力

突发公共危机事件由于具有突然性和灾难性的特点,不仅给受害者带来身体上的损害,还会对受害者造成心理和精神层面的伤害, 并且心理方面伤害的持续时间更长,不利影响更严重。在公共危机事件的应对和治理过程中, 管理者提出要由专业人士对受害者进行心理帮助和辅导, 使他们尽快走出心理困境,避免产生心理问题。在参与突发公共危机事件处理,疏导受害群体心理,缓解他们焦躁紧张情绪,链接专业社会资源方面,社会工作能够发挥其独特的专业优势。特别是在2020 年年初武汉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总体战、阻击战中,社会工作者与社区工作者保持着密切联系, 全力参与到疫情防控工作之中, 在链接整合医疗卫生资源、 为受疫情影响的非直接非重点的受灾人群提供各种线上线下的救援支助、 以及少部分地提供对感染死亡者家属的“哀伤辅导”等方面[8],都发挥出重要的作用。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要发挥社会工作的专业优势,支持广大社工、义工和志愿者开展心理疏导、 情绪支持、 保障支持等服务。 ”[9]这既是党中央对社会工作在应对突发公共危机事件中作用的充分肯定, 也指明了社会工作硕士研究生社会服务能力提升的重要方向, 即增强社会工作者在突发公共危机事件中的应急服务能力。

当前随着风险社会的到来, 突发公共危机事件的数量在增多,对受害者带来的心理危害更大,更迫切需要社会工作者具备参与突发公共危机事件治理的应急服务能力。 2022 年发布的 《“十四五”国家应急体系规划》已经明确提出要引导社会应急力量有序发展, 开展社会应急力量应急理论和救援技能培训, 鼓励社会应急力量深入基层社区排查风险隐患、普及应急知识、就近就便参与应急处置等,这表明专业性社会工作参与应急管理,提升应急服务能力已成为基层社会治理的必然要求。对此,高校应当将突发公共危机事件的应急服务能力作为社会工作硕士研究生能力培养的重要方向,这方面可以开设公共危机管理的相关课程,讲授风险防范和风险管理的知识, 使研究生初步具备危机应对的常识与技能, 进一步塑造他们与其他专业人士的跨专业合作意识。 高校通过风险教育和应急服务能力的培养, 使研究生保持对社会风险的高度敏感性,“具备解决应急状态下紧急响应的专业能力,储备‘打硬仗’的功夫”[6],以增强其参与突发公共危机事件治理的能力和服务水平。

3.适应不同群体的个性化服务能力

正如前面所述, 社会工作主要服务领域是在基层,是在街道社区、乡村农户、学校医院等不同场所,是面对各种身处不同困境、具有不同需求的特定群体。 特别是在扶贫、妇女儿童权益保护、特殊人群帮扶、特定人群救助等领域,社会工作需要深度参与,提供细致专业的心贴心服务,这既是社会工作的社会责任,也是社会工作的专业使命。

对此,国家在《社会工作硕士专业学位指导性培养方案》中已经明确要求,社会工作硕士学位教育的目标是培养胜任针对不同人群和领域的应用型高级专业人才。这里的不同人群涵盖了老人、儿童、妇女、残疾人、留守人群和外来务工人员等广泛群体,不同领域涉及社区、乡村、企业、学校、医院和家庭等不同区域。 这些千差万别、困境不同、需求各异的服务群体增加了服务的困难程度,更对专业性社会工作服务提出了个性化的要求。 王思斌教授对此明确指出:“社会工作是做人的工作,通过社会互动、实施服务活动使服务对象发生改变,也使其生活环境发生改变,这是它的专长。专业化方法是社会工作区别于志愿服务、 群众工作和其他专业的明显特点, 因为它要解决的不是一般困难,而是涉及‘人’的、复杂的、比较深度的问题。 ”[10]针对复杂的人和环境,社会工作要达到助人自助的目的,就不能简单套用一个服务模式,采用整齐划一的服务方法, 否则社会工作的介入就会流于肤浅和表面, 不能达到真正帮助服务对象的效果。 差异性服务对象和多样化服务环境的状况,要求社会工作者准确评估服务对象的需求,分析其所处的具体情境,采用个性化的、情境化的服务方式,深入到他们的社区、家庭、乃至个人的内心之中,提供满足其独特需求的社会工作服务。就此来看, 社会工作硕士研究生社会服务能力的提升,应当顺应社会治理复杂化、精细化和精准化的发展趋势,根据服务群体的不同情况,强化他们的个性化服务能力, 使他们在面对不同群体和不同问题领域时都能开展令服务对象满意的专业性服务。

三、提升社会工作硕士研究生社会服务能力的具体途径

围绕着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的重要任务,高校应当继续依托现有的社会治理教学空间,深入思考社会治理与社会工作专业的结合方式,把握社会治理变化趋势对社会工作硕士研究生培养的新挑战, 着力加强研究生的社会服务能力建设。 具体来看,可以沿三条途径来加以改进:

1.推进专业教师与社会工作的深度结合

在社会治理研究领域, 学界大都认同多元治理的观点,主张发挥社会组织、志愿者、普通公民等各种社会力量在社会治理中的积极作用。然而,受限于自身的学科背景以及对社会工作专业知识的认识, 有些专业教师简单地认为社会工作就是社工与服务对象谈谈心、聊聊家常,帮他们解决一些心理问题, 将专业社会工作混同于热心大妈和志愿者。 他们对社会工作的专业性和科学性认识不足, 对社会工作擅长的服务领域和服务群体不清楚, 对社会工作者与其他志愿团体的区别不了解,不能主动把社会工作的角色和作用吸纳进来,导致社会工作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显得可有可无。 这带来社会治理的知识教学与社会工作专业之间出现“两张皮”的现象,社会治理知识教学对社会工作硕士研究生的吸引力不强, 教学效果大受影响。

对此, 高校应该鼓励从事社会治理教学的教师参加社会工作职业资格考试。 这是国家人社部和民政部联合组织实施的全国职业资格类考试,是当前评价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的主要方式,考试内容涵盖了社会工作的理论和相关政策法规,特别着重于考察考生面对特定案例的实务工作能力。 从事社会治理教学的教师参加社会工作职业资格考试,学习社会工作的理论知识,了解到社会工作的核心理念与实务过程, 将会加深他们对社会工作的理解和认识, 增进他们对社会工作的认同感。 在此基础上,教师对社会工作的认知越多,就越能够有意识地从社会工作角度看待社会治理问题, 思考社会工作在城乡基层社会治理中承担的责任使命, 探索社会工作者在服务社会治理中的角色作用, 从而更有针对性引导研究生社会服务能力的提升。

2.完善社会治理课程建设

高校应该在继续保持现有社会治理教学方式的基础上, 在教学大纲、 教学内容等方面加以改革, 推进社会治理课程的不断完善。 这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

一方面,推进专题式的教学活动。专题式教学活动是一种较为灵活的教学方式, 教师并不是简单依照某本教材进行机械式讲解, 而是可以根据当时我国社会治理的重点领域和热点问题, 自主选择教学内容,并围绕某个专题展开深入讲授,从而增进学生对该领域的认识。进一步来看,专题式教学方式赋予教师以较大的教学自主权, 教师成为教学活动的设计者和安排者, 可以结合不同学科知识和理论,从不同角度探讨某个专题领域,打破知识讲授过程的封闭性, 符合研究生阶段的教学规律和教学特点, 既能够拓展研究生的知识视野,更能引导研究生进行思考,提高他们对社会治理问题的分析与研究能力。

另一方面,打破学科之间的界限。教师应跳出原有学科背景, 将社会治理的教学研究与社会工作专业知识相结合。在分析社会治理问题时,有意识引入社会工作的专业理念、 责任定位和角色功能, 主动挖掘社会治理与社会工作之间的紧密关系。教师需从我国社会治理演变的历史脉络、当前面临问题和重点难点领域等不同方面看到社会工作的独特功能, 看到专业社会工作在夯实基层治理基石中能在哪些领域从事哪些方面的服务,对社会治理共同体的建设起到什么样的推动作用,实现社会治理教学与社会工作专业的有机衔接。

3.提高社会治理实践教学力度

当前社会工作硕士研究生的社会治理教学中,存在理论性较强,实践性不足,学生参与不多的现象。 特别是很多研究生对基层社会的治理现状、治理难题和治理方式还缺少直观的认识,他们更多是从书本和课堂中获得相关知识, 想象的色彩较突出,而与真实的社会治理场景相距较远。因此, 在社会治理教学中应该继续提高实践教学力度,这可以从两个方面加以完善:

一方面是“走出去”。[11]在学校的组织和教师的带领下,社会工作硕士研究生应走出校门,到街道、社区、社会组织、乡村田野和各类企业事业单位中,与包括机关干部、基层社区工作者、志愿者、服务对象等在内的各类人群交流,通过学习参观、实地调查、案主访谈、参与具体服务项目等实践方式,获得社会治理具体领域的现实资料,了解基层社会治理的真实、复杂情况,做到理论学习和实践学习有机结合, 增强研究生服务社会的实践与反思能力。[12]另一方面是“请进来”。高校可以把社会工作硕士研究生的校外导师请到课堂内, 请校外导师结合自己工作部门和地区的实际情况, 讲述他们在开展社会治理过程中的工作思路、 方式方法、实际效果、经验教训等。 校外导师大都是在党政部门担任一定职责的干部, 或者在社会工作服务机构从事管理的专业人员, 他们对基层社区的情况比较熟悉, 并亲自参与了实际的社会治理活动,具有较为丰富的治理实践经验。 因此,通过这些具有丰富经验的校外导师讲述, 研究生可以获得不同于教师课堂讲授的另一种知识, 加深对社会治理真实场景的理解, 明白社会工作者的角色和责任, 从而形成提升自身社会服务能力的自觉性和紧迫感。

四、结语

国家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 提升基层社会治理的质量,满足基层民众的服务需求,既给社会工作硕士研究生提供了更大发展机遇,也对他们的社会服务能力提出新的挑战。 高校应该根据当前我国社会治理的现实要求, 继续依托现有的社会治理教学空间,围绕着三个方向,从三方面途径来提升社会工作硕士研究生的社会服务能力,使他们真正具备参与社会治理的能力。

猜你喜欢

社会工作者社工硕士
山东艺术学院作品精选
高等继续教育在提升社会工作者核心职业能力中的作用
A Social Crisis
社会工作者职业认同的影响因素研究
角色理论下学校社会工作者的角色及困境研究
青春社工
厦大硕士创业新一站 卖卤味
建筑学硕士揽了“瓷器活儿”
此“社工”非彼“社工”——对社区工作者和社会工作者概念的澄清
教育硕士与教育学硕士课程设置对比研究——以闽南师范大学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