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习近平关于党对高校领导权重要论述的核心要义

2022-12-21张梅龙

关键词:领导权领导工作

刘 斌,张梅龙

(井冈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西 吉安 343009)

办好高等教育,离不开党的领导。 “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1](P16)新时代坚持党对高校一切工作的领导, 是确保我国社会主义高校办学方向和健康发展的政治保障。2018 年9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明确指出:“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是办好教育的根本保证”,“办好我国高等教育, 必须坚持党的领导,牢牢掌握党对高校工作的领导权,使高校成为坚持党的领导的坚强阵地。 ”[2](P379)只有坚持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 才能把育人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紧密联系在一起, 真正做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把立德树人工作贯彻落实好。

一、党对高校的领导权不能削弱只能加强

“我国的高等教育事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民的教育事业。我们的高校是党领导下的高校,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 ”[2](P377)坚持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是办好社会主义高校的内在要求。 党的领导是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方向盘”和“主心骨”,没有党的领导,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就会迷失方向,甚至发生“质”变。办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党的领导不能削弱,只能不断加强。

党的十八大以来,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高校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战略全局中的地位和作用, 并就高校发展及高校党的领导权问题发表了许多重要论述;同时,党中央、 国务院及相关部委也先后就高等教育发展印发了诸多文件。2013 年5 月,中共中央教育部、宣传部、组织部党组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见》; 次年10 月,中共中央办公厅颁发了《关于坚持和完善普通高等学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实施意见》;2017 年 2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等等。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大力重视下,与以往相比,一方面,党对高校的领导权明显得到加强,各高校在党委的领导下, 能够较好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政策,自觉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有效保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政治底色。 但另一方面, 党对高校的领导仍然存在需要加强和改进的地方,归纳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党的建设缺失、全面从严治党不力、党的领导弱化等问题在部分高校仍然一定程度存在。 党的十八大以来, 出于加强全面从严治党和党内监督的需要, 党的中央委员会成立了巡视工作领导小组, 以对下级党组织领导班子及其成员进行巡视监督。2017 年6 月,经中央批准,十八届中央第十二轮巡视对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29 所中管高校党委开展专项巡视,发现“29 所高校存在‘四个意识’不够强的问题;16 所高校存在党委领导作用发挥不够的问题;23 所高校存在执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不到位的问题;27 所高校存在意识形态方面的问题;23 所高校存在干部选拔任用方面的问题;22 所高校存在基层党建方面的问题;20 所高校存在‘两个责任’落实不到位的问题。 ”[3]中管高校尚且存在这些问题,更何况各地方管辖的普通院校。

其次,党的全面领导内容体系还欠完善,高校党委管党治党、办学治校能力与水平有待提高。有些高校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衍接融合不够, 还存在重业务、轻党建的情况,部分高校的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甚至还存在“两张皮”的现象。 在有些高校, 党的领导这一巨大政治优势还没有能够得到充分发挥,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在思想建设、基层党组织建设等方面还有很多需要改进和完善的地方。

再次, 党的全面领导运行机制还欠协调、全面, 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高校党政机构职能体系欠完备, 学校和学院两级治理体系还存在不够匹配的方面,高校内部治理各要素,如党委、行政、教授、师生之间的关系尚未完全理顺。 要妥善解决这些问题, 离不开党的全面领导, 筑牢坚持和加强党对高校全面领导的思想共识, 不断提高党的全面领导能力和领导水平, 确保各项工作不断改进,取得实效。

党的领导不能削弱,只能加强,这是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根本保证。当前,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国际竞争也随之日益加剧,我国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奋力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时期,大力发展高等教育,能为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持。 党和国家对科学文化知识和高层次专业人才的需要比过去各个历史时期更加急迫。为此,党的十九大提出了教育强国战略, 强调建设教育强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 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离不开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习近平指出:“我国高等教育肩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 必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办好中国高等教育,必须始终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为人民服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政策,立足中国实际,扎根中国大地,遵循教育规律,弘扬创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奋力建设‘双一流’大学”。[4]坚持和加强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 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独特优势在教育领域的重要体现, 是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根本保证。

党对高校的领导只能加强,不能削弱,这是我国高校发展的重要历史经验。 1958 年9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 明确规定:“一切教育行政机关和一切学校, 应该受党委的领导”,“在一切高等学校中, 应当实行学校党委领导下的校务委员会负责制”。 校务委员会由学校党委领导,在校党委领导下负责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和各项政策、法令。学校中的重大问题必须先由党委提出方案, 然后经校务委员会讨论通过, 再交校长或副校长组织实施。《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首次明确规定了党委是我国高校的领导核心。 1961年9 月,中共中央批准试行的《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暂行工作条例(草案)》(简称“高教六十条”)进一步规定:“高等学校的领导制度, 是党委领导下的以校长为首的校务委员会负责制”,再次明确了高校党委在高校的领导核心地位。 遗憾的是,1966-1976 年, 高校党委领导下的以校长为首的校务委员会负责制曾一度被取消, 党委的领导主体地位被学校革命委员会、 军宣队和工宣队所取代,党对高校的领导权遭到严重削弱,这给当时我国高等教育发展造成了严重损失, 高等教育事业停滞不前,甚至出现严重退步。

改革开放后, 党在高校领导体制方面开始拨乱反正。 1980 年12 月,中共中央组织部、教育部党组下发的 《关于加强高等学校领导班子建设的意见》要求高校“领导班子中,党政干部要明确分工”,“党委对学校工作的领导, 主要应该是路线、方针、政策的领导,党委要着重致力于做好政治思想工作,以及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工作”,“学校的所有行政工作,都应由以校(院)长为首的行政人员去处理,要使他们有职有权有责”。一方面,《关于加强高等学校领导班子建设的意见》重新提出了党委对学校工作的领导,具有明显的进步性;但另一方面,《关于加强高等学校领导班子建设的意见》又把党委和校(院)长割裂开来,要求党委主要对政治思想和党的思想、 组织建设工作进行领导,行政工作则由校(院)长负责,这在客观上造成了党对高校领导权的部分弱化, 削弱了高校基层党委的领导作用。 1985 年5 月,中共中央印发的《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提出,高校要逐步实行校长负责制。 校长负责制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高校行政管理的效率, 但这种领导制度使党委的领导权更加弱化, 一度造成高校思想舆论领域的局部混乱, 给部分高校师生带来消极影响。上世纪80 年代末,一些地方还出现了学潮,这不仅影响了我国高校的稳定与发展, 而且对整个社会造成了极为不利的影响。

面对高校党的领导权被削弱的被动局面,1990 年4 月,第一次全国高校党的建设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 会议将党对高校领导权的问题提到首要位置。1990 年7 月,中共中央发布《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党的建设的通知》,决定在高校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并特别强调“无论实行何种领导体制,党委都是学校的政治核心,全面领导思想政治工作”。 1998 年8 月,《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颁布,明确规定国家举办的高等学校实行中国共产党高等学校基层委员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党对高校实行全面领导的制度首次以法律的形式得以确定。

2014 年12 月,第23 次全国高等学校党的建设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 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强调,加强党对高校的领导,加强和改进高校党的建设, 是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根本保证。2021 年4 月,中共中央印发了修订后的《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要求各级党委(党组)要切实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把高校党的建设摆在突出位置来抓, 坚持和加强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健全高校党的组织体系、制度体系和工作机制, 推动高校党的建设与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深度融合, 以高质量的党建引领推动高校高质量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的高校办学历史告诉我们:党对高校的领导权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否则,高校发展就会出问题,有时甚至还会走向停滞与偏差。

当前,我国改革发展稳定任务繁重,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 全球经济发展失衡导致国际政治也随之失衡,经济、科技、价值观和制度为主要内容的综合国力竞争日益激烈, 地缘和国际影响力竞争日益加剧。 我国高等教育也面临着发展中的机遇和挑战。 高校肩负着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 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要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 ”[5]进入新发展阶段,高校必须融入党和国家发展大局,推动学科建设与产业发展、社会需求、科技前沿紧密衔接,全面提升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科学研究、文化传承创新和国际交流合作能力, 为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提供有力支撑。 “十四五” 时期, 我国高等教育结构类型从相对单一结构向多元多样化办学结构转变, 体量规模从外延式发展向内涵式发展转变, 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开始从基础支撑向支撑引领并重转变,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 我们更需要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 党必须牢牢掌握高校的领导权,加强对高校的全面领导,化挑战为动力,在危机中寻找机会,在变局中不断开创新局面,着实肩负起为新时代新征程立德树人的重大历史使命。面对新形势与新挑战,尤其面对那些反对、削弱高校党的全面领导的不良思想倾向, 我们党绝不能姑息放任,而要时时警惕,准备斗争,做到头脑清醒,毫不动摇。

二、党对高校的领导权不是局部而是全面

党的领导事关国家盛衰、民族兴亡,事关党的根本、国家的命脉。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大优势, 坚持和加强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最本质的特征。 党的领导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密切相关,不可分割,党对高校的领导权不是局部而是全面。

党的全面领导是指党对“一切”的领导。 在高校,党不仅领导管党治党工作,而且还领导办学治校工作,始终处于核心领导地位。高校党委是各高校的领导核心。 这里所说的“一切”,从横向来看,“一切”是指党和国家各个方面、各个领域工作的全覆盖;从纵向来看,“一切”是指党和国家各个方面、各个领域工作的全过程。[6]党的全面领导,要求党的领导是整体的、系统的、全面的,不是片面的、局部的。“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是整体的、系统的、发展的、全方位的,体现在管党治党、办学治校各领域各环节,融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合作全过程,构建起内涵丰富、要素齐整、覆盖全域的内容体系”。[7]高校党委应当依法依规,自觉承担起管党治党、办学治校的主体责任。“高校党委对学校工作实行全面领导,承担管党治党、办学治校主体责任,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保落实”。[2](P379)任何领域、任何部门、任何环节、任何方面都不能弱化党的领导。 加强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特别要注重顶层设计,健全保障实现党对高校全面领导的制度机制, 确保党对高校的领导实现全覆盖。

在实际工作中,关于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认识还存在一些误区。比如,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目前仍存在一些问题,正如习近平总书指出的一样,“这一制度执行情况总体是好的, 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有的高校党委管方向、谋大事力度不够,‘腰杆’挺不起来、使不上劲;有的高校‘校长负责’比较实,‘党委领导’比较虚;有的高校书记、校长纠结于谁是‘一把手’的问题。 ”[8](P164)另外,部分高校在实际管理中把党委领导与校长负责割裂开来,误以为党委专管思想政治工作,校长专管业务工作。这些认识的偏差,实质是对党的全面领导认识不清、领会不够而引起的思想混乱。

坚持和加强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 首先要严格落实党委主体责任,强化责任担当、健全制度机制,形成党的领导全覆盖的工作格局。各高校党委首先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全面正确认识党的教育方针政策, 并将之认真贯彻, 落到实处,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高校教育管理全过程,牢牢掌握高校的发展方向, 使之成为坚持党领导一切的坚强阵地。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教育发展方向要同我国发展的现实目标和未来方向紧密联系在一起,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4]高校党委必须狠抓政治建设,坚定理想信念,充分调动广大师生的主观能动性, 绝对保证高校办学方向不偏离,以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己任,“把我们的特色和优势有效转化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能力”,[9](P10)始终做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其次,坚持和加强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要牢牢把握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 抓好意识形态工作。 当今世界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不断加剧, 我国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面临的风险和挑战日益复杂多变, 大学生的思想动态越来越难以把握,要想确保我国高校始终成为“坚持党的领导的坚强阵地”和“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坚强阵地”,[4]各高校党委必须牢牢掌握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

牢牢掌握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 既要对各种错误思潮保持警惕、及时批判严加防范,又要加强对高校课堂、讲坛、研讨会、报告会和境外非政府组织在高校活动的管理, 有效防范西方敌对势力的意识形态渗透, 确保高校安全稳定;同时,还要深入了解学生的思想实际,对学生感到困惑、 不易理解的深层次理论认识问题进行答疑解惑,做好心理疏导与思想政治工作,帮助其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牢牢掌握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 必须大力加强高校教师队伍建设,“保障队伍稳定性和持续性,使高校教师成为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学生健康成长的指路者。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需要一大批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高素质教师队伍。 用‘四有好老师’标准,引导广大教师做‘四个引路人’,按照‘四个相统一’的要求,引导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以德育德”。[9](P10)

牢牢掌握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 必须正确处理学术问题和政治问题的关系, 学术研究和学术观点在任何时候都坚决不允许违背政治原则。 “不能一说学术问题可以研究,就不顾场合口无遮拦乱说一气, 也不能为了沽名钓誉而标新立异。 个人的意见,批评往往是探索性的,有时是个人的一孔之见,对不对要在实践中检验,可以在内部研究,也可以通过一定组织渠道向上反映,但拿到党校讲台上讲、拿到社会上发表就要慎重了”。[10]在实际工作中, 我们既不能把一般学术问题当成政治问题,也不能把理论是非与政治立场相混淆。对一般学术问题的研究和讨论, 要坚持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坚持和发扬学术民主,不抓辫子,不扣帽子,不打棍子,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对学术研究中出现的思想认识问题, 要以开放的心态积极应对,澄清思想,团结同志。

牢牢掌握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 必须加强党对各类民办高校、 中外合作办学院校的领导与指导。各类民办高校、中外合作办学院校虽然不是公办学校,但必须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坚持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必须把民办高校、 中外合作办学院校纳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整体布局, 确保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实现全覆盖。

再次,坚持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必须加强高校干部队伍建设,着力抓好领导班子建设,抓好高校党的建设工作,不断强化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全面提升高校党委的领导能力和管理水平。 党的十八大以来, 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加强党对高校的领导,加强和改进高校党的建设,是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根本保证。”[11]各高校党委要严格按照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 认真抓好高校党建工作。加强高校党的队伍建设,要高起点高标准,以“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为准绳,建设好高校党的干部队伍,统筹推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干部和党务干部队伍一体化建设;“要拓展选拔视野,抓好教育培训,强化实践锻炼,健全激励机制,整体推进高校党政干部和共青团干部、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哲学社会科学课教师、 辅导员班主任和心理咨询教师等队伍建设。 ”[4]

加强高校党的组织建设, 必须对现行的部分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进行创新完善, 全面科学地贯彻落实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在高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是明确的, 但把党的领导贯穿办学治校、 教书育人全过程则存在较大差距”。[12](P13)全面贯彻落实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必须正确处理好高校“党委领导”与“校长负责”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必须全面贯彻落实党委领导下的民主集中制,健全党委“三重一大”议事决策制度和运行机制。 高校干部任免、人才使用、发展规划、阵地建设、资金使用、项目安排、评审评奖等重大事情,都要经党委集体研究决定。要充分认清高校党委书记和高校校长的主要职责。 高校党委书记主持党委全面工作、 对党委工作负主要责任;高校校长和其他行政领导班子成员(非党员领导除外),其首先是党委委员、常委,都应自觉接受党委领导、 贯彻执行党委决定, 确保党政分工合作、相互配合,认真组织实施党委有关决议。 书记和校长都应当成为讲政治的教育家、 办教育的政治家、管理学校的管理专家。加强高校党的基层组织建设,要“创新体制机制,改进工作方式,提高党的基层组织做思想政治工作能力。 要做好在高校教师和学生中发展党员工作, 加强党员队伍教育管理, 使每个师生党员都做到在党爱党、 在党言党、在党为党”,[4]不断增强高校党的基层组织活力和战斗力,夯实高校党建的基层组织基础。

加强高校党建工作, 要大力推进高校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努力建设清明政风、清净校风、清正教风、清新学风。 坚持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必须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加强党内监督,不断创新高校反腐倡廉机制,最终达到“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目的。 “要坚持问题导向,把深化高校改革和全面从严治党结合起来,明晰责任、完善制度、堵塞漏洞,确保高等教育事业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健康发展”。[13]

三、党对高校的领导权既要务实也要务虚

务虚, 主要是指在某项工作开展前, 就其思想、政治、理论、政策等方面进行讨论。 务实,就是讲究实际、实事求是。 对于务实,习近平总书记有过很多生动的论述,比如“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发扬钉钉子精神”、“一分部署,九分落实”等。 务虚与务实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务虚是针对决策环节而言,是决策前对决策的可行性、具体操作、突发情况预案等的分析研究过程, 是对事物发展规律与走势进行高屋建瓴的宏观把握;而务实则是将决策变成现实的过程。没有科学严谨的务虚, 务实就很容易演变为一种无科学决策的盲动或蛮干。 科学的务虚有助于认清大局,把握趋势,少走弯路,提高效率。 相反,没有脚踏实地的科学务实, 务虚就会变成空耗时间与精力的空谈。 务虚作为一种重要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是务实的重要依托。 务虚从表面上看,的确不能直接地解决某个具体问题, 但能够帮助领导干部有效提高理论素养和政策水平, 能够为分析和解决问题提供不可或缺的思想方法和智慧经验。对领导者而言,在重视务实的同时也要重视务虚,一方面要注重提高思想水平和思维层次,善于从宏观上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和发展趋势。

党对高校的领导权的务虚,就是从理论上、思想上、政治上、政策上进行学习、思考、研究、讨论坚持党对高校领导权的全面掌控, 在科学理论指导下分析当前党对高校领导权掌控的状况, 分析形势、谋划思路、制定策略、规划未来,以求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增强信心、鼓舞士气。党对高校领导权的务实,就是要坚持以解决问题为导向,重点解决近年来我国高校普遍存在的关于党的全面领导落实不力、党的建设缺失、全面从严治党成效不明显等问题,要认真反思,系统总结经验教训,找出问题和不足,进行整改。 要着力制度创新,强化制度保障,补短板、强弱项,健全完善高校党的制度体系、组织体系和工作机制,抓好管党治党、办学治校各项工作, 在引领改革与发展中确保党的领导核心地位。

习近平总书记历来高度重视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不仅在多个场合进行理论阐述,还真抓实干,强调落实,真正做到了虚实结合,虚功实做。在浙江担任省委书记期间, 习近平同志始终关注浙江高等教育的发展。刚到浙江不到一个月,他就到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开展调查研究, 了解师生所思所想, 对学校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给出具体指导,为学校发展把脉。2004 年7 月,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在参加浙江大学党委书记调整会议时指出, 要把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大力加强学校领导班子自身建设作为学校建设的头等大事来抓。 2005 年9 月,他决定把省委常委会会议放在浙江大学召开, 对浙江省高等教育发展问题进行专题研究, 并就如何进一步加强高校党的建设、 如何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等重要问题提出了具体要求, 统一了省委常委与学校班子成员的思想行动。

党的十八大以来,为了满足人民群众对“更好的教育”的期盼,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不仅坚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 而且还召开专门会议,重点讨论、研究并解决全国教育改革发展中面临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在此过程中,习近平总书记亲自主持审议教育改革方案, 部署教育改革任务,听取教育改革进展汇报,研究教育改革方法,为全面深化教育改革夯基垒台、立柱架梁。

2013 年 11 月 9 日至 12 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会议讨论通过了《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把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之后,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了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38 次会议。 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把教育改革纳入重要议程。随后,根据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党中央、国务院先后印发了十多份重要教育文件。

2014 年10 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坚持和完善普通高等学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实施意见》。 “意见”就党对高校“领导什么”“为何领导”及“如何领导”这一事关高校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进行了深入解答, 同时还就党委如何坚持集体领导、校长如何主持行政工作、党政议事决策制度及党政之间关系如何协调运行等关键问题做出了具体规定。 该“意见”的出台表明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在制度层面得到进一步明确、 丰富和完善。

2016 年12 月7 日,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的讲话中进一步强调,“坚持党的领导,在高校要落到实处。要坚持党管办学方向,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高校得到有效贯彻。要加强和改进高校党的建设,抓好高校党建工作,把全面从严治党各项要求落实到高校党建工作中。要坚持党管高校改革发展,确保高校各项工作健康有序开展。要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在干部选拔任用、监督管理,在人才培养使用、交流引进等方面把好关口。 ”[4]

2018 年9 月 10 日,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明确指出:“教育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党组织要坚定不移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自觉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各级党委要把加强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当成重要职责, 建立健全党委统领导、党政齐抓共管、部门各负其责的教育领导体制”。[5]针对部分高校党建工作不力,基层党组织功能涣散的情况, 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地方各级党委和教育部门党组织要切实履行好管党治的主体责任, 加强各级各类学校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工作。学校党建工作不能流于形式,只做表面文章,必须抓实抓严。

与此同时, 习近平总书记还就全面落实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做了周详安排。2016 年12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明确要求各级党委要把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摆在重要位置, 切实加强党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导和指导。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想政治工作是学校各项工作的生命线,各级党委、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学校党组织都必须紧紧抓在手上。 要建立部门协作常态机制, 党委组织部门统筹指导高校党建工作,党委宣传部门统筹指导高校意识形态工作,教育部门负责抓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各项任务贯彻落实和督导检查,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各部门各方面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4]

为了进一步搞好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 确保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2009 年11 月和2021 年4月,习近平同志先后两次主持领导《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以下简称 《条例》)的修订工作。1996 年 3 月,《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颁布实施。 2009 年11 月,习近平同志主持了《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 第一次修订工作。 2010年8 月,党中央颁布了修订后的《条例》,其对推进高校党的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起到重要作用。2019 年下半年以来,根据党中央的部署安排,中央组织部、教育部党组决定对《条例》进行再次修订,并派出工作组先后到达12 个省区市进行实地调研,征求收集各方面意见建议500 余条。 《条例》修订稿形成后,书面征求了中央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 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和省(区、市)党委组织、教育工作部门的意见,经逐字逐句修改完善, 中央教育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审议通过后报党中央批准。 2021 年2 月,习近平总书记先后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 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条例》修订稿。 同年4 月16日,党中央印发《条例》。这次修订和实施的《条例》基本保持了原有框架, 对部分章节和内容进行了调整、充实和完善。《条例》的修订与颁布对高校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猜你喜欢

领导权领导工作
提高政治站位 强化责任担当 牢牢把握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
不工作,爽飞了?
2016重要领导变更
论列宁、葛兰西领导权思想的比较研究
葛兰西文化领导权思想对我国文化建设的启示
伊索克拉底《泛希腊集会演说辞》中“领导权问题”矛盾论述出现的原因
选工作
不能比领导帅
领导去哪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