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我国意识形态建设的内在逻辑观照

2022-12-21

关键词:成员马克思主义特色

于 波

(南昌工程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西 南昌 330099)

新时代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依然十分严峻。 面对意识形态建设领域出现的新情况、 新问题、新挑战,厘清我国意识形态建设的理论与实践逻辑主线, 不断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力度与效度, 是我国意识形态建设的应有之义和必然之举。 面对新时代思想意识的多元多变、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社会结构不断调整等社会现实,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要发挥其凝心聚力的价值功能, 必须从着眼于新时代社会现实的发展变化,从理论、实践、价值等维度明晰我国意识形态建设的逻辑向度, 不断优化和拓展我国意识形态建设的实践空间, 不断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有效应对社会现实变化发展的实践效力, 对推进新时代我国意识形态建设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我国意识形态建设的理论导向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 周年大会上也指出:“两个世纪过去了, 人类社会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 但马克思的名字依然在世界各地受到人们的尊敬, 马克思的学说依然闪烁着耀眼的真理光芒! ”[1](P1-2)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意识形态”, 科学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 并为人类社会发展提供了正确方向和终极目标。但“科学的意识形态”也受到经济发展、社会背景、现实道路等影响,必须与时俱进才能彰显其科学性、伟大性和真理性,正如恩格斯所言:“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 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 ”[2](P664)事实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要同本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时代发展相结合、同人民需要相结合,不断创新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 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的指导地位,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才会不断增添时代内容和时代活力, 才能够有效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同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科学性和真理性, 才能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与凝聚力, 才能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从而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更强大的理论武器和精神支撑。 因此,重塑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发展方向,创新我国意识形态建设, 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首先, 认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科学性。 马克思主义是解释人类社会和历史发展的科学理论,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规律,也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 周年大会的讲话中深刻指出:“马克思给我们留下的最有价值、 最具影响力的精神财富, 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科学理论——马克思主义。 这一理论犹如壮丽的日出,照亮了人类探索历史规律和寻求自身解放的道路。 ”[1](P7)因此,世界社会主义国家都必须注重从源头上认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 注重弄清楚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产生的时代背景、发展脉络和理论本质, 注重弄清楚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主要特性、基本品质和内在逻辑,注重弄清楚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科学原理、普遍规律和未来指向, 注重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科学性。 面对社会结构不断变迁的时代背景, 我们应该注重运用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全面武装无产阶级的人民群众,推进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大众化, 努力做到全体人民认知、信仰和坚守马克思主义,构建全社会高度认同认可的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 同时还应注重深入挖掘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和社会结构变迁之间的内在关系, 揭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整合社会关系,化解社会矛盾,服务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重要价值, 让人们认识到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实践要求以及重大意义, 特别是要充分认识到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在今天依然是分析社会阶级阶层的重要理论工具, 在促进我国社会和谐关系构建中依然具有不可磨灭的时代魅力, 需要让人民群众从实践中真实了解、 接受和认同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其科学性, 体现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在社会主义建设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让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始终闪耀着科学和真理的时代光芒。

其次, 坚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指导性。 诚如恩格斯所言:“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 ”[3](P875)“中华民族要实现伟大复兴, 也同样一刻不能没有理论思维。 马克思主义始终是我们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是我们认识世界、把握规律、追求真理、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1](P15)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指导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的理论武器和和基本遵循, 是体现社会主义国家性质的鲜明特征。因此,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地位,坚定人们的马克思主义信仰,用先进的思想和理论武装党员领导干部, 进一步统一国家政权领导阶级的思想和认识, 进而确保社会主义建设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这既是维护无产阶级政党执政合法性的现实需要, 也是维护整个社会无产阶级利益的现实需要, 更是实现社会主义国家人民群众根本价值追求的现实需要,是社会主义国家意识形态建设的必然要求。当今,既要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的指导地位, 运用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指导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维护无产阶级作为统治阶级的合法性地位,同时,还应注重处理好马克思主义思想价值体系与社会阶层亚文化所形成的次级思想价值体系之间的关系, 充分利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魅力与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逻辑引导和整合社会结构变迁中的亚文化价值观, 用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凝聚、 引领和整合多样化社会思潮与阶层亚文化, 不断强化对多元思潮与文化的整合与驾驭, 用马克思主义不断引领帮助人民群众正确辨识各种思想观念,拨开思想迷雾,切实铸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思想基础, 保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本质特征, 不断维护和巩固无产阶级的政权地位, 确保社会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本质属性, 实现马克思主义一元化指导思想和社会思潮多样化发展的良好格局。

再次, 坚守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方向性。 马克思主义决定着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性质和方向,“马克思主义第一次站在人民的立场探求人类自由解放的道路, 以科学的理论为最终建立一个没有压迫、没有剥削、人人平等、人人自由的理想社会指明了方向。 ”[1](P9)这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性方向和终极价值追求。今天,秉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方向指引, 就是将追求人民利益作为统治阶级的根本任务, 始终把人民立场作为根本立场,把人民幸福作为根本追求,想人民之所想、做人民之所盼、解人民之所难,千方百计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上升为统治阶级的利益,举全国之力实现人民利益, 让人民群众过上幸福富裕的生活,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以提高人民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可度和认同感, 是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的根本指向。然而,面对社会结构不断变迁的时代背景,我们应注重将建设平等自由、全面发展的理想社会作为共同的价值追求, 注重从制度上根源上保证社会公平正义, 满足不同社会群体的情感诉求; 注重从不同社会群体的实际利益出发, 切实考量社会群体利益需求的多样化和差异性,不断满足不同社会群体的利益需求;注重从社会建设上实现民主自由,消灭压迫和剥削,在全社会营造人人平等、 开放自由的社会发展环境,即“既注重国家顶层制度设计整体性推进、社会导向层面差异性实施以及个体层面差异化达成,又强化国家、社会和个体层面的融通合一”[4],为实现个人全面发展提供必要的平台, 同时还需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让社会财富不断涌流,同时不断缩小社会不同群体之间的贫富差距, 努力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比重, 为实现人类自由解放的终极目标提供必要的物质保障。

最后, 把握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时代性。“马克思的思想理论源于那个时代又超越了那个时代, 既是那个时代精神的精华又是整个人类精神的精华。 ”[1]正是因为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高贵品质,才始终保持科学性和真理性,才能永葆时代的璀璨光芒。因此,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应注重深入把握马克思主义的时代性, 积极应对社会结构变迁现实挑战, 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时代感和鲜活力, 不断推动社会主义事业向前发展。我们在深入把握马克思主义的时代性中,特别注重将其所阐述的阶级阶层理论和时代发展进行紧密结合, 拓展和延伸马克思主义阶级阶层理论的时代感, 解决社会结构变迁中出现的新问题、新困难和新矛盾,进一步提高马克思主义的现实性。当今,既要注重推进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创新发展, 注重警惕阶层亚文化所形成的次级价值体系挑战, 也应注重主动融入意识形态的碰撞, 主动把握社会思潮和阶层亚文化的热点领域与前沿问题,学会自主判断和鉴别甄选,在求同存异中取长补短, 不断吸取不同群体文化的积极要素和有利成分, 不断创新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时代内容和时代内涵, 不断增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生命力和时代感。 特别是伴随着全媒体技术的当下铺展, 特别要增强对网络社会思潮和阶层亚文化引领的主动意识, 努力做到提前预判与主动引领。同时,还应注重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发展性, 在继承中发展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 推动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同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相结合, 为马克思主义注入本土元素和时代气息, 确保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适应经济社会建设与发展的需要, 永葆其科学性和时代感。

二、契合社会发展具体实际:我国意识形态建设的实践指向

“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5](P135)作为以马克思主义为核心与灵魂的意识形态,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同样具有鲜明的实践性特点。 实践性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区别于其它意识形态的鲜明特质。 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要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起到整合社会的功效, 关键在于是否能使理论化的意识形态与社会发展变化与人民群众不断变化的精神需要、情感诉求、现实期盼等具体实际相统一,并内化为人们生存实践的一部分。事实表明,社会结构变迁背景下,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应注重紧密结合社会结构变迁的具体实际,根据社会结构的变迁与不同社会群体的利益诉求的变化, 不断丰富与发展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内容, 不断创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价值体系和话语体系, 保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在坚持科学性、真理性基础上的与时俱进。 也只有这样,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才能不断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才能体现社会主义国家的文化精神,才能赢得广大人民的支持和认可, 从而维护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权稳定, 以及为人民群众创造实现全面发展的良好社会环境。因此,充分认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实践指向, 必须要以契合社会发展的客观实际为实践指向, 始终做到与我国社会结构变迁的具体实际相结合, 与人民群众在社会发展不同阶段的利益诉求、精神需要相结合,不断跨越理论化的意识形态与人民群众之间的时空距离, 不断创新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内容、载体、方法等, 使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逐渐向人民群众看得见、感受得到的形态转化。

首先,与人民当家作主政权形式相结合。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 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必须同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权形式相结合, 脱离了这个基本的政权组织形式, 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就会走向虚无化, 甚至会成为摧毁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的导火索, 只有注重体现人民群众的思想、 意志和利益,保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为人民群众服务,构建符合我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权形式的意识形态话语,才能进一步统一全社会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奋斗目标,进一步维护党和国家政权的稳定。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事实表明, 如果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照搬照抄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套路,就会出现与社会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政权不相适应的现象,危及社会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政权。因此,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应注重体现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思路和执政目标, 用中国共产党的主导性意识形态整合全社会成员的价值观念,用生活化的政治话语和口号感召、感染人民群众, 增强人民群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感,维护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的合法性,进而确保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权形式稳固性。否则,我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权组织形式的合法性就会遭到质疑,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合法地位就会被动摇,党和国家事业就会动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成效就会荡然无存。

其次,与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相结合。作为观念上层建筑, 社会意识形态归根到底要受社会经济基础制约。“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 ”[6](P2)执政党要使社会各阶级阶层接受认同其政治理念、价值信仰及文化观念等就必须不断夯实这种意识形态赖以形成和发展的经济基础。 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要想取得成效, 就必须反映着我国人民群众的实际利益, 必须与我国人民群众的生活实际相适应, 否则就会成为无源之水、 无本之木。在社会结构变迁背景下,我国社会意识形态建设应注重根据人民群众的生活实际,分阶段、分层次和分步骤地推进, 应根据经济发展情况不断进行调整和创新, 使得意识形态建设的内容适应社会不同群体的具体需要, 不断提升社会不同群体特别是社会底层成员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 从而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与影响力。事实证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梦等意识形态话语,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取得长足发展后,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适应社会不同群体需要的理论创新,有效整合了全社会不同群体成员的价值观念,凝聚了全社会不同群体成员的精神力量, 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提供有力的精神支撑。 毫无疑问, 如果我国不同社会群体的利益诉求得不到满足, 不仅会削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吸引力与凝聚力, 也会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效果大打折扣。

再次,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相结合。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必须扎根于本国的文化传统之中,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才能取得更好的成效,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文化基础才稳固,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也才能更容易被人民群众接受和认同。一个国家的传统文化是这个国家的成员在长时期发展和建设过程中形成的共同认可、 共同遵守和共同信仰的价值观念, 是一种普遍认同的行为准则,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凝聚力和影响力。当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应注重与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建设相结合, 植根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之中, 因为任何国家的意识形态建设都不可能在一张“白纸”上谱写其创造活动,正如马克思所言:“一切已死的先辈们的传统, 像梦魇一样纠缠着活人的头脑。 ”[5](P669)因此,在社会结构变迁背景下, 中国特色社会意识形态建设应注重与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建设相结合, 合理吸收阶层亚文化的有益成分, 形成马克思主义理论一元指导与社会文化多元发展相得益彰的良好格局, 使社会文化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一元指导下充分涌流, 同时通过深入挖掘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凝练国家传统文化中的价值内核, 将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转化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 不断推进意识形态话语的时代化发展, 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更符合人民群众的乐于接受的话语体系,体现人民性的理论品格和基本特质, 进而增进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群体认同, 同时还应注重摒弃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糟粕, 避免落入迎合部分人群低级趣味的价值取向, 主动涤荡传统文化中不符合人民群众文化建设中的消极成分, 进而构建广大人民群众高度认可的价值目标, 让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体现无产阶级的文化特性, 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最后,与广大人民群众精神需求相结合。精神需求与精神建构是人在精神层面上自我创造的存在本质,表征了人自身生存意义与价值,是人存在的本质、意义与价值的集中体现,也是一个社会或民族集体心智发展与文明程度的重要表征。 面对意识形态领域的暗流涌动与泥沙俱下, 如何能使人民群众走出现代精神世界的迷茫, 解决思想精神的困扰与矛盾,构建以获得感、归属感、认同感为基础的精神文化家园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应该面对的现实问题。 马克思曾经指出:“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一定会使自己出丑。 ”[7](P286)因此,面对社会结构不断变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必须直面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与不同社会群体的精神文化需求结合起来, 以不同社会群体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着力点, 大力推动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的思想文化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以靶向性高质量文化供给不断提升不同社会群体精神文化获得感, 在满足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的基础上不断解决和满足社会不同群体多层次、多方面与多样化的精神需求和情感诉求,使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真正具有文化的关怀与文明的蕴意,从而避免浮于表面、蜻蜓点水式的“假把式”,同时也注重杜绝以西方国家民众的精神需求替代社会主义国家民众的精神需求, 防止假借“民众之口” 的西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渗透,坚决警惕“和平演变”的历史悲剧。

三、关注社会底层的生活世界:我国意识形态建设的价值取向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关注底层社会群体的日常生活世界,关注底层社会的生活世界,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题中之义, 是提升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 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吸引力和凝聚力的重要途径, 也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命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困难群众,我们要格外关注、格外关爱、格外关心,千方百计帮助他们排忧解难, 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时刻放在心上, 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千家万户”。[8](P189)“三个格外” 体现了共产党一以贯之的人民立场,以及党对社会底层、 弱势群体的关心和关爱。 因此,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应注重关注现实生活世界,应内嵌于底层社会成员的日常生活之中,以底层社会成员的共同利益为出发点, 着力解决社会底层群体的实际困难, 主动回应社会底层群体的内心疑惑, 提升底层社会成员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度,形成高度契合底层社会成员的价值期盼,体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和可信性, 提高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接受考验的能力, 让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获得更加肥沃的群众土壤。因此,必须关注底层社会成员的现实生活世界, 主动变革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内容和方法,创新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真正实现意识形态建设的生活化, 赢得底层社会群体的真心认同。

首先,关注社会底层成员的共同利益。诚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 周年大会讲话中所言:“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与人民休戚与共、生死相依,没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从来不代表任何利益集团、任何权势团体、任何特权阶层的利益。 ”[9](P11-12)这“三个不代表” 掷地有声地宣告了中国共产党带领全体中国人民为美好生活奋斗的决心和毅力, 也表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以维护和保障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与长远利益为价值芯片, 描绘的是通过人民群众辛勤劳动和集体奋斗能够实现的理想蓝图,并不是虚无缥缈的一种“空中楼阁”或难以实现的“乌托邦”。 它也正是在捍卫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与长远利益之中, 产生着极大吸引力和赢得普遍认同。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需要关注社会底层成员的共同利益, 关注底层社会成员的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需要,关注社会底层成员对未来的美好生活期待, 需要从根本上防止少数人意志伪装成广大人民的利益,通过人民的名义实现利益集团的经济或政治目的, 要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不走样、不走偏和不走调,真正成为关注和实现社会底层成员利益的助推器, 为推进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奠定群众基础,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凝聚智慧, 让社会底层成员弄清楚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进而确保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安全稳定、持续有力。

其次,解决社会底层成员的现实问题。 “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 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 ”[5](P531)一种意识形态是否先进的标准, 关键看能否解决人们的现实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在为民服务上力行,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当好人民群众的知心人、贴心人、领路人,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努力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加明显的实质性进展。”[10]因此,为人民群众谋福利,解决现实问题,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根本要求,也是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与使命。 否则,中国共产党就会失去执政根基, 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就会失去群众基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应直面解决社会底层成员的现实问题, 不断满足社会底层成员的生活需求, 重点解决社会底层成员关心的焦点问题、贫困人群的生活问题、特殊人群的社会保障问题,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应有之义。因此,从关注社会底层成员的物质生产和生活, 着力实现社会底层成员的美好生活期盼,到关注民众的精神需求,着力解决社会底层成员的精神生活质量需要, 最后到关注社会底层成员的自我价值实现, 注重解决好社会底层成员的发展问题, 已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现实需求。

再次,回应社会底层成员的内心疑惑。任何历史时期, 人民群众对待意识形态都是从怀疑到认知、再从认知到认同的过程,甚至这种疑惑始终伴随着他们的生活。 中国特色意识形态建设必须以社会底层成员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为抓手, 采取“点对点”“面对面”的回应方式,及时回应人们的疑惑,不断地关注回应解决人们反映强烈的热点、重点、难点问题,唯有如此才能从根本上获得人民群众的支持。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应注重回应社会底层成员的内心疑惑, 用平民化的语言揭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内涵,讲清楚选择为什么选择马克思主义、为什么选择中国共产党、为什么选择改革开放、为什么选择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与现实依据, 宣传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优越性, 描画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美好未来, 从而拉近与社会底层成员的心理距离, 让他们从认识上和情感上接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中国特色社会意识形态建设也应注重从源头上消解社会底层成员的疑惑,努力摆脱单纯靠政治强制性推动的惰性,主动放弃抽象、空洞和高调的论调,放低姿态走进社会底层成员的内心世界, 不断解决底层社会中产生的新问题、新矛盾和新冲突,以实际行动回应社会底层成员的内心疑惑, 以切实成效经得起任何科学观念和实践变迁的考验。也唯有如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才逐渐赢得底层社会成员的认同,才能坚定广大人民的社会主义信仰。事实表明, 如果底层社会成员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疑惑不能得到根本性解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就会与人民性的初衷背道而驰,进而影响国家政权的长治久安。

最后,契合底层社会成员的价值愿景。意识形态既表征当下,也表征未来;既有现实指向性,也有未来指向性, 体现了一种基于现实而超越现实的价值追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应注重立足现实来描绘科学的价值愿景, 契合底层社会成员对未来的价值期盼,从而吸引着群众、团结着群众和赢得了群众。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也应注重基于现实基础的可行性、 阶段性目标, 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倡导的价值观符合绝大多数人的利益和期盼, 以促进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为目标蓝图, 继而保持其强大而持久的号召力、动员力和影响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所描述的社会前景目标, 是在现实基础上对未来发展作出的科学判断, 是利用现实条件通过人民齐心协力、 艰苦卓绝的一段时期的努力奋斗可以达到的目标, 也是底层社会成员的内心所期盼的价值追求。历史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价值目标, 符合底层社会成员的价值期盼和需要, 就会得到底层社会成员的拥护和支持。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倡导的主流价值,勾勒的美好蓝图, 如果完全符合底层社会成员的价值期待,就会受到底层社会成员的认同和支持。 反之,就会被底层社会成员所唾弃, 甚至走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对立面, 阻碍党和国家事业的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成员马克思主义特色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特色种植促增收
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儿童观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特色睡床满足孩子们的童年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