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业科研资金绩效评价现状分析与建议

2022-12-21马红燕

河北农业科学 2022年4期
关键词:农业科研科研项目预算编制

马红燕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河北 石家庄 050035)

近年来,随着我国对农业扶持力度逐年加大,各级财政不断加大对农业科技的资金投入规模,2009年财政部发布了《绩效评价管理暂行办法》,2011年4月提出要“全面推进预算绩效管理”,对农业科研项目的资金绩效评价工作提出了新要求、指明了新方向,因此,如何结合当前国家政策,将目前的农业科研资金绩效评价工作进行优化,对于促进农业科学技术新成果创造与转化、推动农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1,2]。

1 农业科研资金绩效评价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农业科研项目执行周期长,在不同的阶段,研究的对象和成果差异较大,运行成本统一性、对比性差;农业科研项目资金来源多元化,导致考核指标多元化、过程复杂化,产出与运行成本无法量化[1]。目前农业科研机构财政项目绩效评价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绩效管理意识不足、预算编制和绩效目标设定不合理、绩效评价指标的设置不科学以及评价结果的应用不足等。

1.1 绩效管理意识不足

各部门管理人员对预算项目有关管理办法的把握程度不一致,一些单位对于规范项目资金使用、强化项目管理等方面认识不足,导致制度与实施脱节;在项目执行过程中,对颁布的预算绩效管理制度与方法缺乏宣传与培训,导致在预算资金管理时存在“重应用,轻开支”“重投入,轻考核”的思想,并未考虑让资金产生最大效用[2]。

1.2 预算编制和绩效目标设定不合理

农业科研项目的预算往往是由项目主持人仅凭主观经验编制而成,因其缺乏相关财务政策的了解与学习,导致预算编制不合理,缺乏绩效性[3],在编制预算时随意性、不合理性的概率增大,项目在立项后并落实经费时随意性的概率增大;在项目执行过程中,项目预算编制与实际执行之间难免存在一定的偏差,造成预算执行困难,从而使项目经费利用效率低下。

在财政科研项目经费管理和资金绩效管理中,制定的相关绩效目标和统筹控制绩效管理缺乏系统性、科学性,从而影响了整体评价指标设计合理性。管理流程方面,对评估结果考虑不足,不能充分挖掘经济管理在农业科研项目中的价值作用;评价过程中缺乏对农业科研绩效价值的充分体现,不能全面反映农业科研经济与社会价值。

1.3 评价指标的设定不够科学

当前,国内对于农业科研机构承办的财政项目支出业绩的评价方法多为打分法,在评估中考虑了科技产出而没有考虑科技资源投入,把不同种类和层次科研机构置于同一个指标中判断有失公允[4]。

我国财政科研项目经费管理采用资金绩效管理这一方法起步晚,有关理论与实践内容比较薄弱,目前尚无一个比较科学、统一的评价指标体系。由于目前还没有建立统一、科学、高效的评价体系,各项评价指标及标准之间可比性较差,评价结果是否科学与公正有待论证,评价质量有待提高,导致绩效评价结果缺乏权威性、公信力与实用性。具体实施时,需设计相应柔性指标体系,开展相关弹性指标设计与管理,同时需依据指标设计内容开展评价指标体系规范数据库设计与管理。但是由于相关指标比较单一,设计不够全面,且缺少相应指标权重管理体系等问题,从而影响指标计算结果科学性[5,6]。

1.4 评价结果的应用不足

将绩效评价结果与预算编制相结合,并且允许评价结果控制项目预算的重新分配,是预算绩效评价在实际工作中的主要内容,这项工作的顺利进行,可以促使项目执行者积极主动地寻找有效提高项目资金效率的途径[7~10]。而在实际项目预算管理时,因评估工作反馈落后,无法起到明显的激励约束效果,项目结束后的评价普遍滞后,导致项目执行与预算安排的时机衔接不密切,制约了评价结果在往后工作中的应用,难以对预算部门和实施单位形成较强的约束力[11~15]。

2 完善农业科研资金绩效评价机制的建议

建立完善的农业科研经费绩效评价机制,有助于项目的顺利实施以及发挥其最大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基于对农业科研单位预算绩效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完善科技项目绩效管理工作的方法。

2.1 深化绩效管理意识

加强单位法人与财务负责人员的责任意识,定期培训绩效管理制度,增强对预算绩效认同度。绩效管理过程中,要强化绩效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建立责、权、利相协调的管理机制。(1)要确立绩效目标责任制,细化实施单位法人、主持人、具体执行人等绩效目标,明确其相应的职责与权限,从而增强科技项目有关人员的责任意识[16];(2)要建立绩效激励机制,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可行的综合性激励方案,是绩效责任得以落实的关键。

2.2 提高预算编制和绩效目标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预算编制的合理性与科学化为规范科研经费管理提供了依据,因此要建立科研部门与财务部门的联动机制,加强深度两部门的深度合作。科研人员在编制预算前,要根据工作性质与特点对其进行充分的调研与论证,了解项目涉及领域的要求;在编制预算时,财务部门人员要依据国家财经法规财务制度及预算编制要求对科研人员进行专业指导,并根据具体会计科目细化,确保预算编制的科学性与严谨性[17,18]。

2.3 构建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

基于经济、社会、环境等要素,按照财政支出活动的逻辑关系,结合农业科研项目的特点,构建全面科学的评估指标体系,确保财政支出项目的绩效评估在同时期、同领域内具有可比性,继而确保绩效评估工作的质量与权威性[8]。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要确保覆盖项目的全过程,确定共性目标并确立个性目标,确保评估结果的科学性与普遍性[19]。

2.4 充分应用评价结果

绩效评价结果及建议需要要下达到实施部门,以提高实施部门在今后的项目实施中规避同类问题的发生;充分发挥财政监督管理职能,适时公布绩效评价结果,主动接受社会各界人士的监督,推动农业科研单位预算管理及项目管理水平不断提升[20]。

3 结语

综上所述,农业科研项目具有多样化、周期长、地域性强等特点,导致实施单位在资金绩效评价时面临许多问题与挑战。基于此,财务人员与主持人要加强协作,对科研项目全周期的绩效评价工作进行优化,建立科学、规范、高效的绩效评价体系。

猜你喜欢

农业科研科研项目预算编制
Therapeutic efficacy and safety rating of Tui-Pushing chest-back manipulation for children with cough variant asthma
事业单位预算编制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整体预算编制方法的研究
围绕科研项目建立定密管理框架的探讨
房地产企业预算编制方法选择与应用
航天科研项目评审工作的思考与探索实践
科研项目需求变更与风险管理
企业预算编制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分析
农业科研单位档案管理现状及改进方法初探
计算机技术在农业科研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