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承与积淀:凤翔马勺脸谱和贵池傩面具艺术视觉特征比较

2022-12-21杜金萍王猛

鄂州大学学报 2022年4期
关键词:傩戏社火脸谱

杜金萍,王猛

(安徽大学艺术学院,安徽合肥 230000)

傩戏在春秋战国时代,是用以祭祀生命以及驱逐死亡的重要仪式,缘起于原始傩舞和傩事仪式活动,是现代中国戏曲的活化石。傩面具作为傩戏的载体,贯穿整个表演过程,传达神秘的符号与神灵的象征。马勺脸谱源于社火表演,与傩戏实际上都是以肢体为主要外形表演的艺术活动,通过脸谱的特征象征着角色,传达给观众。凤翔马勺脸谱是由“马勺脸谱第一人”李继友对社火脸谱的传承,而贵池傩面具从古至今都作为当地傩戏的一种艺术积淀。他们不仅是独特意蕴的民俗艺术,也是中国民俗文化中的璀璨明珠。

一、马勺脸谱与傩面具的自然文化生态比较

马勺脸谱源于陕西省宝鸡市凤翔地区,是深受关中文化影响传承的文化遗产。关中平原属于麦粟文化地带,它东到潼关,西到宝鸡,南到秦岭,北到陕北高原,被称为“八百里秦川”,是组成黄河中游文化最重要的一部分,马勺脸谱是陕西社火的传承,社火作为傩文化下的产物,它代表的则是另一方水土的生活记录。社火来源于对古老土地与火的崇拜,它和民间传统的祭祀活动有着许多相似之处。远古的社会生产最开始是原始的渔业和狩猎,当人们掌握了种植技术后便转为以农业为主的农耕社会,土地成为了人类重要的生存资源,而“社”则被古代的人们认为土地之神,同时也为了祈福消灾、驱恶避邪。秦汉时期关中地区注重法治,在文学方面少有成就,与吴地楚地相比,缺少浪漫主义色彩,人文思想保守严谨但性格张扬大气。中央集权制度造就了人们向往权利地位,殷商青铜器上的饕餮、夔龙、夔凤图案元素被流传和应用在社火脸谱中,那些图案与线条的每一笔勾勒都是历史的见证和传承。[1]

贵池处于长江下游的皖南地带,也称江南地区,属于中国的楚越之地。那里崤函之固,山川交流,贵池傩戏源于九华山西麓、贵池区东南一带的梅街、棠溪、梅村等地,其中贵池区梅街镇则是该戏保存最完整的地区。当地人将贵池傩戏作为敬神祭祖、辟邪求福的吉祥文化项目,其起源于唐宋时期,到了明清则发展到顶峰,古人有云“无傩不成村”,同时它们深受楚国文化的影响,楚人生活在神秘的巫山,那里有走兽飞禽和优越的自然环境,从而使他们信鬼重巫,有着丰富的精神世界,极具浪漫主义、民族团结和文化包容的精神。贵池傩面具是他们用神秘浪漫的个性和炙热的情感创造出的民间智慧。东汉学者王逸在《楚辞章句·九歌》中说,《九歌》者,屈原之所做也,昔楚国南之邑,沅湘之间,其俗信鬼而好祠,其祠,必做歌乐鼓舞,以乐诸神,屈原放逐,窜伏其域,怀忧苦毒,愁思沸郁。

二、马勺脸谱与傩面具的文化背景比较

马勺脸谱深受关中文化和中原文化的影响。关中文化中流淌着楚汉文化与秦陇文化共同的血液,所以马勺脸谱具有雄中有韵,秀中有骨的风格特征。秦汉交接之际,中华文化正处于一次空前的“大一统”的社会氛围之中,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思想迅速融合,海纳百川的文化发展格局也形成了雄厚的审美气势;而具备西戎豪迈风情的秦人以咸阳作为都城,其秦王开垦扩土励精求治,而后卫鞅入秦变法治国,使得秦国社会经济飞速发展,在思想上广泛吸收东方先进文化,而这种兼收并蓄的胸怀则造就了秦文化大气浑厚的特征。[2]直至汉时东西南北方皆有武力扩张,通西域引入西方文化,中华民族则更加自信与张扬。中原文明是一个有恒久敬天法祖信仰的文明,将“天”进行神格化并加以崇拜,同时祭祀祖先以祈求福泽庇佑。这种“孝”文化更多的在于看重人事而多于鬼神。但楚越文化注重巫文化。

巫官文化是构成楚越人浪漫天性的深层原因,也是傩戏的重要文化基础。另外,以屈原和宋玉为核心的楚辞创作深受道家思想浸染,好奇门道术与鬼神传说,楚越人通常认为神同人一样可以交流,奇幻瑰丽的楚辞文学与自然无为的道家精神都属楚越文化的特色,因此在艺术风格上充满了神秘诡异的气息,作品造型浪漫柔和。

三、马勺脸谱与傩面具的视觉特征比较

马勺脸谱从选材到勾线到附色、修整共有七道程序,中间还需削型、涂底和修理。在形态呈现上包含了有勺子脸谱、梭子脸谱、木斗脸谱、葫芦脸谱、铲子脸谱等。马勺脸谱不同造型中的图案面积与颜色分布都各有特征,它的装饰性与节奏感较强,具有轴对称型、旋转对称型和不对称型三种装饰构图,将显示物体图形化。用抽象的手法设计出简洁大气的图案和花纹(如意纹、云纹、佛手纹、水纹、火纹、羽毛纹、回雷纹、梅花纹等)。其中对称型以额和鼻为中轴线,色彩和纹样对称分布在两边,从而创造出美感与庄严稳定的风格,马勺脸谱遵循形式美法则将这些具备特殊含义的装饰图案根据点、线、面的章法分布在马勺上,呈现出张扬有力、气魄奔放、舒展大方的艺术效果。这些脸谱通常用于特定文化身份的人物上,将五行文化(火、水、木、金、土)赋予人物的身份和本领。如关公、包公、蚩尤等正直人物形象,这些对称审美习惯与仰韶文化的彩陶图案相同,在商周时期青铜器的装饰纹样中也有类似的影子。马勺脸谱还尝试增添京剧中花旦这一形象,打破以往对称构图,给人们带来新鲜的视觉体验与美的享受。

贵池傩面具的制作程序包含了伐木、雕刻、制胚、蒸胚、制漆、上彩、定色、成型等步骤。与马勺脸谱不同之处在于雕刻环节,分为镂空和浅浮雕技艺,用锤子和铁凿雕刻出轮廓,其中唇齿部分最为关键,也是贵池傩面具特色之一:双唇微张,嘴角微翅,呈欲语还休状;牙齿刻画得最为真实自然,每一粒牙齿都塑造得形状分明;而女性角色则不再雕刻牙齿部分,改以双唇微抿,表现出女子的优雅矜持。彩色傩面具类似于现代戏曲中的“俊扮”“洁面”,面容淡妆,眉眼细致描画,肤色自然逼真,有着清新、写实、细腻的风格特征。[3]单色摊面具深受庙宇雕塑的影响,常用不同色彩区分人物角色性格的褒贬。其中正神通常给予人们和蔼可亲、平易近人的感觉,使用的平滑舒畅的线条,拉近了他们与人的距离,使人们更容易接受和喜爱,如土地、和尚、张妃等。

四、马勺脸谱与傩面具的审美特色比较

马勺脸谱在艺术手法上并不拘泥于细节的精准描绘,而是采用简练大气的手法描绘图形,其中对比鲜明的色彩搭配与苍劲有力的曲线形成了强力的视觉冲击;但对于狰狞形象的描绘,却多是由柔美婉约的图案花纹巧妙地组合而成,这体现出了太极中阴阳的协调统一,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在艺人绘制创作的时候,既要仔细斟酌马勺脸谱的人物性格主要特征,又需要运用简洁流畅的图形和线条去表现每个脸谱的不同角色特征。马勺脸谱的平衡美、形式美、色彩美与结构美不仅使之识别度强,也成为了独特的地域民间特色。马勺脸谱从早期的社火脸谱经历转变,融入了现代元素。在风格上融合了现代大胆、创新的尝试,也是社火马勺脸谱艺术特色的传承与延续,它正探索着符合各个年龄阶段、文化类型的观赏者,与现代大众的审美契合点,继续前行。

贵池傩面具在审美特色上与马勺脸谱相差甚远,大致都采用写实手法将五官进行细致描绘,尽量显现人物面部的动态美,利用神态的雕刻与描绘打破常人对静态雕刻品的看法,风格细腻且真实。贵池摊面具非常注重传统观念,在雕刻手法上讲究饱满圆润,以求达到“天庭饱满、地阔方圆”的正统审美观念。因为与安徽省的九华山距离较近,所以深受传统佛教对佛像雕塑艺术审美的影响,在艺术表现的手法上都喜好双耳垂肩、方面大耳、慈眉善目、雍容福态的特征,在傩仪《新年斋》和傩舞《和尚釆花》中有老和尚和小和尚之分,其中和尚面具头顶有受戒的症痕,笑逐颜开、双耳肥大且垂至脸颊下方,颇具佛像的神态特征,这样的审美意趣和艺术风貌类似于魏晋南北朝时期佛像艺术,透露出细腻与典雅的风范,可以追寻到唐朝仕女像的踪影,它将傩面具的“静”态美赋予了生命气息,它本应是远离世俗的神,却被创作成和蔼可亲、零距离感的神。贵池摊面具作为一门造型艺术,具有非常悠久的历史和成熟而有特色的艺术表现手法,它传递着百姓世俗的审美倾向,和一代又一代恬静、浪漫、神秘的生活气息。

对于一个地区而言,其区域文化形态的形成并非偶然:当地民族文化心理与价值观的深层底蕴,长期生活经验的累积与质朴精神的诚挚交融,多种传统文化思想的糅合与冲击,而劳动人民的智慧也必在历史洪流的洗濯中不断传承和发扬。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传统傩事活动因各种革新而产生了诸多变化,怎样在维持自然古朴的传统风格的前提下将创新精神融入其文化内涵,让傩事活动更好适应现代社会,在继承中弘扬和发展成为了一道需要攻克的课题。

猜你喜欢

傩戏社火脸谱
山西平遥:闹社火 展成就 盼发展
非遗瑰宝·傩戏 王雪宁 绝版木刻 60cm x 90cm 2021年
文旅融合背景下宁都傩戏的当代价值与传承策略
软陶傩戏面具
中国戏曲活化石千年“非遗”傩戏
做个脸谱迎『六一』
甘肃:新年舞社火,经久不息
陇 州 社 火
灶王爷的“脸谱”
社火,耍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