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合法性机制视角下高等学校产业学院建设的动因及路径分析

2022-12-21刘海燕

职业技术教育 2022年30期
关键词:学院机制制度

刘海燕

当前,随着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加速发展,新工科应新经济、新产业的需求而生,不少高等学校不断探索建设新工科的实施路径。与行业企业等共建共管的产业化学院蓬勃发展起来,在广东、福建、浙江等地进行了先行试验。然而,也有不少高校对建设产业学院持观望态度,即使是已经建设产业学院的高校也在实施过程中缺乏支持性条件,如何高质量建立产业学院成为高校当前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以新制度主义理论中“合法性机制”为探索角度,探讨高校建设产业学院的制度性动因,以期为产业学院的建设并有序推进提供可操作性路径。

一、基于强意义制度制约的组织建设

制度学派认为合法性机制是社会的法律制度、文化期待、观念制度为广大民众所普遍接受的一种制度规则,这一规则使得组织被迫接受外在环境中被广泛认可的组织结构和具有合法性的行为[1]。在组织制度的环境中,组织被社会主动承认和效率机制下的被动选择是截然不同的。从此意义上讲,合法性机制对组织行为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强意义层面和弱意义层面的组织行为。强意义层面的合法性是组织或个人对于组织行为和形式的建设仅仅是被动的适应性选择。玛丽·道格拉斯在《制度是怎样思维的》一书中对强意义上的合法性机制进行了深入分析,制度对组织行为具有强有力的规制功能[2],组织必须建立在制度构建的合法性机制体系里。根据此意义,高等学校受制于院校转型、社会需求、分类适应框架内,被迫建设产业学院,自身主动性较弱。

(一)政策驱动逻辑: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必然选择

在经济转型发展的过程中,由于具有科学知识的生产与人才培养创新的优势,高等教育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器[3]。同时经济转型对高等教育的发展方向提出了新的要求,即必须从单纯的学科知识传授迈向知识与经济的结合、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这就驱使高校自身不得不转型。

2017年国务院办公厅针对高校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相脱离的弊端,提出“要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产教融合是一个重大的举措。要将这一举措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形成企业、政府、高校、社会协调办学的新格局”[4]。从国家意志的层面将产教融合作为教育发展的重要路径。在此背景下,地方本科院校需要不断加强与行业企业的互动,其中一个有效的路径就是建立产业学院。为此,从国家到地方都根据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要求出台了相关政策来驱动现代产业学院的建设。如广东于2018年7月出台了《关于推进本科高校产业学院建设的若干意见》,鼓励和支持高校与行业、企业等社会机构多主体建立产业学院。2020年7月,教育部办公厅、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联合发布《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指南(试行)》,进一步提出各高校尤其是应用型高校应以社会产业的需求为动力,与行业企业建立密切关联,不断探索一批现代产业学院的建设[5]。以此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引导高校与区域经济特色相结合,建立新型教学、科研、产业、技术与资金需求共享机制。

(二)需求牵引逻辑:高校知识生产和人才培养的高要求

关于知识生产的定义,目前多在经济学领域被关注。经济学家较多地把知识生产作为经济增长的一个指标[6],来分析知识生产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在迈克尔·吉本斯(Michael Gibbons)看来,当代社会中知识生产模式发生了变化,并将这一变化分为模式1和模式2。模式1的知识生产主要是基于学科的、同质化的,以设置和解决问题的情境为主导;模式2的知识生产主要是基于跨学科的、异质化的,以应用型的情境为主导[7]。与模式1相比,模式2的知识生产模式对社会承担了更多的责任。在知识生产时代,高技术产业成为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旧有的生产要素被科学知识所取代,在经济发展中所起的作用逐渐弱化,而科学知识强化为经济中的显性因素。但新的知识生产模式并不是要取代传统的知识生产模式,更多的是继承和超越,是两种知识生产模式相互作用,将高校和产业界紧密联系。高校与产业的关系也由传统的“帮助支援关系”转向新兴的“合作共赢关系”。在知识转型的背景下,高校要不断做出改变来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正如美国加州伯克利大学克尔教授曾说:“学院和大学从来不会高居于虚构历史神话的顶层,它们常常屈服于周围环境的某些压力和约束。退一步讲,它们也总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社会的进程。”[8]

从知识生产模式转型这一层次上讲,高校不能一味地固守在学科知识结构、专业化的研究中,更应该注重满足经济社会的需求,实现知识生产和创新人才培养的有效协作。这一转变对高校知识生产和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高校要为社会源源不断地输送训练有素的劳动力。从产业的角度看,高校培养的人才是一种有价值的资产,保证产业持续输送拥有最先进技能和技术的人才。现代产业学院的建设正是在这一需求下应运而生,使高校可以更贴近产业,围绕国家尤其是地方产业导向和产业价值实现,进行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在产业学院里,人才培养、科技攻关、资源共享、人员交流等都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形成“政产学研用一体化”深度合作、互动共赢的联合体。

(三)分类适应逻辑:高校系统分类框架内的适应性行为

玛丽·道格拉斯认为合法性机制之一就是制度对事物进行分门别类,将事物框定在不同的范畴内,分类影响着高校做出选择的思维。在我国,不同类型的高等学校——综合性大学、专科性学院、科研院所等形成了相应的行为选择。这种确定了学校类别层次,然后在自身的类别内寻求发展的路径,成为目前高等教育分类管理的行为方式。

合法性机制中强意义层面第三种机制要求制度对事物进行分门别类,将不同的组织放入不同的范畴内。将一所高校定性为应用型本科院校,注重实用型人才培养的标准,就诱使高校模仿相应的行为。加之这一特有的标签被匹配以相应等级的社会声望和地位,本然的高校层次分类变相演绎为高校的分级分层。与此同时,学术型一流大学处于高校金字塔的顶端,得到了较多的资助,呈现较大的优势。迫于此种压力,应用型本科院校为了快速提高自身学校的系统排位,从根本上摆脱资源的限制,必须发挥自己的优势,为社会培养有用之才。这就催生了本科院校对产业学院建设的外在压力,将产业学院这一组织日常化、规范化。

二、基于弱意义利益驱动的理性选择

强意义层面的合法性机制是组织被动地适应制度选择,但组织建设也不会完全被动地取决于制度,也会主动权衡利益并做出自主选择。在弱意义的合法性层面上讲,组织建设是在利益驱动下有意识的理性选择。迪玛奇奥和鲍威尔对此作出了解释,他们认为制度通过利益驱动的机制来使组织做出理性的选择,鼓励组织采纳社会上普遍认可的行为方式[9]。从弱意义层面看,强迫性机制、模仿机制、社会规范机制三种机制导致了组织建设的趋同性。

(一)强迫性机制:利益驱使下的组织建设

强迫性机制是指组织必须遵守法令、制度来争取自身的利益,若与之相悖,组织不但不会得到应有的利益,还会面对生存和发展的问题。在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和知识生产模式改变的时期,高等学校必须调整自身的模式来符合制度的安排,从而在国家政策和市场经济分配下获得更多的外部资助。

当下高校之间的竞争不单单取决于办学规模的大小,更重要的是培养特色的人才和品牌专业,结合自身的已有优势,瞄准国家重大战略的需求,提升自身的地位[10]。在此基础上,作为应用型高校,就必须遵守政府制定的法律、法令,为社会培养创新型、实用性人才。高校一旦行动力不强,未能及时发生转型,就会被排斥在市场的边缘,无法获得应有的利益,从而引发组织的危机[11]。因此,产业学院建设成为了改革的突破口,实行社会产业与教育教学的融合,可以有效地将高校与企业衔接起来,推动创新、实用人才的培养。

(二)模仿机制:环境模糊下的组织模仿

组织模仿往往是建立在环境不确定的情况下,组织无法根据理性模式进行决策,各组织无法衡量是非,从而模仿同一领域成功组织的经验。迪玛奇奥和鲍威尔提出,模仿分为竞争性模仿和制度性模仿。竞争性模仿指的是组织模仿是在竞争压力下发生的,通过模仿领域内的竞争对手而产生趋同。模仿竞争对手有利于自身压力的缓解,从而降低为了竞争而产生的额外成本。高校建设产业学院的组织与社会的经济紧密结合,输送大批产业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实现高校知识溢出直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将高校的科研成果进行了转化,有利于产业的转型升级。

制度性模仿是指所有组织共同承认一个制度的合法性,反之,则会承受很大的压力。我国地方普通本科院校向应用型院校转型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了一批试点高校的示范引领作用。如湖南省首批建设了16个现代产业学院,分布于13所本科高校内,如湖南大学机器人学院、湘潭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等。这些产业学院涵盖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等领域,重点支持高新产业的发展。这一举措将社会需求和高校特色有效结合,使得高校和产业共同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共同分享科研成果,提高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模仿这些先行并取得有效成果的组织行为成为高校的共识。因此,高校通过制度性模仿建设产业学院,与产业进行合作,争取校外的资源,提升自身在国内国际的地位。

(三)社会规范机制:共享观念下的组织规范

社会规范机制是基于共享观念下的组织规范,它对组织的行为具有规范和深化作用。这一规范要求组织采取同行普遍接受的方式,这是约定俗成的组织选择。当组织脱离于这种规范之外,虽不会受到制度的惩罚,却会引来社会的质疑和同行的排斥。考虑到高等学校自身的生存和发展,高校逐渐担负起社会所赋予的责任,努力使自身的组织行为符合社会规范。在此意义上,共享观念下的组织规范对高等学校建设产业学院产生了一种内在的规范作用。

各高校为了明确自身在社会上的角色定位,必须走创新发展的道路,与行业产业相结合实现资源共享,为产业提供专业性的技术服务、输送专业型人才。而企业为高等学校提供经费的支持、知识实践的平台,解决毕业生就业问题[12]。为此,不少高校开始进行组织创新,探索与行业企业互动共赢的产业学院建设,某种程度上推动了高校的学术发展和人才培养。作为普通院校,共享观念对其产生积极的影响,发生转型成为了社会认可的选择之路。

作为一种社会控制的手段,社会规范在产业学院建设这一特定情境下成为社会广泛认可的行为准则。各高校虽有很大的自主权,但为了自身在同类学校中的生存和发展,在建设产业学院这一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形成一种内在的组织规范,来约束高校自身的行为。在此过程中,高校自觉担负起社会所赋予的责任,努力使自身的组织行为符合社会的规范。另一方面,高校为了摆脱共享观念下社会对其传统观念的影响,他们希望改变固有的形式,采取同行普遍接受的方式,这进一步推动了产业学院的建立。

三、高等学校产业学院建设的路径优化

(一)建立联动机制,形成共建共管的组织机构

现代产业学院的建设涉及政府、学校、企业与行业、学生、社会五大主体,他们在建设产业学院的过程中分别承担着相应的职责。由于高校产业学院的建设关系着社会各主体关键的利益诉求,因此在建设现代产业学院时要协调多方的利益,建立多元主体联动机制。产业学院的建设作为一项组织建设,涉及诸多主体的切身利益,要使该组织良好运行并被不同主体广为接受,需要其在实施过程兼顾多数人的诉求。当然,产业学院的建设在具体落地的过程中也存在组织失灵、制度失败的可能,这便需要不同层次的利益相关者参与进来,加强对这一组织建设的监督与评价。高校产业学院的建设应该秉持一种公共治理的思维,关注包括政府、学校、社会等多元主体在内的集体行动逻辑,促成他们对产业学院建设形成广泛的共识。制度的强制性变迁必然会涉及到“权力”,其过程是在权力和信息互不对称的情况下发生的,尤其是高校设立产业学院,导致社会、高校、企业等对新的组织建设可能带来的后果和收益估算不清。因此,制度的既得利益者为了维持现有的利益并减少风险,就倾向于沿着既定的制度路径行动[13]。这样就会导致他们在组织变迁过程中设置种种障碍,难以取得政府的预期效果,也达不到既定的目标。“制度变迁涉及多数成员共享信念的调整或更替,环境诱致的自发变迁无法脱离行动者的认知,权力主体发起的强制变迁则将经历较长的共识凝聚阶段”[14]。因此,鉴于价值和利益诉求的多样性,建设产业学院应构建民主开放的组织决策体系,吸引各方主体积极参与组织建设。

政府是高校建设产业学院的领导和管理主体,高校产业学院的建设能否顺利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府的支持和助推。基于此,国家在宏观层面上的政策引领、相关服务的资助是必不可少的。国家要从宏观层面出台关于建设产业学院的法律法规、政策、评估体系,使政府、学校、企业与行业、社会、学生等各方利益受到法律保护[15]。高校是建设产业学院的主体,发挥着为社会输送所需创新创业人才的主导作用,承担着产业学院建设最重要的任务。企业和行业是高校毕业生的接收主体,同时也是高校获得资助的主要来源。学生作为学习主体,对产业学院的认识决定了他们能否积极参与其中。社会作为参与主体和监督主体,对产业学院具有牵引作用。鉴于各主体在产业学院建设中所处的独特地位,高校应积极建设多元主体参与的理事会,对产业学院的建设理念、经费投入、课程设置、治理方式等事项进行集体讨论、决策[16],建立多主体联动机制,形成共建共管的组织机构体系。

(二)把握社会需求,开发校企合作融合式课程

从强意义层面的合法性机制视角来看,建设产业学院是高校争取合法的不自主选择。因此,高校要理性地看待这一转型过程,真正把握社会的需求,要结合自身的实际和社会需求开展校企合作课程。产业学院涉及多方主体,因此在课程设计时,要引导各主体尤其是行业企业积极参与其中。首先,高校应引导行业企业深度参与产业学院的教材编写和课程设置,突破传统课程的单一性,更新课程教学内容。同时,还要关注行业企业的最新发展动态,实现产业学院的课程内容与企业行业的标准、产业所需相对接,探索一批优质的校企合作课程、教材。其次,高校要以行业企业进行的项目为依托,不断改进产业学院的教学内容、方式、目标,增加实践性课程教学的比例,将行业企业的特色项目、产品推出作为产业学院课程设计、实践内容的重要选题来源。再次,构建以产业项目为链条的课程体系,根据产业项目进行课程项目、课题组项目、毕业设计,保证项目和课程密切结合、合理衔接。通过校企合作共同制定创新型人才培养方案、联合开展融合式课程、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教学、协同制定学习评价系统,为学生专业实践能力、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提供了机制保障。此外,各产业学院还要开展针对性的实地教学,培养学生将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中的能力,增强学生对产业的观念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加强制度建设,优化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

从弱意义层面的合法性机制视角来看,产业学院的建设研究是高校在强迫性机制、模仿机制与社会规范机制利益驱动下的自主选择。但这仍然不是高校自愿的行为选择,映射出高校制度和保障机制的薄弱。为保证现代产业学院的有效顺利实施,需要强化这一组织建设的保障体系,促进组织的有效实施。

一是要加强对产业学院的组织领导,探索产业学院内部的治理体系,赋予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所需的人、财、物权力,建设规范有效、保障健全的制度体系。高校应将教职工、学生、企业领导、政府主管人员相关主体吸纳进来,共同组成一个横向制衡机制,厘清高校、政府、行业各自的职责。二是要建设“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双师型”教师是指“双证”或“双职称”教师,这类教师既具有专业技术人员、工艺师等技术职务,又获得了从事教育教学的资格证;“双能型”教师是指教师既具有深厚的理论知识,同时也具有从事实践教学的能力[17]。产业学院要实现高校与社会企业的互动,就要设置校企双向人事流动机制,吸引企业、行业优秀技术骨干和管理人才到高校任教,完善产业兼职教师的认证制度。同时分配高校内的教师到企业、行业去观摩学习,建设教师实践岗位,开展教师培训、研讨等活动。三是要加大各方资源的投入,组织的建设需要相应的成本来支持。为了促进高校产业学院的建设,政府、高校、企业应该建立专项资金。高校要和地方政府开展合作项目,建立产业学院专项基金,包括实践基地设施支出、课题经费等。此外,高校还要吸收社会力量,获得私人、企业、团体的捐赠。四是要建设相应的实践平台,将高校中所学知识与社会实践有效结合。基于社会行业企业的生产需求,高校要搭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实训基地环境。通过引进校外企业行业实践平台,建立集产、学、研、用一体的校企实习基地,进一步促进高校科研成果的转化,优化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

猜你喜欢

学院机制制度
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
浅探辽代捺钵制度及其形成与层次
制度空转,是“稻草人”在作怪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自制力是一种很好的筛选机制
海盗学院(12)
某些单位的制度
海盗学院(7)
皮革机制
西行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