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扶贫助力乡村振兴的理论逻辑与实践路径
——以广西为例
2022-12-20李冬青
李冬青,付 妮
(1.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南亚经济与政治研究院,广西 南宁 530006;2.首都师范大学 文学院,北京 100089;3.广西财经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6)
一、引言
2020年,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中明确指出:“乡村振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项重大任务。”[1]乡村振兴成为党和国家在打赢脱贫攻坚战,消除绝对贫困后实现“两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战略重点。广西属于集老、少、边、山、穷为一体的后发展欠发达地区,是脱贫攻坚战中的主战场之一。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任务艰巨繁重。语言扶贫机制在广西脱贫攻坚战中以“推普扶贫”的形式发挥了重要作用,成效显著,被实践证明是有效的扶贫手段。在新的历史阶段,如何继续发挥语言扶贫机制的作用,助力广西乡村振兴是值得关注和探讨的话题。
二、语言扶贫的理论基础
语言何以参与贫困治理,是语言扶贫发挥效用的逻辑起点。从学理上来说,语言所具备的经济价值、文化价值、社会价值是语言能作为基础要素助推扶贫、减贫的根本原因。
(一)语言的经济价值
语言的经济价值首先体现在语言作为沟通交流工具、信息传播的载体可以作为资本参与经济活动,产生经济价值。对语言使用者来说,所掌握的语言技能属于人力资本,能帮助自己克服交际障碍,获得信息和知识,提升自身认知水平,得到更多参与社会经济活动的机会,从而带来财富的增值。大量研究表明,语言能力的高低影响到劳动者的就业与收入水平。如赵颖通过对CGSS2010年的统计数据分析后发现,劳动者语言能力对劳动者收入的影响程度大约在11.62%-15.60%之间,较高的语言能力对劳动者收入和就业机会有促进作用。[2]卞成林、刘金林、阳柳艳通过对广西东兴边境居民的全样本调研结果进行语言经济学分析后发现,边境居民的多语能力能够增强自身就业能力,从而获得更多的就业机会和稳定的收入来源。[3]对社会经济活动来说,以语言为载体的各类信息的快速传播、交换可以促进生产要素的加快流通和统一市场的形成,减少因信息不对称产生的风险,从而降低经济成本,实现利润的增值。在一定程度上,共通的语言能将信息传播的失真率降到最低。反之,“与语言以及其他文化因素(比如民族等)的碎片化相关联的,往往是社会的分化和冲突、低流动性、有限的贸易、不完善的市场以及较贫乏的交流。”[4]Fishman在研究语言和经济的互动关系时就发现,语言的统一性与国家发达程度呈正相关。[5]此外,在沟通工具和信息载体的基础上,语言还可以衍生出语言教育、语言翻译、语言智能、语言康复、语言艺术、语言创意等语言产品,形成语言产业,直接创造出经济价值。
所以,从语言的经济价值来看,通过提高贫困人口的语言能力,提高贫困地区共通语的普及水平,合理有效利用语言资源发展语言产业可以有效促进减贫脱贫。
(二)语言的文化价值
语言的文化价值首先体现在语言对教育的意义上。教育活动中知识技能、价值观念、道德文化的传递与培育都是依靠语言来完成的。“语言不仅是教育的手段,而且它本身就是教育,语言就是教育的目的。教育并不是语言的产物,但教育离不开语言。”[6]教育对人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可以说教育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源泉。按照王春辉的观点,在贫困治理事业中,以语言能力为基础的教育提升可以阻断贫困文化的代际传递,优化贫困人口的消费结构,为他们创造收入增长的机会,成为避免陷入“经济性贫困陷阱”的最佳手段。[7]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也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民族的语言最能体现出这个民族的历史轨迹、风俗习惯、精神面貌、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依靠民族语言活态传承的山歌民谣、故事传说、神话史诗、口彩谚语是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因此可以对民族语言文化进行开发利用,将语言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资本,创造经济价值。如陈丽君、胡范畴就提出语言资源符合旅游资源的可利用、可开发性质,其具有观赏性、趣味性、稀缺性等特点,能有效地吸引游客,使他们得到审美享受和精神满足。[8]利用语言的文化价值,开发语言文化资源,发展文旅深度融合产业是帮助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致富的有效手段。
(三)语言的社会价值
语言作为社会成员的交际工具,是建立社会分工协作的基础。不同群体、民族、国家之间的交流往来都需要利用语言作为媒介,和谐畅通的语言环境是不同利益主体能够顺利进行有效沟通的前提,是人类社会各项活动得以正常开展的保证。语言交流能增进人与人之间的互相理解和信任,互相包容和尊重,对促进社会和谐有重要意义。语言是身份的标志,相同的语言表示属于同一个文化群体。“通过使用与所属文化群体的其他成员相同的语言,其成员可以从中获得精神力量、骄傲、以及一种社会存在感和历史延续感。”[9]与此同时,使用相同的语言是个体被群体接纳和认可,继而参与群体的经济、政治、文化活动的“入场券”。在脱贫减贫工作中,需要重点关注的是要让贫困群体拥有群体归属感,享有基本的公民权利。因为权利的缺失会造成个体地位的边缘化,加大他们返贫的可能性。[10]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被广泛地应用于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卫生、医疗等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有助于贫困群体更好地融入现代化社会,享受到平等的公民权利,树立起战胜贫困的信心。从语言具有的经济价值、文化价值和社会价值可以看到,语言关系到人力资本的积累提升,生产要素的流通效率,社会的和谐互信以及个人的观念精神。“正是由于语言与人力素质和社会生活的密切关系,语言扶贫手段成为长效整治、全面脱贫的一个关键所在。”[11]
三、语言扶贫助力乡村振兴的逻辑分析
(一)语言扶贫与乡村振兴“内源式”发展理念相契合
乡村振兴是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后国家的又一重大发展战略,是“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2021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意见》发布,提出“要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基础上,做好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接续推进脱贫地区发展和群众生活改善。”[12]与脱贫攻坚时期采用“外源式”发展模式,通过政策性的保障帮助贫困地区贫困群体脱贫摘帽,在计划的时间内进行“输血”式帮扶消除绝对贫困不同,乡村振兴采用“内源式”发展模式,注重政府作用和市场作用的有机统一,激发农村农民的内生动力,以“造血”式帮扶实现共同富裕。“乡村振兴的内源式发展不仅要充分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还要强调本地或社区自身在外源力量发展过程中的主动权,特别是要充分挖掘乡村发展资源优势和激发乡村社会内源动力,确保提升乡村自身发展能力和促进乡村社会的持续发展与振兴。”[13]这就意味着农民能力素质提升、农村生产要素的流通与农村产业的发展是乡村振兴的关键环节。
“语言扶贫是指以整体素质提高为导向,以提升语言文字能力为中心,以各类语言因素和语言政策的高效协调配合为路径的扶贫开发过程。”[14]即通过语言规划和语言政策,发挥语言的经济、文化、社会价值,帮助贫困群体提升文化素质和职业技能,激发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内生发展动力,彻底摆脱贫困落后面貌。这与乡村振兴“内源式”发展理念是相契合的。因而,在乡村振兴背景下,重视发展能力为主的语言扶贫是缓解相对贫困问题的有效手段。
(二)语言扶贫与乡村振兴“长效式”发展目标相一致
乡村振兴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经之路。从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到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乡村振兴是一项长期的历史性任务,需要循序渐进,无法一蹴而就。与脱贫攻坚聚焦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利用政策保障,在短时期内实现扶贫对象“两不愁三保障”不同,乡村振兴面向广大农村地区和农村人口,通过建立长效发展机制,不断缩小城乡差距,全面实现农业升级,农村发展,农民进步。
乡村振兴事业目标长远,任务艰巨,其必须落脚于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的长效发展。语言扶贫作为“一项具有先导性、全局性和基础性的扶贫措施”[15],除了通过提高贫困人口语言应用能力,帮助劳动者短期内实现就业、增加劳动收入外,更着眼于长远目标,通过“扶志”与“扶智”相结合,促进贫困地区教育水平的提升,贫困人口综合素质水平的提高。从而增强贫困人口自我发展的能力,增添贫困地区持续发展的动力。这与乡村振兴“长效式”发展目标是相一致的。在乡村振兴背景下,重视持续性发展的语言扶贫能够继续作用于农民人力资本提升、农村教育发展、农民文化价值塑造,从而为农村地区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三)乡村振兴背景下语言扶贫的作用框架
“语言可以扶贫,源自语言与教育的密切关系,源自语言与信息的密切关系,源自语言与人和互联网的密切关系,源自语言与人的能力和机会的密切关系。”[16]在乡村振兴事业中,语言扶贫一方面可以通过“通语”(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提升农村人口的语言交际能力和信息获取能力,帮助他们实现转移就业,增加劳动收益。提高社会交际效能,优化农村区域语言环境,便利生产要素流通,推动社会经济发展。促进教育公平,缩小城市与农村的教育资源差距,提高农村教育质量,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消除语言交流障碍,建立社会互信,促进团结和谐,形成良好氛围。缩小语言能力差距,增加农村人口的社会融入感与交往自信心。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开发”(开发方言、少数民族语言资源,发展语言产业),利用语言这一“绿色”资源,发展促进农村经济增长的新业态,完善区域语言服务。利用市场机制促进少数民族语言和地方方言资源的保护,维护语言文化的多样性。从而推动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
图1 语言扶贫助力乡村振兴的作用框架图
四、广西乡村振兴中语言扶贫的实践路径
广西壮族自治区地处西南边疆,由于历史和地理的原因,广西经济发展速度较慢,贫困发生率较高,城镇化水平较低,属于全国农业人口大省。根据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数据,广西区内居住在乡村的人口占常住人口的45.8%,城镇化率为54.2%,落后于全国水平。①数据来源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统计局2021年5月13日公布的《广西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十三五”期间,全区634万建档立卡的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其中少数民族贫困人口376.5万,边境地区贫困人口53.76万),5379个贫困村、54个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易地搬迁16.3万多户71万人。②数据来源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部门的相关报告。
现行标准下的全面脱贫并不代表贫困问题的彻底消除,其将以相对贫困的形式继续存在。2021年底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指出,“乡村振兴的前提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要持续抓紧抓好,让脱贫群众生活更上一层楼。脱贫攻坚胜利后不能掉头就走,要持续推动同乡村振兴战略有机衔接,加大对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倾斜支持力度,抓紧完善和落实监测帮扶机制,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17]广西作为贫困大省、农户大省、农业大省,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机衔接,在乡村振兴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是“十四五”期间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
2020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语言文字工作的意见》中指出:“语言文字事业具有基础性、全局性、社会性和全民性特点,事关国民素质提高和人的全面发展,事关历史文化传承和经济社会发展,事关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是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支撑,在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18]在广西脱贫攻坚战中,语言扶贫被证明是有效的扶贫手段。继续发挥语言扶贫在提升劳动力人力资本、增强个体自我发展观念、提高教育水平等方面的优势,对加快推进广西乡村振兴的步伐有重要意义。
(一)以提升语言能力为中心,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广泛应用于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卫生、医疗等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途径,是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基础支撑,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有力举措,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19]
1.全面强化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
学校是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主要阵地,是推普资源最集中,推普效果最明显的地方。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我国大部分优质教育资源的载体,如大部分在线教育服务平台所使用的就是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师生只有通晓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才能很好地利用这些教育教学资源。所以普通话的普及是实现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的基础。[20]在学校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能与教学质量的提升相互促进,起到良性循环的作用。强化各级各类学校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既是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重要手段,又可以让农村学生平等地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实现个人能力和素养的全面提升,从而阻断农村贫困的代际传递,促进乡村振兴。
因此,要按照《关于做好民族地区、贫困地区教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培训工作的通知》要求,积极实施国家层面和自治区层面的教师通用语言文字应用能力提升培训工程,加大偏远地区、边境地区、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国家级和自治区级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的农村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培训力度。把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教学和使用三科统编教材结合起来,通过三科统编教材使用,培养师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感情,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的认同,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学习和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思想自觉与行动自觉。把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要求纳入学校教育教学的各环节中。课堂上严格采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进行授课教学,对于壮汉双语实验学校或实验班,也应该落实采用壮语语言文字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开展教学活动的要求,保证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教学主导地位。在校园环境的规划上,利用宣传栏、海报、横幅宣传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举办普通话诗歌朗诵、汉字听写比赛、文艺汇演等校园文化活动,营造良好的学习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氛围。
2.深入开展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培训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坚持将农民置于主体地位,紧紧依靠农民来推动。要针对广大农村人口,开展多种形式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培训,帮助他们掌握语言技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个人语言能力的新需求。“促使村民获得发展心理、发展动机、发展愿望,促使其不断获得适应新时代、新技术、新业态的各种更高层级的能力”[21],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和动力支撑。
可以借鉴推普攻坚中的有效做法,将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与农民职业技能培训相结合。继续开办“普通话+职业技能”培训班、农民夜校等,将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与农业种养技术、科学技术知识、电子智能设备的使用与卫生健康知识、国家惠民政策、法律法规常识的学习相结合,促进农村劳动力语言能力与职业技能同步提升,增强就业能力。将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与农村经济发展新业态的需求相结合。随着乡村振兴的推进,农村的产业结构及其运营模式发生巨大变化。各地区可以将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培训与农村产业发展的布局相结合,如百色、桂林可以组织果农开展芒果、罗汉果网络销售、直播带货所需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知识培训,巴马可以组织开展康养、旅游所需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知识学习,让农民通过掌握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享受到农村产业振兴的红利。
3.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推普优势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资源,乡村信息的闭塞是乡村发展滞后的重要因素。互联网、广播电视媒体因其包含丰富的信息内容,传播信息速度快、范围广,成为重要的信息传播渠道。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主流信息的重要载体,将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与获取外界信息资讯相结合,可以在帮助村民提升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水平的同时提高信息素养,开阔视野,从而促进城乡信息流通,推动乡村振兴建设。
要继续加强偏远地区、边境地区农村的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利用广播电视、网络视听媒体的传播宣传优势,将其打造成为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传播国家方针政策、科技文化知识和社会各类资讯,缩小城乡“数字鸿沟”的便捷通道。自治区语委、乡村振兴局等部门可以联合广播电视台、网络信息科技公司、高等院校等开发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广播电视节目、小视频、交互式学习客户端等,内容上结合通俗易懂、实用性强、贴近农民群众经济社会生活的知识。打造直通个人的线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培训矩阵,促进乡村振兴的信息知识传播矩阵。脱贫攻坚期间,自治区语委办和广西广播电视台共同推出《推普脱贫乡村行》系列双语版推普手册,配套音视频学习资源,得到广大贫困群众的认可,可以作为经验借鉴。
4.关注不同需求,提供精准帮扶
虽然广西普通话普及率达85.68%,超过了全国平均水平,但是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普及是不平衡不充分的。这主要体现在农村偏远地区、边境地区与城市普通话普及率依然存在较大差距。普通话口语能力得到了提升,但是文字读写与应用能力还处于较低水平。农村青壮年普通话水平较高,而中老年群体普遍存在使用普通话沟通交流的障碍。因此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普及需要针对不同情况和需求,因地制宜,精准施策。
边境地区、偏远山区、刚脱贫地区是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普及的“短板”。在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工作中,资金、政策、资源要向这些地区支持和倾斜。要关注不同年龄阶层语言学习的需求和能力。农村中老年群体因为年龄、学历、经历的原因,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难度较大,积极性不高。在向这一群体推广普通话时,要耐心宣传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对个人生活、乡村发展的积极意义,重点培训普通话日常交际用语,帮助中老年人群学会使用普通话进行基本沟通交流,提高融入现代社会生活的能力。农村青壮年群体和基层干部普通话水平能基本满足日常交际需求,但是汉字读写水平、语言表达能力还较低,在对这一群体开展普通话培训时,要结合职业技能实际需求,注重这一群体普通话表达、阅读识字等能力的提升,帮助他们达到能够用普通话准确表达自己的想法,看懂浅显易懂的书面材料的水平。
5.制定长远规划,整合力量资源
语言能力的提升需要付出一定的时间和精力,根据学者的研究发现,从已有的教育实践来看,通常需要有750-2800个小时的教学才能引起语言行为上的重大变化,达到普遍的社会技能水平。[22]而个人在错过语言学习“黄金期”以后学习第二语言需要付出更多的时间精力成本才可以达到预期效果。由于广西属于民族聚居区,语言种类繁多,语言使用情况复杂,加上许多农村地区地理位置的闭塞,与外界交流不多,在这些区域内形成了当地民族语言作为家庭内部交流用语、汉语方言或强势民族语言成为社会交际用语的自足自洽的语言环境。虽然推普攻坚让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率到达了较高水平,但从长远考虑,需要建立长效机制来全面提高农村地区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质量,以满足乡村振兴的战略需求。
应该对全区脱贫攻坚期间语言扶贫的成果和经验进行系统、深入总结与梳理,形成有效的规律为乡村振兴阶段语言扶贫工作的开展提供借鉴与参考。按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提升工程和推普助力乡村振兴计划实施方案》要求,结合自治区乡村振兴阶段任务与语言文字工作实际情况,制定广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普及的中长远规划,系统谋划,统筹推进。发挥政府部门、学校、企业等社会力量的各自优势,整合政策、资金、资源、技术力量,形成推普的整体合力。如发挥区内广西大学、广西师范大学、南宁师范大学等高校力量,开展“推普助力乡村振兴”大学生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活动、送教下乡服务,定点帮扶服务。发挥广西广播电视台、广西电视台等新闻媒体优势,宣传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政策要求与重要意义,营造学习使用普通话的良好氛围。
(二)以母语传承创新为内涵,保护开发语言文化资源
广西壮族自治区因其多民族、多语言、多文字的特征而被誉为“语言富矿区”。[23]丰富的语言资源蕴藏了多样的民族文化,是不同民族、群体文化的智慧结晶。广西许多乡村地区是少数民族聚居区,语言文化丰富多彩,这是乡村发展的稀缺资源,潜藏了巨大价值。对语言资源进行保护和开发,发展语言文化产业既可以满足不同民族群体的语言文化权益需求,也是推动乡村文化振兴、产业兴旺的重要方式。
1.加强乡村语言资源的传承保护
随着经济社会迅速发展,一些少数民族语言和汉语方言的使用人数越来越少,部分语言的使用功能不断弱化,甚至面临濒危。伴随着语言的消失,依靠这些语言传承的大量非物质文化遗产也便不复存在。语言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是民族群体的精神情感纽带,因而要加强乡村语言资源的传承保护,维护人类文化的“生物多样性”,留住乡土社会中的集体记忆、情感归属,催生乡村发展的内生动力。
首先,应该继续重视对乡村弱势语言资源的保护。以政府为主导,采用统一标准和技术对乡村濒危的少数民族语言、汉语方言进行描写记录,借助数字化方式进行“活态”保存,建立语言资源数据库。2012年来,广西先后开展了一系列语言资源数据库建设①如中国语言资源有声数据库广西库建设,广西少数民族语言资源保护项目,广西汉语方言调查项目,“广西少数民族语言文化典藏”项目。,在语言资源的保护上取得了重要成果。接下来应该对收集到的语言和口头文化语料进行整理、展示、研究,利用国家语保工程(二期)项目建设的契机,推动广西语言资源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其次,重视民族语言、本地方言的母语传承。使用是对语言最好的保护,母语的传承是增强语言活力的最佳手段。具体来说,一方面在学校教育中融入民族语言元素。青少年儿童是母语传承的新生力量,可以在乡村学校教育中加入优秀本土语言文化的内容,如开设双语课程,开展山歌、戏曲、舞蹈进校园等,让学生增强对本民族、本地方语言文化的了解和认同,培育母语感情。另一方面,在乡村建设中注重传统文化的融入,加强对传统建筑、历史遗迹的保护,建设乡村文化广场、文化舞台,利用传统节庆举办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创造母语使用的环境与氛围。此外,还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新媒体的优势,宣传乡村特色语言文化资源,如对壮族歌圩进行直播,拍摄民族语、方言的抖音小视频等,将乡村语言文化特色内容延伸到城市和他乡,激发离乡游子的母语记忆,提升乡村语言资源的传播和影响,树立乡村的语言文化自信。
2.大力发展乡村语言文化产业
乡村振兴,产业振兴是关键。广西广大农村地区是民族聚居区,语言文化多姿多彩,独具魅力。可以将这些稀缺独特的语言文化资源进行开发利用,融入乡村产业发展新业态,形成乡村振兴经济新的增长点,推动乡村产业振兴。以经济发展促进语言文化的传承与保护,丰富乡村文化生活,提升乡村社会凝聚力。
首先,发展民族语言文化产业与人文旅游,推动语言文化资源的持续性价值转化。以民族语言、方言为载体的山歌、戏剧、口彩表演等民俗文化活动观赏性、趣味性强,独具地域和民族文化色彩,可以与广西广大乡村优美的田园风光、山清水秀的生态环境相结合,打造乡村特色文化旅游、乡村原始生态旅游、乡村深度体验旅游,创建文旅深度融合的特色产业,形成完善的乡村文化旅游产业链。带动乡村各产业兴旺,让农民实现在家门口就业增收,脱贫致富。如金秀瑶族自治县充分发挥“生态、民族、长寿”三大优势,将瑶族歌舞、传统戏曲、民族节庆、传统工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瑶族医药康养、瑶山生态资源相结合,通过文化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有效地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文旅融合带来的实际经济利益,会让农民真切地感受到本民族本地方语言文化的价值,从而主动去保护和传承母语文化。其次,还可以将语言文化资源作为创意设计运用到乡村农特产品、手工艺品的产品包装、宣传广告中。如销售都安传统小吃的熊之初工坊,以都安壮话为创意发起点,在产品包装的“都安有礼”四个字中,融入了都安人日常使用的壮语,同时用普通话对照注释。产品一经推出,就受到了追捧[24]。这是通过少数民族语言提升产品附加值的很好尝试,值得借鉴和参考。
四、结语
语言所具有的经济价值、文化价值、社会价值是其能参与贫困治理的根本原因。语言扶贫强调贫困人口的自身发展与能力提升,与乡村振兴“内源式”发展理念相契合,对缓解相对贫困有重要意义。广西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任务艰巨,应该以国家战略为指引,结合区内实际情况,以提高语言能力为目标,继续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加强语言文化资源的开发保护,发展特色语言文化产业。在这过程中,广西各级政府要充分发挥主导引领作用,用好国家政策,整合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企业行业等力量资源,在基础设施建设、专业人才培养、科学技术创新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以语言扶贫促进乡村振兴,助力实现共同富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