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思政教学有效性探析
——基于产教融合的视角

2022-12-20印建清

江苏教育 2022年84期
关键词:产教思政中职

印建清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明确提出,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的精髓和改革方向。产教融合系统包括政府、院校、企业等,以互信合作为基础,以多方共赢为动力,以项目合作为载体,实现对各方资源的共享、优化与整合,实现多主体协同育人,满足社会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中职学生正处在人生成长的“拔节孕穗期”,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他们的理想信念、价值观、思想道德状况直接关系我国产业生力军的素质,关系国家和民族的未来。[1]中职学校应主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将思政教育融入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加快思政教学改革。

一、产教融合模式下中职学校思政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一)教育环境由封闭性向开放性转变

在产教融合的背景下,中职学校思政教育环境不再以学校为中心,而是转向产业与学校。在传统的中职教育中,学生会在最后一学年学测结束后去企业实习,完成最后的学分。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多在学校内接受思政教育,在企业接受思政教育的机会较少。

(二)教育内容及形式由统一化向多样化转变

在传统的中职思想政治教学中,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形式较为普遍,教学内容比较枯燥抽象,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需要深化,各类课程同思想政治课建设的协同效应有待增强,学校、家庭、社会协同推动思政课建设的合力远远不够,难以达到理想的育人效果。在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下,中职学校人才培养的路径、环境已发生较大改变,新修订的思想政治课教材内容更贴近学生、社会和生活,思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多样,吸引力更强,同向同行、协同育人的“大思政课”氛围越来越浓厚。学生利用信息化手段可以在课堂上与企业、行业或者专家直接连线,实现可视对话,扭转了人们对思想政治教学的刻板印象。

(三)教育主体由一元主体向多元主体转变

传统思想政治教学模式的主体是教师,教师在课堂中通常通过传统授课形式进行思政理论课教学,引领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在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下,教学主体由一元变为多元,学校与企业均是育人主体,学校的教师与企业的技师在教授专业知识技能时均需要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如果依旧采用传统的教学形式,将导致学生思政教育工作断层。

(四)学生由单一身份向二元身份转变

在传统的教学形式下,作为受教育者的学生身份是单一的,学习的空间较为独立。产教融合下的中职教育是一种“产业”和“教育”、“企业”和“学校”、“生产”和“教学”相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2]在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下,学生在企业与学校内学习,既是学生又是学徒。企业以员工标准对学徒提出要求,学徒要严格、高效地完成工作任务,与其他员工一起接受严格的管理与考核,受教育者需要在学生与学徒之间进行身份转换。

二、面向产教融合的中职思政教学改革的途径

(一)提高认知水平,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

面向产教融合的中职学校思政教学是复杂性极高的系统工程,由学校、企业、学生各环境因子参与,三方需要对其重要意义有深刻认知,明确思政教学的具体目标,为思政教学创造良好的改革环境。

当前社会环境较为复杂,应面向产教融合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调动社会各方力量,创造良好的中职学校思政教学的社会环境,将受教育者的预判能力、鉴别能力提升作为目标,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并防范错误的社会思潮。产业市场应及时、正确、有效地发出主流声音,将社会意识形态工作的话语权、领导权紧紧抓在手上,使中职学校思政教学拥有良好的社会环境。中职学校应加强网络管理,主动占领网络制高点,把握主流价值,在正确的网络传播理念、科学的网络传播路径下,以强有力的举措净化网络环境,为学生思政教育奠定坚实基础。中职学生的年龄普遍较小,因此还应优化家庭环境。家长应及时更新教育理念,主动关注孩子的思想动态,将孩子的全面健康发展作为重要方向。家庭成员之间的良好互动将为学生的思政教育提供正面导向。

(二)明确教育方向,更新思政教学内容

职业教育不同于一般意义的普通教育,其本身具有一定的开放性,跨界交往、共生发展是职业教育走向现代化的重要意涵。[3]中职学校需要在思政课实践教学中增加行业企业文化教育,在文化传承中培育人才。江苏省靖江中等专业学校相关负责人赴国企中建钢构江苏有限公司参观考察,为学生在校期间更好地了解现代企业文化、熟悉现代企业职业岗位素养要求打下基础,实质性地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高质量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高品质服务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而赋能增效。

产教融合背景下,思政课实践教学内容以企业资源为轴心,中职学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在产教融合环境下,可厘定出紧密贴合企业实践的教学内容。江苏省靖江中等专业学校根据《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20 年版)》,以最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课程为例,确定了产教融合的实践教学内容(如表1所示)。

表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课程面向产教融合的内容

(三)完善配合机制,明确教学合作主体

职业教育治理主体包括市场主体与职业院校。[4]中职学校应充分利用企业资源,与企业进行深度合作,构建紧密联系企业文化、企业理念的实践教育基地。江苏省靖江中等专业学校利用自身“国家重点职业学校”“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和“省职业学校领航学校”的优势吸引企业参与建设教育基地。现阶段,学校已与江苏迈能高科技有限公司、江苏恒义汽配制造有限公司、江苏上骐集团联合开展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凭借“订单班”“冠名班”等模式,利用企业资源建设校内外实践基地;与常州市机器人科技协会等行业协会签署合作协议,实现了多行业、多企业进校园。企业与中职学校的合作使专业教学实践基地较好地发挥了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的价值。企业在中职学校建立思政课实践教学活动室、工匠大讲堂等,学生可以深切感知企业文化与纪律规范,做到校企无缝对接,产教深度融合。

(四)拓展培养渠道,催生产教融合新型教师

在产教融合背景下,中职学校思想政治教师可以凭借自身专业优势在“订单班”中担任班主任,充分体现思政课堂的核心作用;专业课教师可以通过自身经历,传播企业的典型事迹,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强化学生的职业使命感,培育学生的高尚职业情操,体现课程思政的魅力。思政课教师应该深入企业实践,向专业课教师和企业专家学习,掌握专业、行业的最新动态与基本知识,促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增强在教学中的权威性。专业课教师也应该向思政教师学习,以便更有效地将职业道德、职业价值等理念渗透在教学中,将学生培养成具有较高文化素质的技术技能人才。江苏省靖江中等专业学校要求思政教师和专业课教师每年深入企业进行调研或实践不少于1 个月,并与企业共同对教师进行考核,将结果作为教师职级晋升的重要参考依据。

(五)树立科学理念,端正学生参与态度

企业的信息渠道比较多,使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更加可靠,使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更为契合。[5]为保证中职学校思政教育的实效性,学生应树立科学的实践价值观念,保证学习的参与性。中职学校应该在正确价值观的引导下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汇于各专业思政教育中,拓宽学生的眼界,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让学生成为中国梦的圆梦者、新时代的追梦人。在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下,思政教育应让学生深入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并结合产业新概念、新理念、新方法等使课堂更加具有时代感,彰显鲜活的时代特征。学生应扎实掌握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内涵,并主动参与产教融合环境下的思想政治教学,增强在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的使命感与责任感,增加对行业企业的直观认识。[6]

猜你喜欢

产教思政中职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新形势下中职生“工匠精神”的培养
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产教融合 商以富国
应用多媒体技术 创新中职德育课
基于产教结合下的中职电子教学研究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产教融合:时尚产业的蜕变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