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年级《我来写福字》教学课例

2022-12-20

江苏教育 2022年85期
关键词:福字字旁笔画

陈 曦

全国政协副秘书长、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曾在他的博文上这样写道:我国的教育,自古以来都是从教和学写字开始的。是的,写字教学不仅是儿童学习知识的开始,更是了解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根铸魂的开始。尤其是软笔书法,很多教学内容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德育价值。《我来写福字》是西泠印社版三年级上册《书法练习指导》第16 课的教学内容。本课的教学,不仅是对学生书写技能的练习与提高,更是对传统风俗的了解和体验。

【教学目标】

1.了解汉字和书法的文化内涵,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培养观察能力和审美情趣。

2.了解中华民族春节贴春联、写福字的传统风俗;通过学习与实践,掌握颜体福字斗方的写法。

3.继续体验和掌握书法课读帖、临写、点评、复临巩固的学习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练习、评价等方式进行探究式学习。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福”字的由来以及“写福字”的文化内涵,并且练习写好颜体“福”字。

教学难点:把握每个笔画的正确位置,在红纸斗方上练习书写“福”字,并完成一幅作品。

【教学过程】

一、导入:猜一猜

师(PPT 视频播放放鞭炮的情景):同学们,听,这是什么声音?

师:视频里我们看到的是中国的哪个传统节日?

生:春节。

师:在过春节的时候,我们都有哪些习俗?

生:放鞭炮、舞龙舞狮、贴春联、写福字等。

师:同学们,说到贴“福”字,你们知道为什么中国人要在门上贴“福”字吗?

生:它代表着幸福的到来。

师:春节在红纸上写福字,是中华民族由来已久的风俗,它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也表达了对美好未来的祝福。今天老师就带着同学们来写写“福”字。

设计意图:通过视频为学生创设一个学习情景,回忆春节里放鞭炮和烟花、贴“福”字的情景,进而用学生对春节的民俗知识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写“福”字。

二、颜真卿的“福”字分析

师(出示PPT):同学们,你们知道最早的“福”字是什么样的吗?

师(出示PPT):最早的“福”字,像双手捧酒樽往祭桌上进奉酒食的样子,表示以酒祭神来求得降福。我们所熟悉的书法家颜真卿也写过“福”字哦。我们一起来找找看《多宝塔碑》中的“福”字。你找到了吗?(见图1)

生:找到了。

师:老师将它放大,同学们来看看这个“福”字的特点,它的左右两边一样宽吗?(见图2)

生:左边窄右边宽。

师:左半边和右半边的间距宽还是窄?

(图1)

(图2)

生:“福”字左右两部分间距较小,紧紧地靠在一起,示字旁的最后一点还穿插到了田字的上方。

师:是的,这样这个“福”字就更紧凑了。我们再来看看左右两部分的上下高低特点。

生:上部基本齐平,下部左低右高。

师:是的。另外,这个“福”字和颜体的其他字一样,也是横细竖粗,多方折方收,同学们书写的时候要注意。让我们一起来复习一下“福”字的书写方法:左窄右宽点穿插,横细竖粗多方折。

设计意图:简单的了解“福”字的演变,通过象形文字了解古人的智慧。我们再从“福”字整体分析,了解字体的结构,比如左右结构的字,字体宽窄,引导学生分析字体的特点,从而对接下来系统学习“福”字做基础。

三、分析与实践练习——写好“示字旁”

师: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学写“福”字。我们先写好“示字旁”。第一笔很重要。谁来找找“示字旁”的“点”在米字格的什么位置?(见图3)

(图3)

生:左上半部分中间。

师:再来找一找“示字旁”的横撇有什么特点?

生:横略向上倾斜。

师:是的。那这里的“竖”是什么竖?

生:垂露竖。

师(示范):请同学们一起看看老师是怎么写“示字旁”的。

(学生在米字格的左半边先写1 遍“示字旁”,教师点评“示字旁”的练习,找两位同学,分别说说优缺点,再改进。)

设计意图:在观察的基础上,自主学习分析“福”字左半边,先从第一个笔画“点”找准书写的位置,再找第二个笔画位置,并且分析每个笔画的特点。学生首次进行临摹,找到自己临摹成功和不成功的地方,并在小组内进行交流与评价,培养学生审美意识的同时,还能促进学生临摹出更好的“福”字。

四、分析与实践练习——写“畐”字

师:下面我们来写好“福”字的右半边。请大家找一找“畐”字的结构安排,以及各部分的比例关系。“畐”字有六个横,每个横的间距一样吗?

生:一样。

师:是的,横画间距要均衡(见图4)。我们再来看看“畐”字,口字和“田”字中的“田字框”有什么区别?

(图4)

生:第一个“口”相对比较扁、小,并且左边的竖长,右边横折的折较短。

师:“口”字的折笔是垂直的?还是有着收口的写法?

生:收口,梯形收口。

师:是的。“口”字扁扁折内收,竖长折短要记牢。那么“田”字呢?和“口”相比,如何?

生:比较宽、大。

师:对,“田”字方方宽又大。那么“田”字左边的这一竖和右边的折,谁长谁短?

生:竖短折长。

师:是的。竖短折长要记牢。下面看看教师如何书写“畐”字。首先第一个横和下方的“口”是对齐的吗?

生:不对齐,横靠右边。

师:“田”字下方是不是也有收口的写法?

生:是的。

师(出示儿歌):小小短横偏右边,横画间距要均衡。口字扁扁折内收,竖长折短要记牢。田字方方宽又大,竖短折长要记牢。

(师示范,生练习。)

设计意图:在观察的基础上,自主学习分析“福”字右半边,学生再次进行临摹,相对于第一次的临摹,学会了如何抓住字的特点进行分析,找准右半边第一笔的位置。根据第一次的尝试进行取长补短。

五、分析与实践练习——写“福”字并创作作品

师:现在我们将“示字旁”和“畐”合在一起书写。还记得刚才我们读帖时观察到“福”字的书写方法吗?

(师PPT 出示:左窄右宽点穿插,横细竖粗多方折。)

师:是的,除了这两点,我们还要注意“示字旁”的竖要长过右半边,字的下部分左低右高,整体左紧右松。

(师示范,生练习)

师:同学们,春节的时候,人们通常把“福”字写在什么纸上?对的,红色的纸,表示喜庆。那在红色的纸上如何书写“福”呢?请看老师手里的这张“红”字,它是什么样子的?

生:方方的。

师:是的,我们也把它叫作“斗方”。现在,我们就来学习写好斗方“福”字。首先,我们先菱形摆放,中间有圆形花纹,我们要将字写在圆形花纹上,并且笔画要粗长有力,撑满圆形花纹。

(师示范,生练习)

(学生在自己书写的“福”字中选出一个最好的,教师展出每个学生书写最好的“福”字,并在班内展出。)

设计意图:学生书写后进行自我评价和全班评价,由收到放,由写到评。让学生自己去找找优缺点。选出优秀作品,进行表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成就感。

六、拓展学习

师:除了今天我们所认识的颜真卿,还有三位书法家,他们也书写了“福”字。唐朝的欧阳询,楷书世称“欧体”。书法作品显得清瘦但不纤弱,疏朗但不松散,具有朴素之美。唐朝的柳公权,楷书世称“柳体”。书法作品用笔较为平和,兼有欧阳询的含蓄和颜真卿的张扬,结构疏朗,笔画粗细变化不明显。元朝的赵孟頫,楷书世称“赵体”。书法作品用笔圆润饱满,使转流畅,结构匀称优雅,严谨端和,内藏筋骨,流美于外。(见图5)

师:课后,老师给同学们布置一个小作业,请大家回去继续临写8 个颜体“福”字,当然,也鼓励同学们尝试临摹书本上其他书法家的“福”字,领略中国书法风格各异、精彩纷呈的特点。下面请把你们的红色斗方“福”字带回家,把幸福平安也带回家。

(图5)

【教学小结】

在小学书法教学中,由于学生阅历尚浅,对书法艺术的理解无法做到深入、全面,这就需要教师努力通过多样的方法,培养学生对书法学习的兴趣,进而使其能够逐渐了解中国书法的内涵和文化传承的价值。

《我来写福字》是汉字书写和传统文化、传统风俗学习体验紧密结合的典型课例。在众多汉字中,如果要找出一个最喜闻乐见的字眼,那么莫过于“福”字。《说文解字》中说:“福者百顺之名也,无所不順者之谓福”,即“福”是事事顺利的意思。一个简单的“福”字,包含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本课设计主要从民俗民风导入,再从“福”字的象形演变来学习掌握字形特点,教师重点指导和强调笔画的规范书写,进行字的间架结构的练习。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不仅能写好“福”字,创作斗方“福”字作品,更能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传统风俗的兴趣和喜爱,从而增强学生的民族认同感、自豪感。

猜你喜欢

福字字旁笔画
衤衣字旁
王字旁其实不叫“王字旁”
王字旁其实不叫“王字旁”
笔画相同 长短各异
——识记“己”“已”“巳”
有趣的一笔画
《释名》中用为“液”的“汋”字旁议
写福字
找不同
贴福字的由来
一笔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