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研究生性健康研究现状
2022-12-19罗小峰张力源万益静郑卿勇祝清爽黄逸晨
罗小峰,张力源,万益静,郑卿勇,祝清爽,黄逸晨
(兰州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甘肃 兰州 730000)
近年来,为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高等教育需求,中国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阶段,研究生教育的规模不断扩大,2020年全国在学研究生313.96万人,比上年增加27.59万人,增长9.63%。其中在学博士生46.65万人,在学硕士生267.30万人[1]。与本科生相比,研究生教育更为专业化,性教育等通识教育较少[2],其学习方式较为灵活,自由支配时间较多,且其一般处于青春后期,对性的探索欲较强,易产生强烈的性欲望和本能的性冲动,更易发生性行为[3],因此,准确把握研究生的性健康状况显得尤为重要。现对中国有关研究生性健康的研究进行综述,并提出改善该群体性健康状况的相关建议。
1 资料来源与分析方法
1.1 资料来源
根据研究主题选定“性知识”“性心理”“性观念”“性行为”“研究生”“硕士”“博士”等为检索词,于2022年5月通过专业检索方式对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anfang Data)及维普中文期刊服务平台(VIP)公开发表的文献进行检索筛选。
1.2 分析方法
本研究纳入标准:(1)研究对象为中国高校在校研究生,包括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2)研究具体内容与性健康相关;(3)研究中有质性结果或定量评价描述。将纳入文献导入VOSviewer1.6.15软件,对文献的关键词进行筛选与同义词合并及阈值设定后,通过对高频关键词间的联系进行映射分析形成网络聚类图。聚类图由多个网络节点及其间连接线构成,节点表示关键词,而其大小即表示该关键词出现的频次,各节点间的连线代表了节点共现关系,而不同节点与连接线的颜色则表示不同的聚类关系[4],在对聚类图谱作适当布局调整后,呈现最终效果图。
2 结果
2.1 研究生性健康研究现状
2.1.1 文献检索结果
检索共获得研究生性健康相关中文文献899篇,经过剔除重复、排除主题或内容不符的文献803篇,最终纳入本研究文献96篇,对其进行计量学分析。
2.1.2 高频关键词与聚类分布
高频关键词反映近年来该领域的研究热点,排在前10位的高频关键词为研究生、婚恋观、性行为、性教育、性观念、艾滋病、性知识、调查、生殖健康、性心理,其出现频次及占比见表1。高频关键词中出现次数大于2的18个关键词,聚为3类,见图1。主题1包括研究生、婚恋观、性观念、调查、生殖健康、现状、特点、社会转型,共8个关键词,致力于探索研究生婚恋观,分析其婚恋观与性观念的现状及影响因素;主题2包括性行为、艾滋病、性知识、影响、知信行、态度、影响因素,共7个关键词,聚焦于研究生性及艾滋病知识掌握情况、性行为状况与“知信行”教育方式的效果;主题3包括性教育、性学和性心理,共3个关键词,主要关注性教育、性学开展及研究生性心理状况。
表1 研究生性知识、性行为研究主要关键词
图1 研究生性健康研究主要关键词聚类分析图
2.2 研究生性健康知识掌握欠佳,性教育需求迫切
本研究纳入的文献显示,研究生性健康知识掌握情况不容乐观,知识水平不均衡。以近年来的文献为例,贾智慧等[5]调查显示,医学专业、非医学专业研究生在“蚊虫叮咬会传染艾滋病”“哪些性行为更易传播HIV”等基础艾滋病知识上的回答正确率分别为83.9% vs.68.8%,72.5% vs.64.6%;严瑾等[6]对上海某高校309名硕士研究生进行调查时发现,学生对“共桌吃饭”“蚊虫叮咬”等传播途径是否会传播艾滋病的回答正确率仅为29.l%、56.8%;徐畅等[7]对重庆某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进行研究时发现,其艾滋病知识总体及格率为83.57%,对艾滋病感染风险的知晓率仅为31.57%,对艾滋病高危人群的知晓率仅为32.07%;吴东红等[8]对浙江某大学研究生新生的调查中发现,其对艾滋病知识的总体知晓率仅有57.8%,值得注意的是,该调查中52.9%的受访研究生没有接触过与性教育相关的书籍和视频,存在性教育缺失现象,且93.9%的受访研究生希望接受高质量的性知识教育,64.9%的学生对学校性教育不满,认为学校对性教育不重视,教师性知识缺乏、性教育形式和内容不佳。
2.3 研究生性行为发生率高,高危性行为时有发生
大多数研究生达到适婚年龄且处于性活跃期,有超过2/3研究生表示曾经或现在有恋人[9],针对研究生婚恋观的研究发现,研究生的性态度较本科生更加开放,这可能导致研究生阶段的性行为发生率比本科阶段更高[7,10-13]。
高危性行为是指发生性行为时不采取任何保护措施,其包括无保护性交、临时性伴侣、多个性伴侣等[14]。对杭州某综合性大学进行调查发现,12.84%新入学研究生有过性行为,且存在首次性行为的对象为临时性伴、商业性伴、同性性伴,其首次性行为安全套使用率为64.81%[15]。2019年对某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进行调查时发现,该人群与异性发生性行为时每次都使用安全套占比仅为47.33%[7]。
3 讨论
中国大学生HIV感染者人数年增长率为30%~50%[16]。随着中国研究生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研究生的性健康状况逐渐成为影响高校学生艾滋病流行的重要因素。文献研究表明,处在青春后期的研究生性活跃度高,性知识水平欠佳,性观念开放、高危性行为时有发生[5-15],这可能使得其成为感染艾滋病的高危人群。但相关领域学者对研究生群体的关注度较低,有关其性健康的文献总量较少,且内容主要集中在婚恋观、性行为、性教育、性观念及艾滋病方面,对研究生性知识、生殖健康、性心理的研究不充分。学者应加大对研究生群体的关注,进一步完善有关该群体性健康的研究。此外,在高频关键词分析过程中发现,性教育与性知识、性行为等关键词联系密切。性教育能够对教育对象的性知识、性行为产生积极影响,是艾滋病等性传播疾病的有效防控手段之一[17-19]。但本研究纳入的文献显示,接受过性教育的研究生占比不高,对性教育质量不满,与《2019—2020年全国大学生性与生殖健康调查报告》中52%调查对象曾在学校里接受过性教育,且其中仅有1/3调查对象对学校性教育很满意或比较满意等结果相似[20]。高校等性教育主体,应根据研究生群体特点开发多样化的性教育形式,增加性教育的具体内容,进行全面性教育。
综上所述,近年来研究生群体规模不断扩大,且其性知识掌握水平及高危性行为发生情况不容乐观,但有关研究生性健康的研究较少,针对该群体开展的性教育质量不佳。广大研究者加强对研究生性健康的研究,高校等教育主体加大对研究生开展性教育的力度,提升性教育质量或能够改善该群体性健康状况,进而降低其感染艾滋病及其他性传播疾病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