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OBE和PBL理念的教学科研耕读教育模式构建
——以山西农业大学农学类专业为例

2022-12-19杨珍平薛建福任爱霞高志强

教育教学论坛 2022年46期
关键词:农学教学科研专业

杨珍平,薛建福,任爱霞,高志强

(山西农业大学 农学院,山西 太原 030031)

“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始终是教育的根本问题。2022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时强调,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新路[1]。农业是国之根本,习近平总书记审时度势号召全国涉农高校“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强农兴农为己任”,这是涉农高校面临的新使命与新要求[2]。在农业发展进入高质量提升的3.0时代,响应国家产教融合、科教融合战略,更是地方农林高校推动新农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有益探索。山西农业大学坚守农科特色,在新农科、新形势、新目标下,提出创新驱动发展、科技示范引领的全新办学定位,致力于建设“国内一流,国际有影响,地域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研究应用型大学”。为此,本研究拟以山西农业大学农学类专业为例,探讨基于OBE和PBL理念的教学科研一体化耕读教育模式构建。

一、基于OBE和PBL的人才培养理念

OBE(Outcome-Based Education)是一种以学生的预期学习成果为目标的人才培养理念与教育结构模型。其核心是以生为本,以培养学生能力和素养提高的结果为导向[3],也称成果导向理念。其教学设计和实施目标主要包括四个步骤:学习成果的定义、实现、评估和应用。PBL(Problem-Based Learning)是一种提出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人才培养理念与教学方法[4]。其核心是以学生为中心,以带着问题研究性学习为导向,也称问题导向理念。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提出问题,通过翻转课堂、角色互换,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意识和自我教育能力[5]。OBE和PBL理念均以学生为中心,学生带着问题学习进而取得学习成果,顺应了当前国家教育发展的方向和要求。

二、农学类专业教学科研一体化教学模式与教学设计

教学与科研是关乎高校发展与人才培养的两条主线,教学启发科研,科研反哺教学。二者一体化发展与良性互动,是高校课程教学的必然结果。教师通过科研活动跟踪本领域前沿、动态,在教学中把握本专业知识体系的高度与深度,优化课程体系,深化教学内容,同时将科研新思维、新方法融入教学过程,改进教学方法,将科研成果转化迁移为教学能力,实现科研教学有机融合。学生通过参与科研和社会服务,巩固学习成果,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社会责任,进而达成人才培养目标。

强化科教协同育人体系构建,是推动新农科内涵建设的必然要求。山西农业大学农学类专业围绕“立德树人、强农兴农”核心,基于教师教育和学生学习两条主线,形成“提高能力,提升素质,服务三农,创造价值”的人才培养目标。在教学过程中,关键实施路径是教学科研一体化、理论—实验—实践相结合,深度融合课程思政,实现全方位、全员、全过程育人(图1),具体的课程教学设计见图1。基于课程知识结构和学生学习规律,导入科研案例,帮助学生建立从现象到本质的探索性思维模式,拓宽学生思维探究路径[6];抛出科学问题,采用翻转课堂等研究性学习模式,融合实验实习实践,达成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以科学家精神、科研思维、科学成果、社会价值引领学生,立德树人,培根铸魂。教学科研一体化教学模式使课程思政具体化,是课程思政的价值范式,即:教书育人同步性和价值意义同构[7],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价值塑造三位一体教学目标。

图1 农学类专业基于OBE和PBL理念的人才培养目标与实现路径及教学科研一体化教学设计

三、农学类专业“224”三段式教学科研一体化耕读实践课程群体系构建及实践教学范例

课程群建设是以人才培养目标为主线、课程逻辑联系为纽带、教师团队合作为支撑、质量效益为抓手、深化教学改革为动力的新型课程建设模式,是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大力提倡的、有效的课程教学改革途径,在农科高等教育中效果显著[8]。山西农业大学农学专业是学校特色专业、国家一流专业,在人才培养模式上注重从知识型向能力型转变。立足于学校办学理念和定位及黄土高原区域特色和作物学科研究特色,本着“厚基础、强实践”的人才培养宗旨,组建形成小麦、谷子等多个耕读教育实践团队,充分发挥团队的科研、教学和基地优势,构建形成基于植物学课程群和作物学课程群、贯穿4年8学期的“224”三段式教学科研一体化耕读实践课程群体系(图2),涵盖知识类(核心课程)、方法类(实验实习)、问题类(实践)与拓展类(拓展课程)。

图2 农学类专业“224”三段式教学科研一体化课程群体系构建

以“有机旱作与栽培生理”山西省科技创新团队为例,长期扎根科研基地,把项目聚焦生产,把论文写在大地,把育人落在实践,相继建立了小麦专家大院(科技小院),小麦实践基地和种质创新与栽培生理博士工作站等,构建了本—硕—博贯通耕读教育实践基地。团队成员33名,承担课程涵盖两大课程群体系,寓科研于教学,以教学促科研,形成一套激发兴趣、培养兴趣、投身科研的“224”三段式耕读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第一阶段:第1学年(2学期),以学习通识课程提升素质素养为主,初步入门核心课程(“植物学”和“土壤肥料学”)。以“植物学”课堂教学为例,通过介绍农学专业庄文颖院士、张世煌研究员等杰出校友及小麦旱作栽培团队近70年的文化传承,引导学生了解专业背景,激发学习兴趣;在植物个体发育与形态建成教学中,穿插介绍相关教师团队的科研方向,及时把科研成果融入教学过程。同时,结合理论和实验教学,开展教学实习,将抽象的理论知识与直观的感性认识深度融合,使学生在掌握基本知识技能的同时,提高实践感悟能力。在此阶段,激发学生科研兴趣,引导学生踊跃参加各类“双创”实践活动。

第二阶段:第2学年(2学期),以学习专业基础知识筑牢知识结构为主,通过农事、科研实践教学、强化科教协同育人,催生现有科研与教育资源从外在“物理重构”到内在“化学反应”。学生根据自身兴趣参加相关科研、实践等活动。在此期间,通过查阅文献和给研究生“打下手”,初步了解该研究领域相关知识和科研过程,自主分析科学问题,参与大创项目,加深培养科研兴趣。

第三阶段:第3、4学年(4学期),学习专业知识与落实完成科研选题并重。通过耕读实践、实习,参与学术研讨会,开发学生创新思维,提高其解决科学问题能力。学生在学习专业课程和拓展课程的前提下,结合指导教师科研方向和相关文献,拟定学位论文选题及试验设计。在此期间,学生以开题报告及阶段性成果汇报等方式,完善科研选题,在团队研究生“传帮带”模式指导下完成科研试验和数据处理、构思毕业论文。

四、农学类专业“224”三段式教学科研一体化耕读实践育人效果及评价

“224”三段式教学科研一体化耕读教育模式将农业生产、科学研究与文化教育相结合,是培养大学生强农兴农使命和知农爱农情怀的重要途径,促进了专业基地建设,改进了教学方式,提高了教学质量。目前,农学院在全省已建立4个第1批耕读教育实践基地和若干合作共建试验示范基地。像这样把田间当教室、实物当教具的教学方式已是常态。依托基地,先后有1500余人次的学生开展了科研试验和社会服务,极大地提升了学生学农知农爱农素养和农业生产实践能力,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同时,成功举办了21期“耕读讲堂”系列专题教学活动,坚定学生学农爱农的理想信念,助力乡村振兴。此外,在考研升学、创新创业、社会实践和就业等方面均取得了明显成效。近3年来,考研率突破50%;组建各类实践队10余个,承担各级各类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30余项,荣获各类奖项30余项,在学校名列前茅;本科生就业率稳定在90%以上,通过追踪走访,93.59%的毕业生被评价为“优”和“良”;教师团队获得省级教学、科研奖项6项,承担省部级以上教学科研项目60余项,“植物学”和“作物栽培学”入选山西省精品课程共享资源及线上教学认定课程,大大提高了团队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

通过积极探索教学科研一体化新时代耕读教育新模式,山西农业大学农学类专业培养出了一批批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青年学子。他们常年活跃在三晋大地,成为服务各地“三农”事业的顶梁柱、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排头兵、助力乡村振兴产业振兴的主力军。

(课题组成员:郭数进)

猜你喜欢

农学教学科研专业
中国古代农学风土论的形成、演变与价值
蒲松龄《农桑经》的农学思想及其当代启示
《广西农学报》投稿指南
独立学院转设过程中如何构建合理的教学科研仪器设备管理体系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农学
高校教学科研管理纪律建设亟待加强
湖南文理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部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