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社会学人才培养的“两经一专”模式研究*

2022-12-19赵晓峰邢成举

新文科教育研究 2022年2期
关键词:社会学社会科学文科

赵晓峰 邢成举

一、新文科建设对社会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提出新挑战

2018年,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在“四新”建设中明确提出要发展“新文科”,拉开了新时代高校文科创新发展的序幕。按照研究对象和任务,文科可以简单划分为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其中,文史哲等人文科学学科主要研究人的精神世界及其沉淀下来的精神文化;经济学、社会学等社会科学学科重点研究各种人类社会现象及其发展规律。①参见樊丽明:《“新文科”:时代需求与建设重点》,《中国大学教学》2020年第5期。当前,发展新文科是为了满足“新时代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新要求”,培养“新时代社会科学家”,形成“哲学社会科学的‘中国学派’”,发展“光耀时代、光耀世界的中华文化”。②石云里:《“第三种文化”视野中的新文科》,《探索与争鸣》2020年第1期。这意味着新文科建设需要致力于培养一批拔尖创新人才,使他们能够承担起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在中华民族崛起的过程中,为构建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贡献智慧和力量。社会学作为哲学社会科学领域中的“显学”,在中国已有百余年的发展历史。自1979年社会学学科恢复重建以来,学界接续20世纪二三十年代以费孝通先生为代表的老一辈中国社会学家所开创的事业,继续推进社会学的中国化。在经历了最初二十年的补课速成时代、第二个二十年左右的反思自觉时代后,社会学现在即将进入一个实践提升并真正在中国“落地生根”的新时代。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将实现从“来自中国的社会学(Sociology from China)”到“中国特色社会学”的转换。③洪大用:《超越西方化与本土化——新时代中国社会学话语体系建设的实质与方向》,《社会学研究》2018年第1期。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学要求学界对既有的理论脉络、学科发展历程、人才培养模式甚至是社会学学科设置等方面进行反思,以使这一时期的社会学能够真正有助于全面、深刻地认识中国,并使我国在全球拥有稳健的话语权。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以及在民族复兴关键节点所产生的伟大实践和社会变革、社会学在百年发展历程中积累的经验等因素表明:新时代中国将有可能出现若干具有影响力的社会学大师。要实现这一愿景,必须从社会学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方面入手。新文科建设对社会学人才培养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

第一,新文科要求社会学人才具备跨学科与学科交叉融合的知识视野。回顾学科发展史,社会学从诞生伊始,便具有“总体科学”的特征。④渠敬东:《返回历史视野,重塑社会学的想象力——中国近世变迁及经史研究的新传统》,《社会》 2015年第1期。这种“总体性”不仅体现在古典社会学家通过自然科学,尤其是生物学得到启示来建构“社会进化论”等经典社会学理论,而且体现在社会学伴随“现代性问题”产生,以“问题”为导向,它有机综合了古典经济学、古希腊哲学等学术思潮,并逐渐形成自身的学科理论脉络。从这个意义上看,社会学本身就蕴含了学科交叉的属性。21世纪以来,中国大学开始倡导入校时实施大类招生、低年级进行大类培养、中高年级推进专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希望使学生具备宽口径、厚基础的知识储备。大类招生使人才培养初步走出专业招生、专业培养带来的专业区隔,还破解了学生知识面过于狭窄的问题,但是仍然不能满足新时代社会对有素质和能力的人才的迫切需要。在人才培养方面,一些社会科学学科离“宽口径、厚基础”的培养目标还有差距,如存在片面强调培养应用能力而忽视理论思维能力的训练、方法过度量化、主张技术至上而忽视思想等问题①樊丽明:《“新文科”:时代需求与建设重点》,《中国大学教学》2020年第5期。,人为地将知识碎片化,这不利于塑造具备跨学科视野和深厚理论功底的人才;在学科设置方面,传统文科的划分越来越细,学科之间的隔阂越来越深。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强调以人为本,学科设置上的“山头主义”倾向会消解人文主义关怀,从而背离人才培养的初衷。②樊丽明等:《新文科建设的内涵与发展路径》,《中国高教研究》2019年第10期。新文科建设期望进一步打破专业区隔和学科间的藩篱,推进跨学科的知识传递和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基础知识教育的发展。时代的发展蕴含了将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融合发展的必然要求。一方面,人文社会科学赋予自然科学价值向度和人文关怀,以避免后者异化为现代社会中一匹“脱缰的野马”;另一方面,自然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也为人文社会科学发展提供了新的研究对象、研究议题、研究方法。③郁建兴:《新文科建设的场域与路径》,《新文科教育研究》2021年第1期。对于社科类人才来讲,新文科建设既强调社科类专业内部不同专业和学科知识的交叉融合,也强调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知识的交叉融合,还要重视与自然科学有关学科知识的交叉融合,使学生在专业能力提升的同时具备良好的综合知识素养。

第二,新文科要求社会学人才具备良好的实践能力和经验感悟能力。一方面,社会学是一门“实践之学”,深入描绘中国转型期社会各方面的变化,直面中国的发展实践并探寻其中的规律,是新时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学的必然要求。中国现代化发展历程具有自身鲜明的特色,若干社会转型过程中出现的现象往往无法为已有的社会学理论所充分解释,因此,新时代社会学要深入实践、关注中国社会转型期的新现象,自觉地“从实求知”。④洪大用:《实践自觉与中国式现代化的社会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2021年第12期。另一方面,格尔茨认为,一切知识均是“地方性知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大学各专业和学科开始恢复重建。但对于社会科学来讲,绝大多数理论知识均来自西方,近代以来的社会科学知识多是西方社会科学家基于文艺复兴和工业革命对西方经济社会变迁产生的重要影响的学理性分析提炼出来的,其本质上也是一种“地方性知识”。实践证明,无论是将西方理论作为分析基准、预测基准或是价值基准来认识中国经验,均存在不合时宜的地方。⑤周黎安:《如何认识中国?——对话黄宗智先生》,《开放时代》2019年第3期。既然理论来自于实践,新文科要求在人才培养中引导学生走进“田野”,深入人民的生活世界,掌握和了解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从而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逐渐提升他们对经验的感悟能力,提炼和形成符合中国实际的社会科学理论。对于社会学,与实践能力相伴的是经验感悟能力,若在实践中主体没有“感”与“悟”,那么实践便是空洞的。例如,费孝通先生晚年经历了从实践到理论、从西方现代到中国传统的转向。这是因为费先生经过大量实地调查,发现调查地的人与人之间存在“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的心态和文化,这些“心态”与“文化”往往不能被“结构—功能”这一社会学传统视角所认知。因此,研究者若缺乏经验感悟能力,不能与研究对象“心心相通”,不重视对人“心”和“心态”的感悟,便不能体会到研究对象的“言外之意”,研究成效就会大打折扣。①周飞舟:《从“志在富民”到“文化自觉”:费孝通先生晚年的思想转向》,《社会》2017年第4期。

第三,新文科要求社会学人才具备洞察新技术革命的社会变革意涵的敏锐思考力。新文科是后工业时代基于知识高度综合化、信息化、数字化的一种文科知识生产与再生产的新形态,是文科知识规训的新模式、新手段。②权培培、段禹、崔延强:《文科之“新”与文科之“道”——关于新文科建设的思考》,《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1期。新文科和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并称“四新”。“四新”建设被认为是高校的一场“质量革命”。新文科强调与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的交叉融合,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理工科知识,实现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协同发展。当今世界正在经历第四次科技革命,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数字技术等快速发展,必将深刻地改变人们的经济、社会和文化生活。这也使中国面临空前的时代机遇,是中国实现“弯道超车”的最好机会。社会连接的多样、生产组织方式的重组和生活方式的重塑等是数字时代所带来的社会层面的变化,社会学应当对这些新现象抱有充分的理论敏感性,自觉记录数字时代社会变迁过程,使社会学具备把握时代变迁的生命力,进而推动社会学学科的发展。③王天夫:《数字时代的社会变迁与社会研究》,《中国社会科学》2021年第12期。此外,科技革命以及学科交叉融合的大趋势呼唤“超学科”视野。赵奎英认为,“超学科”意味着一种面向解决生活世界复杂问题的新型研究与教育,它反对将科学与社会、知识与实践分裂,反对专业化、学科化导致的知识碎片化。“超学科”视野不仅是一种新型教育理念,而且是时代背景下拔尖创新人才应该具备的一种素养。④赵奎英:《“新文科”“超学科”与“共同体”——面向解决生活世界复杂问题的研究与教育》,《南京社会科学》2020年第7期。因此,新文科建设要求培养出来的社会科学拔尖创新人才应具备多学科的基础知识,同时也应善于观察新技术革命带来的社会变革意涵,深刻地理解技术与经济、技术与社会、技术与文化的关系,具备思考世界走向和人类未来的意识与能力。

第四,新文科要求在社会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平衡好培育学生学术志趣与鼓励学生多元化成长成才目标之间的关系。渠敬东指出,真正的学者,从来都应以自知和自省为先,任何学术问题的发现,都首先在于发现我们自身存在的问题。⑤渠敬东:《学科之术与问题之学》,《开放时代》2022年第1期。在社会科学领域,“发问”才是一门学科真正的品格和精髓,在研究中若没有“发问”,学问便会“术化”。⑥渠敬东:《中国社会科学的人文性》,《开放时代》2021年第1期。“发问”的前提是学者要拥有浓厚的学术志趣,社会学作为一门与“现代性问题”相伴而生的学科,更要求学者具备“发问”的志趣和功底。新文科对社科类人才培养提出了诸多新要求,但是从学生的职业规划和就业走向来讲,并不能将培养学术拔尖创新人才作为唯一目标。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的社会学培养依然需要兼顾学生差异化的职业发展诉求,满足学生个性化、多元化成长成才的需要。因此,将拔尖创新人才作为社会学学生的培养目标,并不意味着所有学生都会在本科毕业后选择继续攻读研究生,但创新能力是国家“双一流”高校毕业生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和基础能力,这决定着他们未来职业发展的高度。然而,新文科建设要为中国发展培养一批“新时代社会科学家”,客观需要从本科教育开始,培养学生的学术兴趣,激发学生的学术潜力,使培养出的拔尖创新人才具有“以学术为志业”的人生追求。唯此,他们才能坚定学术理想,不会过度地被世俗生活和名利所累,在后续的研究生生活和未来的职业生涯中痴心于学术研究,醉心于学术创新,热心于学术报国。

第五,新文科要求社会学拔尖创新人才具备国际视野。“新文科”的提出具有深刻的时代背景。随着经济的全球化,世界各国在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交流日益加深,联系越来越密切。与此同时,世界各国也面临着一些共同的问题与挑战,如环境恶化、恐怖主义泛滥、贫困与发展形势严峻等。随着综合国力的发展,中国日益走向国际舞台的中央并积极参与全球治理。大国崛起不仅需要“文化自信”,还需要向世界贡献“中国方案”。①田晓明、黄启兵:《论我国“新文科”建设之中国特色》,《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1年第 3期。新文科建设也是对上述全球性问题的回应,它源自解决人类社会和世界发展共同问题的现实需求。尽管新文科建设不可能直接解决当今世界遇到的问题,但其倡导的融合中外智慧、融合学科内外知识的理念有利于“正向”价值观的引导和品格塑造,无疑对解决人类社会存在的共同问题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②宁琦:《社会需求与新文科建设的核心任务》,《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 2期。因此,拔尖创新人才要具备广阔的国际视野和立足全球的问题意识,打开眼界,为将来提出更多高质量“中国方案”出谋划策,贡献智慧。对于社会学,则不仅要求学者具备洞悉全球性问题的广度,而且需要具备对国际,尤其是西方社会学理论发展脉络进行把握的深度。这是因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学不是闭门造车,拒斥一切西方理论和学术对话,而是要在世界社会学的发展脉络中和对全球性问题的研究中,形成中国视角、中国声音和中国立场③洪大用:《超越西方化与本土化——新时代中国社会学话语体系建设的实质与方向》,《社会学研究》2018年第1期。,产生出一批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中国社会学家。因此,中国社会学者需要具备国际视野,并注重养成知识社会学的素质和视角,对西方社会学理论、概念与方法进行学习借鉴,同时予以必要的批判和重构。④洪大用:《实践自觉与中国式现代化的社会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2021年第12期。

第六,新文科要求社会学拔尖创新人才具备文化自觉和理论自信的意识。新文科之“新”,并非另起炉灶,与中国历史上的文科教育传统和方式完全割裂,而是要充分汲取传统文化中的积极因素,推陈出新。有学者指出,新文科与传统文科发展脉络之间有深刻联系①权培培、段禹、崔延强:《文科之“新”与文科之“道”——关于新文科建设的思考》,《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1期。,其主要特征就在于执着坚守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这一意义上说,我国“新文科”之“新”,恰恰不在其“新”,而在其“旧”,即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执着坚守。②田晓明、黄启兵:《论我国“新文科”建设之中国特色》,《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1年第 3期。这是因为:一方面,从我国文科教育发展轨迹来看,我们曾先后经历了移植欧美经验、效法苏联模式、与西方主流接轨等过程,这导致我国人文社会科学在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等层面偏向“西化”,而缺乏对自身传统文化和现实经验的准确理解,从而不能准确地引领社会实践。③马骁、李雪、孙晓东:《新文科建设:瓶颈问题与破解之策》,《中国大学教学》2021年第Z1期。在社会学中国化的过程中,也受到了西方社会学,主要是美国社会学的影响。另一方面,在历史长河中,中国基本形成了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生产的一般规律或本土逻辑。④刘振天:《文科知识生产的本土逻辑及高校新文科建设的路径》,《中国高教研究》2021年第11期。因此,建设中国特色社会学,要求学者们通过对中国悠久的历史传统以及当下活生生的社会转型的研究,赋予社会学以鲜明的中国基因,然后才能有“底气”参与全球社会学的话语分享,最终建立一种多语境的“全球社会学”⑤周晓虹:《社会学的中国化:发轫、延续与重启》,《江苏社会科学》2019年第6期。。现实中,本土文科治学传统未得到充分重视。新文科建设的制高点是人文灵魂的回植与升华,而其直接着力点则是复兴中国文化,利用对中国文化的挖掘、升级与迭代来带动中国精神内核的再构、重构与创构。⑥龙宝新:《中国新文科的时代内涵与建设路向》,《南京社会科学》2021年第1期。这要求社会学拔尖创新人才要具备深厚的文化修养,善于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资源,同时,要坚持文化自觉和理论自信,在扎根本土经验的基础上讲好中国故事。

第七,新文科要求社会学拔尖创新人才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文科教育是提升人才文化素养、科技素养和哲学素养的主要途径,人文学科所关注的人文精神是以人性的自觉与实践为核心贯穿在人生与社会的各个层面,是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⑦宁琦:《社会需求与新文科建设的核心任务》,《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 2期。人文素养及其所蕴含的价值取向是当今拔尖创新人才所必需的,这是因为:一方面,人文社会科学以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自身的关系为研究对象,研究者本身就处于“关系”之中,而理科、工科、农科等自然科学能将研究客体“对象化”,进行相对客观的研究。二者之间的不同要求使新文科拔尖创新人才不仅要具备深厚的理论基础以洞察经验世界,追求“真”,而且要自觉“修身”,提升人文素养以理解和感悟经验世界,达到“善”,最终形成对经验世界全面深刻的理解。另一方面,在社会学对中国社会层层推进的研究过程中,触及了以“伦理”为典型代表的中国社会深层结构,要理解这种“伦理”,即社会运行中“不言而喻”的部分,研究者需要具备“将心比心”的心态。①周飞舟:《将心比心:论中国社会学的田野调查》,《中国社会科学》2021年第12期。“将心比心”的前提是研究者具备深厚的人文素养,深谙人际互动背后的文化土壤。例如,在传统中国乡村,每个人并不是纯粹个体意义上的人,而是与祖先、神明甚至呵护他并为他所敬畏的上天融合在一起的,只有基于对传统文化的深刻把握,才能真正理解发生于中国乡村的经验现象。即使当下中国社会快速转型,“现代化”或“发展”的话语十分强势,传统文化的“基因”也并不会完全消失,它还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中国人的行为。而目前社会学中国化进程大多贯彻的是一种“生产性的逻辑”,引进大量无法根植于中国文化传统里的中层理论②渠敬东:《作为文明研究的社会学》,《中国社会科学》2021年第12期。,造成没有人文素养的社会学。新文科建设为弥补这一缺陷提供了契机。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积极回应国家对社会科学领域高层次人才的差异需求,结合新文科建设提出的时代诉求,提出了“精英化培养,学术型导向,多元化成才”的培养理念,一方面从国家对行业特色高校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出发,强调在学生培养中坚持“知农爱农,服务‘三农’,精英担当”的价值引领,通过多种方式使农情教育能够入眼入耳、入脑入心,为行业发展培养一批精英人才;另一方面以“学术型导向”全面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具备独立开展专题研究的科研能力,既满足为农业农村社会发展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需要,又能满足有着不同职业发展规划诉求学生的多元化成才需要,让学科在聚力学术型人才培养的同时,也能在多元化培养导向中焕发创新活力,实现人才价值。为此,我们提出了“两经一专”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二、以经典阅读训练培养学生的理论建构能力

拔尖创新人才需要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这要求学生能够坚持进行多学科的经典著作阅读训练。鉴于本科生的就业去向相对研究生更加多元,以及社科类毕业生的专业对口率相对偏低等客观现实,“双一流”高校的社科类人才培养也需要兼顾不同诉求学生的多元需求,既要重视专业知识的教学和专业能力的培养,又要注重培养学生跨学科知识和多学科知识相融合的运用能力。因此,社会科学领域的本科教育在理论方面要注重一个“博”字,重视学生“博”的知识和能力培养。③赵晓峰:《新形势下社会科学研究生培养应注重“三个贯通”》,《研究生教育研究》2021年第6期。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在社会学类专业学生培养中,强调学生不仅要重视学习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理论流派的社会学理论,而且要重视阅读哲学、历史学、经济学、政治学、法学、人类学等多学科经典理论著作。此外,学校在课程设置上,还安排有农学等课程,使学生熟悉农科基本知识。这有助于使学生具备广博的知识视野。

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要求在阅读训练中从经典读起,可以让学生感悟经典之美。社会科学各学科经过岁月沉淀下来的经典著作,蕴藏着社会科学家的时代之思,是他们对一个时代经济社会变迁的精彩诠释,往往也是他们思考和研究当时当地社会突出矛盾和问题的结果。阅读经典对于人才培养具有多方面的重要功效:一是可以增长知识,扩增理论储备,使学生通过阅读,理解不同时代社会科学家的理论关注点,了解不同时代社会的主要特征和变迁规律。二是跨学科的经典阅读,可以从不同的学科视角实现知识的相互启迪,尤其是对同一时代同一领域现象的多学科解读,可以让学生领悟理论建构的魅力,在知识的海洋中享受经典的滋养。同时,跨学科的经典阅读也最大程度地尊重了每位学生的学术偏好,使得学生能够在广泛涉猎经典的基础上,有充足的兴趣和时间来深入阅读自身感兴趣的人文社科领域相关经典著作,提升理论思维能力,甚至在社科领域达到“触类旁通”的效果。尽管起始于兴趣,但随着阅读的深入,学生在思维层面必然会出现困境。而在外部力量引导下,学生会逐渐适应阅读中的“思维困境”并最终克服困境。他们经过这一过程的历练,最初在某一知识领域的素朴“兴趣”才有可能转化为以自身为主体的“学术志业”实践。三是可以让学生从经典著作中领悟知识的生产机制,掌握理论建构的一般规律,初步形成理论建构的自觉意识和基本能力,既消除学生对社会科学和社会科学理论的距离感和神秘感,又使学生充分体会到社会科学理论建构的严谨性与实践性,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探索的兴趣。四是可以培养学生迎难而上的科研精神,让学生从看不懂经典著作起步,通过持续的积累和长期的坚持,到看得懂、悟得通经典著作,是对他们意志和能力的重要考验。经过持之以恒的系统阅读训练,学生从最初的“读不懂”“不愿读”到愿意积极思考、心中常有疑问,从而激发进一步阅读的动力,最终形成自身阅读经典的节奏和思维习惯。这一过程是学生思维层面的“蜕变”和“新生”。只有经历了这一过程,学生才能真正完成从“中学生”到“大学生”的角色转变。五是有助于营造良好的学风,为社会科学研究创造有利的外部环境。学生阅读经典时需要心平气和,思维层面则需要不断进行自我追问,若每位学生都朝向这个状态发展,校园将会形成一种不骄不躁、积极探索的氛围。经过经典阅读训练留下来的拔尖创新人才,才有可能具有浓厚的学术志趣。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在社会学类专业学生的培养中,为保障学生经典阅读训练切实有效,采取了以下几种措施。其一,指导学生建立读书会。倡导“社科生要进图书馆”,积极创造有利条件,为学生营造良好的经典阅读训练氛围;遴选青年教师指导学生的读书会,定期开展读书汇报、检查和交流活动。让学生共同读书,一起交流心得体会,可以实现学生理论知识训练的组织化与集体化,提升训练效果。其二,将经典阅读训练与课堂教学相结合,以“课程+文献”的方式为学生提供分支领域的经典阅读书单,指导学生进行系统化阅读。这既可以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又能够增强经典阅读效果。其三,将本科生读书会与研究生读书会进行联动建设,在本研互动中实现良好读书氛围的营造,并通过与研究生的互动,增强本科生持续阅读经典著作的信心和兴趣。其四,邀请国内外知名学者举办“农村×社会×发展”高端论坛和各种学术会议,使学生通过聆听学术名家的学术报告,了解学科前沿和科研热点,把握理论创新的时代脉搏,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提高学生立足中国、面向全球的社会科学问题意识。其五,邀请在学术界崭露头角的青年社会科学工作者到学校与学生交流科研经历、学术收获和田野体会等,使学生能够洞悉学术创新的奥秘,找准未来的研究方向。其六,由学生自主邀请校内教师举办人文讲坛和学术报告会,就近挖掘资源以加强理论创新指导,培养学生敏锐的学术思维。其七,本科阶段开设文化社会学、性别社会学等全英文课程。一方面,提高学生的英文学术理解能力、表达能力和文献阅读能力;另一方面,使学生有机会了解国际前沿研究,激发他们不断探索的学术志趣。其八,发挥学科长处,定期举办与传统文化,尤其是农业历史有关的讲座或论坛,提升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这不仅有利于他们在日后的研究中提升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纵向的历史思维能力,拓展思维深度。

三、以经验实践训练培养学生的田野感悟能力

当代中国正在进行一场伟大的社会变革,迫切需要加强理论创新。2016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应该“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从我国改革发展的实践中挖掘新材料、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观点、构建新理论”,通过“三个加强”,“提炼出有学理性的新理论,概括出有规律性的新实践”。①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6年5月19日,第2版。实践是理论创新的源泉。黄宗智认为中国共产党在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一套独特的认识方法,即从实践认识出发,将其提高到理论概念,再回到实践中去检验。②黄宗智:《认识中国——走向从实践出发的社会科学》,《中国社会科学》2005年第1期。这种认识论传统为中国社会科学发展指明了一个方向,就是要遵循从实践出发的社会科学理论创新道路。因此,社会科学领域学术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离不开经验实践训练,需要提升田野感悟能力。

经验训练与经典训练相辅相成,是“两经”训练过程中不可分割的基础环节。一方面,通过经典训练,学生得以真正积累社会学理论、研究方法和学科发展史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尤其是锻炼了自己的思维能力,具备初步的问题意识,从而萌发“奔向田野”的内在动力,并具备田野感悟能力;另一方面,通过经验训练,学生在实践中理解体悟,并增加了理论知识储备,为“一专”,即高质量学术成果的产出积聚“势能”。若缺乏扎实的经典训练,学生在实地调查中便很容易迷失在经验世界的“汪洋大海”之中,被经验现象“牵着鼻子走”;若缺乏必要的经验训练,理论就容易脱离活生生的现实。加强经验实践训练,至少可以发挥四个方面的效果。一是培养学生的国情意识、人文情怀和底层关怀。“双一流”高校的社科学生,是社会的精英,承担着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需要加强经验实践的训练。本科生的经验实践训练重在一个“感”字①赵晓峰:《新形势下社会科学研究生培养应注重“三个贯通”》,《研究生教育研究》2021年第6期。,通过让学生深入人民的生活世界,了解人民生活的基本状况,感知人民的喜乐哀愁,熟悉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待,从而培养学生的国情意识和人文情怀。并且,学生通过了解基层民众的生活疾苦,倾听不同社会群体尤其是弱势群体的声音,可以培养基层关怀意识。由此,不管将来这些学生走向何种工作岗位,都会胸怀人民,不忘基层群众的心声,自觉将人民立场贯彻始终。二是提升学生从实践中进行归纳总结的能力。教育的本质单从知识传授的角度讲,用一个形象的说法是“用昨天的知识,教育当下的学生,让其面对明天的世界”,这生动反映了知识会滞后于时代发展。只有人民的生活和生动的实践,才是社会科学理论创新知识的来源。因此,经典阅读不仅要让学生掌握知识,而且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掌握知识的生成方法和形成逻辑。对于学生来讲,不管未来的职业如何,只要掌握从经验实践中、从工作生活中进行归纳总结的能力,很快就会在未来的生活中脱颖而出。所以,经验实践训练对于本科生素质和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学生通过走进“田野”,将所学理论、方法运用到实践中,形成从生活实践中归纳总结一般规律的自觉意识,真正掌握知识的生成逻辑,为未来发展打下坚实基础。三是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经验感悟和理论创新能力。经验实践训练对于社会科学领域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更加重要。拔尖创新人才不能局限于已有理论,不能只会夸夸其谈,陷入本本主义和教条主义的误区。他们可以通过经验实践训练,一方面培养自己从现实生活世界发现真问题、提出新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将理论与实践进行比照,从实践出发对现有理论进行反思,寻找理论与现实的悖论,提出更好的新问题。进而,学生就可以运用掌握的理论和方法,尝试去解释新问题,提出新概念和新观点,建构新理论,走向从实践出发的社会科学理论创新道路。四是塑造学生,尤其是要培养低年级本科生对“田野”的亲近感,为部分学术拔尖人才能够“重返田野”奠定基础。一般来说,第一段田野调查经历对于学生的成长至关重要。试想,他们能够与同伴一起,居住在一个相对陌生的社区,怀着好奇心与当地居民沟通交流,并亲身感受当地风土人情与经济社会发展状况,这本身就是难得的成长经历。因此,对于低年级本科生,经验实践训练一方面意味着一段真实、自然且饱满的田野经历,另一方面也是一次弥足珍贵的田野作业启蒙。所以,让学生沉浸于经验世界,经受经验实践的训练,是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关键举措。

为使经验实践训练落到实处,要从以下六个方面着手。一是修订培养方案,增设实践类课程,加大实践培养环节的学分比例,让学生有完整的经验实践锻炼经历。目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社会学专业学生实践教学环节学分占总学分的比例达到28.9%,开设有乡村发展、贫困治理、城乡社会治理、社区管理等实践课程,每年的寒暑假都会组织学生走进“田野”。二是建立经验实践训练平台,为学生提供实习基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在全国18个省建立有27个试验示范站和46个示范基地,人文社会发展学院在西北五省建立有30多个农村社会固定观测点,社会学与社会工作系建有27个实践教学基地,为学生深入基层社区开展田野调查、企业锻炼和基地实践提供了良好的平台。三是创新实践教学形式,培养学生的经验感悟能力。一方面邀请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南开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高校的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与本校学生进行交流,另一方面组织本校的博士研究生和硕士研究生,与本科生一起到农村社会固定观测点与实践教学基地开展田野调查活动。这些调研活动以白天集体调查、晚上集体讨论等形式展开,实施教师指导博士、博士带硕士、硕士带本科的贯通培养模式,使学生从与不同个体的交流中领悟学术创新的逻辑,在观点的激烈碰撞中感受学术争鸣的魅力,在智慧的交锋中感知学术交流的乐趣,激发其以学术为志业的信心。四是通过创新形式,积极推动实践教学与人文素养教育相结合。例如,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社会发展学院每年都会承办“秦岭生态文明教育”实践课程,这门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秦岭的地质地貌、植物的多样性、生态系统和人文历史等知识,能够结合实际,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认识并解决生态环境的有关问题,有效提升对自然与生态环境的认知,提升自觉践行生态文明的意识,同时切身感受祖国大美河山,增强家国情怀。学生在实践过程中不仅得到了跨学科知识的滋养,而且切实提升了自身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这有利于他们成长为知识渊博、视野开阔、富有情怀的拔尖创新人才。五是为师生参与实践教学提供制度保障,切实提升经验实践训练的质量。首先是制订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青年教师实践能力培养办法》,要求中青年教师必须有6个月到1年的实践锻炼,并将教师指导学生产出创新成果纳入职称评审、岗位聘任、业绩津贴分配等考核依据条件,激发教师的积极性;其次是鼓励学生参加实践教学,对表现突出的学生在综合测评和奖学金评定等环节予以加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六是积极为学生参与对外学术交流和访学活动创造条件。一方面,学院遴选符合相关条件的研究生参加国际交流,以参加国际会议或赴国外高校、科研院所开展合作研究为主,或参加海外暑期学校、赴国外短期访学;另一方面,学院与国外知名高校签署本科生联合培养协议,为学生成长创造多元化的平台。

四、以专题项目研究训练培养学生的学术志趣

在回应时代命题中开展专题研究是社会科学家的历史使命。费孝通在21世纪伊始提出,社会学学科“要真正成熟起来,关键还在于赶上时代的步伐,深入社会实际,加强研究”。他认为他的一生经历了三个时代:乡土时代、工业化时代和信息时代。他研究过乡土时代,也关注过工业化阶段的小城镇和中等城市以及区域发展问题,但信息时代的社会问题研究要靠下一代学者。①费孝通:《关于社会学的学科、教材建设问题》,《西北民族研究》2001年第2期。社会学家要紧跟时代的步伐,适应和解释人类社会的巨大变化,否则就会被淘汰。当前,第四次科技革命正在快速发展,技术的更新换代和新技术的出现频率都在加快,科技对人类世界和人民生活的影响无处不在。要想理解并有效应对这些变化,赶上技术发展提出的新要求,就必须培养一批具有跨学科和交叉学科知识结构的拔尖创新人才。在学生培养中,设置智慧治理、数字社会、数字乡村建设等专题研究项目,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此举可使学生在回应时代命题中找到学术研究的价值,锻炼理论提炼能力,激发学术热情和科研兴趣。

在“两经一专”培养模式下,经典训练和经验训练均属于“打基础”的阶段,该阶段对学生的培养具有“厚基础,宽口径”的特点。专题训练意在引导学生实现从“社会学学习者”向“社会学研究者”的角色转换,通过有针对性的专题训练,使学生能够聚焦于特定的领域,找准研究方向,“打一口深井”,从而在将来能够产出高质量的学术成果。需要指出,“两经”训练和“专题”训练并非完全是时间上的先后关系,例如,对于低年级本科生,在以经典阅读训练为主的同时,也可以积极参与相关专题研究、深入田野,从而熟悉田野作业的基本流程等。为鼓励学生开展专题研究,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探索实施“科创引领”模式,建立起“国、省、校、院”四层次学科竞赛体系,切实满足了学生从事专题化项目研究的需求。从2017年到2021年,人文社会发展学院学生主持国家级科创项目20项,科创项目申请率平均每年增长15%,参加科创竞赛活动的人数逐年攀升,占学生总人数的比例超过80%。近年来,为提升学生选题质量,人文社会发展学院每年都要面向全体教师征集课题指南,鼓励教师招募学生组建科创团队,将师生的科研活动有机融合,既方便教师发挥学术专长,提升项目指导的效果,又有助于学生基于学术研究兴趣组建跨学科研究团队,提升研究的实际水平。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完成题目选择⇨项目论证⇨申请答辩与立项⇨理论框架设计或提出研究假设⇨制订访谈提纲或调查问卷⇨抽样方法的选择⇨调查数据处理或典型案例分析⇨研究发现的梳理与论证⇨调查报告撰写等系列环节,通过全过程参与熟悉科研的流程,可以将所学知识与生活实践相结合,增强独立开展科学研究的能力,提升专题化研究的水平。

同时,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社会发展学院采取多样化的措施为学生开展专题化研究项目提供帮助。一是选优配强指导教师,请“农村社会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与乡村治理现代化”两个省级教学团队的优秀教师将农业农村发展前沿知识讲授给学生,从全院科研实力突出的教师中遴选项目指导教师,实行本科生导师制,加强导师组建设,对学生进行全方位、全过程指导,调动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开展创新研究的积极性。二是推进“以赛促教”模式,鼓励学生参加全国和陕西省的“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大赛、全国性的“互联网+”大赛、“费孝通田野调查奖”征文活动、“河仁杯”全国大学生社会调查技能大赛,以及学校举办的“大学生城乡社会调查技能竞赛”等活动,以项目竞赛引领专题研究的方式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三是坚持校内外、专兼职相结合,建立理论、方法与实践三类师资队伍,对学生的专题化研究进行精准指导,其中,校内师资作为指导教师或导师主要负责理论指导和方法指导,校外导师负责实践指导。四是建立激励制度,在本科推免生选拔中将科研创新潜质占比提高到50%,为拔尖创新人才的选拔提供制度保障。

五、结论与进一步的讨论

本文通过对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以“经典+经验+专题”为核心内容的“两经一专”社会学人才培养模式的系统论述,分析认为这种培养模式既可以满足有着不同职业发展规划的学生的多元化需求,又能够满足新文科建设背景下培养社会科学领域拔尖创新人才的需要,尤其是为新时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学提供高质量的人才储备,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两经一专”的人才培养模式,坚持整合校内外资源的发展思路,瞄准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和薄弱环节进行精准发力,实现了人才成长的“三轮驱动”:强化经典阅读训练,以理论能力提升实现人才内动力激发的一次驱动;强化经验实践训练,以实践技能提升实现人才内动力激发的二次驱动;强化专题化项目训练,以科研潜质挖掘实现人才内动力激发的三次驱动。

总体来看,“两经一专”模式的探索确立,为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提供了良好的保障。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社会发展学院的毕业生就业率长期保持在95%以上,就业质量良好,学生遍布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高等院校等单位,受到用人单位的信任和好评。近三年,毕业生选择国家基层项目人数位居全校第一。根据《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20届毕业生社会需求与人才培养质量报告》显示,在受访高等院校(或科研院所)对本校毕业生学习态度和科研能力评价中,人文社会发展学院均居前三;企事业单位对毕业生工作表现总体满意度评价居全校第六。近五年,学生在“挑战杯”大学生系列科技学术竞赛中获得国家级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省级特等奖2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近十年来,社会学和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生继续攻读硕士研究生学位的比例长期保持在40%以上,其中,95%以上的学生考取的是“双一流”建设高校或国外高水平大学。一些毕业生在完成硕士学位的深造后,继续攻读博士学位,并在工作后取得了优异的科研业绩。

猜你喜欢

社会学社会科学文科
基于OBE理念的非社会学专业“社会学概论”教学改革研究
第九届全国科学社会学学术会议通知(第一轮)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河北农业大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喜报
中国社会学会农业社会学专业委员会成立
我刊获评四川省社会科学优秀学术期刊
边疆研究的社会学理路——兼论边疆社会学学科建构之必要性
文科不懂理科的伤悲
求学·文科版2019年6、7期合刊
求学·文科版201806、07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