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德性到德行①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道德维度

2022-12-18周丽霞

现代职业教育 2022年38期
关键词:德性高校学生共同体

周丽霞

(山西医科大学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研究中心,山西 太原 030001)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深刻剖析德性与德性教育的内在逻辑,明晰德性教育的基本结构,探究从德性到德行的实践路径,真正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现从德性到德行的提升,对提升新时代高等教育思想政治工作科学化水平、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实践价值。

一、正确认识德性与德性教育的内在联系是实现高等教育思想政治教育从德性到德行转变的重要前提

首先,道德教育应该是一种德性的培养,即将道德内化为人的内在品质。对于已然成年的大学生而言,需要将德性的内容进行合理化的解析,使之能够在其认知层面展开。在此,当代德性伦理的发展为其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思路。

从学术史上来看,德性伦理最早始于亚里士多德,其基本理念是认为善(或者说德性)本身就是人的存在目的。在亚里士多德看来,所谓德性就是人的心灵的可嘉和卓越的特征,是值得赞赏的品质,“一切德性,只要某物以它为德性,就不但要使这东西状况良好,而且要给予它优秀的功能。……那么人的德性就是使人成为善良,并获得其优秀成果的品质”[1]。德性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一种对于行为的理性判断能力,另一方面则是一些具体的道德品质,如慷慨、谨慎、勇敢等。亚里士多德将德性的两方面分别命名为理智德性与道德德性。无论何种德性,虽然都是内在于人性的潜能,但都需要通过培育,进而养成习惯才能够最终使之成为现实。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要坚持不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广大师生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要坚持不懈促进高校和谐稳定,培育理性平和的健康心态,……要坚持不懈培育优良校风和学风”。这里,无论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还是理性平和的心态与校风学风,其内容都能够归为某种或某类德性,其实现都需要人们从内心接受,并且需要一个内化过程。不难发现,在教育的过程中,教育者都必须以一种正向引导的姿态去灌输这些内容。即要让被教育者认识到,这些核心价值、优良的学风校风、理性平和等,都是一种具有内在价值的“善”,其植根于人们内心的善良意志,人们都能够被引导,并且能够接受使之变成某种自觉的习惯。这种将人们德性由潜能带入现实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德性教育的过程,也是思想政治教育要实现立德树人这一目标的过程。

其次,以德性伦理的立场来看,德性教育在整个思想政治教育中居于核心地位。因为这一教育过程是将信仰、价值、文化乃至意识形态内化的过程。只有让受教育者从内心真正接受并认同这些精神性的存在,才能使之不至于变成流于表面的说教。毕竟,思想政治教育如果想要深入人心并浸润人心,首先,需要人们在一定程度上认可共同体道德。这一方面是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实现价值的前提,另一方面则恰恰证明了德性教育在其中的地位。因为只有通过德性教育,才能够使得共同体意识深入人心,也就是通过德性教育人们能够明确意识到中华民族是一个命运共同体和文化共同体,在这个共同体中,人们有可能具有共通的道德情感和具有普适意义的价值体系。其次,由于德性所表达的是一种正向价值,因此,德性教育也就表现为正向的价值引导,其更贴近于人们的感情与生活,也就能更好地体现出“以人为本”这一核心理念,这与思想政治教育中“以学生为本,关注关心学生”的要求也是极为契合的。

最后,因为德性本身包含了理性运作的能力,即明辨是非、判断价值的能力,也就要求德性教育绝不仅仅是说教和课堂灌输,而要走向实践。需要让受教育者进入具体的生活场域与社会背景当中,使之在实践中运用道德理性与智慧,能够对具体的、充满偶然性的情境做出较为合适的行为选择。正如赫林德·保尔·施图德教授指出的,“由于德性是在人的具体行为中表达出来的,所以它使一种情境上的特殊的行为之合宜性成为可能,这种行为精确地顾及到了当时当地的情境状态”。这无疑会更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进一步健全受教育者的心智。

二、准确把握德性教育的基本结构是实现高等教育思想政治教育从德性到德行转变的客观选择

以德性为核心目标的德性教育在其现实的运作中,就需要根据德性所蕴含的特质来进行,因而,德性教育必然形成一个符合自身目的的架构形式,特别是在高校这一范围内,这种结构要同步于高等教育这一特点,才能真正行之有效。

首先,从认知层面而言,德性教育要致力于培养正确的共同体意识。因为对于高校的主体,也就是高校学生而言,随着时代的发展,个性化、个人主义以及崇尚个体自由的理念已经对其有着深刻的影响。相反,共同体意识则相对淡薄,特别是往往会将利益作为共同体建构的唯一标准。因此,需要在教育过程中,补充或扭转大学生的共同体观念。在此,要着力培养价值共同体、文化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意识,即要让大学生认识到整个中华民族从整体上是一个价值共同体、文化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这三个共同体意识其实也意味着三个层级的道德认知维度。

价值共同体是共同体意识的第一个层次,即要让大学生认识到在中华民族内部,存在着一系列共同的价值准则与长远目标。尽管我们处于价值多元的社会,但是毕竟处于一个整体性的生活世界中,生活交往方式虽然有形态上的变化,但是关系却愈加紧密和多样。这种整体生活的事实是能够从中推出具有普遍意义的价值真理的[2]。因而,也就证明了价值共同体的存在,生活其中就需要对这些价值真理保持足够的尊重。第二个层次则是文化共同体意识的培养,指的是要让高校学生认识到中华民族在文化上的同源性与共通性。文化是政治的一个重要基础,也是共同体内部各种价值得以实现的保证[3]。可以说,文化共同体意识的建构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和保障。文化共同体意味着在中华民族内部主要是通过沟通、协商乃至彼此的理解与宽容,来作为解决问题的主要手段。它能够使得其内部成员产生归属感和认同感,从而形成强大的凝聚力。第三个层次是命运共同体,这种共同体意识依赖于信念,因而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较高目标。这种信念意味着能够让高校学生意识到在当代,中华民族是一个息息相关的命运共同体。个体、家庭与民族、国家已然形成了彼此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关系。这种关系从某种意义上说超越了利益与规范,是一种植根于价值内化与文化自觉的精神情感。它一方面要求保持对于现实的理性判断与积极创建,另一方面则是对未来充满信心。命运共同体意味着将个人的发展与民族国家的发展结合起来,要明确认识到,“关系决定存在”,“共存是存在的先决条件”[4],每一个个体都要与自身周遭不断进行沟通与交流,并在这一过程中获得发展的机遇和空间,而其周遭的环境其实就是国家与民族的发展现状。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自己的未来走向与国家和民族的未来走向是一致的,个人的发展与国家的发展密不可分。

其次,在具体内容层面,德性教育强调美德与自觉。在道德体系中,德性的要求往往高于一般的规范。美德意味着人类的本质,是一种本性上的卓越,按照亚里士多德的思想,就是“一个人要学会把各种高贵的、和谐的、互惠互利的个人关系确立起来,并且具有优雅的、调节得当的欲望习惯,那么他的生活就会变得格外特殊和珍贵”[5]。换言之,在德性教育的过程中,要让高校学生直面这样一个问题,就是“我应该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或者“我应该如何更好地生活”。这是一个使人成为人的过程,是塑造人的完善性的过程。其目标就要超越一般的规范而成为对其内在的品格塑造,换言之,就是要培养一种不断追求人性卓越的精神。

因此,在具体的教育实践中,就必须强调对德性的主动内化,即道德上的自觉。这种自觉一方面要求将具体的、现实的规范内化为道德的认同;另一方面则要将规范内蕴的精神价值取向提炼出来,成为一种理想目标。德性教育过程中,自觉不仅仅是一个行为的出发点,更是行为的目标,是对于道德的自我觉醒。最终,这种自觉是要将每个个体的生活幸福与道德联系起来,即不断追求道德上的卓越,不断实现良好的品质,进而完善人性,就是最为有价值的生活。所谓幸福就是使人不断实现其自身的本质——人性。回归到高校的德性教育,其实就是要让高校学生能够确立一种道德上的信念,将道德的自觉与自身未来的发展结合起来。

最后,在实践能力层面,则是要着重培养高校学生的道德理性能力。这其中不仅仅是一种明辨是非标准的能力,更是能够适当地运用这种能力到具体的生活境遇中,特别是处理和协调那些可变的、具有偶然性的行为领域。从理论上讲,这是因为“规范性的考量只是提供一种普遍性的判断标准,它还必须与特殊的事实规律性以及与各种生活世界和行为情境的具体条件相协调”,“做出好的决断意味着,对一种情境的不同面做出合宜的反应。这就要求品格立场与对情境的理智判断的一种共同作用”[6]。道德最终要落实于生活世界,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的规范是不够的,这就需要在对道德的适用范围(共同体)与德性的具体要求(美德)都具有一定认知的基础上,进一步使德性能够贯彻下去。这种贯彻就是亚里士多德所提出的那种“明智”的能力,这种能力“使人能够在具体境遇中做出正确的决断,运用正确的手段与途径,从而达到由德性选择的目标,实现善好和幸福的生活”[7]。因而,这就不仅仅是课堂的说教和一般的理论培训就可以做到的了,让高校学生能够在现实的道德生活中变得“明智”,就必须让其置身于活泼的生活世界中。

在德性教育过程中,需要尽可能地调动学生的自主判断力与道德辨析力。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讨论、辨析、互动应该是其主要方式,而不是简单的课堂讲授。最终,德性教育还要落实于学生的具体生活中,通过德性教育,增强高校学生的幸福感,唤醒其社会责任感,让他们能够真正实现一种“知行合一”的好的生活,以一种更符合人的本质的方式来行为和交往。这可以说是德性教育的最终目标。进而,这也就自然引发了下一个问题:如何使一种教育落实为一种实践?

三、实现由德性教育走向德行实践的道德前提与路径选择

德性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健全的人格,它不仅要求导人向善,而且要真正激发受教育者的善良意志,使之能够成为具有高尚品格的“道德人”。那么,德性教育就必须付诸人们的具体行为,也就是人的德行。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德性教育最初的发力点,就在于高校学生在其思想上的道德内化与行为上的道德展现,即能够体现出德性教育成果的,就是高校学生在具体的日常行为和价值选择上能够自觉地符合道德的要求,同时还能够创造性地去追求德性上的卓越。当然,这并不是能够割裂开的两方面内容,借用王阳明的心学的理论,德性教育就是要培养出“知行合一”的道德践履者。

在王阳明的思想中,“知行合一”被表述为“知之真切笃实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知行工夫不可离”[8],“知行原是两个字说一个工夫,这一个工夫须著此两个字,方说得完全无弊病”[9]。这说明,道德理性的发动与道德的践行并不是割裂的两个部分,而是“同一工夫的两个侧面”。因而,从教育的角度讲,就必须真正进入那种“教学相长”的互动过程。借用王阳明的理论,这其实表明,一种针对思想的教育或教化,必须在其对象的践履与行动中产生影响,才能够说明这种教育的意义与价值。这种实践过程包含了心理情感上的主动接受与外在行为上的道德追求。按照这一逻辑,德性教育要真正打动人心,触动灵魂,让受教育者内心接受德性,进而确立德性的权威和主导,在实践中能够尽可能地做到自觉地“不逾矩”,是一个十分复杂和漫长的过程。无论前面哪个层次的培养,虽然在最初的阶段都是一种具有知识性的说教和具有引导意义的规劝,但是发生效用则必须深入受教育者的内心。这不仅要使其认识到什么是德性以及诸多德性发生效用的机制与范围,而且要真正意识到这些德性是一种人之为人的本质,是关乎自身幸福与未来发展的要素。这是个从知识论到价值论的变化过程,即从了解到接受的过程。

按照这一思路,德行是德性在现实生活中的展开。结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其对于高校学生的道德塑造就必须打开其实践的场域和空间。

首先,就是要遵循一种走出课堂的教育方式,思想的传输和理论的教导终究无法代替具体的生活。既然德性要求应对具体而多变的生活,那么,就必须在教育过程中有意地将高校学生置于具体的生活情境中。例如,可以让其进行特定的道德体验,组织各类具有奉献性的活动(助残、助幼),在真实的环境中去感受高尚品质所带来的幸福感与自身价值的提升。

其次,在德性教育过程中要多采用多元互动的方式,而不是单向度的讲授。这一方面是因为我们处在价值多元的时代,只有通过不断地辩驳与批判,才能进一步廓清德性所包含的真正价值内涵,以及在具体实践过程中应该把握的限度与边界,使得那些由德性延伸出的德行能够尽可能地得到更大范围的检验;另一方面则是因为既然德性要求应对复杂的现实生活,那么德行在实践过程中就必须因时因事地做出调整。在不同的境域中,可能一种德性的要求会产生大相径庭的几种行为模式。这就要求,在实践过程中,要针对现实情况进行不断地反思与争论,这样才更有利于靠近德性的要求。

最后,探索建立德行教育的反馈体制机制,进行必要的德行追踪。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应该仅仅局限于在校教育期间,特别是在道德方面的教育。因为高校学生本身处在一个心理还未完全成熟的阶段,步入社会之后,难免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因此,在思想方面的教育成果有一定的滞后性,即其真正的影响往往会在走出校门之后发生。那么,德性教育是否真正发挥作用,就需要建立反馈机制。注重借鉴一些社会调查的方法,对已经走出校门的高校学生在不同阶段进行跟踪调查。及时发现他们在步入社会之后价值观与道德意识发生的某些变化,并运用统计模型来获得相应的结果。同时,亦可以进行抽查式的访谈,具体了解其心理与行为的变化发展。通过这些方式积累足够量的反馈信息,以进一步审视德性教育过程中可能存在的种种问题,以不断调整教育的方式与内容。

四、结语:德行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标准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而无德,行之不远。没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思想修养,即使有丰富的知识、高深的学问,也难成大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有鲜明的社会价值导向,以此引领和保证全体人民有共同的道德遵循,整个社会有稳定的内在秩序。”[10]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国家的繁荣强盛,一个民族的文明进步,取决于社会思想道德水平。高校学生德行的展现,一方面意味着思想政治教育已然对其内心产生影响,使其能够自觉地追求人的卓越性;另一方面也意味着他们开始具有相对完善的道德理性能力,能够在社会生活中明辨是非。正是在这种由德性到德行的意义上,思想政治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一块基石。因而,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评判标准之一,就是高校学生的德行。所谓成才先成人,育人先育德,德性上的卓越与德行上的素质将成为思想政治教育能够成功的核心标识。

猜你喜欢

德性高校学生共同体
《觉醒》与《大地》中的共同体观照
爱的共同体
苏格拉底论德性的双重本性
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及作用发挥探索
疫情防控对高校学生管理体系完善的启示
从德性内在到审慎行动:一种立法者的方法论
构建和谐共同体 齐抓共管成合力
论《飞越大西洋》中的共同体书写
邮学保 高校学生意外伤害综合保险简介
高校学生体育组织社会化及路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