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左权实践看 县域“双碳”绿色转型发展
2022-12-18霍昕浩郝儒杰
□霍昕浩 郝儒杰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新时代推进县域经济绿色转型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县域迈步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近年来,山西省左权县以清凉夏都、红色左权、转型高地、太行强县为抓手,实现县域文旅生态产业融合发展,在提升治理能力和释放环保红利的实践中,有效破解了县域“双碳”全面绿色转型发展的主要困境,为我们更好地认识和把握县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提供了重要的借鉴意义。
绿色转型发展的有利条件
——丰富的红色资源。一是红色资源总量丰富。左权县被誉为“没有围墙的抗战博物馆”,经不完全统计,有麻田八路军总部旧址、一二九师司令部旧址、十字岭战役旧址、桐峪晋冀鲁豫边区临时参议会旧址、南会八路军前方总部旧址、山庄新华日报社旧址等登记在册的红色资源356 处。二是红色资源保护利用已有基础。建立了一大批红色旅游景区和党性教育基地,并对红色革命遗址进行修复,县财政投资750 万元完成了杨家庄八路军兵工厂旧址保护升级,还对羊角白求恩医院旧址进行了抢险维修。三是传承和弘扬伟大抗战精神、伟大太行精神已有成效。建成百里太行画廊、太行龙泉、莲花岩等生态文明实践基地,打造了日月星庄园、泽城现代写生基地等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示范点位,成功推广红色歌舞剧《太行奶娘》等红色文化主题的宣传活动,夯实了红色资源促进县域转型的发展基石。
——独特的地理气候。一是独特的地理气候。境内以山区为主,立体气候明显,清漳河贯穿全境,县内有着丰富的天然林保护区,绿化率和森林覆盖率明显高于周边其他同类地区,分别达到58%和38%,且负氧离子平均浓度高达每立方厘米12000 个,素有天然氧吧的美誉。也是典型的温带气候,气候适宜农作物生长。二是特殊的区位条件。处于晋、冀、鲁、豫4 省的交界,不仅有高速公路,且有国道、省道、县道、乡道紧密相连,是发展毗邻经济的理想地区。三是特色的物产水源。有着荞麦、莜麦、玉米、马铃薯、柿子、向日葵、胡麻、小米、高粱、核桃等特色农产品。其中,核桃栽培面积显著提升,全县8 个乡镇、116 个村广泛种植,年产量达1500 万公斤,产值3 亿元。
——有利的政策环境。一是创建省级生态文化旅游开发区的政策支持。2017年,山西省有关部门出台了《关于支持右玉、左权、太原西山等区域创建生态文化旅游开发区的工作方案》,明确将左权县纳入全省重点发展生态文化旅游试点县。同时,设立省级生态文化旅游开发区专项扶持资金和生态文化旅游业发展专项奖励制度,重点支持产业转型升级、重大项目建设。二是“双碳”目标的政策窗口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对于县域经济绿色转型高质量发展来说,是一次深刻的能源发展革命。三是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试点。2019 年脱贫摘帽后,2020 年9 月18 日,农业农村部将左权县列为全国4 个“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试点县”之一。2020 年,左权县被列为全国水系连通及农村水系综合整治试点县。
绿色转型发展的困境
——红色资源利用不足。一是创新能力缺乏。红色文化科学内涵挖掘不深,品牌效应还没有完全有效发挥,对红色资源整合不够。二是价值认识不够。经过岁月侵蚀很多文物被破坏,而且对红色资源的修复没有按照既定的法律程序,也缺乏先进的技术。由此,日复一日,越来越影响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有效实现,不加以改变,导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将难以维系。三是开发利用低效。左权县红色文化资源开发程度低、规模小、分布零散,一定数量处于原始待开发状态,无法带来即时经济效益,滋生了红色资源“闲置”问题,红色旅游收入占全县旅游总收入的比重不到3%。
——转型人才储备不够。一是人才结构不合理。引才渠道窄,高精尖人才匮乏。针对性引进人才难;在发展非公企业领域,缺乏带动群众致富的专业化、经验足、实力强的实用人才;在特殊行业,如教育、医疗行业,高层次人才总量不足。因而,左权在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还有很大差距和短板。在教育质量上,左权人才流失严重,远远超过周边等县。二是人才激励机制不足。在人才管理上、待遇保障上、生活关心上还有很大不足。如:人才管理粗放,缺乏有效管理制度;工作补贴补助相对较低,对引进人才培养使用缺乏规划;工作生活条件相对艰苦、工作地区交通不便利,对长期两地分居、子女入学困难的情况协调较难。三是人才外流严重。城镇化的发展和县域经济发展的低能效,引发了县域人才呈现逐年减少势头。人才的流失严重制约着县域经济绿色转型人才储备的数量和质量。
——政策机制效能不优。一是政策运行低效。政策机制各个系统运行缺乏一定的统筹协调,增加政策执行成本,出现了部门之间相互扯皮的低能效现象,从而严重影响政策执行的有效性。二是整体规划不优。由于地理、历史等原因,红色文化资源分布并不均衡,所以要发挥红色资源的整体效益有一定的难度,需要各级政府和主管部门制定统一的规划。三是政策供给不足。由于缺乏行之有效的人才政策,导致了政策供给的低能效。特别是在高素质人才职务职级晋升等方面,受传统观念影响,重创了优秀人才干事创业的积极性,成了人才外流的根本原因。
绿色转型发展的政策建议
——研究红色党史,打造精品党课。这是左权转型发展的必由之路。对县域转型而言,就是要最大限度地发挥县域丰富红色资源的有利条件,加大红色资源的研发和利用,进一步提升产品力,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重要支持。当前,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红色文化,就需要研究左权的红色党史,打造精品党课。左权县经济欠发达、交通闭塞、资源匮乏,自我发展和自我更新能力较弱,对红色资源的价值认识没有达到应有高度,为避免红色资源受到原生态自然环境、过度商业化的开发利用和急功近利的短视行为等因素的不同程度破坏,就需要深刻认识到红色资源开发利用所能产生的深远价值。由此建议,“红色左权”要借助外脑,更要坚持科学、全面、完整地理解和看待“红色左权”的实质和内涵,还要沿着“一代伟人在左权”主线,聚焦“党的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板块,形成“经典理论”“党史党建”“军史战史”“将帅精神”等系列,多措并举,强势推进,形成干部教育培训新模式。
——加强统筹规划,绿色生态优先。这是左权转型发展的生态之路。对于当前县域转型发展而言,就是要科学理解“双碳”目标的深刻内涵,要科学把握“双碳”目标的实现节奏,有序推进、协调发展。完善机制、协同创新、科学监测、合理评估,有序减量煤炭产业,开展煤电节能降碳改造。县域“双碳”目标的实现,要加强科学统筹规划,结合实际,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加强党对县域“双碳”实践的领导,完善政策机制,增强县域各部门、各要素主体的运行活力和动力。要坚持生态优先发展,有步骤、有节奏地推动煤炭等能源产业的减量,大力发展生态能源和生态产业。还要加强科技创新,增强本土企业的自主创新意识,大力引进生态产业,凝聚科技和生态融合赋能县域“双碳”目标实现的动力源。稳经济、保民生、促发展,就是要坚持县域资源的“红、绿、金”三色并重,多重赋能县域绿色转型的加速度。
——完善政策机制,加强人才培育。这是左权转型发展的长效之路。要创新政策机制,加大政策供给力度,特别是人才激励政策的制定和落实。要立足实际,出台一些真正能够带动县域经济转型发展的人才、产业等政策,特别是要制定出一系列对外来优秀人才真正具有诱惑力、对本土人才真正具有吸引力的好政策,让劳动者真正有所得,让实干者真正有收获。同时,也要尊重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规律,符合优秀人才的成长规律,实事求是,制定出台一批真正能够引得来人才、留得住人才、培养出人才的好制度和好办法,力戒满足工作任务完成不顾地区发展来制定政策的“形式主义”“主观主义”“官僚主义”。要解放思想,增强服务人才、服务人民、服务企业、服务产业、服务县域转型发展的思想觉悟和行动自觉,切实明白“好的人才政策是服务好人才,要让人才留下来”的真理。要加大对创新人才、本土人才、外来人才的扶持力度,加快建立健全人才住房、人才公寓、人才绿卡、人才晋升等特色人才通道,留住和培育现有人才,引进转型发展的人才,为县域转型发展提供有效的人才支撑。
——推进文旅融合,建强转型高地。这是左权转型发展的富裕之路。要增强文旅融合的整体实力,强化整合效应、整体带动,实现“点—片—体”全面发展。要转变发展思路,加强文旅融合项目实施的系统性、整体性,让同一性质或同一主题的资源可以通过很多点体现出来。比如,将中共冀豫晋省委旧址、刘华清旧居以及李雪峰旧居有机结合起来,形成整合效应。要适时组建政策研究专班,加强政策研究,抢抓现有政策的发展机遇期,增强县域文旅融合项目的政策推动力,着力推进县域政策供给、政策实施、政策评价等方面的力度和效度,运用好文旅融合项目,资金占用小、周转快、投入小等特点,实现资金投入多元化、产品形态多样化、产业发展效能化,充分利用好地理气候资源、特殊的区位优势资源、特色的物产水资源和政策环境优势、资源总量优势,坚持系统思维、科学谋划,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生态优先、绿色转型的发展方略,走出一条“气候造福人、政策引进人、文化培育人、绿色吸引人、发展留住人”的县域“双碳”全面绿色转型发展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