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南方谈话”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当代价值

2022-12-18吴明永王文龙

新疆财经大学学报 2022年2期
关键词:文选人民出版社共同富裕

吴明永,王文龙

(1.陕西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2.陕西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

“南方谈话”发表至今已有三十年,但这篇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通篇所闪耀的马克思主义真理光芒依然照耀着我们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行稳致远。“南方谈话”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20 世纪90 年代,国内外形势风云变幻,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回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为中国的改革开放保驾护航。习近平指出:“邓小平同志的南方谈话,从理论上深刻回答了长期困扰和束缚人们思想的许多重大问题,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1)详见习近平著《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外文出版社2017年版,第8页。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新时代,国内外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涌现,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面临着新的时代命题。站在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历史起点上,继承和发扬“南方谈话”精神,对于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南方谈话”强调坚持基本路线,坚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

基本路线是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最为关注的问题,“要坚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关键是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2)详见《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70页。。这句话是“南方谈话”的核心。其中,“一个中心”就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就会在与其他国家、其他社会制度的比较中败下阵来,最终也不可能实现共产主义。“两个基本点”就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前者是发展经济这个中心的根本保障,不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中国的社会主义就会迷失方向;后者是发展经济的必由之路,不改革开放,经济就无法得到迅速发展。“南方谈话”所确立的基本路线,回答了中国向何处走的问题。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明确指出“我们要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上继续前进”(3)详见《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83页。。

“南方谈话”对于路线认识问题的阐释,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从历史角度来看,当时的中国面临着“国际大气候”和“国内小气候”的相互影响。在国际上,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社会主义遭遇重大挫折。这种局面影响到了国内,一部分人丧失理想信念,认为社会主义垮台了,福山的“历史终结论”(4)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后,日裔美国人福山提出“共产主义失败论”。在他看来,冷战的结束标志着共产主义的终结,历史的发展只有一条路,即西方的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人类社会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以自由民主制度为方向的人类普遍史,自由民主制度是人类意识形态发展的终点和人类最后一种统治形式。得到了一部分人的认同,一度出现了否定社会主义的思潮,甚至演变为一场反革命暴乱;同时,一部分人认为改革开放的路线错了。面对国内外压力,邓小平信念坚定,毅然决定到南方地区视察,并通过一系列谈话,坚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强调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对于当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仍然具有“定海神针”的作用。习近平说:“我们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5)详见《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http://www.gov.cn/zhengce/2021-11/16/content_5651269.htm,2021年11月16日。,这是对邓小平“南方谈话”基本路线问题的现代诠释。继承“南方谈话”精神,最关键的问题就是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习近平讲过,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理想信念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理想信念滑坡是最危险的滑坡”(6)详见习近平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6-07/01/c_1119150660.htm,2016年7月1日。。在今天,加强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教育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在新的长征路上,我们一定要保持理想信念坚定,不论时代如何变化,不论条件如何变化,都风雨如磐不动摇,自觉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忠实实践者”(7)详见习近平著《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https://www.ccps.gov.cn/zt/czsl80zn/tt/201812/t20181211_117809_1.shtml,2016年10月21日。。

二、继承“南方谈话”精神要加强党的建设,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前进方向

邓小平明确指出,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改革开放后,中国步入快速发展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建设取得了全面进步,这得益于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面对中国所取得的重大成就,帝国主义贼心不死,发动“和平演变”,妄图颠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对此,邓小平敏锐地察觉到,必须进一步加强党的建设,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方向。他说:“帝国主义搞和平演变,把希望寄托在我们以后的几代人身上……中国要出问题,还是出在共产党内部。”(8)详见《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80页。如果党的自身建设出了问题,势必会影响整个国家和社会事业的发展,损害人民福祉。加强党的建设是邓小平一以贯之的思想,在“南方谈话”以前,邓小平就多次明确指出要加强党的建设。特别是在1989 年政治风波结束后,邓小平在与新的中央政治局谈话时指出,“常委会的同志要聚精会神地抓党的建设,这个党该抓了,不抓不行了”(9)详见《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14页。。

邓小平之所以重视加强党的建设,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他看到“开放以后,一些腐朽的东西也跟着进来了,中国的一些地方也出现了丑恶的现象,如吸毒、嫖娼、经济犯罪等”(10)详见《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79页。。这些都会破坏我们的改革开放事业,破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因此,邓小平提出“在整个改革过程中都要反对腐败。对干部和共产党员来说,廉政建设要作为大事来抓”(11)详见http://cpc.people.com.cn/n1/2017/0119/c410539-29036095.html,2017年1月19日。。当前,随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深入推进,我们党的自身建设也遇到了一些“娄山关”“腊子口”,新时代党的建设面临的“四大考验”是长期的、复杂的,“四大危险”是尖锐的、严峻的,影响党的先进性、弱化党的纯洁性的因素也是多方面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以权谋私等现象依然存在,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继承“南方谈话”精神,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必须解决这些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对这些问题进行了认真思考,“我们党作为百年大党,如何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永葆青春活力,如何永远得到人民拥护和支持,如何实现长期执政,是我们必须回答好、解决好的一个根本性问题”(12)详见习近平著《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外文出版社2020年版,第529页。。我们要解决好这些问题,必须一以贯之地全面推进从严治党,以党的自我革命不断推进伟大社会革命,增强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努力解决党在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制度建设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使党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把党建设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13)详见习近平著《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外文出版社2020年版,第71页。。

三、“南方谈话”高度重视人才队伍建设,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智力支持

在“南方谈话”中,邓小平非常关注人才问题,他多次提出要培养多方面的人才。邓小平提出人才要服务于党的工作,“正确的政治路线要靠正确的组织路线来保证。中国的事情能不能办好,社会主义和改革开放能不能坚持,经济能不能快一点发展起来,国家能不能长治久安,从一定意义上说,关键在人”(14)详见《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80页。。这里所说的“人”,指的是党的接班人。他风趣幽默地说:“我们这些老人呜呼哀哉后,谁来保险?”(15)详见《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80页。这体现了他的深谋远虑,考虑到了在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去世以后,如何保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为此他提出“要按照‘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标准,选拔德才兼备的人进班子”(16)详见《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80页。。

邓小平关注人才问题,不仅局限于党的接班人,他还非常关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技术人才。他在“南方谈话”中说:“我要感谢科技工作者为国家作出的贡献和争得的荣誉。”(17)详见《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78页。他点名钱学森、钱三强等一批科学家,表扬他们在困难条件下研发出“两弹一星”,并开展其他高科技研究,多次明确指出“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18)详见《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78页。。对于这些科技工作者,“不管他们过去的政治态度怎么样,都可以回来,回来后妥善安排”(19)详见《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14页。详见《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78页。。他对因种种原因留在国外的科技工作者抱有殷切希望,“告诉他们,要做出贡献,还是回国好。希望大家通力合作,为加快发展我国科技和教育事业多做实事”(20)详见《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78页。。这些都体现了邓小平不拘一格用人才的宽容大度和远见卓识。

邓小平的人才观对于人才选拔、任用及培养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和启示意义。当今世界,各国在经济、科技等方面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谁掌握了大量人才,谁就能在国际竞争中取得优势地位。进入新时代,我国发展所面临的国内外环境更加复杂。在国内,一系列突出矛盾和挑战不断出现,如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依然突出,科技创新能力依然不够强,城乡区域发展差距依然较大等;在国际上,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中国发展一直采取遏制态度,如阻碍中资企业进入本国市场、压制科技交流合作、限制高技术领域对华出口等。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发展阶段,要想摆脱这种困境,就必须始终坚持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把握人才发展规律,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努力形成人人渴望成才、人人努力成才、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局面,让各类人才的创造活力竞相迸发、聪明才智充分涌流”(21)详见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所作的报告《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党和人民事业的发展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四、“南方谈话”始终围绕经济发展,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

在“南方谈话”中,邓小平关注的焦点始终是经济发展问题。他对经济发展有一种急迫感,“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关键是发展经济。现在,周边一些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比我们快,如果我们不发展或发展得太慢,老百姓一比较就有问题了……低速度就等于停步,甚至等于后退。要抓住机会,现在就是好机会。我就担心丧失机会。不抓呀,看到的机会就丢掉了,时间一晃就过去了”(22)详见《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75页。。“南方谈话”共有6 个部分,前5 个部分都涉及经济发展,几乎全篇都在谈如何发展经济,可见邓小平牢牢抓住了经济发展这个“牛鼻子”。

邓小平不但关注经济发展,而且关注共同富裕。在他看来,经济发展是共同富裕的前提,经济发展的最终目标是为了实现共同富裕,“走社会主义道路,就是要逐步实现共同富裕”(23)详见《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73页。。在“南方谈话”中,他明确提出了共同富裕的伟大构想,即先富带动后富,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后来的实践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完全是按照邓小平所设计的这条路线走的。

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新时代,回望邓小平的共同富裕思想,对于新时代的发展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共同富裕的关键在于防止贫富差距。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说:“如果富的愈来愈富,穷的愈来愈穷,两极分化就会产生,而社会主义制度就应该而且能够避免两极分化。”(24)详见《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74页。邓小平设想,在中国“三步走”发展战略目标的第二步实现的时候,“就要突出地提出和解决这个问题”(25)详见《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74页。。党的十八大以后,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时期。从“建设”到“建成”虽仅有一字之差,但意味着我们已经从为小康社会而奋斗转向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此后,我们开始了大规模的扶贫工作,2015 年11 月23 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提出到2020 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做到脱真贫、真脱贫。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我国832 个国家级贫困县已于2020年底全部摘帽,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全面胜利,这完全符合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的战略构想。从某种意义上说,脱贫攻坚是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的一次全面实践。

今天,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重温邓小平“南方谈话”,深刻把握其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的时代价值,必将会让我们的党和人民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取得更加伟大的胜利!

猜你喜欢

文选人民出版社共同富裕
共同富裕的中国模式
论中国式共同富裕的基本特征
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
画与理
金湖:美丽生金,让共同富裕看得见摸得着
画与理
我可以咬你一口吗
画与理
画与理
Alienation and Struggle of the “Happy Housemak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