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党的领导制度建设科学化的路径选择

2022-12-18王鹏程

学习月刊 2022年6期
关键词:科学性党的领导群众

王鹏程

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党的领导制度是我国的根本领导制度,党的领导制度建设科学化有利于规范党的执政行为、优化政治生态、引领社会发展、维护人民利益、保证国家长治久安、促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党的领导制度建设路径而言,应着力抓好以下方面。

一、增强党的领导制度建设的合法性

合法性既是政治学的核心概念,也是一个法律概念,指政党、政府或统治者基于价值体系、历史规律、民心向背、治理绩效、国际承认等单个或者综合因素而获得的治理国家的正当理由。简言之,即权力获得认可和服从的依据。增强党的领导制度建设的合法性,首先是所建设的党的领导制度要能得到人民群众普遍的、自愿的服从、认可和支持,经得起新时代的各种考验。党的领导制度如果不能得到人民群众普遍而自愿的认同,就表明该制度在建立之初即缺少群众基础,在执行阶段必然会遇到重重阻力,从而动摇党执政的稳定性,进而影响执政的长期性。其次是党的领导制度建设必须符合法治要求,体现宪法原则和法律精神。在法治日益重要的新时代,党的领导制度建设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框架内进行,必须重法、尊法、守法,“党法党规不能代替国法这是一个铁律”。中国共产党处于执政地位和领导地位,指导法治建设,但党的领导制度建设从法律意义上说,仍然需要有严格的违法违宪审查。党的领导制度需要通过宪法法律来确认和保障执行,宪法法律的权威也要由党的领导制度来维护和支撑,两者相辅相成。

二、提高党的领导制度建设的科学性

科学性是指人们遵循事物内在的客观规律,即按规律办事,并在实践中加以检验。科学性是党的领导制度建设的首要条件和根本要求,党的领导需要以科学的制度来保证。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方式是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将科学执政放在首位,就是要增强执政思维的科学性、执政制度的科学性、执政方法的科学性。提高党的领导制度建设的科学性,首先从制度设计开始就要不断排除非科学因素,必须符合党的执政规律,符合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符合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惟此,才能保障党执政合法长久、执政地位稳固、执政绩效明显。其次是党的领导制度建设的科学性应该贯穿于制度建设的全过程。在制度确立前,要充分重视和考察制度是否违法,是否具有可操作性,是否符合人民意愿、体现人民意志。这就要求将理论研究和实地典型调研相结合,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在制度执行阶段,要明确规范制度执行的步骤和流程,提高制度执行的针对性、执行力和实效性。在制度执行一段时间以后,还要注重总结分析和评价制度的科学性,以便在后续工作中能够根据变化了的客观实际作出适当调整,使之更加符合现实要求。

三、巩固党的领导制度建设的系统性

系统性是指人们从系统的角度去认识事物的各个方面及其结构和功能。党的领导制度建设的系统性包括整体性、关联性和可操作性。整体性是指党的领导制度建设是一个完整的有机整体,而不是各项制度建设分而实施,各自为政。要把各项制度建设当作整体来抓,强化制度建设的整体规划、统筹兼顾、相互配套。制度建设的整体性不是眉毛胡子一把抓,还应表现为所建设制度的层次性、有序性,既要有主要的核心的制度统揽全局,又要有次要的具体的制度补充完善。关联性是指党的各项领导制度既相互独立,又紧密相关。各项制度既要解决不同的问题、发挥不同的功能、实现不同的目标,也要实现制度之间相互联系、互为补充,从而避免党的各项领导制度之间出现相互矛盾的局面,有效化解制度之间的冲突。可操作性是指党的领导制度在执行阶段要能够细化、量化和具体化。制度不是空喊口号,必须付诸实施才能发挥其作用。如果党的领导制度不具备可操作性,不能细化、量化,制度在执行阶段往往就会带有极强的主观色彩,执行人的自由裁量空间越大,制度就越容易虚化。实践证明,制度只有细化、量化和具体化,才能可操作可检查,才能防范别有用心之人钻制度的空子。

四、扩大党的领导制度建设的民主性

民主性是指人们在政治活动中,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坚持走群众路线,积极参与决策和各项活动。民主性是党的领导制度保持活力的源泉。在民主日益发展的今天,一项制度的建立除了要加强基础研究进行顶层设计外,还必须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和建议,进行公开的、民主的、反复的讨论和论证。在党的领导制度建设过程中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扩大民主,加强调查研究,提高人民群众参与度。党的领导制度建设没有广大人民群众的参与是无法完成的,也难以保证其科学性。党的领导制度建设的民主性,要求坚持和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既要发展党内民主,又要实行正确集中,还要加强协商民主。通过民主协商推动党的领导制度建设科学化。在党的领导制度建设全过程,要加强党内协商、党际协商、党政协商、党群协商等,通过各种形式的协商,增进各方共识,增强制度合力。坚持党的领导地位同保证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制度建设中的主体地位是高度一致的。实践证明,所有好的、维护人民利益的、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党的制度,都是建立在广泛的人民群众参与基础之上的,而人民群众积极参与党的领导制度建设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题中应有之义。

五、坚持党的领导制度建设的实践性

实践性是指人们在进行思维活动时积极参与实践,在实践中促进思维能力发展,并在实践中检验思维成果的正确性。实践是制度建设的最终落脚点,是制度建设的生命力所在,也是制度建设的价值所归。党的领导制度建设本身就包含着实践环节和内容,最终必须回到指导和规范党的领导活动的具体实践中。坚持党的领导制度建设的实践性,一要坚持党的领导制度设计源于实践。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党的领导制度设计必须建立在时代的要求上,必须符合实际的需要。二要促使党的领导制度落地生根。在执行党的领导制度过程中,领导干部要率先垂范,要自觉学习制度,自觉遵守制度,自觉提高制度执行力。如果领导干部不重视制度执行,组织和个人不参与执行,制度就会沦为摆设。三要建立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落实责任制。落实责任制要明确到组织和个人,避免出现一群人负责而最终无人负责的现象。要树立“抓制度落实是本职,不抓制度落实是失职,抓不好制度落实是不称职”的责任观念。要将抓制度落实情况作为组织和个人考核的重要内容,尤其是纳入领导干部晋升考核之中,形成层层抓落实、人人都行动、关键看效果的氛围,最终巩固党的执政地位,造福人民群众。

“经国序民,正其制度。”党的领导制度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中国共产党要长期执政,就必须在党的领导制度建设方面取得新进展,加强实践基础上的制度创新,提高制度建设的科学化水平。中国共产党要继续保持先进,就必须在党的领导制度建设上进行完善与创新,通过不断汲取维持合法性和稳定性的营养,用科学的制度优化执政环境、巩固执政成果、开辟执政新境界。惟有如此,才能推动“中国号”巨轮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沿着正确航向破浪前行、行稳致远。

猜你喜欢

科学性党的领导群众
坚持党的领导
岩土工程勘察土工试验数据科学性及准确性的提升
多让群众咧嘴笑
论《中华通韵》15韵部的科学性
说话写句要注意科学性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从陕县成功救援谈应急决策的科学性
乡村振兴公式 党的领导+双层经营+“三位一体”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为群众美好生活执着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