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农科”背景下地方农业高校农业工程与信息技术领域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2022-12-18邓泓彭莹琼何雯洁

现代农业研究 2022年11期
关键词:新农科农科硕士

邓泓,彭莹琼,何雯洁

(1.江西农业大学软件学院 江西,南昌 330045;2.江西农业大学档案馆 江西,南昌 330045)

1 引言

习近平总书记在研究生教育工作上强调,“研究生教育在培养创新人才、提高创新能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方面具有重要作用”[1]。“新农科”建设研讨会,提出要以现代科学技术改造提升现有的农业专业,布局适应新产业、新业态发展需要的新型农业专业,推进课程体系、实践教学、协同育人等方面的改革,为乡村振兴发展提供更强有力[2]。“新农科”建设的提出为了加快现代农业产业转型,适配乡村振兴战略的新需求,应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挑战。在新农科视域下,人才培养的知识范畴将纳入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计算机科学、神经和认知科学以及与信息科学交叉融合的知识,培养出农业农村现代化对人才的计算机能力和信息素养的需求将更高。

作为地方农业高校始终牢记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强农兴农为己任,面向国家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主战场,按照“新农科”建设的人才部署,培养适应农业现代化发展的人才要求,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促进科教融合、产教融合,为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打赢脱贫攻坚战、推进乡村振兴培养更多知农爱农新型高层次人才是农业高校人才培养重点工作。研究生作为高校学生中高层次的科技人才,在乡村振兴策略和生态文明建设中具有重要作用。如何按照党关于培养“新农科”知农爱农新型人才总体部署,根据国家对“新农科”研究生的需求,充分提升国家“新农科”研究生的强农兴农的科技创新能力,已经成为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实现乡村振兴策略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课题。

农业工程与信息技术领域是工程技术和信息技术在农业发展上的应用,是农业工程与信息技术学科与农学学科的交叉融合,农业工程与信息技术领域人才培养目标是为了培养能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农业实际问题,并具有实践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是“新农科”要求高度契合的高层次科技人才。

2 “新农科”背景下地方农业高校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

2.1 高校对接政策方式存在差异

各大高校对“新农科”政策的对接方式存在着很大的不同。许多农林高校开始着手“改造”传统农林专业,中国农大将“新农科”融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南京农大获批了人工智能(农业领域)。非农高校也积极参与新农科建设,北京大学、中山大学等多家非农领域的“双一流”高校纷纷成立农学院或农业研究院[3]。因财政、学科资源等的各种原因,各地方农业高校对接“新农科”政策的改革步伐相对缓慢,现阶段主要以农业工程与信息技术领域硕士点为试点进行建设。

2.2 社会对专业认知度不高

因“新农科”政策提出时间很短,国家相配套政策还没有具体细分到每个领域,因此社会对农业工程与信息技术领域的认知度不高,很多企事业招聘单位没有农业工程与信息技术领域的对口岗位,导致学生就业比较困难,以致于学生对专业的认同度不高。

2.3 培养目标定位模糊、课程设置学术化、教学模式单一

由于农业工程与信息技术领域硕士点建设比较晚,各学校对“新农科”的理解不尽相同,导致在培养目标定位上模糊、课程设置上与学位硕士培养的区分度不高、教学模式还停留在以课堂教学为主的模式上。课堂教学中存在着教学模式单一,以讲授为主、采用“满堂灌”的方式授课,很少设置案例调动研究生进行研讨;课程内容在本科基础上延伸,深度不够,无知识面延伸及拓展等现状。

2.4 地方高校学科优势较弱、师资队伍弱、学科平台差

国家、地方财政的投入更倾向于重点高校,对地方农业高校的投入相对较少。在没有足够的财力支持下地方农业高校学科发展速度缓慢,无法培育出优良的学科资源,学科积累上难于与重点高校相比。学科平台的不足又会导致地方农业高校无法吸引优秀师资和博士毕业生入职,造成地方农业高校的师资队伍建设困难重重。

2.5 地方高校考核单一化、实践培养难落实

农业工程与信息技术领域专业硕士研究生的考核与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考核办法没有区分度,在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质量缺乏科学合理的质量评价标准,还只是沿用结果评价制度,学位论文是唯一的评价方法,并没有突出对动手操作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的测试,只重视理论知识考核,而忽略了实践创新能力,与“新农科”要求和乡村振兴策略存在偏差,培养出的研究生不能满足服务“三农”的要求。

2.6 地方高校生源质量参差不齐

社会、高校对政策的解读存在一定的适应期,加上大部分学生以及其家庭对政策不够敏感,导致地方农业高校农业工程与信息技术领域硕士点招生比较困难,生源质量参差不齐,部分生源来自调剂生源,同时存在文科、理科、工科、农科等多学科背景,调剂生源的实践基础差、动手能力不强。同时又因为农业工程与信息技术领域硕士点成立不久,很多地方高校的培养还没有满一个周期,在研究生招生过程中,没有很好的将“新农科”和乡村振兴策略宣传到位,以至于招生工作效率并不高,不能有效的挖掘本地、本校的优质生源。

3 “四三三二”创新能力培养模式

培养模式的核心是培养管理的完善,江西农业大学秉承“科教融合、产教结合、创实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理念,建立“四三三二”创新能力培养模式(如图1所示),把握政策环境(“新农科”政策),溶入红色基因教育,营造良好文化学术氛围,加强信息化建设。做到新农科理念、思政教育、传统文化、信息化“四溶入”,借助学校科研平台、教学平台、政校企实践平台“三平台”,实施导师、教学、教师“三管理”,经过导师悉心指导,突破个人特征的局限,最大限度地提升研究生创新能力特征,培育满足“三农”发展需求的新农科高端人才,形成了鲜明的新农科高端人才培养特色,推进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的二次评价体系,及时发现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探索改进策略,提升农业工程与信息技术硕士实践创新能力。

3.1 新农科理念、思政教育、传统文化、信息技术“四溶入”

坚持把新农科理念、思政教育贯穿于高校工作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将新农科理念、思政教育与培养学生责任担当精神紧密融合,立足乡村振兴对农业人才的需求,着力培养学生知农学农爱农、服务农业农村发展的责任感使命感;将新农科理念、思政教育与高校师德师风建设工作相结合,加强研究生导师师德师风建设;同时将新农科理念、思政教育牢牢植根于中华传统文化,习近平总书记曾说:“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4],借助于完善的课程体系和新媒体、网络平台进行有深度的文化内容推送,将中华优秀文化、学校的耕读基因融入到学科建设中来,通过课程思政建设,厚植学生的家国情怀和“三农”情感,为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贡献智慧力量。

研究生的培养规范化和信息化管理是保证研究生质量的重要基础,对研究生课程进行信息化管理,是规范研究生培养的行之有效的重要措施[5]。利用信息技术搭建教学管理平台,依托教学平台建立优质教学资源库,创建信息化教学环境,探索多种教学模式,构建教学评价体系;利用信息技术搭建管理平台,依托管理平台功能优化管理模式,更新管理手段,规范业务流程,合理配置资源,提高工作效率,满足管理需求;构建基于信息化建设的教学评价体系,实现帮助教师改进教学方法,促进学生深化自我认识,增强学习自主性;构建基于信息化建设的教学督导体系,改革督导模式,丰富督导形式,掌握教学情况,监控教学质量,分析教情学情,提出改进措施,提升管理绩效,实现提升课程教学质量的目标。

3.2 科研平台、教学平台、政校企实践平台“三平台”建设

3.2.1 科研平台高水平的科研创新平台,可以为高层次人才培养创造一个良好的科研环境,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科研意识,培养较好的科研素养和创新精神,促进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相结合,使得学生在参与科研训练中受益[6]。农业工程与信息技术科研平台采用“科研团队、工作室”两层设计模式。学校依托农业大数据实验平台、江西省现代农业装备重点实验室和科技小院,建设政校企协同科研平台,打造“大数据与计算智能团队”、“现代农业智能装备团队”。为了吸收优质生源,鼓励年青导师开设工作室,吸引优秀的本科生进入工作室学习,从大一起引导学生进入工作室开展实践及研究,大三鼓励学生推免,大四开始选定研究方向,进入科研团队,开展项目研究。

3.2.2 教学平台课程教学阶段是研究生知识储备的重要阶段,为后期的科研和实践学习夯实基础。结合“新农科”政策要求,充分利用江西农业大学现有的优质课程资源,创建具有校本特色、以职业为导向的课程体系。江西农业大学农业工程与信息技术领域硕士点为了提升硕士实践创新能力,通过增加实践课程的比例、突出教学内容前沿性、建立科技小院案例、改进教学方法、加强课程思政建设的途径优化课程设置。

第一,增加实践课程的比例。实践创新能力是农业工程与信息技术领域硕士培养核心,实践课程可帮助研究生通过实践深入理解理论知识,提升农业工程与信息技术领域硕士实践创新能力。课程体系中不仅设置了基础公共知识课程,还设置了充分突出地方农业特色前沿性课程和与农业生产接轨的实践课程。为了提升研究生的实践创新能力,让在实践过程中深入理解理论知识,要求课程教学中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课时比例为3:1。

第二,突出教学内容前沿性。农业工程与信息技术硕士是为我省农业发展培养高层次、复合型、实践型的农业科技人才,助力“三农”发展和乡村振兴,为了使农业工程与信息技术硕士应充分掌握农业生产发展现状及农业技术科研现状,在了解农业生产发展的基础上开展创新研究,开设了《农业推广理论与实践》、《农产品无损检测技术》、《农业大数据》等课程。

第三,建立科技小院案例。加大案例课程建设力度,案例课程要和农业生产实践相结合,实现行业资源转化为教学要素,选取农业生产中实际的问题形成案例,形成案例库。学校通过科技小院解决的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形成的案例,帮助农业工程与信息技术硕士充分掌握如何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服务我省农业生产发展。

第四,改进教学方法。采用理论讲解+探究讨论、案例、启发教学的方式,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依托科技小院平台开展教学模式改革,采用基于问题导向的“理论+情景案例”的教学模式。师生依托科技小院,依据科技小院案例开展情景教学,提出生产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开展小组讨论,提升教学效果。完成课程教学环节后,研究生入驻科技小院开展专业实践。扎根农村生产一线,开展调研工作,系统观察,发现农业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分析问题,设计实验,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开展科技理论和技术创新研究,解决农业生产实际问题,提升农业工程与信息技术硕士创新能力;鼓励农业工程与信息技术硕士参加“牛精英”、“渔菁英”等研究生挑战赛,导师引导,农业工程与信息技术硕士依据科技小院项目进行创新创业训练。提升农业工程与信息技术硕士实践创新能力。

第五,加强课程思政建设。在课程和实践教学中融入“大国三农”的思政元素,提升对“三农”认识程度,激发农业工程与信息技术硕士个人情感和专业自信心,培养爱农情怀、学农热情、兴农责任感和自豪感,让研究生真正领会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意义,培养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者。

3.2.3 政校企实践平台实践环节是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最重要环节,是实现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目标、提高其培养质量的重要保障[7]。培养和提升研究生的创新实践能力,直接关系到农业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和学生的就业。为了提高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学校致力打造政校企实践基地,助力农业工程与信息技术硕士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模式改革[8]。充分发挥政府牵头开展建设,提供政策支持和法律保障作用;企业为学校基地建设提供经费支持,依托学校基地解决农业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学校的研究成果投入农业生产,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增产增收;高校共建实践基地,充分发挥人才和科研优势,开展科学研究,解决农业生产实际问题,创新科研成果。

为了利于高校人才优势和地方政府资源优势的效用发挥,学校与宜春市大数据发展管理局共建研究生教育创新基地与专业学位实践基地,在围绕人才培养、技术推广、科学研究等领域开展合作共建,通过“产学研”模式助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同时提高学校人才培养质量。同时学校还与江西省农业机械研究所、江西省农业机械研究所、江西省农业科学院农业工程研究所、江西省机械科学研究所、浙江智合云鼎科技有限公司、格特拉克(江西)传动系统有限公司、南昌江铃集团协和传动技术有限公司等单位共建了实践创新基地。

3.3 导师、教学、教师“三管理”机制

学校高度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围绕农业工程与信息技术领域,组建了一支跨学科、政校企联合培养的一流教师团队。对导师管理实行学校和培养单位二级管理制度,研究生院负责导师遴选、培训、资格考核及日常管理等工作;培养单位负责导师的业务、履职和参与学科建设情况的管理和监督。并对研究生导师实行招生资料年审制和导师资格考核制。以学生的学位论文的质量、获批课题数量和等级、就业情况作为导师考核的标准。

江西农业大学完善了校级、院级、导师三个层面的教学质量管理运行机制,要求研究生院、各单位科技小院、培养单位和导师为研究生培养提供保障;要求研究生培养要深入到招生、校内培养、校外实践、就业各个环节;要求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研究生;要求从过程到目标的各个要素进行管理、评价、分析和反馈,做到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相结合,以保证了农业工程与信息技术领域研究生培养水平。

3.4 “二次评价”体系

提升农业工程与信息技术硕士实践创新能力培养质量,应当构建科学合理的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体系,建立完善的实践创新能力评价指标,制定科学合理的评价目标,采取分段评价的方式,即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依据评价的结果及时发现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探索改进策略,提升农业工程与信息技术硕士实践创新能力。

3.4.1 过程评价过程评价主要通过考核农业工程与信息技术硕士专业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评价以校内导师、校外导师为主。校内导师主要从知识结构、创新思维和创新素养方面对研究生进行考核。其中在知识结构方面要求农业工程与信息技术领域研究生具备农林相关知识、信息化知识、专业应用知识、创新理论知识;创新思维方面具备批判质疑、逻辑思维、探索思维;创新素养方面具备知农认知、协调能力、团队精神、钻研精神。校外导师主要创新实践方面对研究生进行考核,创新实践能力方面具备数据分析能力、工程应用能力、资料处理能力、创新设计能力。

3.4.2 结果评价结果评价破除唯论文论,通过以论文、知识产权、学术会议、课题研究、服务“三农”为指标对农业工程与信息技术硕士创新能力进行评价。论文指标是以研究生发表论文的质量、数量、排名为考核标准;知识产权指标以申请专利的次数和等级为标准;学术会议指标是以研究生参加学术会议的次数和级别且在会议中做口头报告为标准;课题研究是指研究生参加课题的次数和级别为标准;服务“三农”指标是以研究生发表的论文、参加的学术会议和参与的课题是否与“三农”有关作为标准。

猜你喜欢

新农科农科硕士
昆明理工大学工商管理硕士(MBA)简介
农科城如何为乡村提供“振兴样板”
公费农科生培养试点工作实施
农科问答
农科110专家,你们辛苦啦! 省总工会与省科协联合举办农科110专家送清凉慰问活动
基于新农科建设背景下的《动物生理学》课程思政建设初探
如何写好硕士博士学位论文
不必对硕士卖米粉大惊小怪
军事科学院1994年招收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