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重人格的隐喻表达:镜像视域下的《黑天鹅》视听语言研究

2022-12-18宫泽西

西部广播电视 2022年13期
关键词:妮娜黑天鹅镜像

宫泽西

(作者单位:北京外国语大学)

平面镜成像作为一种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物理现象,仅仅通过光的反射作用便能真实、完整地再现客观世界,因此镜像成为人类进行自我认知、拓展视觉空间的重要手段。尽管镜像可以被人类的视觉所感知,但其本质仍是一种无法触及的、转瞬即逝的虚像(Virtual image),因此自古以来镜像便被人类赋予了一抹神秘的虚幻色彩,并作为一种修辞手段和表现方法在千余年来的艺术实践中被广泛运用[1]。在文学领域,古希腊神话中那耳喀索斯在水面上堪称完美的倒影是镜像;在美术领域,法国印象派画家莫奈(Claude Monet)的《睡莲》组画(Bassin aux nymphéas)中池塘水面上倒映着的袅娜光影是镜像;在电影领域,波兰导演基耶斯洛夫斯基(Krzysztof Kieślowski)的代表作《蓝白红三部曲之蓝》(Trois couleurs: Bleu)中病房玻璃窗上映照的茱丽患有精神疾病的母亲的形象也是镜像。

达伦·阿罗诺夫斯基(Darren Aronofsky)导演的影片《黑天鹅》中运用了大量类型多样的镜像表现手法,使得这部影片极具心理学研究价值。作为一部充满幻想情节的惊悚影片,《黑天鹅》讲述了年轻芭蕾舞演员妮娜的故事。能够在公演中扮演天鹅女皇是舞团中所有女孩渴望实现的终极梦想,然而天鹅女皇的最佳候选扮演者妮娜在最终获得这一角色前却陷入了严重的心理困境。另一名天赋异禀的演员莉莉(Lily)来到舞团后,成为天鹅女皇的替补演员,妮娜的梦想极有可能因为莉莉的出现而彻底破灭,她的心理便由此变得近乎癫狂。与一般的幻想型惊悚影片不同,除了别具匠心的视听语言技巧以外,《黑天鹅》这部影片还巧妙地运用了“镜子”这一富有隐喻功能的物品,将主人公心理的复杂性表现得淋漓尽致,亦使影片产生了多义性。本文尝试通过分析影片的视听语言及其对镜像的运用,揭示经由镜像所表达的妮娜备受折磨的精神世界。

1 镜头形式与心理表现

1.1 半主观镜头与主观镜头

观众基本上是以妮娜的视角代入影片的。影片开始,观众看到的即是妮娜的梦境,摄影机沿着她的行动轨迹,与她一齐舞动。此时以半主观镜头为主,拍摄妮娜的背影。虽然导演在此前执导的影片《梦之安魂曲》和《摔角王》中也使用了这一表现技巧,但影片《黑天鹅》显然具有更加丰富、独特的意蕴。半主观镜头使观众和妮娜拥有同一种感知周遭环境的视角,并为妮娜后续做出癫狂举动进行了铺垫。阿罗诺夫斯基的这部影片塑造了一位拥有双重人格的女性舞者形象,片中一系列的半主观镜头向观众揭示了这位芭蕾舞演员内心的阴暗面,即充满了焦虑与怀疑心理。

导演还选用了主观镜头来表现妮娜的恐慌,这一表现手法能够使观众直观地感受到角色的焦虑。当妮娜正在演绎黑天鹅时,主观镜头突然切换到妮娜的视角,在瞥见莉莉推门进入排练厅后,正在旋转舞动的妮娜瞬间失去了平衡,非常直观地展现了妮娜迷惘与困惑的精神状态。影片的结尾同样采用了主观镜头视角,当妮娜在公演舞台上扮演白天鹅的时候,她被王子高高举起,但一阵炫光过后,她惊恐地看到另一位女舞者居然拥有与自己同样的面容,妮娜因内心充满恐惧而失去平衡摔倒在地。这两个片段中导演对半主观镜头和主观镜头的运用,使观众切身感受到了妮娜的焦虑。

1.2 镜头中镜像的运用

苏格兰人类学家詹姆斯·弗雷泽在《金枝》写道:“有人相信人的灵魂在自己的影子里,也有人相信人的灵魂在水中倒影或镜中的映影里面。”[2]人类从远古时代便开始将镜像与精神、灵魂、心理、自我认同等范畴紧密联系在一起,故而研究视听语言中镜像的运用,对于探究角色心理与影片内涵至关重要。

镜子在影片中出现多次,用以刻画并突出妮娜复杂的心理。以影片中妮娜在镜子前与母亲的谈话场景为例。妮娜的镜像两次出现在饰以线型纹路的镜子中,镜中被纹路隔开的镜像即是妮娜人格分裂的象征:镜子的一面展现了一位天赋异禀且前途光明的女舞者形象,镜子的另一面又展现了一位被失败和沮丧所击垮的年轻女性形象。

当妮娜得知自己被选定饰演天鹅女皇一角后,她来到洗手间封闭的隔间里打电话告诉母亲这一喜讯。然而,当她从隔间出来后,却意外地发现洗手间的镜子上赫然写着五个红色的字母“WHORE”,意即“性工作者”。此时观众极有可能会出于思维定式而联想到这一报复举动是由嫉妒妮娜的其他女性舞者所为,但此处有一个至关重要的细节,即镜面上字迹的颜色与妮娜在贝丝化妆间内所偷的口红的色号完全一致。此外,先前妮娜为了争取到天鹅女皇的角色,在前往托马斯办公室自荐的途中,她对着地铁车厢内的玻璃涂的也是这支口红,而随后她也的确成功诱惑了托马斯。因此,这里可以将洗手间镜面上的侮辱性字迹看作妮娜自我思想的投射:她对于自己取代了贝丝在舞团中的核心地位产生了负罪感,并且她也曾后悔向托马斯使用美色博取机会,尽管托马斯早已展现出了选她饰演天鹅女皇的意图。

随着妮娜心理焦虑程度的加深,她的双重人格不仅出现在镜中世界,也出现在现实生活当中。当妮娜将头部沉浸在浴缸内时,她感知到水面上方出现的第二重人格形象。水面在某些情况下会具有类似于镜面的反射特质,因此可将其看作镜子的一种特殊存在形式。例如,古希腊神话中的那耳喀索斯,就是因为看到自己浮现在水面上的英俊面庞而迷失自我,最终失足落水而亡[3]。相比那耳喀索斯,此时妮娜的心理状况更为复杂,其真实人格与镜像人格的地位彻底颠倒了。此时,并不是妮娜自己俯身出现在水面上方观察自己的倒影,而是她可怕的第二重人格心满意足地凝视着水中的本体,妮娜本人却被囚禁在了镜面之下。

妮娜对于芭蕾舞的热情与痴迷贯穿整部影片,然而这种热情也是不断促使她做出可怕举动的动力。镜像的屡次出现揭示了妮娜挥之不去的心理负担,以母亲让妮娜看镜中她背部的伤口为例,妮娜背部的伤痕是她自己在心理压力过大时下意识用指甲抓挠出来的。为了防止妮娜再次做出伤害自己的行为,母亲要求她剪掉指甲。久而久之,剪指甲转化为一种条件反射式的习惯。当妮娜从浴缸出来看到背上的伤口后,她急忙找出剪刀修整指甲。画面随即转向镜子中呈现的妮娜的上半身,妮娜的面部神态是凶恶的,她正在激动地将指尖剪破。又如在欢送贝丝的宴会上,妮娜站在洗手间的镜子前发现了自己指甲附近的伤口,于是她愤怒地将那一块皮肤掀开,鲜血突然涌出,此时的镜子成为妮娜自残行为的见证者。而后,母亲在卧室里关切地询问妮娜的脚伤,并指责妮娜过于严苛地要求自己。妮娜破损的手指与她足尖上由于刻苦练习舞蹈而形成的伤口形成了相互照应的关系,即妮娜渴望在芭蕾艺术上有所造诣,为此不顾伤痛,通过严苛的训练以不断地实现自我超越。然而,也正是由于追求极致完美,妮娜才产生了异化的心理状态。

阿罗诺夫斯基的这部影片突出了芭蕾舞兼具精准性与瞬时性的特点。当托马斯为挑选《天鹅湖》中的各类角色而要求演员试跳的时候,电影画面上呈现的是镜中舞者的足部特写。动作的精准与协调充分展现了舞蹈艺术的纯粹性,而舞蹈动作又因为一面面相对而置的镜子的反射展现出了无限性。镜子能够瞬时且完美地呈现出舞蹈动作,因此镜子亦是一种极致完美的象征[4]。妮娜在影片中多次表现出了对于极致完美的追求,但由于她并不能像自己所期望的那样掌控所有的变量,于是这一追求便成为她心理异化的源头。影片中妮娜巨大的心理落差多次反映在其本体行动与镜像行动的不一致当中。以彩排那日女裁缝为妮娜测量服装尺寸为例。妮娜站在两面相对而置的镜子之间,两面镜子由于相互反射呈现出了无数个妮娜的镜像,镜中形成了一个宛若深渊的空间。当妮娜纹丝不动地观察镜中的自己时,突然发现其中一个镜像竟然活动了起来。类似地,当妮娜于公演前一晚在排练厅内进行最后一次练习时,她发现已经停止舞蹈的自己却在镜中继续舞动着。影片正是通过运用妮娜本体与镜像的行动不一致这一表现手法,隐晦又巧妙地向观众传达了妮娜内心的局促不安与妄想倾向。

2 剪辑技巧与心理表现

2.1 影片基本剪辑技巧

影片的剪辑手法也服务于妮娜心理状态的展现。独特的剪辑手法在从妮娜离开酒吧直至返回家中的段落中尤为明显,看似中规中矩的蒙太奇组合却产生了耐人寻味的效果。妮娜和莉莉均坐在出租车的后排座位上,然而汽车行驶途中二人的面庞却始终并未同时出现在同一画面内,而是依次相继出现。此间二人唯一共同出现在画面上的动作便是牵手,这一剪辑技巧暗示妮娜此时已进入个人的幻想之中。妮娜回家后,镜子上呈现出了二人一同欢笑的情境。随后镜头又切换为在镜子的多面反射下二人镜像重合的画面,紧接着二者的镜像彼此分开,仿佛从其中一个镜像中诞生出了另一个镜像。根据次日莉莉的说法可以断定,当晚妮娜并没有和莉莉一同离开酒吧,但出于精神压力释放的需要,并获得如黑天鹅般邪恶的艺术灵感,妮娜一直将自己被压抑的人格投射在了对手莉莉身上,并产生了荒诞的幻觉。

2.2 蒙太奇与嵌套故事的组合运用

影片《黑天鹅》与芭蕾舞剧《天鹅湖》的故事框架基本相似。《天鹅湖》的故事情节分别经由妮娜和托马斯之口被二度嵌套在影片《黑天鹅》的叙事过程中,并且主要通过蒙太奇手段延伸其内涵。

当妮娜在酒吧中与男子闲聊时,她如此概括《天鹅湖》的情节:一个女孩变成了一只天鹅,需要真爱来打破魔咒,可她的王子错爱了别人,所以她自杀了。此处,妮娜以《天鹅湖》的故事情节概括并暗喻自己的个人经历。正如故事中变成天鹅的女孩一样,妮娜被囚禁在一具她无法掌控的躯体之中,她无法掌握自己的命运。托马斯的赏识使得妮娜心中压抑的不安和焦虑得以释放与宣泄,但不久后由于托马斯欣赏莉莉舞蹈中所表现出的不羁与魅惑,她再次陷入了心理困境。可见莉莉的人物设置与《天鹅湖》中的黑天鹅角色具有极大的相似性。但实际上,妮娜与莉莉之间并不存在敌对关系,妮娜所感受到的威胁是她自己缺乏安全感和自信所导致的。

影片的开头,托马斯让演员试跳舞蹈的时候也讲述过《天鹅湖》的基本情节:那个故事众所周知,纯洁无瑕的美丽少女(此时电影镜头转向妮娜)被天鹅的躯体束缚,她渴望自由,而只有真爱才能打破魔咒(镜头转向镜中的托马斯),她的愿望马上就要实现了,但就在王子表达自己的爱意之前,少女邪恶的双胞胎妹妹黑天鹅诱惑勾引了王子(镜头转向莉莉身旁的托马斯),在绝望之际,白天鹅跳下了悬崖,选择自杀,并在死亡中得到了自由。

排练厅中的镜子在此预示妮娜、莉莉、托马斯三人与白天鹅、黑天鹅、王子相似的命运走向。仔细观察镜头之间的衔接点便可以发现,妮娜身上出现了具有白天鹅与黑天鹅特质的双重人格。摄影机首先拍摄的是妮娜的面部,继而是她在聆听托马斯讲述《天鹅湖》时的背影。这种蒙太奇组合创造出了与镜像画面相似的效果,即当我们观察一个正在照镜子的人时,我们既可以看到其镜像,也可以从他身后看到其本体的背影。妮娜的正面镜头与背部镜头交替出现,表现了妮娜在自我认同过程中的迷惘。当妮娜得知托马斯让莉莉担任天鹅女皇的替补演员时,影片亦采用了这一剪辑手法。

3 音响效果与心理表现

在影片中,音效对于主观色彩的渲染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妮娜往往会在一片嘈杂的声音中感知到某种具有恐怖特质的声响,并且随着她的精神压力增大,她听到的这种声响就愈加明晰,甚至会产生回声的效果。脚步声、舞蹈中翅膀的扇动声及喘息声,皆营造出了一种极具威胁性的氛围。例如,在欢送即将结束舞蹈生涯的前任领舞演员贝丝的庆典上,站在托马斯身旁的妮娜清晰地听到了莉莉嘲讽式的放声大笑。妮娜所听到的音效种类也随着她幻想程度的加深逐渐多样。再如,妮娜坐在剧院回廊里等待公布饰演天鹅女皇一角的舞者名单时,其他舞蹈演员窃窃私语时的声音逐渐加大,产生了声源不断向妮娜靠拢的效果,给妮娜带来了一种步步紧逼的压迫感。

4 结语

影片《黑天鹅》最突出的特点与成功之处,在于其视听语言中运用了大量丰富的镜像表现。在影片中,镜子除了能装饰视觉空间、扩展叙事空间以外,还承担了隐喻功能,具有塑造人物形象、渲染环境气氛、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等多重功能[5]。镜子反射的不仅是客观物像,更是人类内心深处的欲望、妒忌、焦虑与无望。《黑天鹅》作为一部围绕芭蕾舞演员展开拍摄的影片,其导演阿罗诺夫斯基巧妙地发现并运用了舞者与镜子之间的密切联系,使用丰富的视听语言将排练厅中的镜子、化妆间内的镜子,乃至车窗玻璃、浴缸水面等类镜面事物有机地整合起来,为影片奠定了恐怖、阴郁的基调。而影片中随处可见的镜子,不仅对情节的起承转合起到了重要作用,也引发了观众对于自我深层次人格的审视与反思。

猜你喜欢

妮娜黑天鹅镜像
黑天鹅
镜像
除了“黑天鹅”“灰犀牛”别忽视了“大白象”
“灰犀牛”“黑天鹅”
小区里的黑天鹅
镜像
淘气鬼妮娜
镜像
对自我的超越:影片《黑天鹅》解读
《黑天鹅》:自恋与完美的达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