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文视角下国内真实事件改编电影研究
2022-12-18王向明
王向明
(作者单位:河北传媒学院)
近年来,大众的目光聚焦至社会层面,关注反映时代特征和人性冷暖的作品。纵观国内电影市场,真实事件改编电影凭借着其深刻的社会意义、广泛的社会认知吸引了一大批受众,并产出一系列优质影片,如《可可西里》(2004)、《湄公河行动》(2016)、《我不是药神》(2018)、《中国机长》(2019)等。在这些影片呈现出的诸多特质中,互文最为明显。法国学者朱莉娅·克里斯蒂娃认为:“任何文本的建构都是引言的镶嵌组合;任何文本都是对其他文本的吸收与转化。”[1]一切文本都是在前文本和现文本的基础上吸收、转化、引述而形成的。一个新的文本总是在无意中受到先前文本的影响,先前文本可能是同类文本,也可能是跨领域文本对该文本的影响。近年来,火热的文学改编,便是文学对电影的跨领域互文指涉。互文以其强大的包容性与功能性出现在电影理论的范畴中,并对真实事件改编电影的创作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给真实事件改编电影带来了新的创作 思路。
1 互文:现实与电影的相互映照
吉尔·内尔姆斯在《电影研究导论》中谈及从文本互涉的互文理论到电影互文性的推演。电影互文性产生于后现代语境中,它既是一部影片与另一部影片相互影射、模仿、戏仿或混成等的参照手法,又是一部影片文本与其他影片文本可能衍生的各种缠绕关系[2]。吉尔·内尔姆斯的理论对于研究电影文本内部的互文关系给出了更加具体的支撑。电影文本和文学一样,同样具备文本属性,电影创作过程中会受到先前文本和当前文本的影响,对这些文本进行吸收和转化后的电影艺术互文特征明显。同时,电影作为一门综合艺术,会受到戏剧、音乐、语言、文化、历史等多个方面的影响,不仅仅是文本互文,电影的视听、内容、结构、色彩等,都可以形成互文关系。不同的文本形式,由于载体的不同,其内容表现形式也会不同。文学作品不同于电影的可视化呈现,需要受众集中注意力,边读边在脑海里想象画面。而电影作为视听融合的艺术形式,主要通过画面和声音叙事进行呈现,因此剧本的情节结构和文本形式也有所不同。真实事件改编电影属于同一个作品不同形式之间的互文,两个文本之间的真实事件底本相联结,进行改编创造后,两个文本交织互为你我,形成不同形式但内容相似的文本内容。不仅如此,新闻报道作为真实事件改编电影的原型事件,在报道时讲究真实性、时效性和客观性,它要求语言简洁、凝练,用最短的文字讲述最真实的事件,与电影的表意方式不同。电影《湄公河行动》改编自发生在2011年的真实事件,讲述了中国商船在湄公河金三角水域遇袭后,中国警方跨境抓捕罪犯的故事。湄公河事件的相关报道多为“短频快”的新闻事件输出,将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主要人物用简洁凝练的语言阐述出来,新闻对事件的阐述主要按照事件发生的时间、因果进行线性叙事。电影并未采取相同的结构形式,在互文的影响下,导演借鉴类型电影的创作规律,采用戏剧式叙事结构,以事件发展的高潮部分为主要的叙事模块,事件的开端用文字结合画面快速交代,带领观众和叙事者一起从情节跌宕处开始沉浸式地观影,受众与主人公感同身受,从而产生更好的叙事效果。电影具有一定的情节模式和叙事方式,以期在有限的画面空间里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用精细化的电影语音传递主题思想。互文在真实事件电影改编的过程中,能够提供相关创作经验,使文本的跨形式转换更流畅自然。
2 互文在国内真实事件改编电影中的体现
真实事件改编电影以真实事件为底本,其中真实事件底本包含新闻事件、历史事件、人物传记等。真实事件改编电影是导演和编剧根据电影的特性在情节设计、人物塑造、意境营造等方面进行再创造的电影。
2.1 情节设计上的互文
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曾经说过:“在悲剧的六个成分里,最重要的是情节,即事件的安排。”[3]情节是叙事性作品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不论是文学作品还是电影作品,都离不开情节。真实事件改编电影的底本一般只是单纯地记录和报道,缺少对事件因果关系的描述和对深层次内容的挖掘;而电影剧本是经由选择、扩大、具体化及现实化等操作之后转变成的超文本,具有一定的情节模式,需要精心打磨,能够被改编为电影的真实事件原型故事,有着非线性结构和矛盾点突出等特征。编剧需要抓住这些特征,在改编的过程中对原型故事进行整合和修剪,对事件流程进行调整。同时,编剧在剧本创作的过程中,需要在真实事件底本的基础上,抓住原型事件的关键点,用电影化的语言精心设计情节。电影《我不是药神》以慢粒白血病患者陆勇冒险购买印度特价药被起诉,后被释放为情节框架主线,其原型事件包含电影改编所需要的矛盾点,给编剧提供了基础的结构框架。而编剧在改编的过程中保留了原型事件的基底,并在此基础上突破传统现实主义电影的线性情节结构,融入类型片创作模式,与公路片、商业片形成情节互文,吸收、转化了类型电影的结构模式,剧情上起承转合,用小节奏带动大节奏,引人入胜。这样的改编模式既能将原事件讲述清楚,又能使情节更加丰富和出彩,贴合电影的创作规律。
2.2 人物塑造上的互文
真实事件改编电影的底本不论是取材于新闻事件还是历史,都离不开事件发生的主体。拉康认为,主体的形成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而镜像阶段则是主体形成的开端,“主体只有通过镜像阶段,将自己还原到与外部世界的关系中才能真正地认识自我,为了认识自我、获得周围环境的认可,人们不得不选择自我的异化,在自我与他者之间挣扎,或者彻底异化,或者找到自我的镜像重新建立自我”[4]。自我的形成离不开他者对自我的期待,以及自我对自我的期待,最后形成的自我不再纯粹,而是融合了诸多社会因素与人文情感。电影中的角色生成,离不开对角色成长环境与情感态度的描写,与此同时,电影在塑造人物时,需要对角色进行更深层的塑造。真实事件改编电影在选材后,会对主角人物有一个现实的和非现实的深入了解。前者包括原型人物的成长环境和性格特点,后者则是导演和编剧根据电影的需要,根据以往的经验进行再创造。互文在此时发挥了其功能性,导演和编剧将以往的电影经验作为参考,将新闻事件中的扁平人物逐渐丰满,使其成为一个有血有肉的圆形人物。电影《亲爱的》中,韩德忠的原型人物孙海洋在儿子丢失前,在深圳开着一家包子铺,儿子丢失后跑遍全国各地寻子。电影中的韩德忠在编剧笔下是大公司老板,这样的身份为后续他带着寻子团队到全国各地寻子作了铺垫,更具逻辑性。现实中,孙海洋夫妻在孩子丢失五年后,带着对大儿子的亏欠,再育一子。电影中的韩德忠在影片的结尾哭着告诉大家妻子怀孕,自己没有遵守诺言,角色内心深处的无奈与挣扎深入人心。由此可见,电影和现实的互相映照,更令人唏嘘。
2.3 意境营造上的互文
意境强调:“通过观物取象、立象造境、境生象外以尽意、以缘情、以言志……形成了中国艺术独特的内蕴与风格。”[5]电影在中国的迅速发展离不开中国独有意境之美的融入,它是中国电影创作必不可少的美学特质,也正是这个特质使得中国电影在世界电影领域独树一帜。国内真实事件改编电影取材于发生在国内的真人真事,在改编的过程中必然会融入中国独特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电影《可可西里》便是这样一部高分佳作,其取材于发生在可可西里的真实故事。1985年以前,可可西里生存着超100万只藏羚羊,随着藏羚羊绒价格的上涨,藏羚羊被大规模猎杀。1993年起,在队长索南达杰的带领下组成了一支由汉族人和藏族人组成的巡山保卫志愿队,五年间,队伍一直进行着志愿活动,活动的过程中,队长和一名队员牺牲。导演陆川看到报道后深受触动,将其拍成了电影。只观看报道,观众没有办法直观感受可可西里的自然风貌和环境,而电影用纪实的摄影手法真实地展现了可可西里的地理样貌,并保留了原新闻事件中的主题——高原人民对藏羚羊朴实的爱,传递了中国民族精神的核心,营造了独特的意境之美。可以说,互文能够将文本放至更广阔的文化背景中,开拓创作者的创作视野,增强文本表意的多 样性。
3 互文视域下真实事件改编电影的意义与价值
3.1 扩大真实事件的影响范围
真实事件电影底本多为新闻事件或者历史史实,其文本传播范围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而电影具有广泛的社会属性,从诞生之初便受到大众的喜爱。一部真实事件题材电影的成功,并不囿于在大荧幕上对事件的还原程度,更重要的是能让观众对生活有更深入的认识和思考。在互文的影响下,导演和编剧在将真实事件改编为电影的过程中融入时代背景、社会人文景观,使用多样化的创作手法,在有效增强受众代入感的同时实现大范围传播。可以说,真实事件改编电影在世界范围内受到大众欢迎,归因于导演善于从开放的角度大胆挖掘人性。电影《解救吾先生》改编自演员吴若甫绑架案,电影通过真实细腻的笔触、纪实性的表现手法,客观描绘了当时的危险情形,上映后引起了强烈反响,也有效地扩大了原真实事件的影响范围,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真实事件改编电影的范例,有助于国内导演在艺术化创作的过程中汲取经验,也有助于其在制作出主题深刻、贴近生活而又具有社会意义电影的同时,扩大真实事件的影响范围。
3.2 促进社会的进步
电影之所以能成为“第七艺术”,除故事性强之外,更重要的是能够传递人文关怀,引导观众进行思考,让受众在观影后能受到启迪。真实事件底本作为改编文本的基础,重要性毋庸置疑。导演在选择真实事件底本时,除了考量该事件是否具备改编成电影的故事框架,还需考量主题意义是否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电影上映后是否能够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另外,导演和编剧在创作前需深入调研事件的来龙去脉,了解事件主人公的性格、背景,运用互文的相关理论,找到真实事件底本和剧本之间的平衡点,为剧本创作作铺垫。
《我不是药神》的剧本由三人共同完成,韩家女首先发现了该事件的动人之处,在完成初稿后,交由钟伟进行商业化创作。钟伟融入类型电影创作模式,将主角人物的社会地位在原型的基础上降低,同时融入类型电影的伙伴模式,设置了五个伙伴,每个配角人物的故事形象都是贴近现实生活的市民。这样的人物设定将人物弧光展现给受众,更具戏剧性和观赏性。最后交由导演文牧野进行再创作,融入导演对剧本的作者化表达。融合创作后的《我不是药神》拥有类型化的表达和生动形象的人物塑造,真实事件在电影的二次创造中持续发酵。电影上映后吸引了诸多观众重新搜索原真实事件后续,慢粒白血病群体得到了更多人的关注,可以说,电影为促进社会医疗体制的进步与完善贡献了一份力量。
3.3 弘扬正确的价值观
互文的相关理论能给导演和编剧提供新的创作思路,达到弘扬正确价值观的目的。《中国机长》改编自发生在2018年5月14日的川航航班备降成都事件,以该事件为底本,导演和编剧结合电影自身的艺术特性进行再创作,讲述了一个惊心动魄而又潸然泪下的真人故事,塑造了一批鲜活的角色形象。同时,《中国机长》采用线性叙事,用因果逻辑再现了事件的全过程,但并未落入复刻事件的俗套。在互文的影响下,导演和编剧借鉴了更多国内专题片的创作手法,运用多组生动形象的画面还原了飞机失事的过程和细节,营造出了空难题材应有的紧张氛围。在制造紧张感的同时,导演和编剧也进行了一定的航空知识科普,契合主流价值观的表达要求。
4 结语
通过互文在电影中的运用可以看出,互文的相关理念能够给由真实事件改编的电影提供一定的创作思路。影视工作者应多运用互文相关理念进行创作,突破以往电影创作模式的局限,开拓文本创作的疆域,推动国内真实事件改编电影更上一个台阶,创作出更多受众喜闻乐见、契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