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环境下民生新闻的发展探究

2022-12-18

西部广播电视 2022年13期
关键词:广大群众新闻节目民生

高 原

(作者单位:河南广播电视台乡村频道)

在新媒体环境下,我国民生新闻得到了飞跃式的发展,同时也实现了创新。传统民生新闻是从电视新闻发展而来,但新媒体、网络技术、信息技术的发展,给民生新闻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同时也给民生新闻带来了巨大的机遇。而民生新闻与各种媒体技术的融合,能够给广大群众提供更加丰富的新闻内容。

1 新媒体环境概念

新媒体概念是相对传统媒体而言的,新媒体具体而言就是立足互联网,将网络设备作为传播载体,继而向广大群众提供信息服务的媒体。新媒体概念比较宽泛,并不固定在某个特定的范围内,目前人们常见的新媒体是微博、微信、抖音等,特别是微信和抖音,成为我国使用人数最多的新媒体平台[1]。

2 民生新闻特点

2.1 观看群体相同

自2002年江苏电视台推出了民生新闻节目《第一现场》后,该节目收视率快速提升,开启了全国民生新闻节目发展的时代,但民生新闻类节目的播出时间大部分在晚上七点半之后,这就造成不同电视台的民生新闻节目播出时间冲突,又或者内容重复。同省不同城市的电视台容易出现这种问题,广大群众能够获取的信息较少,这也从侧面说明了民生新闻的受众基本相同[2]。

2.2 发展品牌化

在民生新闻节目发展过程中,大部分电视台的营销方式是将节目品牌化,从而利用品牌效应提升电视台的关注度。目前,我国大部分民生新闻节目是在发展初期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资金等,将栏目热度炒起来,然后通过内容吸引更多的观众,从而扩大受众范围、提升收视率。另外,很多专业学者也研究了民生新闻节目的发展特点,发现形成品牌的节目能吸引更多的受众,民生新闻节目的形象也随着品牌化的发展而不断提升,同时竞争力也快速提升,有助于提升节目的经济效益。所以,大部分民生新闻节目都会通过品牌化发展提高自身的收视率和经济效益。

2.3 立足广大群众的利益

民生新闻栏目的焦点就是广大群众的利益,其服务于广大群众,从而潜移默化地提升广大群众的综合素养。电视民生新闻栏目的题材来源于广大群众的日常生活,直接关系着广大群众的利益。可以说,民生新闻栏目的立场和广大群众一致,目的是让广大群众真实了解身边的事情。例如,我国的就业率和房价等都是广大群众非常关注的问题,民生新闻栏目也多将其作为播报内容,究其原因,对群众关注的问题进行解答是节目的主旨。

3 新媒体环境对民生新闻发展带来的影响

3.1 信息来源渠道增多

传统媒体的信息来源渠道比较少,非常依赖记者挖掘和市民反馈。而新媒体不同于传统媒体,在新媒体环境下,传播者和接收者之间的界限较为模糊,每个人都是信息的传播者,每个人都可以拍摄、传播信息。尤其是随着技术的快速发展,智能手机的功能不输于专业的拍摄设备,能够让广大群众随手拍摄自己身边的新闻,并且在网络平台中快速进行传播。同时,网络上互动性、影响力都比较强的平台也比较多,如微信、微博、快手、抖音等,因此民生新闻的信息来源渠道日渐增多。

3.2 受众被分流

与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的吸引力非常强,分流了很多传统媒体受众。传统媒体民生新闻题材大多是百姓都比较关注的内容,同时也是百姓自己身边的事情。但随着新媒体的崛起,民生类内容不再是传统媒体的专属题材,每个人都可以通过手机随时拍摄、上传到网络平台中。所以,新媒体凭借强大的传播能力和效率更高的传播模式,突破了新闻传播在时间和空间方面的限制,让广大群众能够通过网络平台随时接收新闻信息,这就冲击了传统媒体的民生新闻的发展。而且随着新媒体的发展,人们的阅读习惯呈现出碎片化、浅阅读的特点,尤其是随着短视频平台的发展,短视频融合了图文、音视频等元素,给人们带来了更好的体验感。由此可见,新媒体环境下,传统媒体的受众分流情况较为严重[3]。

3.3 记者职能被弱化

新媒体短视频具备低成本、制作快捷等优点,同时广大群众能通过智能手机将身边的事情上传到网络平台上,不仅满足了广大受众的碎片化阅读需求,也提升了广大群众的参与感。随着智能手机功能的不断丰富与各个媒体对素材需求量的上升,社会中出现了一种新职业——拍客,其日常工作内容就是拍摄各种新闻素材,然后联系不同的媒体出售新闻素材。新媒体也能通过这些拍客快速地收集各种新闻信息,拓展了信息来源渠道。另外,新媒体对素材要求不高,素材传输过程也比较简单。在突发事件发生时,专业记者无法第一时间抵达现场,拍客能通过手机获取现场的关键素材并在网络上发布。从这个角度来看,在新媒体环境下,电视记者的职能被弱化。

4 新媒体环境下民生新闻面临的困境

4.1 电视民生新闻及时性比较差

民生新闻栏目一般在固定时间进行播出,而且栏目内容也无法实时直播。从电视台栏目制作流程而言,民生新闻从信息采集到播出之间需要经过剪辑、审核等环节,及时性不强。在传统媒体时代,电视民生新闻及时性比其他传统媒体更强,但在新媒体环境下,电视民生新闻的及时性已不能满足受众需求。从发展的角度来看,新媒体新闻的及时性更强,而且新媒体新闻的传播渠道广泛。另外,随着我国网络技术的升级,网络传输速度越来越快,在民生事件现场,普通民众通过移动互联网就能传播现场的信息,包括图文、音频、视频等,甚至可以直接通过手机对现场进行直播。在此背景下,电视民生新闻节目时效性不足的特点愈发明显。

4.2 电视民生新闻互动性比较差

传统媒体的互动性较差,电视民生新闻的主要传播平台就是电视机,其新闻传播具有单向性,受众不能与栏目进行互动,电视媒体主要通过电视节目收视率了解广大群众是否喜欢该栏目,但不能有效了解受众的具体想法。电视民生新闻关注的是百姓身边的事情,但不能和受众之间进行交流,无法为受众提供其更感兴趣的新闻内容,久而久之,受众对民生新闻的关注度逐渐下降。另外,电视民生新闻节目的播出周期比较长,当天播报的新闻事件反映的问题不一定会及时解决,广大观众不能了解事情的全部。但是在问题解决之后再播出,民生新闻节目则会失去时效性。在新媒体环境下,将民生新闻上传到微博平台,广大受众能够针对内容进行点赞、评论等,通过多种方式表达个人看法,此时民生新闻和受众之间的互动性大大加强。同时,在新媒体环境下,广大群众也可以通过各种新媒体渠道持续关注民生新闻的发展状况,在新媒体平台中进行交流沟通,从而对民生新闻有更深的认知[4]。

4.3 民生新闻真实性降低

民生新闻的题材就是贴近广大群众的生活,但很多电视台的民生新闻同质化现象严重,这就导致广大群众容易出现审美疲劳。同时,部分民生新闻栏目为抢占头条,没有对民生事件进行认真核实,在节目内容表现形式上过于照抄照搬,导致民生新闻的真实性降低。也有部分媒体人为了提高新闻关注度,会上传、播报题目内容过于夸张的新闻,虽然成功吸引了受众的注意力,但也误导了受众。而这些行为会让民众对民生新闻的真实性产生怀疑,不利于媒体的长远发展。

4.4 部分民生新闻内容低俗

在新媒体环境下,部分民生新闻栏目为了提高浏览量,会盲目取用低俗新闻,新闻价值不高,甚至会产生负面影响。同时也有部分民生新闻媒体在事件本质反映层面缺乏深度挖掘,而且新闻素材的选择也没有紧扣主题,这使得民生新闻丧失了其原本的价值,阻碍了民生新闻的进一步发展。鉴于此,如果不对这种新闻现象进行管理,民生新闻的影响力会逐渐降低,不利于民生新闻实现可持续发展。

5 新媒体环境下民生新闻传播发展策略

5.1 走进人民群众,关注群众需求

一些民生新闻相关工作人员没有走进人民群众,不了解人民群众的生活状况。在此背景下,为促进民生新闻的进一步传播,民生新闻工作人员必须走进人民群众,了解人民群众的真实生活状态和其关注的重点内容与信息需求,从而针对性地进行信息报道,塑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具体来说,民生新闻工作人员可联合基层消防单位,对社会中的各种突发事件进行跟踪,并第一时间到达现场,如遇正能量事件,民生新闻记者可以及时进行报道并跟踪,将事件报道清楚,让广大人民群众能够对新闻事件有更加清晰、深入的认识,提高对民生新闻的关注度。

5.2 充分利用新媒体优势

在新媒体时代,新媒体的发展和崛起对民生新闻的传播具有重要作用,而且新媒体所具有的特点也非常明显,如传播时效性强、信息量大、表现形式丰富等。基于此,民生新闻传播过程中可充分利用新媒体优势不断创新传播方式,开拓新的新闻传播渠道,以此在更大范围内影响更多群众,增强受众黏性,提升民生新闻的传播力和影响力。同时,民生新闻采、编、播过程中,媒体从业人员也可以利用新媒体平台和网络技术对新闻素材进行采集,并对采集的各种素材进行编辑,从中选取热点民生信息进行报道。另外,民生新闻的播报也要坚持新闻真实性、严谨性、客观性等原则,使用更加年轻化的语言方式,扩大民生新闻受众群体,提升民生新闻的影响力。例如,民生新闻工作人员可以在网络新媒体平台开设官方账号,通过官方账号将新闻内容传播出去,提升新闻的时效性。与此同时,民生新闻工作人员可通过新媒体平台的互动渠道积极和广大受众互动,邀请受众参与民生新闻评论,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信息 传播。

5.3 充分发挥民生新闻的价值观导向作用

目前,电视民生新闻的发展和传播面临新的挑战,虽然对媒体而言实现经济效益非常重要,但电视媒体还担负着引导价值观、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重担,所以,民生新闻要加强对民众价值观的正确引导,从而发挥新闻传播的真正价值,促使社会和谐稳定。随着新媒体技术的更新换代,广大群众可以依据自己习惯的方式和需求获取相应的民生新闻信息,但这种情况有利有弊。其利在于广大群众能够轻松获取各种民生新闻信息,其弊在于信息的质量良莠不齐,网络中很多民生新闻都经过了二次加工剪辑,而二次加工后的民生新闻内容价值观导向容易被忽略,所以,媒体在网络传播民生新闻过程中,需要加强对价值观引导的重视,并对网络环境中的民生新闻进行监督,这样才能促使民生新闻实现长远发展。例如,社会中出现热点时,部分新闻媒体会一拥而上,未对信息的真实性进行严格审查,新闻的导向性不高。鉴于此,媒体需要充分发挥自身的权威性和公信力优势,对新闻事件进行详细调查,尽快将真实的新闻事件报道出来,并且做好价值观引导,帮助民众树立正确价值观,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5.4 强化民生新闻的互动性

电视民生新闻在发展过程中,因为缺乏互动性而阻碍了自身的发展速度和质量提升,同时也无法有效了解广大观众对民生新闻的建议。所以,电视媒体应积极构建互动平台,加强和受众的沟通,切实了解受众对民生新闻的要求,不断提升节目质量。另外,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电视媒体可以通过不同的渠道,强化与广大受众之间的互动,根据群众的需求不断创新节目传播的理念、模式等,提高民生新闻的质量。此外,电视媒体可通过网络留言、讨论、短信互动、现场连线等方式,调动观众互动的积极性,深入了解广大群众对节目的意见,有针对性地进行调整,提高受众黏度[5]。

5.5 积极发展民生新闻短视频

在新媒体环境下,时效性是新媒体重要的优势之一。短视频能够将图文、音视频等元素融为一体,在网络中快速传播,极大地提高了民生新闻传播的时效性。因此,电视媒体在新媒体环境下要提升自身的竞争力、影响力,可以不断借鉴短视频的优点,融合短视频的传播渠道和模式,积极发展民生新闻短视频,从而开发出适合民生新闻发展的新模式。值得注意的是,民生新闻向短视频方向发展,并不是简单地将不同平台叠加,而是要基于不同平台的特质和传播特点,结合自身优点,用不同的方式使民生新闻报道更加个性化,更加适应不同的短视频平台,从而吸引更多短视频受众群体的关注。

6 结语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人们已经逐渐适应了新媒体传播方式,在这个背景下,民生新闻的传播和发展需要不断结合新媒体,提升及时性、互动性。同时也要加强民生新闻的人文内涵和价值导向,这样才能推动民生新闻在新媒体环境下提升影响力、竞争力,为社会和谐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猜你喜欢

广大群众新闻节目民生
聚焦“三保障” 唱好“民生曲”
融媒体时代电视新闻节目传播路径与策略
融媒体电视新闻节目的传播策略研究
新闻主持人采编播一体化研究
民生之问饱含为民之情
“钱随人走”饱含民生期盼
民生寄语
民生新闻节目主持人“平民化”的正确表述
帐篷银行
治疗产后受风的秘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