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英国小学阅读教学的特征及其启示

2022-12-17石春让黄建敏

教学与管理(小学版) 2022年12期
关键词:英国文本小学生

石春让 黄建敏

摘要 英国的小学教育实行教师包班制,包班教师需要教授一个班的英语、数学、美术、体育、科学、历史、地理等课程。教师在教授课程时,非常注重阅读教学。教师在具体教学实践中,依据《教育法》,用灵活新颖、丰富多元的教学方法,从多层面开展阅读教学。小学阅读教学有力地提高了学生的认知能力、实践能力,培养了学生的独特个性。英国小学阅读教学启示我们,要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真正理解阅读信息,体验阅读乐趣,提升阅读应用能力。

关  键  词 英国小学 阅读教学 认知能力 阅读能力

引用格式 石春让,黄建敏.英国小学阅读教学的特征及其启示[J].教学与管理,2022(35):73-76.

英国人喜欢阅读,是流传已久的传统。在英国,时常看到人们在火车上、地铁上、公交汽车上、公园草坪上捧着报纸或书本在阅读。当代的英国小学教学依然非常重视阅读教学,因而,英国小学阅读教学的鲜明特征值得认真探讨。笔者在英国访学期间近距离接触英国小学的阅读教学,并对一些校长、教师、学生、家长进行采访,试图探究英国小学阅读教学的特征和对我国小学教育的启示。

一、英国小学阅读教学的特征

1.贯穿于各门课程教学

在英国的绝大部分地区,儿童 5岁上小学,就读一年级(Year1),11岁时完成六年级(Year6)的课程。所有小学生在六年级结束时,会参加小学结业考试(National Curriculum Tests),这标志着小学毕业。小学毕业生也可以多参加一个11+(eleven plus)的考试,这是一个智商考试,通过考试的学生可以选择去文法学校(grammar school)。如果在文法学校上学,学生将来更有机会考入英国知名高等学府,如牛津、剑桥大学。一般约有10%的小学毕业生可以通过11+考试,另外90%的小学毕业生会进入综合学校(comprehensive school)继续学习。

一般地,英国小学可分为两类:公立学校和私立学校。不同类别的学校都拥有高度自由的权力,可以开设不同课程。英国大部分小学都开设英语、数学、体育、历史、地理、美术、信息与通讯技术、科学等课程,且把英语、数学、信息与通讯技术、科学设定为核心课程。许多小学的课程教学遵循的是教师包班制度[1],即一个班的英语、数学、科学、体育、历史、地理、美术等课程的教学任务都由一个教师来完成,相应地,这个班的名字也由这个包班老师的名字命名。同时,每个班都配有一个助教,协助包班教师完成教學任务。但是,信息与通讯技术、音乐和外语课的教学任务则由专职教师完成,这些专职教师一般在多所学校上课。

英国小学独特的包班制度为阅读教学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包班教师能够从宏观层面和微观层面开展阅读教学。从宏观层面看,包班教师可以在自己任教的所有课程给学生进行有效的阅读训练。从微观层面看,包班教师可以在英语课上专门给学生开展阅读训练,以提升学生的英语(语文)素养,这些素养包括单词拼写、组词造句、语法运用、基础写作等技能。这些技能是学生培养良好的英语(语文)素养的必备要求。

英国小学独特的包班制度与英国《教育法》中的教学目标有关。英国《教育法》1944年颁布,1988年修订,是英国教育的基本大法。《教育法》中对小学教育的目标是:要教会小学3R技能,即“阅读、写作、算术”技能(reading, writing and arithmetic),帮助孩子们成为能够积极融入社会的人;要积极引导孩子认知社会(to socialize children),也就是向孩子们传授成为良好公民的规则和价值观,以便他们将来能融入社区生活,为英国发达的工业经济体做出贡献。可以说,正是为了实现《教育法》规定的教育目标,英国大多数小学才形成了英国小学教育的包班教师制度。相应地,因为有了《教育法》这个“指挥棒”,包班教师才会强化阅读教学。由于包班教师要教授大部分课程,并且要认真开展阅读教学,所以各个教师都会用多种方法开展阅读教学。

2.多层面开展阅读训练

多层面的阅读训练主要是在英语(语文)课的教学过程中展开的。英国有全国教学大纲,但没有规定统一的教材或课本。一般地,教师上课时没有教材也没有课本,而是根据全国教学大纲,自由地给自己班上的学生选择阅读文本。教师选择的阅读文本来源是多渠道的,有的是权威出版社的推荐文本,有的是来自报纸、书本、互联网或专业资源网站的文本,有的则是教师自己日常阅读偶然发现的文本。在英国,面向小学生的阅读文本非常多,内容丰富,形态多样。英国小学的教室里都有若干书架,书架陈列着学校购置的各类书籍[2]。教师也常从这些书中选择阅读文本。学生可以带着书籍在学校的任何地方随意阅读,也可以把书籍带回家阅读。教师会根据学生的年级选择不同的文本,指导学生阅读。如教师会给低年级学生选择图画书,而给高年级学生选择简易文字书。对同一个班上的学生,教师也会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兴趣,给他们推荐不同的书籍。大部分学校的教师从一年级开始,会给自己班上的学生布置每周至少读2本读物。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一般会简要讲解完阅读文本的主旨和写作特征,同时给学生发放活页练习,让学生自己阅读并完成活页练习。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会发现个别同学的学习能力不高或阅读速度较慢,此时会根据个别学生的学习程度和阅读速度的快慢发放不同程度或不同量的练习。

教师在选择阅读文本时,有明确的目标,即要引导小学生通过阅读认识单词、增长词汇量、学习拼写、掌握语法,明白简单的逻辑,掌握简单的道理等。在英国,小学生的家庭作业基本上都与阅读有关。对于小学低年级学生而言,最主要家庭作业就是把教师指定的阅读书带回家继续阅读。对于小学三年级以上的学生而言,家庭作业是阅读各种文体的文本,并学习一些基本的写作技能。

3.注重学生的认知能力培养

认知能力(cognitive abilities)是指人脑加工、储存和提取信息的能力,即人们对事物的构成、性能与他物的关系、发展的动力、发展方向以及基本规律的把握能力。认知能力的具体表象是文字表达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反映速度、空间识别能力和质疑能力等。小学阶段是培养认知能力的非常重要的阶段。

教师会在不同课程的教学中使用不同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开展阅读训练,更重要的是教师会引导学生把阅读到的信息与具体实践相结合。例如,讲历史课会带学生到历史展览馆参观,讲自然知识会把学生带到自然博物馆参观。每个教师的教学方法灵活多样,各具特色。如在北桑朴顿市的一所学校,四年级的教师集体备课时提出,把历史课的教学内容和地理课的教学内容结合起来,专门开展“中国周”教学活动。在“中国周”期间,老师买来与中国文化有关的物品,如中国美食、工艺品和日常用品等;带领学生书写与中国文化密切相关的标语,绘制介绍中国景点的图画等;学校广播里播放经典的中国歌曲,一些班级的老师还给学生教唱中国歌。“中国周”教学活动原计划持续一周,但是教师们发现,学生的兴致很高,还想探索更多与中国有关的信息。于是,他们又带领四年级的学生到约100英里外的伦敦市华人居住区“中国城”和大英博物馆的中国展厅参观。还邀请班上两位中国学生的家长亲自到学校给学生展示中国饺子的制作过程,并请学生品尝。通过具体实践,学生们对中国文化有了直观而具体的了解,他们深刻而具体地感受到中国文化的独特之处,也对他们的世界观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有效地提升了学生的认知能力。

4.凸显学生的实践能力

教师主要通过科学课程的教学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即培养把阅读文本中的信息变成学生能够灵活运用的信息的能力。对小学生而言,实践能力包括三部分:一是愿意参与的热情;二是敢于参与实践的勇气;三是不断娴熟的动手能力。在英国,学生的实践能力是以阅读为起点的。但是,阅读文本只是开端,犹如打开大门的钥匙,培养小学生的实践能力才是重头戏。

在英国,小学教师会用多种方法点燃学生参与实践的热情,增强学生参与实践的勇气,引导学生不断提升动手能力。在科学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会引导学生先阅读文本,然后开展具体的技术操作。许多小学的教室里摆满各式各样的教具和玩具,教师会合理安排时间,有效指导学生阅读文本,然后操作相关教具、玩具,其中学生阅读文本用时较少,操作教具、玩具亲自实践则是课堂的主体活动。一些学校则建有专门的实验室,用于教师操作演示实验,但更注重组织学生分组做实验。许多教师善于利用已有的教学仪器,设计出不同的实验方案,引导学生做不同的实验,启发学生思考。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做实验,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不同科学领域的原理和相关知识。

5.培养学生的独特个性

英国的小学通常规模不大,一个年级拥有几个班,每班的学生不超过三十个人,总体上一个学校只有二三百名学生。学生上学时间为上午9:00至下午3:30,中午不回家,大多数学生自备午餐,少数学生在学校的餐厅就餐。一节课的时间一般为25~35分钟,课间休息时间为20~25分钟。无论是课堂内还是课堂外,教师们都特别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

重视个别教育的客观结果是儿童的个性鲜明,充满朝气和创造活力。在具体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多采用启发式、讨论式、探索式来引导学生理解、习得、运用阅读文本中的信息。教师们会营造宽松的环境,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开展讨论。课堂上,学生分小组围坐在地板上或课桌周围,积极发言,自由陈述自己的观点,展示自己的个性[3]。每一个儿童都有其内在的潜力和特点,教师的责任就是确保每一个儿童都能够在其固有的基础和素质上获得充分发展,使他们成为既具有公民一般素养,又具有鲜明个性和独特才能的人,成为能够自食其力并对社会有用的人。这种阅读教学活动本质上是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始终处于开动脑筋、独立思考的积极状态。在这样的阅读教学过程中,学生不仅习得了知识,更主要的是学会了学习的方法,培养和锻炼了发现知识、探索真理的创造意识和能力。

培养学生个性还表现在布置差异化家庭作业上。一般地,教师一周布置1~2次家庭作业,低年级学生10分钟左右即可完成每次的家庭作业,高年级学生完成家庭作业的时间则不会超过1个小时。教师会根据学生的学习程度布置作业,给学习好的学生布置的作业可能是两页或三页纸的练习,给学习差的学生只布置一页纸练习。

在英国,每个公立小学的学生都有一个阅读记录本。这个记录本记载着小学生的阅读情况,是教师、学生、家长联络的纽带。学生每天回到家里,要给家长阅读,家长要备注孩子阅读中出现的问题,比如发音不准、故事情节讲述不清等。教师会及时了解这些信息,如有必要会及时与家长沟通,以便用统一的标准来解决学生的阅读问题。学校也会积极邀请家长去学校听学生读故事,学生阅读故事可以在教室进行,也可以在校园的草坪上进行,学生轮流阅读,每人阅读几页,之后家长要在学生的阅读本上签名,并写出简要评论。这样,小学生可以在不同场景中体验阅读的乐趣,形成独特的阅读能力。在英国,每个公立小学的学生还有一个听写记录本。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对小学生而言,正确地写出单词及应用单词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英国教师不会布置大量的作业,让孩子通过大量练习来掌握新的单词和单词的使用规则。相反,教师布置作业的数量很少,而是强调通过一些方法,让小学生掌握单词拼写规则和发音特征。

教師会跟家长及时地沟通,以便相互了解阅读教学的基本情况。教师与家长的沟通,有的是个别沟通,有的是全班性沟通。个别沟通就是教师单独与某个学生家长沟通学生的阅读问题;全班性沟通就是教师在家长群里发布公告,汇报近期孩子阅读训练的情况。例如,学生进行了一次单词听写测试,成绩不是很好。教师就以公告的形式,向家长说明学生情况。一位教师在群公告中这样说,“本次听写的单词具有读音相同,拼写规则不同的特征,现在学生还不能很好地掌握这个规则,需要慢慢地训练。”

二、英国小学阅读教学对我国的启示

1.引导学生真正理解阅读文本中的各类信息

在我国,小学生在接受阅读训练过程中,常有不能真正理解阅读文本中各类信息的情况。阅读文本中的各类信息,对成年人而言非常简单,但是小学生却并不一定能理解。因为小学生的认知能力有限,常常不能真正理解阅读文本中的各类信息,如一个词汇描述的物品的具体样态是什么?一些抽象词汇表达的具体含义是什么?一些词汇的字面意义是什么?在具体文本中的语境意义是什么?两者为什么不同?等等。只有让小学生真正理解阅读文本中的各类信息,才能有助于学生提升阅读能力。在我国,阅读教学常会引导小学生做各种各样的阅读练习题,这些练习题有助于培养小学生对阅读文本中各类信息的理解能力。但是,练习题的设置比较枯燥乏味,且有意识引导小学生如何向标准答案靠拢,导致小学生在培养阅读能力过程中会渐渐地形成一种套路,不利于小学生真正理解阅读文本中的相关信息。

英国的小学阅读教学很注重让小学生理解文本中的具体信息。小学生可以通过见识具体的物品、参与具体的活动来见识阅读文本描述的具体信息,这有利于小学生直接地、近距离接触具体的物象以及具体的信息。這样,小学生对阅读文本中的各类信息就有了清晰、准确的理解,通过这样的方式积累的信息也会印象深刻。

2.引导学生体验阅读乐趣

在我国,许多小学生常常体验不到阅读的乐趣,原因是多方面的,如阅读作业种类太多,阅读任务量太大、太难等。对一些学生而言,阅读课是枯燥乏味的,阅读作业是一个巨大的负担,学生渐渐对阅读产生厌倦甚至抵触情绪。

英国的小学阅读教学启示我们,小学的阅读教学应该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具体而言,小学生的阅读文本应该以简易文本为主,文本的形式要多种多样。对同一班级的学生,教师在考核、培养阅读能力的过程中也应因人的智力能力而不同,不应强性要求同一班的每个小学生都达到同等水准。教师需要多观察、多分析,并精准掌握同一班每个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差异,布置不同阅读任务,让不同能力的学生完成不同样态的阅读作业。教师的主要任务是让小学生对阅读增加兴趣,并渐渐地喜欢阅读。

3.引导学生提升阅读应用能力

阅读能力由两部分组成:输入能力和输出能力。其中,输出能力更显重要。阅读输出能力就是小学生能够清晰地说出阅读文本的核心内容是什么,具体信息是什么,以及自我展示观点的能力。在我国,教师不注重小学生的阅读输出能力培养。例如,教师在教授总结阅读文本核心内容时,往往是引导学生如何在文本的某个位置找到主题句或总结性的内容。这样,学生会感觉阅读学习是机械的,是枯燥的,是没有价值的。

英国的小学阅读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独特个性和实践能力。这启示我们,教师在阅读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展示自己对阅读文本的理解和感受,要关注学生在阅读文本中独特的理解、新奇的感悟,并且鼓励小学生更清晰、更详细地描述自己的理解和感悟,还要鼓励其他同学展示不同观点。另外,在我国的阅读教学中,应该加强小学生的口头表达训练。口头表达与书面表达相辅相成,都能够培养小学生的表达能力,但是口头表达更有利于小学生快速地产生观点,培养思维能力、自信心和随机应变能力。

英国小学教育很重视阅读教学,教师在具体教学实践中,各显神通,用灵活新颖、丰富多元的教学方法,从多层面开展阅读教学,以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实践能力,培养独特个性。我国的小学阅读教学可以学习英国的经验,以使小学生体验阅读的乐趣,提升其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1] 李占起.英国小学教育的四个特点[J].教学与管理,2014(35):59-60.

[2] 祝禧.英国小学阅读教学印象[J].小学教学,2005(07):52-53.

[3] 莫莉莉.英国小学教学模式探析及其对中国的借鉴[J]. 开放教育研究,2004(01):51-53.

*该文为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项目、西安外国语大学科研项目“‘一带一路沿线阿拉伯国家开放教育的先进范例及对中国高等教育的启示”(19XWD09)的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英国文本小学生
英国的环保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欧盟同意英国“脱欧”再次延期申请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英国圣诞节
我是小学生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如何快速走进文本
英国立法向酗酒“宣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