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美好生活需要内涵的框架建构
2022-12-17汤茂玥
汤茂玥,刘 婷
(河南师范大学 科技与社会研究所,河南 新乡 453007)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1]这是自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之后,我国社会矛盾的又一次重大转变。从“物质文化需要”到“美好生活需要”的转变预示着我国社会发展进入了新阶段、新时代。与此同时,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曾多达十四次地提到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可见,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已经真正成为党和国家关切点,成为国家在新时代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美好生活需要”并不是一个单一的概念,而是建立在马克思需要理论的基础上,将人民当作其核心、将奋斗作为其实现的助推器,并且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一个体系结构。
一、支撑美好生活需要的理论底基:马克思需要理论
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发展的指路明灯,它为中国前进道路提供了理论基础,我国现实社会中的许多问题都能在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中找到答案,关于“需要”的问题也不例外。马克思恩格斯在其著作中多次探究“需要”问题,最终形成了唯物史观视域下的马克思需要理论。马克思需要理论把人的需要按照由低到高的层级划分为生存性需要、享受性需要、发展性需要。生存性需要是人类最基础的需要,是保持人类生命活动所必需的,如吃、喝等。当最基本的生存性需要被满足之后,人们就会开始出现享受性需要,即当人民能够“吃饱饭”后,就开始渴望“吃好饭”。最后,马克思认为人类还有一个终极需要,即“自由而全面发展”的需要,简言之,即发展性需要。满足人民的生存性需要、享受性需要是人民产生发展性需要的前提和基础。另外,马克思还按照需要的对象将人的需要划分为物质需要与精神需要两类。物质需要是指人类对于物质的需求,如人对房屋的需要、对食物的需要。精神需要则是指人在精神上的追求,如尊重、爱情、友谊。应当注意的是,这些需要都不是独立存在、互相分隔的,而一直处于互相联系、融合之中。
进入新时代,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被频繁提及。它不仅是对马克思需要理论的继承,更是马克思需要理论在新时代的弘扬。其实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一直存在,不同历史时期对美好生活的具体需要内容不同。在古代,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是渴望实现一种“大同社会”。到了近代,西方国家的侵略使得中国人民饱受战火纷扰,这一时期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是渴望能有一个和平统一的祖国。进入新时代,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更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马克思并未在其著作中明确表达过美好生活需要,但是根据分析,新时代的美好生活需要其实就是马克思所说的生存性需要之外的更高层级的需要,如精神需要、享受性需要甚至发展性需要。但是,这也不代表新时代人民的生存性需要可以不被重视,新时代必须在更高质量地满足人民生存性需要的同时,满足人民对于享受的需要、对于精神的需要、对于良好生态环境的需要等一系列更高层级的需要。
二、贯穿美好生活需要的一根红线:人民
人民作为国家的主人,作为社会活动的主体,是贯穿于整个美好生活需要的一根红线。
首先,人民是美好生活需要所特有的主体。马克思承认动物具有需要,但认为它们的需要是粗糙的、被动的,仅仅是维持自身生命存在的需要,“只生产它自己或它的幼仔所直接需要的东西”[2]。所以,动物不可能存在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人类则不同,美好生活需要就是马克思所认为的更高层级的需要,与动物那种被动的、简单的生存性需要截然不同。换言之,人类的存在是美好生活需要存在的前提与基础,没有人类的存在就不会出现美好生活需要。因而,人民是美好生活需要特有的主体,美好生活需要是人所特有的需要。
其次,美好生活需要的产生与实现依靠人民。人们的美好生活需要不会凭空出现,也不会自动实现,它的出现与实现都离不开人民实践活动的作用。在人类诞生初期,人的需要与动物的需要几乎相同,都是为了维持生命存在的生存性需要。人们学会实践活动后,就能够通过劳动来满足自身的某些需要,马克思说过:“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3]生产就是进行实践活动,人类通过生产会从低到高逐级满足自身的需要,低层级需要得到满足之后就会促使出现更高层级的需要。因此,需要的出现和实现都离不开人类实践活动的作用。美好生活需要同样是如此。具言之,一方面,美好生活需要的出现依靠人民。在我国生产力还不够发达时,人民最渴望的是吃得饱、穿得暖,人民的生存性需要占据首位,这时美好生活需要并未出现或者说并不是人民最需要的。目前,我国人民经过多年的努力,经济水平、现代化水平等综合国力已位居世界前列,人民的物质文化需要已经基本得到满足,此时,人民开始有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即出现了更高级的美好生活需要。另一方面,美好生活需要的实现依靠人民。习近平总书记说过:“实现我们的奋斗目标,开创我们的美好未来,必须紧紧依靠人民。”[4]人民群众是历史的推动者,社会要发展、梦想要实现都离不开社会中的每一个人。所有需要的满足都离不开人类自身,从最基础的生存性需要到马克思所说的人类最终的发展性需要,每一个需要的满足都要求人民脚踏实地的努力。
最后,实现美好生活需要的最终目的是人民。在资本主义社会,资本家所做的一切都只是为了获得大量私人财富,其他人都只是资本家们获得财富的工具、手段,资本家们“力图创造出一种支配他人的、异己的本质力量,以便从这里面获得他自己的利己需要的满足”[5]。因此,资本主义社会中人民并不是最终目的,财富才是。而马克思主义不同,马克思恩格斯终其一生都在探索人类如何“自由而全面发展”,都在寻找实现人类解放的道路。作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无产阶级政党,始终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与使命,中国共产党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人民能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可以说人民是我党所做的一切的最终目的。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所说,“在更高水平上实现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6],体现出中国共产党始终践行着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因此,实现美好生活需要的最终目的不是个别人、少数人的幸福,而是全体人民的幸福。
三、实现美好生活需要的动力引擎:奋斗
奋斗简单来说就是克服各种困难去达到某个目的。其中包括了三层含义:第一,必须努力去实践、去行动;第二,会经历许多困难;第三,最终会实现某个目标。这三层含义能够分别对应美好生活需要满足过程中的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我们为了实现美好生活要行动起来,第二个阶段是在行动的过程中会遇到许许多多的困难,第三个阶段是我们通过克服这些困难最终满足自身美好生活需要。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提出,“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要幸福就要奋斗”。可见,奋斗是美好生活需要得到满足的动力引擎。
一方面,奋斗能够使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得到满足。人与动物最大的区别就是劳动,即“一当人开始生产自己的生活资料,即迈出由他们的肉体组织所决定的这一步的时候,人本身就开始把自己和动物区别开来”[7]。人类最初通过劳动来满足自身基础的生存性需要,当人类生存性需要得到满足后就会出现更高层级的需要。任何需要的满足与发展都离不开人类的劳动,美好生活需要同样如此。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人民通过不懈奋斗使一个久经磨难的国家实现了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人民的基本生活得到改善、物质文化等基础需要得到满足,人们不再为了吃、穿、住发愁,即人们的生存性需要已经得到极大满足。在此基础上,人民产生了美好生活需要,并且美好生活的需要已经逐步成为新时代人们最渴望、最关注的需要。这种需要的满足同样要求人民继续奋斗。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真抓才能攻坚克难,实干才能梦想成真。”[8]总而言之,无论是物质需要、精神需要、生存性需要、发展性需要,还是新时代的美好生活需要,这些需要都只有依靠人民的艰苦奋斗才能够获得满足。可以说,中华民族的奋斗史就是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满足史,奋斗是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得到满足的助推器。
另一方面,奋斗本身就属于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一部分。马克思将劳动看作是共产主义社会中人类的第一需要,是人类必不可少的需要。在马克思那里,“劳动”与“奋斗”有着相似之处。马克思认为做任何事情都不是一帆风顺的,而是会经历多种挫折、磨难。尼采也曾说过一切事物都是曲折地接近自己的目标。可以看出,无论做任何事情都不会轻松取得成功,都需要人们克服多种挫折与困难,也就是需要人们努力奋斗。而在奋斗的过程中,人们不仅可以增加个人的自信心、自豪感、成就感、满足感,还能够锻炼自身本领,使自身得到成长。因此,奋斗不仅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得到满足的助推器,更是新时代美好生活需要的内在意蕴,是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努力奋斗,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才会得到满足,人民向往的美好生活才会到来。
四、新时代美好生活需要的表现特征
在马克思看来,人类要生存就必须进行实践活动。实践能够使人的需要得以满足,也能够催生出新的需要。换言之,人的需要与实践活动一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因此,实践性是人类需要最鲜明的特征。又因为不同历史时期人类的实践能力不同,这就造成了人在不同历史时期的需要不同、满足需要的方式不同,甚至在同一历史时期的不同阶段人的需要也不相同。所以,人的需要会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而逐渐发生改变。因此,人的需要具有鲜明的历史性。当前进入新时代,我国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也同样表现出相对以往其他时代所不同的特征。
第一,人民性与世界性密切相连。我国社会发展依靠人民、为了人民,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和目的,人民性是美好生活需要的最关键的特征,它是贯穿于美好生活需要的一根红线。世界性则是人民美好生活在新时代所表现出的新特征,它指的是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满足离不开全世界人民的共同努力。工业革命将整个世界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每个国家都意识到单打独斗越来越行不通。一方面,国家要想发展就必须融入世界。目前,我国人民美好生活的需要还面临着因发展不足而导致的片面性[9],因此国家仍然要加快发展,而国家的发展离不开与其他国家的交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积极融入世界——加入世贸组织、举办奥运会、倡导“一带一路”等,这一系列措施对中国的经济实力、国际地位提升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这就是顺应历史潮流融入世界所带来的。因此,中国发展离不开世界,只有在对外交流学习过程中取长补短,才能更好满足中国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另一方面,当前地球面临的威胁必须由世界各国共同面对。工业革命虽然使世界各国的发展步入了快车道,但也给地球带来严重的威胁,如环境问题、抢夺能源造成的战争等等,这些问题单靠某一国家或者某一组织解决不了,必须依靠世界各国共同的力量。因此,为了满足新时代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内在包含着的如对优美环境的需要等,世界各国必须共同努力。
第二,“软需要”与“硬需要”齐头并进。党的十八大以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重点是人民的物质文化需要,这是人民最基础的“硬需要”。进入新时代后,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成为重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10]这表明既要以更高标准满足人民的“硬需要”,也要开始关注人民的“软需要”,即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民主、法治、公平、正义等。可以说,这些需要虽然不会真正威胁到人类的生存,但时时刻刻影响着人民美好生活的实现,是人民幸福生活的“软标准”。以云南大象迁移的事件为例:2021年,生活在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的十七头大象开始向北迁移,甚至一度进入了周边城市区域。这次事件就表现出人民对“软需要”的渴望以及国家对人民“软需要”的关注与满足。具体来说,网友们时刻关心着象群情况,体现出人民探求新奇事物这个“软需要”;给那些被象群破坏庄稼的村民进行合理补偿体现出了国家对人民获得公平、正义等“软需要”满足的回应。这些共同绘出了一幅人民美好生活的图景。总而言之,“软需要”是新时代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侧重点,只有“软硬结合”用“两条腿走路”,才能使人民在美好生活这条路上走得更稳、走得更快、走得更远,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才会真正得到满足。
第三,“虚假需要”的形式更加错综复杂不易识别。马克思承认人的需要应当被满足,但不认为任何需要都该被满足,比如异化后的“虚假需要”。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虚假需要”是指资产阶级为了谋求高额的财富,通过各种形式创造出的人民不需要的需要,这些“虚假需要”的满足不仅对人们自身的发展起不到帮助作用,而且还会对社会发展起到阻碍作用。站在新的历史方位上来看,我国社会中仍然存在着“虚假需要”,而且其中有些“虚假需要”变得更加复杂且不易识别。比如,从人与物的关系来看社会上就存在着两种极端的“虚假需要”:一种“虚假需要”体现为人对物的依赖性过重,即“人的需要、人的能力、人的关系、人的个性都被物化了,都要通过‘物’来证明、确证和体现”[11]。通俗来说就是将经济水平作为衡量人的标准,把经济水平的提高这种使人类获得幸福生活的手段变成了人类生活的目的,金钱成为支配人类活动的首要因素,人的各种需要单一化为对经济的需要。而另一种“虚假需要”体现为对物质没有任何依赖性,比如当前社会中流行的“躺平论”“随缘论”,认为人不工作、不努力就是一种美好生活。这本质上是将人的各种需要,如劳动需要、生存需要等异化为单一的享受性需要,这不仅不利于人自身发展,也不利于社会运行、国家进步。因此,目前不仅要关注人民真正的美好生活需要,更要注意“虚假需要”对人类、社会、国家的危害。
五、结语
站在新时代这个历史方位,美好生活需要已经从以往日常的口头词语逐渐上升为集政治性、学理性、系统性等诸多特性为一体的体系结构。因此,从多个角度研究新时代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并对其内涵进行框架建构,不仅在学术中对于构建当代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发挥着关键作用,在实践中对于推动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解决也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