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视域下福建畲族民俗传统文化保护与发展研究
2022-12-17吴洋洋
吴洋洋
(福州外语外贸学院,福州 350202)
畲族主要分布在我国东部福建、浙江、广东、江西、安徽等几个省份,其中90%以上的畲族人口居住在福建、浙江的广大山区,福建更是全国畲族人口数量最多的省份。畲族人民在长期迁徙和开荒过程中创造了丰富的文化,其中的民俗文化以其绚丽多彩、种类繁多等特点引起学者关注和研究。随着近十余年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保护持续升温,畲族的语言、信仰习俗、婚姻习俗、服饰、文艺体育等方面也逐渐得到重视。目前现有相关畲族民俗文化保护研究多在于宣传部分民俗活动,如“三月三”等重要活动;传播方式也主要集中在基本的旅游和节日的庆祝等,这些都未能从整体综合性角度出发,创新地转化和发展畲族民俗文化[1]。本文从非遗角度切入,在分析保护和发展现状同时,进一步提出适应新时期的发展路径与对策。
一、福建畲族民俗文化遗产概况
福建畲族拥有丰富的民俗文化,这些民俗文化贴近他们日常生活,凸显其民族特殊性和差异性,民俗文化的美也通过人们的各种活动来表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语言。畲族自称“山哈”,畲语又被称为“山哈话”,属于汉藏语系。2.信仰习俗。信仰习俗主要包括祖先崇拜、多神崇拜和图腾崇拜等。3.婚姻习俗。畲族婚礼习俗丰富、质朴又隆重独特,畲族民歌贯穿全程,其全套风俗礼仪至今仍传承完整。4.服饰。畲族服饰不仅是生活必需品,更是畲族文化的主要表现载体,其美学特征、民族印记和人文内涵是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5.文艺体育方面。主要包括畲族文学(以小说歌为代表)、畲族音乐舞蹈和畲族武术等方面。
二、福建畲族民俗文化保护现状及存在问题
在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下,福建省于2004年制定《福建省民族民间文化保护条例》。随着文化强国理念和实践的加深,福建省在畲族民俗文化保护方面做了一系列工作,在取得一定成效的同时仍存在一些问题。
(一)出台法律法规,提供政策保障
早在1999年,福建省就出台了地方少数民族权益保障条例,通过法规制度保护、继承和发扬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由于我国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于2011年颁布,时间晚于我省保护条例,导致我省法规未能及时衔接更新,存在一定空白。福建畲族民俗文化繁多,分类复杂,虽然有国家、省级层面的法规保障,但是具体的民俗文化无法通过一些指导性文件落实。在2017年,首部地方性法规《宁德市畲族文化保护条例》发布,这项法规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承接了省、国家的保护政策,开启了特定地区有针对性、真实性和完整性的条例的新篇章。
(二) “政府+民间”联动
宁德市通过地方博物馆和民间博物馆陈列、展出的畲族文化基本上涵盖了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现了畲族灿烂的文化和风俗。1998年和2004年闽东畲族博物馆和中华畲族宫分别建成,成为当地畲族文化的示范场所。近年来,地方人大代表在省人大会议的提案越来越多地关注畲族文化的发展与传承,2019年“宁德畲族文化园”项目建设已进入议事日程;还不断有各级代表提出设立“福建省畲族博物馆”、培养畲族艺术人才的建议。除此之外,大量的专家学者发挥自身专长,深入基层,主动承担民俗文化遗产传承人角色。但以民间传承人为载体的非物质文化传承受到经费、人数、时空等多方面的限制,传承效果和速度不尽如人意。
(三)新媒体介入
畲族文化的有效传播得益于新媒体近二十年来的发展。福安市政府官方网络平台开辟“畲乡风情”这一专栏,针对畲族特色文化习俗进行传播,在一定程度上展现了少数民族区域的积极面貌。除此之外,微信公众号、官方微博、短视频平台等推送的文章、视频等也丰富了传播途径,在娱乐的同时,报道有少数民族特色的新闻资讯,传递正能量的畲族民俗文化,提高公众的知晓度和认同感。但是,由政府主导的新媒体传播仍停留在表面,报道内容不全、更新信息不及时、图文不生动、形式单一、缺少针对性等都是今后可发展的空间。
三、福建畲族民俗文化保护传承对策
创新、多途径发展方式是促进畲族民俗传统文化源远流长的必经之路。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越来越多被人了解和熟知,福建畲族民俗文化作为民间传统延续和传承的活化石,承载着时代的烙印和美的印记,更应顺应时代潮流和坚持文化强国发展战略,避免“文化断代”,突破传统发展禁锢,不再局限于单一的保护发展模式,做到最大程度的保护和传承,以更好服务于人们的生活生产[2]。
(一)将畲族民俗文化融入高校教育教学
教育人类学认为“教育是文化的生命机制”,要想使文化代代相传,教育是最核心的媒介。优秀畲族民俗文化凝结着璀璨的文化价值,是特定历史时期的特殊产物,可展现特定的时代风貌和时代特点[3]。大学生是时代发展的中坚力量,高校则是培养新时代合格大学生的主阵地,在弘扬传统文化和坚定文化自信的道路上,畲族民俗文化中所蕴含着的民族精神和人文精神有利于高校立德树人工作的开展,同时也能让畲族文化在高校焕发时代的活力。因此,让畲族文化融入高校教育教学,是保护、传承畲族文化的重要途径。
1.大学生价值观培育。高校思政教育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大学生思想状况发展起领航作用。高校教育主管部门可以针对地区特色,将畲族文化中涉及的地理、经济情况、传说、习俗等纳入教学计划、编入地方高校特色教材和融入相应课程中。在授课环节通过介绍畲族的迁徙历史、传说风俗等内容,传承畲族先民开荒辟地、辛勤劳作、筚路蓝缕的精神。高校教师或学生团体可组织学生完成田野调查,深入基层,完成保护民俗文化高校师生“三下乡”活动,并形成相关研究性报告。在实践的全过程中领悟畲族民俗文化的独特性和鲜活性,并能增强对本地区、本民族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提高高校师生对民俗文化的保护意识和能力。
2.大学生审美情趣教育。当代大学生的审美情趣层次受利己主义和功利主义影响,呈现“重物质、轻精神”的错误倾向。一方面由于审美标准单一,导致对美的事物存在固化的刻板印象;另一方面则是因为高校在思政教育过程中出现的美育“缺位”现象[4]。在民族地区高校美育教育的过程中,可将畲族文化中的畲族工艺美术融入校园文化建设和艺术选修课中,展现出畲族特有的审美韵味和文化品位。畲族服饰、图案、编织、剪纸等都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实用价值,高校在校园文化艺术节和公共选修课中可开设专栏专项内容,甚至在日常校园的美化工程项目或校园宣传栏中以“润物无声”等隐形教育发扬优秀民俗文化,加强美育教育[5]。例如,通过艺术节活动欣赏畲族丰富图案,认识畲族“盘瓠崇拜”的信仰和特有图腾,再采取临摹、素描、上色、剪纸等实践活动,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审美能力;同时可组织学生参观当地博物馆,介绍文物中的精美图案装饰,提高学生对美的感知和鉴赏能力。
3.大学生体育与健康教育。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体育强则中国强,国运兴则体育兴”。体育锻炼不仅增强学生体魄,更能培养学生的体育精神和综合素养。鉴于此,在福建畲族地区发展特色的民俗体育既可以满足人们对于日常锻炼需要,又能增强民众的文化认同,唤醒民众文化自觉。福建畲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创造了独具特色的祭祀舞、武术和游戏,如龙头舞、铃刀舞、畲族拳、打尺寸、盘柴槌、猴子占柱等有民族浓郁特色的民俗体育。高校可以有选择性地将此类民俗体育项目列入日常体育教学活动,还可聘请校外武术传承人定期到学校开班指导授课或以组织教职工工会活动、师生运动会等形式进行阶段性体能训练和比赛,除了指导动作要领与强身健体,还应重视畲族体育文化的宣传,讲授畲族体育的起源、发展、体育和民族精神等,以强化认同感和自豪感[6]。
(二)构建“互联网+畲族民俗文化”的传承方式
随着“互联网+”战略地位的提升,以新媒体技术为依托,充分利用高科技信息手段,使畲族民俗文化传承和发展途径更加多元。例如:通过县长、市长直播带货,推介畲族美食产品和旅游景点套票,吸引流量关注;通过微信微博等网络评选活动,评选优秀手艺人、传承人等,形成一定影响力。但要使“互联网+”以生动、创新形式为畲族民俗文化打造新业态环境,仅仅依靠线下内容照搬进互联网平台是远远不够的,更需要依靠的是互联网思维和专业化运营,来使民俗文化“活”在互联网平台[7]。
对畲族民俗文化的传承既要做好传授,又要做到继承。在新媒体环境下的传承主要通过多个角度,从艺术手段、表现手法和互动形式切入,受众可以从多方面接受新媒体展现出的信息,进而对接收到的文化内容形成自主的理解。因此,针对“互联网+畲族民俗文化”这一构思,尝试从信息化、共享化和产业化入手,为“互联网+”提供可能。
1.信息化。文化传播和信息化密不可分,二者相互依赖,相互促进。就福建畲族民俗文化来说,可以建立畲族民俗文化展示平台,先对民俗文化进行整合归类,如婚俗、服饰、节日、工艺等,将资源整合进畲族民俗文化信息库;再根据一般民众、传承人、研究人员等不同受众面将资源类型进行细分,如视频、音频、图片、文字等,这几个类型要做到相互结合、相互转换,还可邀请民俗文化传承人进行专业讲解,最大程度还原民俗本貌。此外,还可在博物馆、图书馆等线上预约系统上加入订票预约以外的其他服务,如表演信息、研学、文创、攻略、语音视频讲解等,充分利用好预约系统平台的优势。
2.共享化。在信息化的基础上建立畲族民俗文化资源共享系统,首先,以官方权威平台为中心,提供必要的信息来源保障和经费保证,同时与畲族博物馆、当地图书馆、旅游中心、民俗文化园等建立合作关系,做到资源和平台的共享和互通。其次,在社交平台和短视频平台上以官方形式定期发布有价值有代表的畲族民俗文化视频、图片或文字,观看和阅读时长控制好,并可做成系列形式,如畲族婚俗、畲族音乐、畲族信仰传说等系列。最后,辅以大数据分析,找到受众的兴趣点和需求点,并在长期实践中针对视频时长、发布内容等做出分析和调整。
3.产业化。畲族民俗文化的产业化是畲族文化生产力的重要表现,也是畲族民俗文化传承的有效途径。畲族民俗产业化的表现形式主要分为民俗旅游、畲族体育健身竞技和畲族文旅体验。民俗旅游主要是因地制宜,根据消费者的旅游动机定制其旅游类型,如消遣观光、体验、考察等,结合当地特色,配套相应的旅游设施和一条龙项目,通过各大旅游平台宣传旅游项目,内容涉及畲族音乐舞蹈、武术表演、畲族美食、刺绣、剪纸等活动,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畲族体育健身竞技已由当地武术传承人开班办馆培训,并成立武术俱乐部,通过线上平台和移动互联网终端宣传体育养生、健身功能,还可开设线上体育私教课、畲族体育器材服饰专卖店等,最终形成一个可延续的畲族体育产业品牌。畲族文旅体验可在前两种类型的基础上,通过游客量和服务满意度,提供个性化畲族文旅体验产品,如畲族婚礼定制、婚纱拍照,包括全系列配套的场地、配饰、礼品等,其潜在的利益不止是物质上的,在精神上也是一种动态的传承。
(三)加大政府对畲族民俗文化保护支持力度
畲族民俗文化的保护和发展需要多方参与,其中政府支持推动指导并辅以适当资金保障是各方将保护工作齐头并进的先决条件。
首先,保障民俗文化公共基础设施。对于福建畲族聚居地,当地政府各部门应对现已建成的畲族民俗文化风情园、闽东畲族博物馆等公共基础设施进行补充完善,主动承担起畲族民俗文化“代言人”的角色。畲族民俗文化场所除了日常供游客参观游览外,还可作为以政府为主的各类相关会议和畲族民俗文化保护人集中研究讨论的固定场所。一方面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提高利用效率和范围。另一方面以各级会议和活动为契机扩大影响力,充分做好宣传工作。
其次,鼓励民俗保护与参政议政相结合,重视文化传承人的力量。各级统战部、文旅局、民宗局、文化馆、档案馆等单位应指导民间民俗保护团体,配套专项资金,对展开各类活动予以相应支持,就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定期汇报并形成书面文字,再经由各级人大代表形成提案意见;对于民俗文化传承人要建立相关激励机制和管理办法,充分发挥传承人在保护民俗文化中的“主人翁”地位,明确各传承人的具体落实主体部门和单位,对于有贡献的传承人应不吝奖励,以充分发挥传承人的作用。
再次,政府指导下多种业态齐头发展。畲族聚居地当地政府可组织畲族非遗项目常态化表演,演出人员均可纳入非遗项目传承人目录并加以管理保护;此外,支持发展旅游业和特色农业,大力加强民间文化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为此类项目提供政策优待和资金支持。这既推动了乡村振兴发展,提高畲族人民收入水平,又帮助当地民众进一步增加认同感,完善传承方式,展现畲族风貌。政府为民俗文化的软硬件建设提供保障,促进了民俗文化多元化发展,更完善了传承方式,增强了文化自信。
(四)提升民众畲族民俗文化保护与传承自觉性
在政府的指导和关怀下,民间力量,尤其是畲族聚居地村民的文化主体意识更应加强。民俗文化产生于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最终需要回归大众生活,在这过程中,提高畲族民众的文化自觉是畲族民俗文化保护和建构的重点。
第一,从个体自觉到群体传承需要全体民众,尤其是以老一辈村民为代表的传承人的共同努力。由于畲族没有本民族文字,其民族文化的传承多是世世代代口口相传,这就更加离不开群体正确的认知和坚定的维护[8]。如畲族小说歌、畲族音乐等口传民俗文化往往会出现后继无人和民众参与积极度不高的情况。为此,更应注重老一辈传承人的认定和保护,以此保障民俗文化的完整性和延续性。
第二,注重家族式传承方式。对于年轻人来说,学艺时间长、见效慢,没有吸引力,很多需要通过长期拜师学习的民俗文化长期因缺少传承人而日渐式微。传统家庭代代相传虽然覆盖面小,但不需要大规模群体参与,基本技艺可以“从娃娃抓起”。各民间团体、家族间互相聘请成效突出的传承人分享经验,培养民俗文化接班人,增强家族传承人的自信心和自豪感,以点带面,也不失为一个有效手段。
第三,打造“政府—民间组织”合作模式,引导民间组织进行畲族民俗文化保护。民间组织是畲族民俗文化提供公共服务的重要组织,也是商业活动和表演技艺创新的主要群体。政府应加强与民间组织的互动与合作,引导其加大畲族民俗文化宣传、保护和传承,进行中青年人才的培养。政府对民间组织应当从整体大方向把控,进行政策的指导和引导,对民间组织进行等级评定,不应过多干预其运行模式和组织架构,以发挥出民间组织自身的活力[9]。在民间组织中,学界的力量尤为重要。一方面学界对民俗文化的保护重视程度是基于对珍贵史料和文化的责任。另一方面学界有能力对相关资料、文献进行充分利用和挖掘,并为当地政府对民俗文化的保护开发提供理论指导。政府—民间组织合作模式可形成常态,有助于充分挖掘当地畲族民俗文化的特色。
四、结语
国家和社会在非遗和文化强国的影响下越来越重视福建畲族民俗文化,其保护和发展的方式和途径在逐步完善。但我们仍需认清现状,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科学的理念指导和切实可行的行动方针,更需要在提升文化自信、民族凝聚力的基础上民俗文化才能得以传承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