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牛瘤胃臌气病的科学预防及治疗

2022-12-17李运富

养殖与饲料 2022年8期
关键词:臌气牛场积食

李运富

广西北流市动物检疫驻镇工作站,广西 北流 537400

瘤胃臌气是牛养殖过程中的一种常见内科疾病,由瘤胃内容物中微生态体系失衡所引起,有时表现群发,但通常不具有传染性。瘤胃臌气在各个日龄段的牛都有发生,养殖管理水平低、饲料卫生不过关、日粮结构不合理的牛场多发,严重者可导致牛死亡,每年都会给养牛业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1]。

1 瘤胃及其功能

瘤胃是反刍动物最重要的消化器官,其中含有大量的微生物菌群,这些菌群可将饲草中的粗纤维转变为有机酸等有机物供机体利用,在体内则通过糖异生的方式转化为自身所需物质。牛属于草食动物,饲料中的粗纤维成分主要依靠益生菌群进行分解,这些菌群的健康程度直接影响着牛的消化功能,临床上很多对菌群产生影响的因素,都可成为瘤胃疾病发生的重要病因。由于瘤胃对于牛的生长和发育意义重大,民间流行着“养牛就是养瘤胃”的谚语。瘤胃也是临床上最易发病的器官之一,一旦出现菌群失调,就会对牛的消化系统产生非常强烈的影响。过度使用抗生素、饲喂不规律、草料品质差、日粮结构搭配不合理、过度使役等都是引发瘤胃臌气病的诱发因素。

2 瘤胃臌气

瘤胃臌气是在多种因素影响下引发的瘤胃液微生态功能失调,部分产气菌过度繁殖和代谢,气体产生量增多,超出牛机体本身的排泄能力,进而导致气体积聚在瘤胃中,引发瘤胃腹胀臌气的一种内科性疾病。该病也可理解为瘤胃出现异常产气,且产生的气体无法通过嗳气的方式外排,积累在瘤胃中的一种病态现象。除了瘤胃外,本病发生的后期网胃中也有产气现象,临床特点表现为产气速度较快,左侧腹部快速膨胀,压迫胸腔,呼吸极度困难,腹围增大,瘤胃壁紧张而有弹性。瘤胃中的气体多与瘤胃液和固体食物混合存在,形成泡沫性臌气。该病和瘤胃积食的发病群体刚好相反,主要以放牧牛发病为主,尤其是常年在地势低洼、通风不良、草质易污染、地面潮湿以及沼泽地区放牧的牛群,本病发生率尤其高。由于产气的病原以梭菌为主,而梭菌在自然界分布广泛,又能形成芽孢,高温高湿的季节更易生存和繁殖,使得该病在夏季的发病率显著高于其他季节。

3 发病类型及临床表现

根据临床具体发病类型不同,本病分为原发性瘤胃臌气和继发性瘤胃臌气2 种。原发性瘤胃臌气多在采食中或采食后不久突然发病,病牛表现行为不安,常回顾左腹部,后肢踢腹部,背腰经常拱起,腹部疼痛。采食量迅速下降,反刍和嗳气行为突然停止,腹围由于气体的充盈而迅速膨大,肷窝突出,常可高至髋结节或背中线。触诊左侧肷窝部能感知到紧张而富有弹性,叩诊呈鼓音,瘤胃蠕动音减弱或消失[2]。由于臌气后腹腔压力增大,对膈肌造成压迫,病牛呼吸变得困难,呼吸频率每分钟高达70 次左右,甚至张口呼吸,心跳频率也显著增加,每分钟在120 次以上,静脉怒张,后期病牛走路不稳,或卧地不起,最终因窒息或心脏麻痹而死亡。

继发性的瘤胃臌气一般继发于瘤胃积食、瘤胃炎、前胃迟缓等疾病,在疾病发生的中后期,由于长期的积食和胃壁蠕动功能变差,胃内容物在有害产气菌的作用下开始异常发酵,气体大量聚集在瘤胃背侧,使得腹围增大,叩诊出现空鼓音现象。继发性瘤胃臌气一般在原发性病因解除后就逐渐缓解,也有因过度胀气导致病牛出现急腹症而死亡。

4 瘤胃臌气的预防

预防本病需加强牛场的生产管理,把控好饲料质量关,科学使用微生态制剂,必要时合理使用药物进行预防[3]。

4.1 加强牛场的生产管理

生产管理水平差的牛场本病发生率尤其高,对于舍饲牛场,如果在夏季收割的牧草来自于沼泽地带,草叶表面有过多水分,或有大量的淤泥污染,牛采食后便可能引发本病。在秋冬季节,由于青绿饲料缺乏,养殖场多收割枯黄的秸秆、植物藤瓤等进行饲喂,饲料变更过快也是本病的重要诱因。对于放牧牛群,寒冷季节过早出牧,牧草的叶表面有大量霜、露,甚至被雨、雪等污染时,牛采食后很容易摄入环境中的梭菌。笔者建议对于舍饲牛场,春夏季节以青绿多汁的饲料为主,采用粗细搭配和少喂勤添的原则,促进瘤胃的消化。秋冬季节应提前进行饲草的青贮和黄贮,青贮建议以全株玉米为原料,营养价值高,储存过程中乳酸菌含量高,适口性更好。黄贮则每株玉米秸秆的黄叶最好不超过一半,水分过低时适当增加水分,使总的水分含量不低于60%。饲养过程中兽医人员必须每天对每一头牛进行观察,发现采食量下降,独卧一角,放牧经常掉队的牛第一时间进行检查,听诊瘤胃液异常发酵者及时止酵,将疾病消灭在萌芽阶段。

4.2 把控好饲料质量关

绝大多数的瘤胃臌气都是因为饲料本身质量问题导致的,对于粗纤维类的草料来讲,过粗不利于酶的分解,过细则不利于反刍,故在切割时草段长短要合适,秸秆类一般控制在3~5 cm 为宜。草料饲喂要么鲜嫩水分足,要么完全晒干利于多次咀嚼,半干不湿的草料往往韧性较强,不利于消化而容易积食产气。变质、发霉的饲料一定要丢弃。精料要么直接购买全价料,要么选择质量上乘的预混料或浓缩料自配,配制好后最好在3 d 内用完。饲料原料储存在通风、阴凉、干燥的地方,仓库需要有专人进行饲料出入库管理,地面做好硬化,门窗做好防鸟防鼠措施。由于青贮或黄贮饲料成本低,适口性好,且其中含有较多量的乳酸菌,对瘤胃微生态有一定调理作用,故笔者强烈建议每天饲喂适量的青贮或黄贮饲料,实践证明能显著降低本病发生率。

4.3 科学使用微生态制剂

微生态制剂是一类以益生菌为主要成分的饲料添加剂,瘤胃中由于含有大量的益生微生物,其功能类似于一个发酵罐,若每天在饲料中加入少量的微生态制剂,就如每天在瘤胃中进行一次益生菌的接种,益生菌进入瘤胃后可快速增殖,并产生蛋白酶、淀粉酶、脂酶、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等物质,促进饲料更加充分地分解,减少积食现象出现。与此同时,益生菌还能通过竞争空间、竞争营养、分泌有机酸、分泌溶菌酶等物质来对抗包括产气荚膜梭菌、大肠杆菌等在内的有害菌,使后者的繁殖代谢受到抑制,产气量便会相应减少。目前微生态类的饲料添加剂中,主要成分为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凝结芽孢杆菌、酿酒酵母菌、植物乳杆菌、乳酸乳球菌、粪肠球菌、丁酸梭菌等,还有些类似微生态功能的成分三丁酸甘油酯等也能起到调理胃肠道的作用,经常发生本病的牛场可长期添加。

4.4 合理使用药物预防

药物预防主要适用于牛场出现多头病牛时,为了防止更多牛发病,使用药物及时控制疾病发展。多头牛出现瘤胃臌气可能是饲料存在污染或管理方面出现了漏洞,虽然其他牛还未表现出症状,但在同一环境中饲养肯定也受到了影响,需通过药物干预阻止疾病发展。在瘤胃臌气发病的过程中,瘤胃液的微生态体系出现失衡,有害菌大量增加,需要通过药物来对产气菌进行抑制和杀灭。抗生素主要包括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氟喹诺酮类、四环素类、氯霉素类、多肽类、磺胺类、大环内酯类等。引发瘤胃臌气的病原菌中以魏氏梭菌、大肠杆菌最为常见,最好在疾病发生的早期进行用药,一般连续用药2~3 d 就能起到较好的预防效果。药物使用剂量不宜过大,一般为治疗量的一半即可,防止这些抗生素对瘤胃液中的有益菌产生杀灭作用。抗生素使用后需对瘤胃中的微生态体系进行再平衡,建议牛场连续饲喂3 d 左右的微生态制剂来对瘤胃进行调理。

5 瘤胃臌气的治疗

5.1 原发性瘤胃臌气的治疗

原发性瘤胃臌气由于气体产生较快,病牛很容易因急腹症而死亡,第一时间排出体内的气体是提高生存率的关键。可使用排气针在牛的左侧上方空鼓区进行瘤胃穿刺,气体通过排气针排出,待气体排空后不要着急拔针,再注入20 mL 来苏尔或15 mL 福尔马林进行制酵,阻止瘤胃继续产气。症状不是很严重的病牛可采用人工辅助病牛促进嗳气的方式排气,将牛赶到一个陡坡上,使其呈前高后低的姿势,这样贲门水平位置抬高,周围的牵张感受器露于液体和泡沫之上,促进嗳气行为的发生。该法效果不明显的牛可直接将胃管插入瘤胃中进行排气。气体排出后为了防止疾病复发,饲喂量可适当减少30%~50%,逐日增加到正常量。每天饮水中加入乳酸菌类益生菌液,这些菌液的成分为活菌,且乳酸菌大多可定植,能长期在瘤胃中进行微环境的调理,预防瘤胃臌气再次出现。

5.2 继发性瘤胃臌气的治疗

继发性瘤胃臌气多继发于瘤胃积食、瘤胃炎和前胃迟缓等病的中后期,治疗原则是及时排除瘤胃积聚的内容物和兴奋瘤胃蠕动。轻症患牛可通过体外按摩的方法对积聚的食物进行分散,按照每2 h按摩1 次的频率,每次按摩20 min,同时灌服大量温水,帮助食糜下排。对于重症患牛可灌服泻药(如10%硫酸镁溶液),一次性灌服,或使用液体石蜡一次性灌服,促进食糜的下行和排出。兴奋瘤胃蠕动的药物首选拟胆碱类药物,如毛果芸香碱、毒扁豆碱、新斯的明等,该类药物可与泻下类药物共同使用,有良好的帮助瘤胃内容物外排的效果。对于出现高度脱水的病牛应先补水,每天至少静脉输入5~10 L 的葡萄糖生理盐水,有酸中毒表现的还必须在注射液中加入碳酸氢钠溶液,以增加血液中的碱储,改善机体机能。当瘤胃机能基本恢复后,若仍有大量气体聚集在瘤胃背侧,则采取原发性瘤胃臌气的治疗方案,通过瘤胃穿刺法排出瘤胃内的气体。

6 结语

瘤胃臌气需要尽早发现、尽早治疗,如果耽误病情,瘤胃中的气体很容易引发急腹症而威胁生命。临床上多数死亡的病例都是因为治疗时间晚,气体大量积聚在瘤胃中,过度发酵导致腹内压增大而死亡。

猜你喜欢

臌气牛场积食
牛原发性瘤胃臌气的治疗方法
洛绒牛场
洛绒牛场
中兽医治疗牛瘤胃臌气方法
肉牛急性瘤胃臌气的诊治
牛瘤胃臌气的临床症状及治疗
在亚丁(二首)
容易被大人忽视的“积食咳嗽”
肉牛舍自走式牛场清粪车的研究
用推拿消除宝宝积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