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蛋鸡无抗养殖技术分析

2022-12-17汪文君何善平

养殖与饲料 2022年8期
关键词:鸡场蛋鸡鸡舍

汪文君,何善平

江西省赣州市寻乌县农业农村局,江西 寻乌 342200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不但要吃得饱,还要吃得好,吃得健康。抗生素在养殖业中的大量使用,使得药物残留成为影响人们健康的重要因素,特别是在蛋鸡产蛋期使用抗生素,抗生素吸收进入体内后经血液循环送达鸡蛋内,造成鸡蛋药物残留,而蛋中的药残无法通过停药期代谢降解。因此,国家规定蛋鸡产蛋期禁止使用任何抗生素,蛋品中不得检出抗生素。推广蛋鸡无抗养殖生产出更加绿色、安全、无抗的蛋品,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对安全蛋品的需求,使得蛋鸡行业得到可持续的健康发展。

1 蛋鸡无抗养殖技术的概述

目前,世界上把蛋鸡无抗养殖分为3 个层次,这3 个层次分别是:三级层次,在蛋鸡产出的鸡蛋中检测不到抗生素的存在;二级层次,在饲养过程中保证蛋鸡吃的饲料不含有药物和添加剂,在治疗蛋鸡时需要有固定的休药期;一级层次,在饲养蛋鸡的过程中完全不使用抗生素药物。但是,到现在为止没有一个国家能够做到完全不使用抗生素,就连一些发达国家也只能达到二级层次级别[1]。

鸡蛋无抗生产就是在蛋鸡产蛋的过程中不给予食用抗生素,为防控好蛋鸡疫病,保障蛋鸡健康生产,养殖实践中,在保障生物安全、科学免疫接种的前提下,实施改善饲养环境、提供平衡营养,饲料中添加益生菌、酸化剂,阶段性添加中草药等绿色防控措施,实现全程或产蛋期不使用抗生素[2]。

2 我国蛋鸡无抗养殖的现状

我国是鸡蛋生产和消费大国,鸡蛋产量自1985年之后,一直位居世界第一,近年来的产量一直维持在全球总产量的40%左右。鸡蛋是我国居民所需蛋白的主要来源,其产品质量安全一直是消费者关注的焦点和热点[3]。

由于我国蛋鸡养殖规模大小不一,设施条件差别很大,技术水平参差不齐,特别是一些中小蛋鸡场,在蛋鸡饲养过程中,较为依赖抗生素,以致鸡蛋中检出抗生素的问题频繁出现[4],引起了政府的高度重视,针对这一问题,农业农村部发布了《商品蛋鸡养殖全过程安全风险防控指南》,要求产蛋期和蛋鸡理论开产前50 d 开始停止使用各类抗生素,蛋品中不得检出抗生素[5]。

3 目前我国推广蛋鸡无抗养殖技术存在的困难

首先,我国蛋鸡养殖的环境条件和防疫设施,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要实现无抗养殖,对环境设施要求较高,一些老旧蛋鸡场改造需要较大的投入,改造资金问题成为影响无抗养殖技术推广的客观因素;其次,蛋鸡无抗养殖是个系统工程,必须从环境、引种、防疫、保健等方面全方位入手,全面解除鸡群的亚健康状态,如果一个环节出了问题,无抗养殖就会付诸东流,需要有科学的方案、先进的设施、完善的制度,更要有信心、耐心、恒心去执行,才能取得成功。

4 蛋鸡无抗养殖的技术

蛋鸡疫病分为条件性疾病和不可抗力的重大动物疫病。在蛋鸡养殖过程中,通过完善的生物安全措施、科学的免疫措施控制重大动物疫病发生,同时,通过改善环境、平衡营养、科学保健来增强蛋鸡的抗病能力,解除疾病的诱因,使鸡群长期处在健康状态,防止鸡群发生条件性疾病,实现蛋鸡的无抗养殖。蛋鸡无抗养殖技术细分成4 个方面:环境控制技术、疫病防控技术、饲养管理技术、无抗保健技术。

4.1 环境控制技术

一个蛋鸡场就是一个生产鸡蛋工厂、蛋鸡就是一台产蛋机器,蛋鸡一辈子就生活在固定的狭小的鸡笼环境里,环境是影响鸡群健康与否的重要因素。要想实现蛋鸡的无抗养殖,就必须给蛋鸡营造一个安全舒适的环境。

1)鸡场选好地址是保证鸡场大环境优良的前提条件。所选的鸡场地址,要保证符合动物防疫条件要求,要有较好的自然屏障、隔离条件,周边植被完好、无地质灾害隐患、无尘土飞扬,无大型工厂和无害化处理场所,水源土地无污染,有电力保障,无噪音干扰,空气清新,水源清澈、水量充足、符合饮用水标准[6]。

2)鸡场的规划布局也是影响蛋鸡健康的重要因素。生产区与生活办公区分开,净道污道分开,生产区从上风区到下风区依次排列为:育雏育成区、产蛋鸡生产区、蛋品分级包装区、无害化处理区,无害化处理区的高度必须低于养殖区,各栋鸡舍之间相隔10 m 以上,鸡舍实行全封闭,防鼠、防鸟、防蚊蝇。

3)舍内环境中的温度、湿度、光照、空气质量不但直接影响蛋鸡的生产性能,而且产生应激反应会诱发各种疾病。产蛋舍内采用负压通风、湿帘降温,育雏舍采用人工升温,有条件的蛋鸡场考虑采用大数据、物联网、智能控制鸡舍内的温度、湿度、光照、空气质量。育雏舍进苗前3 d 进行预热,以保证舍内温度相对均匀,育雏期鸡舍内第1 周维持在33~35 ℃,之后1 周降低2~3 ℃,42 日龄之后的温度控制在20 ℃左右,昼夜温差维持在1 ℃范围内,相对湿度维持在65%左右;根据鸡群生长需求设立蛋鸡采光程序,1~3 日龄光照时间为20~24 h/d,光照强度为4~5 W/m2,4 日龄开始光照时间每周减2 h 至10 h/d,18 周龄开始增加光照刺激,逐渐增加至16 h/d,强度恒定在2~3 W/m2,产蛋期光照只能加强,不能减弱;舍内空气符合NY/T388 标准。给予蛋鸡群最适宜舒适的环境,全面解决环境应激带来的不利影响。

4.2 疫病防控技术

引进安全健康的种源、保障生物安全、建立科学免疫体系是控制蛋鸡疫病的3 条防线,只有构建这3 条防线,才有可能实现无抗养殖。

1)引种安全。引种安全是防控疫病发生的前提条件,是保证鸡群健康的第一道防线。商品代雏鸡应来自通过畜牧兽医主管部门验收并持有《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的父母代种鸡场,雏鸡不应带鸡白痢、鸡脑脊髓炎、禽白血病和霉形体等蛋垂直传染性疾病,引种前到引种地区开展流行病学调查,确保不从禽流感、新城疫、马立克氏病等烈性传染病区引进鸡苗。

2)生物安全。生物安全是切断传染病传播的重要措施,是保证鸡健康安全的第二道防线,在鸡场周边设立围墙,禁止动物和人员随意出入鸡场,场内严禁饲养其它动物,运送物资入场的车辆和所有人员必须经消毒后进入,育雏舍生产管理人员在育雏期未完成第一轮疫苗接种之前,大概1 个月左右时间,进行闭环管理,不得外出活动,不得接触非本区域育雏人员。蛋鸡免疫是防控疫病的关键环节,是第三道防线。

3)科学的免疫体系。蛋鸡场必须结合本场的实际和疫病的流行情况,科学制定免疫方案并组织实施,一般情况下对高致病性禽流感、马立克氏病、新城疫、传染性法氏囊炎、传染性支气管炎和产蛋下降综合征等病种实行基础免疫,在疫苗选择上必须选择正规有质量保证厂家的疫苗、并保证冷链运输保存,同时开展疫病监测和免疫抗体检测,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免疫方案或实施补免计划[7]。

4.3 饲养管理技术

饲料的营养卫生、良好的饲养管理是保证蛋鸡健康的基础。

1)保证饲料的营养平衡和质量的安全。采购新鲜、符合GB13078《饲料卫生标准》要求的饲料原料,不使用变质、发霉、生虫的或被污染的原料;根据不同品种、不同阶段的营养需求科学设计饲料配方,保证饲料营养平衡,满足蛋鸡不同阶段的营养需要,提升抗病力并根据气候因素影响调整饲料的营养水平和饲喂量;配合饲料现配现用、及时清扫转运车和料槽中的残留料,防止饲料发霉,定期消毒;饲料中全程不添加任何抗生素、激素、色素。

2)实行全进全出制。同一栋鸡舍的鸡同时进栏同时出栏,减少鸡群因多次进出栏影响而引起的应激反应。

3)坚持消毒制度。出笼后对鸡舍全面消毒,坚持日常消毒制度和消毒药轮换制度,带鸡消毒不使用醛类和酚类消毒。

4)坚持无害化处理制度。坚持夜间巡查制度,发现少量病残鸡不做治疗处理,一律从快进行无害化处理。

4.4 无抗保健技术

在蛋鸡养殖中,饲料中添加益生菌、酸化剂、复合酶等,结合定期使用免疫增强作用的中药提取物,保肝护肾的中药解毒剂,冬季呼吸道病疾高发期使用理气平喘中药制剂,并保证这些中药和处方必须在药典规范之内,取代抗生素保健[8]。

4.5 蛋鸡无抗养殖技术实践

笔者参与了某省200 万羽规模场无抗养殖技术实践,该场以生物安全为主要措施,抓住科学免疫的关键环节,实施改善环境、平衡营养、中药保健、益生菌调节胃肠道等绿色防控技术,实现了全程不使用抗生素。实施3 年来,鸡场平稳,生产成绩提升,效益明显,通过了万泰《无抗生素产品认证规范蛋鸡养殖》认证,蛋品通过了(FSSC)食品安全体系认证。

5 结 语

总而言之,目前彻底进行蛋鸡无抗养殖虽然不能一蹴而就,但只要了解并掌握蛋鸡无抗养殖技术,就能减少抗生素的应用,从而饲养出更为健康的蛋鸡,确保其所生产的鸡蛋品质更为安全。相信不久的将来,彻底进行蛋鸡无抗养殖定会实现。

猜你喜欢

鸡场蛋鸡鸡舍
夏季鸡舍通风管理
蛋鸡多产蛋要过三道关
守护企鹅,相伴近十年
夏天养鸡如何防暑
春季蛋鸡养殖三防
别请狐狸建鸡舍
鸡舍
团结的班子
蛋鸡和肉鸡
蛋鸡和肉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