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肉鸡管理技术要点

2022-12-17张忠丹

养殖与饲料 2022年8期
关键词:鸡场雏鸡肉鸡

张忠丹

山东省烟台市福山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山东 烟台 265500

我国肉鸡养殖产业在改革开放后逐渐起步,最初我国的肉鸡品种多为国外引入的大型白羽肉鸡,后来优质黄羽肉鸡养殖也得到了较好的发展[1]。近年来,人们不仅追求鸡肉的风味,食品安全也日渐受到关注,这也对市场提出了新要求。生产优质、安全、有利于人类健康和环境安全的鸡肉产品是当今市场的重要任务,这也是肉鸡养殖管理的一大挑战,需要鸡场从传统的肉鸡养殖模式转向高效健康的养殖模式。

1 鸡场选址

鸡场建设应独立、封闭并且利于防疫:1)为了保证鸡场的温度和通风,方便建设生物安全体系,选址应选在地势高和背风向阳的位置。2)场地应远离居民区、畜禽生产场所、畜牧养殖场、工业区、集贸市场、兽医站、屠宰场和“三废”污染区等地方。3)鸡场要远离交通要道、大型湖泊和候鸟迁徙路线,但要选择在交通便利的地方建场。4)鸡场的空气质量要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水源充足,无污染,水质达到居民生活用水标准,土壤环境达到农业农村部无公害食品标准。

2 隔离管控

2.1 肉鸡选种

首先,应根据本地的环境条件,选择适合当地条件、生产性能高、抗病能力强且能产出优质后代的种鸡[2]。其次,对引入种鸡实施隔离管控,避免感染疾病的种鸡进入鸡场,防止疫病通过种鸡垂直传播。

2.2 隔离措施

一旦鸡群出现异常,应第一时间采取隔离措施,切断传播途径,防止疫病进一步传播和扩散,保证其他健康鸡群的安全。其次,封锁鸡场,对鸡群分群管理,严格控制人流、物流。对鸡场全面消毒,及时对鸡群采样检测,趁早诊断,及时治疗。最后根据疫病检测结果,对其他的易感鸡群进行紧急预防。

3 环境管控

3.1 鸡舍温度

肉鸡对环境温度非常敏感,鸡舍温度过低,容易导致肉鸡出现卵黄吸收不良和采食量下降、行动迟缓等问题,并且容易引发肉鸡消化道类疾病。由于畏冷,肉鸡还会出现抱团挤压的现象,增加鸡群的窒息死亡率。温度过高则会对肉鸡的生理和代谢情况造成影响,张嘴呼吸、增加其饮水量,而采食量下降,使得生长速率降低,甚至会有肉鸡被热死的情况出现。饲养人员应合理控制鸡舍内的温度,保证鸡群的正常生理活动。一般情况下,雏鸡1~3 日龄时,应将鸡舍内的温度控制在32~35 ℃;3~7 日龄时,舍温控制在31~34 ℃;2 周龄后,舍温控制在29~31 ℃;雏鸡长到3 周龄后,鸡舍温度可控制在27~29 ℃;4 周龄后,鸡舍温度可控制在25~27 ℃的范围内;待肉鸡长至第5 周龄时,鸡舍温度控制在18~21 ℃,此后即可保持该温度。在饲养过程中可根据肉鸡的生长状态,进行适当的温度调整,切忌出现剧烈的温度变化,否则将会影响肉鸡的正常生长,甚至引发疾病。为更好地控制好鸡舍温度,饲养人员可在距离肉鸡背部20 cm 的位置放置一个测温计,便于根据实际温度做出调整。

3.2 鸡舍湿度

鸡舍内的相对湿度同样会影响肉鸡的健康生长。湿度太大,则会增加病原微生物的滋生,诱发肉鸡的多种相关疾病;鸡舍的湿度太小,导致舍内粉尘超标,易引发呼吸道疾病。在雏鸡阶段鸡舍内的相对湿度应维持在60%~70%的范围内,育成阶段的肉鸡可将鸡舍湿度控制在50%~60%。饲养人员可通过地面洒水或者空中喷雾等措施调节鸡舍的相对湿度[3]。

3.3 通风管理

由于肉鸡普遍生长发育速度快,耗氧量强,因此,现代的养鸡场通常从自然通风转化为机械通风。当鸡舍发闷有氨气味道时,应提升通风量、增加通风时间、提高空气质量。鸡舍灰尘过大时,应在增加湿度的同时加强通风。此外,应注意确保鸡舍的温度适宜,切忌过度通风[4]。

3.4 光照控制

当前肉鸡的光照管理多采用23~24 h 光照,饲养人员可根据肉鸡的实际生长情况设定。鸡舍采用LED 灯作为光源,1~7 日龄的雏鸡应保证光照强度适宜,4 周龄后的肉鸡可适当降低光照强度。

3.5 消毒管理

肉鸡养殖中的清洁消毒工作非常重要,饲养人员可根据相关的防疫规定和本场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消毒计划[5]。在引进雏鸡前1 周,应对鸡舍、鸡笼、饲喂工具等进行全面的清洗,对于地面和墙壁可用2%的烧碱溶液进行消毒。饲舍各项设备准备就绪可使用21 g/m3高锰酸钾和42 mL/m3福尔马林对鸡舍进行48 h 的熏蒸消毒,熏蒸时关好门窗。在进鸡前72 h 内应进行通风换气,以防残留的消毒液刺激雏鸡的呼吸道,引发呼吸道疾病。待雏鸡进入饲舍养殖后,可选择毒性和刺激性较小的消毒剂进行带鸡消毒。一般情况下,带鸡消毒1 周1 次为宜。在疫区则应提高消毒的频率,应2~3 d 消毒1 次。

4 监测鸡群

监测鸡群是肉鸡管理技术中最为重要的一项工作。养禽人员可以通过观察鸡群及时对鸡舍的环境进行调整,减少因环境因素而产生的应激反应,并且能够及时发现疾病,趁早治疗。

4.1 体态行动

健康鸡只在正常情况下双眼有神、行动敏捷、反应敏感、分布均匀。当鸡舍环境温度过低时,鸡群会出现双眼无神、战栗发抖、拥挤扎堆、站立不卧、叫声尖锐的症状。当鸡舍环境温度过高时,鸡群会远离热源、伸脖撑翅、饮水加快、张嘴呼吸、呼吸急促。当鸡舍通风异常时,鸡群表现为远离窗口。鸡群一旦出现精神沉郁、闭目缩颈、头尾和翅膀下垂、行走困难等症状时,均提示鸡群染病。

4.2 羽 毛

健康鸡只的羽毛贴身,有光泽。若鸡只羽毛脱落且脏乱,说明鸡舍环境湿度大,若鸡只羽毛蓬松而乱、且肛门周围羽毛粘有粪便或黏液时,提示鸡只染病。

4.3 粪 便

健康鸡只的粪便多为成形的青灰色,表面可覆盖一层白色的尿酸盐。而鸡群染病后,可出现粪便颜色改变、不成形、稀粪等异常的情况。

4.4 呼 吸

当鸡群姿势和呼吸频率改变,并且出现眼睑肿胀、流鼻涕、咳嗽和异常呼吸音时,表明鸡只可能出现呼吸系统疾病,此外还有可能是环境氨气含量过高、灰尘多等外界因素造成。

4.5 饲料用量

每天应观察鸡群的采食量,一般当日的饲料应在当天吃完[6],若鸡群出现采食量降低的情况,应给予高度重视。排查是否有病鸡存在,确定鸡舍环境是否正常,确定是否需要更换饲料配方。监测鸡群的同时,要及时挑选淘汰残弱鸡和病鸡,降低疾病传染的几率。

5 饲养管理

5.1 饲料选择

饲喂管理是肉鸡养殖中关键环节,肉鸡的饲料成本在养殖成本中约占70%,是一项很大的支出,而饲料品质与饲喂方式则会直接影响到肉鸡的生长性能。养殖者应根据养殖规模、饲养品种以及饲料价格等因素选择饲料,控制成本的同时也要注重饲料的品质安全。应在正规的生产厂家购买饲料,严控饲料品质,同时注意避免饲料长时间存放,防止出现发霉变质等问题。

5.2 饲料配比

饲养人员可根据肉鸡不同的生长阶段和健康情况,进行科学合理的饲料配比,确保肉鸡能够摄入充足均衡的营养。如当肉鸡出现肾脏肿大或者尿酸盐沉积等情况时,可以适当降低饲料中蛋白质的含量,同时增加维生素A 以及维生素C 的含量,能够帮助肉鸡提高抗氧化能力和清除机体自由基的能力,同时保护肉鸡的黏膜;对于出现肠道、呼吸道炎症的肉鸡,养殖人员可以适当增加饲料中维生素A 的含量,帮助肉鸡快速修复其受损黏膜,还能提高其自身的免疫力和抗病力。

5.3 饲喂管理

通常7 日龄以内的雏鸡使用饲料盘饲喂,养殖人员应该注意每次添加少量的饲料,每天多添加几次,以减少饲料的浪费,同时可以提高雏鸡的采食量。待7 日龄过后改用饲料桶饲喂,可根据鸡只的大小情况,调整饲料桶的高度,保证每只鸡都可以吃到饲料。另外,根据肉鸡不同的生长阶段应该更换不同的饲料,一般肉鸡应有雏鸡料、中鸡料和大鸡料3 种,更换饲料应逐步进行,不能突然改变,在3~4 d 内完成换料即可。

5.4 饮水管理

充足的饮水量有助于肉鸡进行正常的生理代谢,帮助肉鸡消化食物,排出体内废物,还能帮助雏鸡调节体温。饲养人员应根据肉鸡的养殖密度放置饮水器,确保每只鸡都能全天自由饮水。保证饮用水的质量,严禁提供被污染的水源,在冬季寒冷的季节可适当提供温水。此外,在饮用水中还可以添加适量的维生素,以提高鸡群的免疫力。

5.5 同批饲养

对于同一批鸡群,要实施全进全出的饲养方式。不同来源、品种的肉鸡应分开饲养。尽量保证同一批鸡群的免疫情况和日龄相同,有效降低鸡群发病的几率。

5.6 冬季管理

冬季天气寒冷,应加强鸡舍保暖。可密封鸡舍墙体有缝隙的地方,在屋顶上铺放草帘,鸡舍内用塑料布吊顶等方式,减少散热,加强保温[7]。在鸡舍建立地炉、火道或暖气片等进行保暖。为保证鸡舍的湿度,应增加洒水,防止环境过于干燥。

5.7 夏季管理

增加屋顶的绝热性,减少鸡舍透光条件。安装排风扇,确保足够的通风换气量。添加饮水设备,及时补充水源。在鸡舍的外墙和屋顶上洒水,鸡舍内喷洒水雾,加强散热。

5.8 预防接种

预防接种能够有效防控肉鸡疫病,鸡场应按照规定的免疫程序和疫苗对肉鸡实施免疫。预防免疫能够提高肉鸡的抗病能力,达到防控疾病传播的目的。要购置正规合格的疫苗,禁止使用接近有效期限的疫苗[8]。尤其是对肉鸡进行点眼免疫时,疫苗应现配现用,且配制好的疫苗应避光保存,且在40 min以内用完。

6 结 语

综上所述,养鸡场应使用现代的工艺设备,制定科学的管理制度,为肉鸡提供优质合理的营养饲料,从而确保肉鸡生产的最优化和安全化,创造肉鸡良好的生活环境和适宜的生产条件,从根本上保障肉鸡健康,提高肉鸡的养殖效益。

猜你喜欢

鸡场雏鸡肉鸡
守护企鹅,相伴近十年
春季肉鸡健康养殖要过六关
雏鸡的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肉鸡腹水咋防治
雏鸡质量检查及孵化程序调整(3)
团结的班子
蛋鸡和肉鸡
蛋鸡和肉鸡
食醋可防鸡病
广东黄羽肉鸡鸡苗报价(种鸡场平均卖出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