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如东县数字农业建设情况的分析与思考
2022-12-17缪小龙周爱军
缪小龙 周爱军
(1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农林科技信息站,南通 226400;2如东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南通 226400)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农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成为了农业发展的新动能。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数字经济发展战略纲要》等政策,要求大力发展数字农业,实施数字乡村战略,推动农业数字化转型。为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加快推动江苏省农业农村生产经营精准化、管理服务智能化、乡村治理数字化,江苏省委、省政府成立了农业农村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制定了《2021年度全省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实施方案》,提出了推进全省数字农业农村建设的任务和要求。如东县根据上级相关要求,出台了《关于分解落实全省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指标的通知》,该文件是指导2021年如东县数字农业农村建设的纲领性文件,突出了数字农业农村建设在如东县乡村振兴中的重要地位。在此背景下,为提升如东县农业精准化、智能化水平,笔者拟对如东县数字农业建设的主要做法、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关发展建议,以期为加快如东县数字农业建设、弥合城乡差距提供参考。
1 如东县数字农业发展概况
如东县位于江苏省沿海、长江北侧,是南通市北三县之一。如东县耕地面积为1.09×105hm2,农用地面积为1.43×105hm2,建设用地面积为3.13×104hm2,水域面积为1.70×104hm2。农作物以水稻、小麦为主,兼有油料、蔬菜等。如东县东面和北面濒临黄海,自然资源非常丰富,是全国最大的文蛤和条斑紫菜生产基地和出口基地,同时还曾获得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全国商品瘦肉猪基地先进县、全国山羊板皮出口先进县等荣誉。
如东县农村通讯设施完备,具有发展数字农业的基础。据2020年调查统计,如东县户籍人口100万人(其中乡村人口36.78万人), 宽带用户36万户,网民数84.5万人。全县行政村总数为207个,且所有行政村都建有电商服务站,家庭拥有电脑的农户约占45%,2020年全县农产品网络零售额达9.5亿元。
2 如东县数字农业建设的主要做法
近年来,如东县围绕乡村振兴目标考核任务,以营造氛围、需求牵引、示范推广、政策扶持为抓手,全力推进数字技术在农业生产和发展上的应用,总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四方面举措。
2.1 定目标
为全面推进如东县数字农业更好更快发展,充分调动乡镇各单位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切实将工作落到实处,如东县委、县政府出台了《2021年度如东县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实施方案》,要求把数字乡村建设水平纳入农业农村工作考核目标任务清单,要求每个镇(区、街道)加快推进物联网、大数据、智能设备等现代信息技术和装备在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应用,积极推广应用遥感监测、智能识别等设施,引导新型经营主体在设施园艺、畜禽、水产生产、农产品加工流通、农机作业服务等方面重点发力,探索信息化技术应用模式及推进路径,助推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另外,要求每个镇(区、街道)的数字农业应用点不少于5个,其中每年新增应用点不少于1个。
2.2 重宣传
主要做法:(1)统一制定宣传方案。围绕介绍数字农业技术,结合如东县农业生产实际,统一制定宣传工作方案。(2)丰富宣传内容。既通过报纸、广播等传统媒体,也通过网站、微信等现代媒体,同时还利用授课培训和田间面对面技术交流等形式,开展如东县数字农业发展的宣传,营造浓厚的宣传氛围,为农业信息化技术推广打下坚实基础。(3)开展宣传周活动。如东县每年都利用手机应用技能培训周、农业信息员技能培训等活动,开展数字农业建设的宣传推广。2020年6月下旬,参加手机应用技能培训周的学员有3 744人,通过“现场推广+平台远程培训”等形式,让农民在活动中学到了技术、体验了现代农业技术的发展。
2.3 育人才
为加快发展如东县数字农业,提高农业信息化覆盖率,2020年10月中旬,以江苏省农业农村厅举办的“电子商务万人培训”为契机,如东县组织了173名农业市场主体和镇级为农服务信息员参加有关数字农业技术与应用方面的专业学习。另外,如东县还特别邀请了南通科技职业学院的教授前来授课,通过培训,学员们对数字农业有了全新的认识,为全县加快农业数字技术的推广和应用以及提高数字农业水平奠定了基础。
2.4 抓服务
2020年10月中旬,如东县组织相关人员到各数字农业应用点进行其运营情况调查时发现,有的数字农业应用点存在设备老旧、软件错误和用户不会使用等现象。为及时解决上述问题,如东县及时联系相关技术支撑单位进行设备更新、软件错误修复、电信网络安装,并要求相关部门做好售后软(硬)件维护,保证其正常运行。另外,针对部分用户不会使用(或使用不当)相关设备,如东县要求相关技术单位人员上门手把手教会农户使用设备,并做好相关售后咨询和技术指导工作。经过1个月的清查整顿,全县所有用户均已掌握相关技术,设备、软件均能正常运转,在农民群众中取得了良好的口碑。
3 如东县数字农业建设取得的成效
近年来,如东县数字农业应用基地面积稳步增长,2021年全县新(扩)建农业物联网技术应用点10个。其中,与种植业相关的有6个,应用面积增加53.41 hm2;与养殖业相关的有3个,应用面积增加1.67 hm2;与水产相关的有1个,全县水产业物联网应用面积达1 561.13 hm2。另外,如东县通过持续推广应用数字农业技术,逐步形成了支撑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的成熟体系。目前,全县已有农业物联网应用点近100个,其中78个应用点已对接省(厅)农业物联网管理服务平台。
4 如东县数字农业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4.1 人才队伍素质总体偏弱
如东县大部分农民的文化知识水平偏低,很多基层农业信息员和农业市场主体的知识陈旧,缺乏对前沿数字农业技术的认识和了解;同时对利用现有的技术和知识,以及处理和解决农业生产中所遇到的问题的能力不强。
4.2 本地化数字农业技术缺乏
目前,如东县数字农业建设刚起步,在某些领域的技术还处于探索阶段,尤其是实用性、普及性的技术还不多。例如,如东县地处海边,土地与水质盐分含量较高,因此咸水或半咸水区域内的感应器必须具有防腐蚀和防堵塞功能,但目前这种特殊的感应器应用技术还不成熟。另一方面,农业是一项投资大、周期长、回报慢的产业,部分高额的设备费用对于农民来说难以承受;此外,有的设备对自然环境的要求较高,不便在县域内大面积推广应用。
4.3 技术推广和后勤服务缺乏统一的规划和管理
目前,如东县数字农业应用点呈现出多而杂的现状,县域内缺少大型智慧农业公司等龙头企业来整合和推广全县的数字农业应用点,这也导致全县在技术推广和后勤服务等方面缺乏统一的规划和管理,不利于今后数字农业建设的长远发展。
5 如东县发展数字农业的对策与建议
5.1 抓融合,建设如东县农业大数据平台
要实现现有资源整合、加大项目研发、扩大资金投入,可借助省(厅)“苏农云”平台的建设,稳步推进如东县农业大数据平台等项目实施。另外,在农业农村大数据建设中,要积极调用各条线的数据,形成信息整合流动,打造如东县高水平信息技术平台,坚持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发展方向,整合、归纳、共享农业数据信息,详细展现如东县农业发展的全貌,从而实现要素的有效流动,构架完善的农业发展机制,实现农业数据资源的融合利用。
5.2 抓创新,要实现农业数字化
具体措施:(1)以本地独特的地理环境为研发基础,积极与各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合作,进行病虫害预防、土壤监测等先进数字农业技术的研发和创新。(2)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发展园艺、畜牧等产业,实现农业发展的集群化建设。(3)培育农业品牌,推进特色高效生态农业建设。(4)以农业农村创收致富为中心,提高农产品质量,提升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
5.3 抓需求,贯彻“为民服务”理念
首先,针对农民在生产生活中的痛点和难点,基于农民需求,打造创新型的农业技术服务平台。其次,在农事服务过程中,简化农业服务流程,提高服务质量。另外,要坚持定位农业生产需求,加快推进本地数字农业共建共享,逐步实现农业产销一体化服务。
5.4 抓培育,培养高水平信息员队伍
首先,要培养一支高水平的农业信息服务团队,促进农业发展转型升级,为数字农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其次,要加强对农业经营主体的培养和教育,将农业互联网、农业信息服务等数字农业技术融入到培训课程中,提高农民的科技运用能力。
6 结 论
数字农业建设和发展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不仅有利于提高人们科学利用农业资源的能力,而且对今后的农业生产和生活将产生深刻变革。目前,如东县的数字农业发展相对于本省其他发达县(市)而言尚处于起步阶段,为此,今后全县将继续贯彻落实省、市主管部门对于数字农业发展的相关要求,把握当前大力发展数字农业、培育战略新兴产业的历史机遇,以应用需求为牵引,以顶层设计为统揽,以推进应用为重点,以政策扶持为保障,坚持政府推动、企业主体合作、应用资源共享的理念,围绕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等环节,全面进行农业数字化建设,大力提升如东县农业精准化、智能化水平,为如东县实现农业大县向农业强县的转变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