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卡贝拉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2022-12-17曾丽霞
文 /曾丽霞
引 言
阿卡贝拉即无伴奏合唱,指的是一首乐曲全凭人声清唱,不使用乐器,进行合唱的音乐演奏形式。此种音乐形式清新流畅,对合唱成员的协调性要求相当高,旋律和谐优美。阿卡贝拉的演唱形式具有节奏多样、音响丰富、观赏性强等特点,在初中音乐教学中应用阿卡贝拉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乐感、音准与节奏感,使其创造力及表现力均获得发展。
一、阿卡贝拉的概述
作为一种纯人声、多声部艺术的表现形式[1],阿卡贝拉可追溯至欧洲中世纪的教会音乐,当时只以人声清唱,不使用乐器。在16 世纪乐器流行之前,各种各样的阿卡贝拉是在西方音乐中最为常见的形式。在20 世纪初,人们开始怀念优美和谐的纯人声合唱,于是阿卡贝拉重新流行起来,最先从美国开始,再慢慢蔓延至欧洲与世界各地。相较于传统的阿卡贝拉,现代阿卡贝拉融入了伴奏,伴奏是由人声发出,达到了人声模仿乐器产生的伴奏效果,音乐技术有了明显的提升与进步。近年来,阿卡贝拉主要表现为B-box、电声运用、流行元素等音乐形式。随着越来越多流行阿卡贝拉人声乐团的出现,更多的合唱团与年轻人开始关注这一古老而又持续焕发生命力的特色艺术形式。
阿卡贝拉的表演丰富多彩,表演方式造型多样,形态各异,在舞台表演中显得极具观赏性。阿卡贝拉虽然是一种没有伴奏的合唱形式,但是表演者可以利用人声来模仿和表现多声部的音响效果,且表现得丰满动听、自然流畅,为听众带来新颖的听觉体验,使其感受到音乐作品的声音特色。音乐作品的“骨骼”是旋律与节奏,阿卡贝拉能够充分表达出音乐作品节奏的独特性、个性化与多样性[2]。
二、阿卡贝拉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现状
(一)教学发展存在不均衡性
阿卡贝拉是由国外传入国内的。由于不同地区的经济、文化等有着多方面的差异,阿卡贝拉的推进与传播有着明显不同。这主要表现为各个地区的初中音乐教学发展存在不均衡性,学生往往在节奏、音准等方面无法做到整齐划一,感情处理和独立完成阿卡贝拉作品更是无从谈起,这已经成为影响他们学习音乐技能与提高审美能力的重要因素。
(二)学生学习效果差异显著
在阿卡贝拉演唱模式中,每位演唱成员都属于不一样的个体,有着自身的特征与个性,他们的音乐基础能力、审美观念和水平,以及领悟音乐的能力均有差异[3]。大部分学生在最基础的节奏和音准等方面都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特别是在音量均衡方面表现得更为显著。但是教师在日常教学中没能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选择音乐作品时没有充分考虑到由简及繁、由易到难和循序渐进,而是直接展开阿卡贝拉训练,导致学生很难对歌曲产生感觉,无法调动学习阿卡贝拉的积极性。
(三)教师的能力水平有待提升
教师作为“教”与“学”的统一规划者与实施者,特别是音乐教师更是音乐审美教育的“使者”,是向学生传播音乐知识、技能及音乐美的引导者。然而,从目前的初中音乐教学来看,音乐教师队伍与阿卡贝拉的教学需求有着一定距离,教师的教学能力与专业水平参差不齐,其很难顺利完成阿卡贝拉训练。有的初中音乐教师对阿卡贝拉了解不多,甚至没有接触过,以至于很难充分在教学实践中运用阿卡贝拉。而且部分地区学校对音乐教学不够重视,师资队伍的质量有待提高,无法保障阿卡贝拉的有效应用。
三、阿卡贝拉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坚持循序渐进原则,长期训练阿卡贝拉
阿卡贝拉的主要魅力在于其多声部的音响相当丰富。要想帮助初中生掌握演唱多声部歌曲的技巧,初中音乐教师需坚持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组织学生展开阿卡贝拉的训练,不断培养与提升他们的音乐演唱水平[4]。第一,教师应多带领学生欣赏一些优秀阿卡贝拉团队的表演视频,全身心地体验多声部音乐作品的魅力,使其通过欣赏这些富有代表性的阿卡贝拉作品,激发灵感,对这种特殊的演唱方式产生学习热情与浓厚兴趣,进而深入了解阿卡贝拉。第二,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演唱练习,加以引导与示范演唱,结合他们的音乐基础,同样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从音色、节奏、音准和多声部演唱等方面展开训练,使其可以掌握基本的阿卡贝拉演唱方法和窍门。第三,进行简易创编训练。教师指导学生进行简易的节奏创编,深入体会阿卡贝拉的与众不同,再搭配适当的乐器模仿、体态律动、人声打击等方式把音乐表现出来,引领他们采用独特的方式将音乐作品中的情绪淋漓尽致得演绎出来,使其通过一系列实践活动切实体会到阿卡贝拉训练模式的特殊魅力。
(二)科学规划常规训练,提升无伴奏合唱能力
在初中音乐教学中应用阿卡贝拉是一个长期规划,训练内容多种多样,教师需科学规划阿卡贝拉中的各种常规训练,具体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听觉训练。由于阿卡贝拉是纯人声清唱的,学生不仅需聆听自己演唱的效果,还要学会听别人演唱,与同伴和谐合作。所以,初中音乐教师需开展听觉训练活动,组织他们进行倾听思考训练,注重歌曲和声、音色、情绪与人声的配合,使其拥有一双会听音乐的耳朵,且具备倾听的能力。其二,音准训练。众所周知,音准训练在初中音乐教学中占据着异常重要的地位,属于声乐艺术教学中的一个永恒主题[5],同样需要长时间的训练。教师在具体的音乐课堂上,可以利用课前五分钟时间指导学生利用柯尔文手势展开不同调式的音高与音阶练习,并带领他们进行和弦环节、分声部演唱、听和弦等训练。其三,节奏训练。节奏作为音乐的灵魂,直接关系到整部作品是否完整和情感的表达情况。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对学生节奏感的培养,使其了解不同形态的节奏类型,演奏出不同的律动感[6]。其四,多声部训练和声部分配,包括二声部合唱、多声部联动等。教师在歌唱教学中应高度重视学生的姿势,组织学生展开发声练习。
(三)巧妙运用阿卡贝拉,优化音乐节奏训练
在以往的初中音乐课堂上,视唱练耳训练比较简单,主要是教师利用黑板和钢琴的单一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热情难以保持,容易对音乐学习产生厌烦心理。针对这一情况,初中音乐教师在平常教学中可以采用阿卡贝拉的演唱形式,利用丰富的听觉,引领学生右手击分拍、左手击单位拍,由此让他们进行二声部的节奏训练,而且双手可以通过击掌将双声部节奏拍打出来,右手来表现高声部,左手则把低声部表现出来。同时,教师可以将班级学生划分成两个小组,结合阿拉贝拉和节奏训练内容开展教学活动,让学生将两个声部的节奏拍击出来。学生在拍击时,可以使用双手、桌子、文具等,通过各种声音的交替,使音响更加丰富。然后,教师可以以节奏训练为基础,把音高加入进来。例如,教师在进行四声部节奏训练时,可以将全班学生划分成四个小组,分别给出这些节奏的音高,指导学生一边唱出音高,一边把这些节奏敲打出来,使其在积极参与节奏训练的同时增强合作意识。在敲打节奏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引导他们把强弱规律表现出来,最终通过阿卡贝拉的巧妙运用,优化音乐节奏训练。
(四)合理应用阿卡贝拉,训练单声部视唱曲
在初中音乐课程教学中,单声部视唱曲较为特殊,旋律声部只有一个。按照以往的教学方法,就是由学生跟随钢琴伴奏进行反复练习和歌唱,通过多次训练让他们对旋律加深记忆,一直到唱得准确为止。这样学生只能掌握基本的识谱与唱谱技能,无法深入体会音乐的美感,不能更好地把音乐情绪与情感表现出来。对此,初中音乐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可以把阿卡贝拉同单声部视唱结合起来,引领学生深入感受音乐作品中的和声效果,由一组学生将和声部分演唱出来,另一组学生则以和声织体衬托为基础将旋律声部演唱出来。然后,教师可开展三度和声练习,指导学生采用正确的呼吸节奏与方法,发出和谐、自然的声音,帮助他们慢慢养成一边倾听,一边歌唱的好习惯,不仅要聆听自己的演唱效果,还要听其他同学的歌唱,目的是聆听整体和声效果,适当扩大阿卡贝拉训练范围与提高阿卡贝拉训练力度。如此,单声部视唱和阿卡贝拉的结合不仅能够提升学生学习歌唱技能的热情和兴趣,还可以强化他们的和声听觉能力,使其体验和声的美感,且把和声的美感表现出来。此外,随着学生对单声部视唱旋律掌握得愈加熟练,教师可引入轮唱的方式,促进二声部卡农的形成,并编配一些节奏较强的二声部旋律,增强他们的合作意识。
(五)借助阿卡贝拉优势,开展体态律动训练
在初中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想让乐曲表现得更为生动与形象,体态律动训练是不可或缺的。教师可以充分借助阿卡贝拉的优势体态律动训练,这是身体情感与音响运动的体验,以身体和音乐作品相结合为前提,把节奏与肢体动作组合起来,鼓励学生在演唱歌曲过程中随着节奏用脚跺拍、晃腿、捻动手指打拍、点头等,使其自由自在地进行体态律动训练,增强学习效果。例如,在教学《青春舞曲》这首歌曲时,教师可以先带领学生欣赏歌曲,搭配相应的舞蹈示范,让学生一边欣赏一边思考歌曲的情绪及演唱的速度,使其发现歌曲情绪活泼轻快,富有青春活力,要用中速进行演唱。接着,教师带领学生随乐哼唱歌曲旋律,告诉他们朗读歌词时声音提高,吐字清晰,有弹性,唱旋律时要有起伏感,然后指导他们通过增加身体律动的方式跟随伴奏演唱歌曲。在这一环节,教师可以先示范新疆舞中的捻指、托帽、挽手、耸肩、动脖等动作,提醒学生表演体态律动时手腕要转起来,男生多耸肩,并注意手的摆放位置,随后引入阿卡贝拉这一比较流行的演唱形式,使他们自由选择和声演唱、边演奏边演唱、边歌边舞三种形式的任何一种进行创编体态律动表演和展示,从而让他们的体态律动训练效果更佳。
(六)灵活引入阿卡贝拉,声音动作有机统一
在初中音乐课堂上,学生在演唱时不应静止不动,而是需要配合相应的呼吸节奏和手势,增强演唱的可视性,更好地吸引观众,加深观众对歌曲的印象。对此,初中音乐教师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可以灵活应用阿卡贝拉,指导学生在演唱歌曲过程中做到声音与动作的有机统一,使其在无伴奏合唱中搭配相应的动作,且根据实际情况让更多的身体部位也参与其中。例如,教师可以先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歌曲《青藏高原》的视频,让学生一边欣赏一边领略藏族的风土人情与自然美景,交流与分享各自的感受,顺势引出《洗衣歌》,并播放出来,要求他们闭上眼睛用心聆听,初步感受歌曲蕴含的意境美。接着,教师简单介绍这首歌曲的创作背景,播放相应的舞蹈片段,引导学生在欣赏舞蹈的基础上再次体会歌曲的意境美。师生一起轻声哼唱歌曲旋律,然后加入阿拉贝拉训练模式,使学生充分发挥自身想象力,创编一段舞蹈律动进行即兴表演,通过动作和表演表达歌曲的思想情感。如此,学生在阿卡贝拉合唱训练中以伴舞的方式对声乐艺术进行二次创作,产生唯美的艺术效果,给观众带来更为强烈的视听冲击,使他们将声音和动作完美搭配。
结 语
阿卡贝拉有着独特自然的节奏、丰富多彩的视听效果、灵活多变的组合形式,能广泛运用至音乐创作与表演中,为音乐作品注入更多的活力。初中音乐教师在教学中应用阿卡贝拉演唱形式,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突破,可以为学生带来更为宽广的想象与表现空间,使其全身心地参与演唱活动,提高其音乐综合素质,推动高效音乐课堂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