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一流”背景下高校育人联动融合研究
——以基础建设为视角
2022-12-17任贺贺李玉秋
杨 杰 任贺贺 刘 姣 李玉秋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江苏 南京 211106)
引言
近年来,拔尖创新人才一直是我国高校“双一流”建设的重中之重[1]。2021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强调:“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新路。”[2]“特色”两字要求新时代高校要在秉持传统的同时,倡导教育创新,追求世界一流水平,突出中国特色[3]。
打造属于中国特色的“双一流”教育体系,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是根本宗旨[4]。安国勇、赵翔[5]对多个教育资源维度和条目进行调研表明,办学资源、课程资源、教师资源和教学资源的协同作用才能推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的现代化;刘献君[6]结合理论发展、学科发展和交叉学科诞生来证明学科交叉是建设世界一流学科的重要途径,并提出高校内部建立矩阵式的学科组织策略;李佩洁[7]结合“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三全育人”理念,对比当前高校思政教育新媒体平台建设的数据,提出为教育赋能,充分利用新媒体、人工智能等现代技术,改革教学手段,丰富教学方法,探索个性化、多样化的教学模式。但上述研究大多侧重于高校教学本身对“双一流”建设的适应,而忽略了高校各部门的职责升级优化,仅有部分学者对高校内部部门机构改革进行了研究。葛信勇、王荣景[8]基于五所“双一流”建设高校机构改革实践的调查,发现各高校已陆续通过内部管理机构改革,完善内部治理体系,为“双一流”建设提供一流的组织保障;尹检亮[9]创新性提出学校基建、教学合作的人才培养新模式,但侧重于高校学生实习和就业方面的工作,缺乏基建部门与高校育人之间的联动融合建设。
因此,本文依托基建部门,在基建与教学合作框架的基础上,深层次地挖掘基建职能体系中的教育资源,并融合“双一流”学科建设中多种实践创新方法,探究基建与育人多层次互补式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并以多元统计方法辅助优化提高人才培养模式的兼容性,为“双一流”背景下基建部门与高校育人的联动融合建设提供重要的理论基础。
一、基建职能定位
(一)校园规划与布局
校园规划是学校事业规划和人才发展规划在物质空间上的表现和落实,高等学校基建部门最基本的职能应服务于本校学生的培养特点,形成科学、和谐、美丽的校园总体规划和布局。“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校基建部门不局限于基本的校园规划布局,以校园未来数十年的科学规划,打造建设一流的校园环境,从而促进学校育人工作的开展。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东区校园基建规划为例,秉持“人本化、园林化、数字化、特色化、一体化”的理念,满足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空间布局上定位为航天、人文、艺术、经管等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空间上与西区砚湖的自然风景形成科技感与优美感的新旧交替,使校区整体形成多学科综合、江南人文氛围浓郁、现代化的主校区,符合高校加强“双一流”建设、提高学科水平和综合实力以适应新形势的发展需要。
(二)景观设计与建设
基建部门传统的景观设计是相对独立的,其工作对象主要包括设计师和承包商,不直接参与学生的人才培养领域,导致规划建设与文化育人的脱节。随着高校“双一流”建设理念的不断深入,基建部门更加重视校园景观规划建设对文化育人的推动作用。校园景观环境是校园文化的载体,例如武汉大学的樱花大道、北京大学的未名湖和南京师范大学的随园等,各高校的基建部门都将校园文化浓缩在校园的山水之间,传达给师生。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基建处在设计校园景观时,紧抓审美观、道德准则、价值观、人生观、行为规范、意志品格等校园文化,结合校园的航空、航天和民航的独有文化和科研精神,在砚湖周边增添一处林园,校内院士纷纷亲自在此种下树苗,让“三航”精神与科研意志在南航的土地上生根发芽,也在南航师生的心中盛开花朵。
(三)建筑升级与优化
基建部门的基本职责是为学校进行建筑设计。传统行业设计工作中习惯于关心建设技术而不关心建筑的使用功能,但高校建筑设计的最终目的是为学校教育教学和培养人才服务。在区分不同人才培养目标上,“双一流”建设前的老旧建筑应进一步优化建筑功能设计,建筑本身的使用功能既要结合学校的类型,也要综合考虑学科类型。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西区旧时期的建筑缺乏统一规划,校园整体规划的方向不统一,空间结构逻辑不明确。因此,学校基建部门对西区重新规划中加强学校布局生态化、信息化和可持续发展化:东西区建立两座跨线桥、一条隧道打通东区和西区,建设成一个完整的校园;打造以“学术园林”为主题的多层次、多元化学术园林空间;适应新时代网络发展,通过校园数字化形成整体集中、个体独立的校园教育网络;采用动态发展原理规划用地。
二、基建-育人联动建设
(一)服务育人
高校基建部门的首要服务任务是规划校园空间。因此,基建部门的服务育人实质为“空间育人”。空间育人即将学校空间上的设计、布局融合育人的深意,为实现学校的“双一流”建设提供基础。高校基建部门将校园空间分为三类:学习空间、居住空间和运动空间,创新性地以育人主题为中心,将三个空间有机结合。首先,对于西区老建筑物升级与重组,打造学生新型公寓,周边匹配学习、运动新功能空间,西区、北区宿舍的中间建造食堂、游泳馆和读书亭;其次,东区规划时增强了居住和混合社交功能,并增加小型商业功能,使学生的消费需求可以就近、及时地得到满足;校园空间并不仅仅是学生学习、居住的地方,更要有丰富多彩的课外生活,通过空间布局和环境利用派生出校园课外活动空间的外延性和包容性,在教学区、南区宿舍之间打造体育场、体育中心、网球场和足球场等多个体育空间,并添加灯光广场形成灵活、舒适、方便的活动场所。
(二)文化育人
文化育人是学校基建部门对校园建设规划的作用之一。准确把握学校的校园文化,需要在规划过程中将校园文化和建筑环境结合起来表达。高校校园的文化特色,是基建部门注重了文化内涵建设与校园特色结合、各节点与资源环境相结合的产物,综合校园文化特色和地域性特征,在校区主楼、图书馆等标志性建筑上体现航空、航天、民航“三航”特色,同时又蕴含江南水乡的韵味,校内多处设置火箭、飞机、青铜鼎等校园小景,依此表达“两弹一星”“载人航天”的精神和地区的历史文化氛围的和谐统一。砚湖之畔,四季美景皆有,春有垂柳,夏有锦鲤,秋有苍柏,冬有蜡梅。走在蜿蜒的石子路上,小道还会把你带进名人林、校友林,又或者某片幽静的小林子。曲径通幽,不失为独处的好去处。西大门口的石碑上镌刻着“智周万物,道济天下”八字校训,智周万物,追求大智慧;道济天下,践行大道理,体现着学术抱负和社会责任的统一,激励着一代代追求真理济世报国的师生。
(三)专业育人
校园基建部门的基建工作流程依据于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包含以下步骤:立项审批、科研论证、工程设计、图纸审核、工程发包、现场施工、竣工验收等,这些无疑都与学校的土木工程、工程造价、风景园林、给排水等专业相关。为实现基建部门专业育人的目标,创新性地利用课堂教学、线下实践和科研创新实践的方式,将基建技能深入学生教学工作中去。课堂教学的案例分享,让学生对实际工程流程的理解更加深刻,巩固其所学,激发其思考;线下实践即把课堂学习搬到实际现场,让学生参与到学校基础建设项目中来,工科的学生参与布局规划、图纸设计环节,经管类学生参与工程造价环节,在提高学生学习自主性的同时,还激发了学生对相关专业的兴趣,对学校而言,充分利用资源,节约财政支出;大学生是国家创新力量的源头,科研创新实践让学生参与解决基建工程的难题,结合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基建部门的专业平台,才能更好地实现多维度高水平的专业育人。
(四)管理育人
“打铁还需自身硬”。要做到立德育人,就必须提高基建部门全体成员的职业素养和综合素质,这就要加强部门对团队的管理,强化“学校无小事、处处是教育,基建无空白、时时能育人”的工作理念,开展“育人先育己、基建创一流”系列专题讲座,增强部门思想政治素质。基建团队成员实际为校园的工匠,不断打磨匠心,方能以工匠精神育人。基建部门工作面广量大,在管理时需赋予每个部门、每个员工具体、明确的工作职责,严谨对待每一个流程、每一个环节,爱岗敬业、追求完美的点点滴滴,在无形中感染、教育学生;部门集合文明校园创建、“三个一”等主题活动,开展与学生党课学习、体育运动及党日活动等联谊活动,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健康、积极、向上、团结的校园氛围,以此让学生对学校和学习充满热爱,达到管理体系育人目的。
三、基建与教育兼容性评价体系
结合基建部门的传统特色职能,探究基建部门与高校育人的联动融合,建设多层次互补式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该模式的实践效果和可持续性至关重要,需实时监测融合的兼容性和高效性。因此,必须建立基建与教育兼容性评价体系。
随着近几年计算机技术的普及应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已经被广泛应用,该分析方法是利用数据统计的原理来研究多个变量问题的一种理论和方法,其通常会被应用于教育领域[10]。本文采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评价基建与教育兼容性。
(一)定期评估基建服务水平与高校教育质量
评价体系的建立需要大量的数据作为支撑,才能确保体系的有效性[11]。在建立过程中,一方面,通过构建综合信息平台系统来收集和保存基建项目进度、教学质量数据,以此可保证评价体系的全面性、全阶段性;另一方面,信息的收集与体系的运营保持同步,随着学校“双一流”建设进度、学生的思维特点和老师的教学模式不断调整评价体系,推动学校基建部门基建与育人的双进程。
(二)构建多层次多元化动态化模型
基于多元分析方法对基建-教育兼容性指标展开多方面分析,以课程评价、环境评价、后勤评价、能力评价为变量指标,构建以多层次的变量指标为基础的动态化模型,结合基建服务和教育成效调整各项变量指标,保障创新人才培养水平的有效提升;面向校内不同专业的学生,兼顾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方向及需求量,以此调整实践教育创新的手段。例如,面向升学读书的学生,多增加科研创新实践的机会;通过提高线下实践活动课程的课时比例来满足社会对应用实践型人才的要求。
(三)明确权重比例,建立兼容性评价体系
以经验判断的方法构建新型评价标准体系,但为防止多元统计模型出现不规范等问题,需结合变量指标之间的依赖性、指标-目标之间的对应性,通过主成分分析方法[12]、层次分析方法来明确各项变量指标的标准权重,以指标数值和权重利用综合评价方法对每个基建部门人员确定标准分值,形成科学的评价系统模型。
(四)优化变量,完善体系时效性
基建工作内容与高校教学目标是不断更新变化的,在实践过程中,一方面,需要部门人员结合指标预测结果科学安排工作方向和教学计划,以此在推动教学任务的同时,保障基建工作的科学开展;另一方面,时刻关注两者之间的兼容性,以防出现基建与教育两者出现“跷跷板”现象。需要部门人员时刻结合教学水平、基建进度的提升效果和师生对各项指标的满意度进行验证工作,从而保证评价体系的时效性和高效性。
四、结语
以“双一流”背景下一流拔尖创新型人才培养为主要突破点,打开了“高等院校-实务部门”资源双循环运行格局,构建了基建与教学多层次互补式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并建立基建与教育兼容性评价体系辅助优化。挖掘基建部门传统校园规划布局、景观设计与建设、建筑升级与优化职能中的教育元素;有效应用于服务育人、文化育人、专业育人和管理育人等多元化育人手段;以课程评价、环境评价、后勤评价、能力评价为变量指标,建立基建与教育兼容性评价体系,确保体系融合的兼容性和高效性,以此打造高校新型多元化拔尖创新型人才培养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