溧阳市林下经济发展新模式探讨
2022-12-17冯菊芳
李 莉 冯菊芳
(溧阳市林业工作站,江苏溧阳 213300)
林下经济是利用林下土地和林荫,在林冠下进行养殖、种植,实现农、林、牧立体复合生产经营的生态林业模式,是低碳经济、生态林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促进乡村振兴和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1]。溧阳市是苏南宜溧山区林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江苏省重点林业大市,全市现有林地面积29 617 hm2,2020年林木覆盖率达31.59%,林下经济的发展空间及潜力十分可观。参照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关于加快林下经济发展的意见》,溧阳市积极发展林下经济新模式,有助于提高林地空间开发利用率,促进绿色经济发展。
1 溧阳市林下经济发展现状
溧阳市享有“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出了苏杭,美在溧阳”的美誉,其在获得“全国森林旅游示范县”“中国美丽乡村建设示范县”“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等称号的基础上,不断探索生态旅游、森林康养的新模式、新路径。当地的森林旅游基础设施经过多年建设逐渐完备,形成了以观光、度假、旅游、科普、康养为一体的森林旅游服务体系。
溧阳市林下经济产业发展初具规模,经营模式多种多样,现有的林下经济模式主要有林花、林菜、林禽、林药、林茶、林蜂等多种模式。2020年,林业生产总值为61.9亿元,其中经济林果、林茶、林药、森林食品、木本油料等实现产值17.8亿元,从业人员达8 522人;森林旅游实现年收入51.5亿元,旅游接待人数达690万人次。
精准定位“一村一品”附加值。乡村振兴的落脚点是惠民、利民、富民。溧阳市以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为载体,着力打通绿水青山通向金山银山的通道。森林旅游在聚集人气的同时,也把沿线分散的森林康养基地、有机药材基地、生态工业基地、农副产品基地串联成链带向千家万户,铁皮石斛、青钱柳、樱花鸡、乌米饭等多种优质产品日渐成为广大游客竞相采购的“网红”“爆款”。沿线散落的一些特色瓜果种植基地,也通过举办蓝莓节、杨梅节、樱桃节等农事节庆、采摘活动提升了农产品的附加值。
溧阳市林下经济虽然得到了快速发展,但发展水平普遍偏低,与其他成熟地区规模化、组织化、专业化、精细化、品牌化发展要求相比,还存在一些亟须解决的短板。一是产品结构单一,风险大。初级加工产品多、加工能力弱,传统产品多、“名特优新”品种少,已经难以满足日趋多样化的市场需求。二是扶持力度不够,发展难。林下经济尚处于自然发展状态,没有相应的林业产业发展规划和鼓励措施,缺乏具体制度的引导和激励,导致广大林农对林下经济发展前景认识不够,参与热情不高。三是技术科技含量低,做强难。林下经济发展需要引进新品种、发展新模式、开发产品深加工,而目前的生产人员多为普通农户,专业技能不高,缺乏科学技术指导,导致林下产品的产量较低,产品质量无法满足市场需求,影响了林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 溧阳市林下经济发展新模式
林下空间氧气充足、光照弱、昼夜温差小、湿度较大,适宜种植食用菌和繁育珍稀菌种,这种林下复合种植模式被称为林—菌复合模式[2]。发展林菌复合经营可以科学合理利用林下资源,实现“近期得利,长期得林,以短养长,长短协调发展”的良性循环,对提高农民造林积极性、巩固造林绿化成果、增强林业自身持续发展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2.1 林下种植食用菌
与传统林下经济模式相比,林下种植食用菌在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方面有以下优势:一是食用菌周期短、效益高。菌类生产周期一般不超过3个月,且产值是普通农业产值的3倍以上[3]。2020年贵州省羊肚菌栽培面积约930 hm2,产量0.43万t,产值4.8亿元[4]。食用菌商务网统计显示,2020年贵州省羊肚菌鲜品价格为260~600元/kg,剪脚羊肚菌干品价格为3 000元/kg左右,食用菌市场潜力巨大。二是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兼顾。食用菌栽培过程中,可清洁转化、高效利用农牧业有机废弃物[5],林—菌复合模式是一种理想的生态修复模式。同时,食用菌为低耗水、高转化率食品,产品的耗水率为2.7~4.0 kg/kg,生物转化率高达80%~150%,经济效益显著。此外,食用菌生产门槛低,农村留守劳动力(妇女、老人)均可轻松掌握[6],经济效益显著的同时,还能进一步带动物流、加工、餐饮、旅游业发展,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
2.2 林下繁育珍稀菌种雁来蕈
溧阳市林木资源丰富,“三黑三白”中的雁来蕈营养价值很高,同时具有药用功效,随着中央电视台《舌尖上的中国》热播,雁来蕈已成为溧阳市知名的美食名片。雁来蕈学名松乳菇,是红菇科乳菇属真菌,在农历九月深秋时节生长于马尾松林中,因其具有季节性固定、时令周期短、保鲜运输难等特点,被誉为“厨中之珍”。溧阳市的南山地区为雁来蕈主要产地。目前,雁来蕈仍然依赖野外采集,人工繁育技术尚处于空白阶段。
溧阳市位于苏南丘陵山区,属于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全年雨量充沛,无霜期长,地带性植被为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各种林分林下空间光照充足、通风良好、湿度适宜且具有丰富的生物资源;土壤肥力较高,且林木更替产生的枯枝落叶层十分适宜作为食用菌栽培的原料,完全具备雁来蕈林下人工繁育的基础条件。溧阳市发展林—菌复合模式,不仅能够提高林地资源的利用效率,形成农林生态系统和多能级循环流动,实现“以林养菌,以菌促林”,还可以实现雁来蕈人工繁育,形成具有溧阳特色的林下经济发展模式,打造城市名片和文化品牌。
3 建议
3.1 推进国有林场经营方式
国有林场是溧阳市林业建设的重要载体。目前,溧阳市国有林场在发展林下经济方面尚处于摸索阶段,部分国有林场管理者缺乏正确认识,未掌握发展林下经济的方法和有效途径,不能科学有效地开展规划,落实林下经济项目存在盲目跟随市场导向的情况,导致国有林场现有林下经济发展后劲乏力,林下经济项目无法可持续、可循环发展。虽然溧阳市国有林场都拥有优良的天然资源禀赋,但无法有效将这些资源优势深入转化为经济优势。尽管部分国有林场走在市场和技术前沿,持续实施林下经济发展策略,但大多都还只停留在小范围摸索或尝试阶段,存在试错成本。尤其在引进国内外新技术、新品种、深加工产品等方面还没有取得质的飞跃,无法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的资源优势。
近年来,溧阳市国有林场通过实施林下经济发展策略,努力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目前,溧阳市国有林场林下产业的产品比较单一(以竹笋、林茶为主),在新品种、新技术等方面缺乏地方特色,亟须发展林下产业新模式,而林下种植雁来蕈的林—菌复合模式是目前较为适宜当地的发展策略。
溧阳市北有瓦屋山林场,地处茅山山脉南段,地貌类型属于茅山低山丘陵区;南有龙潭林场,地处天目山余脉宜溧山脉东北部。两大林场拥有丰富的林业资源,野生林木种质资源共有64科141属216种,森林经营、森林康养潜力巨大。林场内资源丰富,水质、土质优良,适宜开展雁来蕈林下种植。国有林场将林下种植雁来蕈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突出林场自身的独特优势,林下产业发展与森林经营相辅相成,打造雁来蕈品牌,建立溧阳市林下经济特色产业,促进溧阳市林下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
发展林下经济对于溧阳市国有林场打通绿色经济价值转换通道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但是国有林场的可持续发展不能抛开生态文化建设,它是发展林下经济的重要环境保障。为了构建生态文化,首先,要创造保护生态环境和绿色可持续发展的积极价值观,全面提高和突破全社会对森林经济发展的认识水平;其次,要发挥好舆论导向作用,向从事林业经济建设的广大群众推广绿色和生态环境保护概念,促进全社会对生态环境保护的认可;最后,在林下经济发展过程中,政府部门应明确和制定生态文化构建、生态文化价值对应的标准和要求,形成有效的监督、激励和惩罚体系,防止出现因为发展经济造成破坏环境的行为,为林下经济发展营造和谐的社会环境。
3.2 科技赋能,做强林下产业
通过邀请专家开展讲座、组织参观学习、基地典型示范等方式,调动国有林场职工及周边林农发展林下经济的积极性,增强森林资源管护经营的责任心和自觉性,同时使示范典型在经营规模、环境友好、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上有所突破,推动林下经济又快又好发展;进一步借助自身的资源优势开展林下经济试点,深化林下产品类别创新,提高科学技术含量,提高产品附加值,打造属于溧阳地方特色的食用菌品牌,以点带面形成品牌效应,有效促进国有林场林下经济的长远发展。
下阶段,溧阳市计划邀请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专家团队,结合《溧阳市国有林场总场森林经营方案》,选取瓦屋山林场、龙潭林场一北一南两处示范样板基地,利用林下空间与适宜菌类生长的环境条件,在保护原有种群生态平衡的前提下,筛选适合当地林下栽培的优良菌种、肥料配方,发展形成配套的栽培技术,创新林—菌栽培新模式,为江苏省乃至长三角地区林下食用菌栽培提供参考和技术支持,让溧阳市野生雁来蕈实现人工繁育成为可能。
现阶段,溧阳市林下经济发展尚处于摸索阶段,应大力推进“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文明建设,以生态创新为特质,推进林下产业发展,努力盘活当地森林资源。当地要从职能转变着手,完善各项服务体系建设,提高服务能力和效率,促进林下经济产业稳定发展;必须高度重视服务体系建设,并有针对性地进行因情施策,确保林下经济产业的健康、有序发展;要进一步挖掘发展潜力,制定发展规划,增强发展活力,确保林下经济产业发挥更好的作用;要结合溧阳市林下经济产业发展现状,确定发展林下经济的林地资源,开展全面、科学地分析研究,兼顾广大林农意向,确立产业地位,注重高质量发展,完善各项措施,奠定发展根基;在林业产业结构调整与林地资源保护之间统筹兼顾,充分发挥溧阳市资源优势,打造具有溧阳特色的林下经济产业,进一步扶持和孵化深加工、精加工企业,凝聚林下经济产业发展力量。综上所述,要推动溧阳市林下经济高质量发展,打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价值转化通道,当地需要不断探索,高效利用当地资源,加强地方特色和品牌建设,引入科技手段,为林业可持续发展带来新的增长点,从而更好地为江苏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试点提供溧阳方案,为长三角地区生态旅游、森林康养服务、乡村振兴、全域旅游发展探索溧阳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