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绿色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分析

2022-12-17马静月广安职业技术学院

门窗 2022年10期
关键词:工程施工绿色建筑工程

马静月 广安职业技术学院

1 前言

在我国现代化科学技术的支持下,建筑工程朝向科技化、现代化的方向发展,实现建筑施工绿色化、科学化的管理,尽可能避免产生环境污染、噪声污染、光照污染等问题,切实有效的保证建筑工程绿色可持续化发展。本文基于我国建筑工程施工,对绿色施工技术的应用展开深入的探讨分析,并对此提出具体的应用策略。

2 绿色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应用的可行性

2.1 符合我国资源发展趋势

所谓绿色施工技术,就是在符合自然环境的客观规律下,尽可能地降低建筑工程施工带给自然生态环境的污染与破坏,确保生态系统能够得到平稳、安全的运行,有效利用资源,实现社会的可持续性发展。在我国传统建筑工程施工中,一直都存在资源损耗明显的情况,特别是对于不可再生资源的过度浪费与消耗,会带来不可逆转的悲剧问题。

在这一背景下,建筑行业面临实际存在的能源危机,为了更好地适应市场发展,要不断提升自身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做到高效、科学、稳定、绿色发展。与此同时,还要进行不断的改革创新,确保绿色施工技术能够带动我国整体建筑工程行业的发展。

2.2 实现施工技术的不断进步

首先,在我国科技发展的大背景下,绿色施工技术发展势在必行。绿色施工作为现代建筑工程行业中的全新发展方向,融入了绿色环保的施工理念,这对我国环保事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某种角度来看,绿色施工提升了人们的环保意识,建筑工程施工会在一定程度上对环境造成污染,如植被破坏、废物污染、水土流失等情况。加强绿色施工理念,建筑施工过程中就能有意识的控制施工行为,将破坏控制在最小范围内。

其次,如若建筑工程存在部分安全隐患,也能够及时发现。绿色施工技术应用于材料、人员、机械等各个方面,要开展全面化监督排查,在此过程中,能够及时发现存在的安全隐患。从施工的各个环节进行把控,避免一系列严重问题的产生,全面推动安全发展。对于项目成本的控制而言,节能减排能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不必要的材料浪费,实现资源的可循环利用,在建筑工程中实现良性循环,有效的控制生产成本。

最后,实现施工技术的进步与发展。我国建筑行业施工技术在节能环保上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而绿色施工技术的应用能够对技术的创新发展提供动力,从而不断推动建筑工程技术的进步与发展。

2.3 符合市场发展需求

绿色施工技术一经提出,就在建筑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这是因为绿色施工技术符合市场发展导向。在绿色施工技术开发、设计以及运用过程中,通过技术的创新,实现绿色施工的同时,带来成本的降低。

绿色施工技术的应用,与工程施工安全、进度、质量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绿色施工技术规范了施工人员的施工理念,纠正了施工过程中一些粗糙、错误的行为,使得材料、能源都能得到最大化地利用与发展,避免了一系列施工问题的产生。这对于建筑工程企业来说,有利而无弊,因此绿色施工技术得到了充分而又广泛的应用。

3 绿色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具体应用策略

3.1 选用绿色节水技术

在建筑工程中,无论是施工过程中的工业用水,还是施工人员的生活用水,对于水的需求量都是巨大的,绿色施工技术的应用,要从节约水资源出发。若想实现科学化的绿色节水技术,要结合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合理规划水资源的利用,缓解各个施工环节中存在的水资源浪费情况。委派专门人员对水资源进行管理,在施工现场合理的规划水龙头以及水井的分布,最佳位置为建筑物的西北与东南两个点位上,避免产生因位置规划不合理,来回取水过程中产生的浪费情况。

其次,就是建筑工程的场地硬化问题,这也是施工过程中最为常见的一种问题。在应用绿色施工技术时,应选用水泥预制方格块,取代传统混凝土地面作业的方法,在人行道路与施工现场区别方格块。如此,土壤能够有效吸收自然降水,不断加强对自然降水的利用率。

对建筑工程内的深基坑施工而言,上涌的现场会产生于地下水当中,对建筑施工产生一定的影响。在这个过程中可以选用深井降水技术,合理设置水位监测井,实时监测好自然降水量。与此同时,也要做好相应的细节性问题,如水龙头高度的设计与控制,通常情况下最高高度应当控制在0.8m,最低位置应控制在0.6m,在确保满足日常用水的需求上,尽可能地节约水资源。

在进行混凝土养护施工过程中,应选择覆盖与应用浇水两种方法,对水量实现有效的控制。在科学布设给水网的基础上,设置最短的管网线路,时刻保证给水管网的健全性发展,严格避免产生水资源渗漏的情况,全面促进水资源的循环发展。

3.2 合理规划建筑工程材料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所使用的建筑材料十分巨大,绿色施工要以最终材料的节约以及可循环利用,切实有效的贯彻落实绿色施工技术理念。在材料采集购买的过程中,必须把控好材料的质量,最大化选用清洁材料以及污染系数较低的材料,避免因质量问题,产生不必要的污染问题。

采买后材料的储存也至关重要,不恰当的储存不仅会带来污染,还会产生不必要的材料浪费,带来资金上的损耗。在材料应用后的回收问题,也要注重规范性,严禁出现建料垃圾随意丢放的情况,产生废料与脚料后要妥善的回收,规划放置到一起,再由专业人员运用制砖机、破碎机以及搅拌机等设备,将回收的垃圾固态分离后,制成砌块材料或墙体填充材料等。

某些材料可以根据相关规定进行回填处理,保证最小化的固体垃圾外运处理,这样不仅能够解决建筑废料,还能有效保护环境。最后还应在建筑工程中,大力推广应用高性能的混凝土与高强的钢筋,对于废弃的木质材料,可以选用木方接长的技术,进行循环再利用。

3.3 电力系统的绿色化发展

3.3.1 积极选用照明系统节能施工技术

照明是建筑工程施工中的重要环节,同样也是建筑工程中消耗电量较大的一部分。在新时代发展理念下,为了尽可能满足节能降耗的绿色施工理念,要不断加强对于自然光源的利用,最为常用的有光感设备与有声感设备,两者之间都能高效的利用自然光,实现对照明设备开关的自动化控制。

其次就是针对设备本身的照明,要对其进行不断的优化设计,如在选择照明设备时,不仅仅要满足必备的高效照明的需求,还要考虑到真正的使用率。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在不同地区针对不同的自然气候、建筑风格,对于灯光的需求是不一样的,施工管理人员要做到因地制宜,能够根据实际的建筑工程施工情况,制定绿色化的照明的方案。

根据建筑的形状、朝向等因素,选择恰当的照明系统,在有自然光线时,要对其加以合理化利用,如选择浅色系的地面与墙板,将照明系统与空调系统联系在一起,既能满足各自功能的使用,又能借助多光源的形式,满足建筑工程中的特殊照度需求。

3.3.2 完善供配电系统施工技术

供配电系统不仅是建筑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也与人们生活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系统中的各个用电设备,也是整个建筑工程中电能消耗的最主要部分,这一系统的施工质量,将会直接影响到安全稳定的供电,以及整个建筑工程的能源消耗。如若供电设备或电路,出现老化或损坏的情况,就会产生电力资源的浪费,操作不当还会引发触电情况,直接影响施工人员的生命健康,因此,供电设备的选择以及系统的管理维护至关重要。

要委派专门的技术人员,定期检查维护供电系统,对其他施工人员开展安全教育工作。为了保证不因供电系统损耗过大,影响整体的建筑工程节能目标,在选择供电系统的过程中,应当选用新型供电技术。除此之外,也要充分考虑供电系统中电路损耗大的情况,提前做好优化整改方案,在问题产生前制定相应的计划,最大限度地避免相关问题的产生。尽可能选择能够减少热量的电阻材料,其中铜铝复合型材料是当前建筑工程线路施工中最为常用的材料,该材料的有效使用,能够明显减少电资源的浪费情况。

3.4 构建系统化的环境保护系统

3.4.1 扬尘抑制

一直以来,建筑工程施工扬尘问题都是环境污染关注的重点内容。根据绿色施工技术的要求,在开展建筑工程施工前,要积极制定完善的现场施工扬尘方案,有效控制施工全过程产生的扬尘。扬尘不仅影响着施工现场的环境,产生大气污染,还威胁着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吸取过量的粉尘,会导致各种疾病的产生。因此,在绿色施工技术中,必须细致化处理建筑施工中的扬尘,通过制定完善周密的扬尘防护方案,最大限度地降低工程中的扬尘量。对于重点区域,要进行重点考察与防护,可以选用高压喷雾的方式,抑制工程场地的扬尘量。

除此之外,要严格管理材料运输以及车辆出入,避免车辆的频繁出入,带起地面的灰尘。须特别规划行驶路线,在工程内部车辆不能随意行驶,以免危及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要进行统一的统筹安排。针对建筑工程外围,也要进行相应的保护拦截,避免施工现场灰尘影响到附近的居民。

3.4.2 建筑施工降噪技术

一直以来建筑工程施工噪声都困扰着人们,严重影响周围居民的正常生活,在新时代建筑施工过程中,降噪成为至关重要的内容。无论是从外部管理,还是内部施工,都要进行严格化的管理。

首先,施工时脚手架的搭建,要保证脚手架高度大于3m,并在脚手架外侧悬挂密目网以及消声片,吸收噪声的同时,防止噪声外散,不能因为节约资金,而忽略这一方面。

其次,就是建筑内部隔声降噪方面,在房间分户墙上,要选用加气混凝土砌块加水泥砂浆抹灰,以此隔绝各个房间之间的噪声。在上下楼板地面,也要全部选用隔噪楼板,可以选用结构楼板+5mm挤塑发泡聚乙烯隔音垫加陶粒混凝土。在进出车辆的道路上,选用彩色防滑路面,降低噪声的产生。

3.4.3 对土方的利用及建筑垃圾的处理

在进行土方挖掘时,要合理安排塔楼与纯地下车库之间的施工顺序,不能盲目开工,要有计划的开挖利用,考虑好土方回填问题的处理,尽可能减少土方外运,避免此过程中产生的污染问题。

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必然会产生建筑垃圾,建筑垃圾与普通生活垃圾有很大的区别,建筑垃圾中,仍存在一部分钢材、木材可以回收利用。与此同时,建筑垃圾占地面积较大,重量也较大,无论是运输还是处理,都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因此,对于可回收再利用的材料,必须做到科学化的循环利用,避免产生不必要的浪费。

3.5 积极利用新能源技术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各行各业生产模式都发生了相应的转变,在建筑工程施工中,新型技术也带来了全新的发展方向。新能源技术的不断完善发展,全面推动了建筑工程的绿色化发展。无论是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人员,还是职工人员,都要树立新能源意识,加强对于新能源、新型节能设备的使用。

在当前建筑工程实际施工过程中,最为常用的就是热能与太阳能,应根据施工地的实际情况,选择性地开发使用一些清洁能源。如在职工生活区,安装太阳能热水器,不断加大对于太阳能、地热、水能等清洁能源的开发力度。通过合理建构太阳能技术体系,能够将该能源转化成为绿色化的电热能,不仅能够降低对电能的消耗,还能起到环境生态保护的重要作用。

太阳能操作简单便捷,施工人员上手快,并且投资低,易于保存。尤其是在南北方天气差异较大的情况下,都可以借助太阳能,满足不同地区对建筑工程节能的需求,从而降低对不可再生资源的利用与消耗,转换成为可持续发展的建筑工程施工模式,可谓是一举多得。

4 结束语

总而言之,绿色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有效应用,能够最大化减少施工过程,以及施工人员生活所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施工单位应积极选用绿色施工技术,从建筑工程施工实际情况出发,制定系统化、科学化的绿色施工方案,并将其作为提升自身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之一,切实有效地推动建筑工程行业可持续性发展。

猜你喜欢

工程施工绿色建筑工程
绿色低碳
建筑工程技术管理模式创新探索
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模式创新研究
造价预结算在建筑工程中的审核方式及应用实践
采暖工程施工常见问题探究
建筑工程预结算审核中常见问题分析与处理
探讨自来水管道工程施工的通病与防治
隔震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及发展趋势
论高层建筑电气防雷接地工程施工
绿色大地上的巾帼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