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相对剥夺感的研究生导学关系优化研究

2022-12-17邹芳芳许国辉林炜铃徐莹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22年10期
关键词:归因导学导师

邹芳芳,许国辉,林炜铃,徐莹

研究生教育肩负着国家“高层次”“高质量”“高水平”人才培养的使命,是建设社会主义强国的强劲后援。良好的导学关系直接影响研究生的教育质量。导学关系存在于师生的互动过程中,是师生关系的核心因素。然而,当前关于研究生导学冲突的事件常有发生,师生关系疏离、权责不清等问题制约了高等教育质量的提升和发展。现今,导学关系是否合理逐渐成为教育界关注的焦点。相对本科阶段,研究生在学业、就业、生活等方面有着更大的压力,在与自己过往及他人对比后,更容易产生失落感,直接影响他们的学业和生活,因此,应更加重视研究生的心理健康,给予及时干预。

一、相对剥夺感视域下的研究生导学关系现状

相对剥夺感最早由美国学者Stouffer提出,指的是个体或群体与参照对象进行对比后,产生机会、权益和地位被剥夺的感知以及由此产生的消极情绪。[1]相对剥夺感有横向比较和纵向比较两种类别。横向比较主要指同一个主体在同一个时间维度内与其他个人或群体进行比较,纵向比较主要是指同一个主体在不同时间维度的比较。比较结果会因个体、环境差异而不同。研究生的相对剥夺感源于与同期其他人比较的愤恨,与自己过往对比的无奈,与自身期望对比后不可得的失望以及公平被破坏的无助。相对剥夺感会对个体的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可能导致消极的越轨、逃避行为的产生,有时也可能会刺激积极成就行为的产生。[1]研究生群体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群体,心智成熟,多虑多思。因此,应重点关注研究生相对剥夺感的形成并对其进行积极引导。在相对剥夺理论的基础上,结合调查结果和文献分析,总结出具有相对剥夺感的三种导学关系:

(一)雇佣型导学关系

在这种关系中,师生之间主要是一种雇佣状态。研究生被当作各类工作和项目的廉价劳动力,导师根据研究生的劳务贡献给予一定报酬。导师变身为“老板”,而研究生变身为“打工人”。研究生在导师的带领下不断“工作”,自身科研和学术能力会得到一定的锻炼,但过后研究生会产生一种自己劳动成果被剥夺的感觉,且感觉到自己所得到的收益与自己的付出完全不对等[2],最终导致不平衡心理的产生。

(二)附属型导学关系

在这种关系中,师生之间主要是一种附属状态,突显出导师的主宰地位和绝对权威。研究生完全服从于导师,导师处于至高地位,对研究生的学业与生活有绝对的话语权。研究生基本没有自由发展的空间,导师存在过度管控、指导过细、规则过多等行为,完全忽略了研究生的主观能动性。师生之间缺乏平等互动,研究生个人的感受和意见不被尊重,会产生一种被支配的压迫感,感受到极度的不平衡。

(三)崩坏型导学关系

在这种关系中,师生之间主要是一种敌对关系。导师全部或部分放弃对研究生的指导,对研究生的学习生活基本不管不问。或是学生不喜欢导师,故意躲避导师,导师无法接触并指导学生。而后双方处于剑拔弩张的状态,师生关系不断恶化,最终学生会萌生出解除导学关系的想法,但迫于学校、导师、毕业的压力不敢提出,可能会有冷漠、无助的感觉,甚至可能是绝望的心理。这种导学关系可能是以上两种关系发展的最终结果,如果不及时处理,可能会让学生走向极端。[2]

二、具有相对剥夺感的导学关系产生过程分析

(一)相对剥夺感导学关系构成维度分析

研究生可感知的相对剥夺感主要包括三个方面:智力劳动、社会情感和自我效能。对相对剥夺感构成维度的分析有助于更有针对性地找出相对剥夺感的产生原因并提出对策建议。

1.智力劳动相对剥夺。[3]研究生在与他人或过往进行对比后,认为导师为了完成个人的论文、课题等研究任务,直接将研究生的知识成果收归己有,给予研究生少量且不对等的经济报酬,或是将无关学习的私人事务安排给研究生,把研究当作免费劳动力,研究生感到自己的智力和劳动力被剥夺。

2.社会情感相对剥夺。研究生在与他人或过往进行对比后,认为导师终日忙于个人事务,而缺少时间和精力去关心对自己的培育,对自己的学习生活和心理动态缺乏关心,师生关系较他人疏远淡漠。或因导师布置任务过多,研究生终日忙于学习和导师的事情,成为导师的附属品,无暇与亲朋好友进行交流,逐渐产生了与其他人的人际疏离,感到自己的社会情感被剥夺。

3.自我效能相对剥夺。研究生在与他人或过往进行对比后,认为导师对自己的教育指导都不够,在缺乏导师正确指引的情况下,研究生追求自我价值的预期和能力不断降低,从而表现出缺乏信心和勇气,甚至产生不敢面对学业任务的无力感。这种情绪会促使他们产生自卑、无奈的消极情绪,最终产生自我效能被剥夺的感觉。

(二)相对剥夺感形成机理分析

理解和把握研究生相对剥夺感的产生与演进,需要对研究生的认知、情感、行动等维度进行深度剖析,从而对其进行正确的心理疏导和干预。

1.形成过程分析

根据人的心理行为产生过程可知,相对剥夺感的形成可以分为三个过程:个人的公平感知、归因方式和应对行为。首先是公平感知。公平是一种客观事实,公平感知是一种主观认知。公平感知最早起源于Adams的研究,他认为个体的投入与所得应相等,强调公平的绝对性。[4]也有学者认为公平是个体实际获得与自己预期应得成果之间的比较,强调公平的相对性。[5]由公平理论可知,研究生在社会互换的过程中会与他人进行比较,从而形成公平判断的感知[6],若感知到不公平,则会产生相对剥夺感。其次是归因。在感知公平后,学生会进行归因。归因指的是研究生根据各种信息或线索对发生的事件进行推测或解释的过程。相对剥夺感的归因一般包括研究生的个体特征和环境因素。个体特征包含研究生个人能力、努力程度、态度和人格等,个体特征是内部因素,是属于研究生本人可以控制范围内的因素。环境因素包含导师、生活环境、机遇和政策等,是属于研究生本人不可控制范围的影响因素。积极归因不易产生相对剥夺感,消极归因则会产生相对剥夺感。由于缺乏正确的引导,研究生在归因过程中常会产生基本归因错误或自我服务偏见。在获得成功的时候,总是会倾向于低估外部环境因素而高估自己的个人特质;或者遇到困难的时候,会把错误直接归结于外部环境不佳,而忽视了自身存在的问题。个体归因会对个人的行为方式产生重大影响。若研究生把相对剥夺感的产生归因于内在因素,可能就会产生无能、无力、羞愧等情绪;若研究生把相对剥夺感的产生归因于外在因素,可能产生厌恶、愤世、不公等情绪。正确的归因能够让个体保持平稳的心理状态,因此,对研究生归因的引导极为重要。最后是研究生可能采取的应对行为。指个体在归因后所采取的措施和行为,可以分为积极应对行为和消极应对行为。积极应对行为是规范行为,指的是研究生面对相对剥夺感采取的积极参与、寻求帮助、自我控制等行为。积极应对行为有助于减弱相对剥夺感对研究生的不利影响。消极应对行为是失范行为,指的是研究生面对相对剥夺感采取的无奈承受、逃避退让和行动抵抗等行为。消极应对行为会对研究生个人、学校、家庭乃至社会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应在行为发生初期及时对研究生进行正确的引导,确保在初期将消极应对扼杀在萌芽状态。若已发生消极应对行为,也应及时进行干预,减少消极应对行为产生的负面效应。

2.形成原因分析

相对剥夺感产生原因包含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两者都是相对剥夺感形成的重要原因。主观因素主要是研究生自身原因导致了相对剥夺感,包含参照群体选择不当、比较规则选择不当、心理期望与实际的差距。参照群体这一概念最早由美国社会学家海尔曼提出,指的是对个体态度、观念、决策产生影响的群体。参照群体一般具有三个特征:首先,参照群体会通过比较机制对个体产生影响。其次,参照群体产生的影响是直接并显著的。最后,参照群体可以是实际存在的,也可以是想象中特定的人或事物。[7]参照群体选择失当极易引发心理不平衡,产生强烈的相对剥夺感。研究生群体本身具有较高的知识储备,因此,他们倾向于将参照群体的范围扩大化。如研究生所选择的参照群体本身属于优势群体,他们就更容易产生相对剥夺感,或者研究生给自己设置不存在的虚拟参照群体,当研究生对比而不达的时候就会产生相对剥夺感。其次,是比较规则选择不当。由于研究生自身素质和阅历的局限性,很难对参照群体有较为正确的认知,在比较的时候,经常用自己的劣势去同参照群体的优势进行比较,容易产生片面的认知。或者是研究生在对比的过程中,仅仅看到了参照群体的优势,而忽略了参照群体的劣势,从而更感到自己的差距与不足。最后,是心理期望与实际能力的差距。对于接受高等教育的研究生来说,他们身上担负了较普通家庭更高的期盼,其心理预期比其他学生更高,因此,当他们感到自己能力不及,面对期望与现实差距较大的结果时,就会产生一种强烈的相对剥夺感,从而产生较大的心理压力。客观因素主要是外因,包含研究生周遭的社会环境和其他的人、事、物。首先,是导师任务量及关心程度,这是相对剥夺感产生的常见原因。导师对研究生学习生活的关注程度和任务分配量等会直接影响学生相对剥夺感的产生,如同一个导师对所带的多个学生是否都公平对待,是否给学生安排均等的任务量等,如果研究生感到导师对自己关注度不够,或导师给自己的任务较其他同门偏多、偏难,且最终的奖励机制不公平,研究生就会产生相对剥夺感。其次,是生活环境变化程度。研究生的生活环境是否发生改变,周边同学的能力高低以及社会关系是否和谐,是否从学习生活中获得利益,会影响学生相对剥夺感的产生。周边的同学是研究生的主要参照物,研究生会经常将自己与同学进行对比,如果感到周围同学的能力都高于自己,发展机会比自己多,所获得的收益也多于自己,则容易产生相对剥夺感。最后,是发展机遇及公平政策。如学校、学院和导师是否提供了发展机会,是否有公平保障政策,是否能够平等对待学生等。若研究生感知到不公平,则会促使相对剥夺感的产生。政策和机遇是减少研究生相对剥夺感产生的重要保障,因此,应制定并完善相应的政策和措施。

三、具有相对剥夺感的导学关系优化对策

(一)引导学生内归因,提高自我效能感

高校及研究机构应成立专门的研究生心理健康工作小组,研究生导师和其他相关人员在开展研究生教育工作前应接受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取得相关资格后,相关职能部门和研究生导师可以开展对学生的引导工作,对其进行心理干预。首先,应引导研究生在比较的过程中选择合适的参照群体,合理定位,避免不切实际的幻想,保持平稳、平和的心态。重视个人能力和个人努力在学习生活过程中的作用,正确认识“绝对公平”的不实际和不可能,从而降低相对剥夺感。其次,提高研究生的自我效能感,通过举办一系列比赛、专家讲座、社会实践等活动,鼓励研究生积极参与,使其增加相关知识和经验,提升活动参与能力,从而提高自我效能感。

(二)丰富导学关系内核,关注学生情感生活

落实导师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主体责任,确保导师有足够的时间对所有研究生在科学研究、生活实践等方面进行指导。落实导师的科研引领职责,带领研究生共同参与课题申报和学术论文撰写。以提高学生科研能力为目标,通过言传身教、亲身示范,传授知识和技能。导学关系应该不仅仅表现在学习方面,还包含研究生的生活、情感等多方面。研究生正处于青年阶段,年龄较本科生大,面临着学业、工作和情感等多方面的压力。导师应该更多地关心学生,不要给学生过大的压力。加强对研究生心理、生活上的帮扶,当研究生遇到困惑迷惘的时候,及时给予指导和建议,帮助他们平稳地度过研究生阶段。

(三)优化师生沟通氛围,构建师生发展共同体

研究生和导师之间应该建立良师益友型的导学关系,营造自由民主、平等和谐的沟通氛围。良好的沟通过程有助于潜移默化地向学生传达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以学术指导为契机,将心理教育融入其中[8],让研究生在科研学习的过程中学会如何正确看待身边的人和事。良师益友型的导学关系中,研究生所感受到的压力较小,幸福指数较高,对自己的未来也会更加充满信心。除此之外,应建立“师生发展共同体”[9],师生共同探讨、共同学习、共同进步。组织更多的师生互动活动,如论坛、沙龙、茶话会等,推动“共同体”的发展。导师对“共同体”的投入程度决定了研究生对“共同体”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四)构建导学反馈渠道,推动师生双向互动

良好的导学关系需要二者双向互动才能形成。师生之间沟通不畅就会加剧师生关系的疏离,最终导致矛盾升级。导学关系的改善也不是单靠一方努力就可以实现,因此,需要为二者之间建立畅通的反馈渠道,促进双向互动。首先,在导学政策制定之前,应积极收集学生的意见,将学生的意见纳入学校的管理制度。其次,导师在开展教学科研工作前,也应多倾听学生的意见,及时了解学生的需求和意见。最后,健全诉求和反馈机制,利用新媒体交流平台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及时处理学生的反馈意见。

(五)建立公开监督机制,保障落实立德树人

明确师生之间的责任和义务,制定导学关系指南。严格导师遴选机制,重视导师的心理健康知识技能。成立导学监督部门,如发生危机,则由相应部门进行申辩和调节,以免冲突进一步升级。建立导学交流平台,鼓励不同学科、不同专业背景的导师们进行交流,共同探讨良好导学关系的构建途径以及导学危机的预防和处理。将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的履职情况纳入工作考核中,采用多维度考核方式,将毕业生满意度、心理健康状况、毕业生升学就业情况等指标纳入考核指标体系中,以激励研究生导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四、结语

具有相对剥夺感导学关系的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包含研究生自身和外界因素。应通过多种途径,师生共同配合,营造和谐导学关系,从而降低相对剥夺感产生的可能性。本研究的局限及未来关注重点:不同阶段的研究生其相对剥夺感的形成可能有所不同,本研究是否适用于所有的研究生还需要进一步检验。未来可以针对不同的博士、硕士生进行对比研究。

猜你喜欢

归因导学导师
中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线性回归方程要点导学
高中生学习成绩与成就归因方式的相关研究
为何越来越爱
V eraW an g
农村留守初中生的学业成就归因倾向研究
积极归因方式:当船漏水了
我是小导游
和谐秘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