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面抗战时期《新华日报》对七七事变的纪念报道研究

2022-12-16李强

新闻研究导刊 2022年20期
关键词:七七事变历史价值新华日报

摘要:文章主要从文本话语分析的研究路径展开,以此呈现全面抗战时期《新华日报》七七事变纪念报道的历史图景。研究发现,在每年的七七事变纪念日,《新华日报》通过发表纪念社论、登载新闻消息和广播演说词、开辟纪念特刊等多种文本形式,将七七事变纪念纳入报纸的政治宣传之中,构建起了以分析抗日战争未来形势发展、报道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敌后战场战绩、呼吁加强团结抗战等为中心的纪念话语与内容。这些不同的形式与内容紧紧围绕抗战的政治话语出发,取得了寻常政治运作难以到达的深入人心的宣传效果,为塑造中国共产党抗战先锋的政党形象、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团结、争取抗战的最后胜利发挥了积极作用,在抗战的历史语境下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关键词:抗战;《新华日报》;七七事变;纪念报道;历史价值

中图分类号:G2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2)20-0109-04

七七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起点,又是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端,促进了全民族觉醒,是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在中华民族抗战史上具有特殊的历史意义。在七七事变的第二年,《新华日报》于1938年1月11日在武汉创刊。为了纪念全民族抗战,为了激励民众坚持抗战,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从1938 年到1945 年,《新华日报》围绕七七事变开展了一系列纪念报道。

目前学术界对全面抗战时期七七事变纪念报道的研究主要以《解放日报》《新中华报》为主要材料,从七七事变纪念报道的方式、主题、功能等方面进行了考察,但以《新华日报》为文本研究七七事变纪念报道的成果还比较少。因此,本文尝试以《新华日报》对七七事变纪念报道为切入点,通过相关文本分析,展现其七七事变纪念报道的主要内容,探究其在抗战时期所发挥的历史价值。

一、《新华日报》七七事变纪念报道的主要形式

任何纪念活动的开展都要依托一定的形式,《新华日报》作为党报,以文本为主要载体,七七事变纪念報道形式主要包括发表纪念性质的社论、登载报道七七事变纪念的新闻消息和广播演说词、开辟纪念特刊或专刊等。

(一)发表纪念性质的社论

社论是《新华日报》头版的固定栏目,在每一期《新华日报》中起着引领的作用,以最醒目的方式吸引读者的目光。从1938年到1945年,《新华日报》在第一版和第二版共刊登了14 篇纪念七七事变的社论。

在七七事变纪念日当天,《新华日报》都会发表社论,社论由党的主要领导人或报纸编辑部撰写,鲜明地表达报纸的立场、观点和政治主张,对于整个报纸版面起着引领的作用。

如1939年7月7日,《新华日报》在第一版发表了社论《伟大的战斗节日》,回顾了两年来在中国人民的英勇抗击下,给予日本侵略者的沉重打击,“所谓‘武士道的尊严被揭破了!日本多年所积攒的国力被大大消耗了!这样就削弱了日本帝国主义的势力,动摇了日本帝国主义的基础”[1],号召国统区的民众坚持抗战,争取抗战的最后胜利。

在这些社论中,有不少是党的主要领导人的文章,如毛泽东的《当前时局的最大危机》、周恩来的《七七事变四年》、朱德的《八路军抗战的一周年》、董必武的 《七七事变抗战五周年》等。他们在长期的革命工作中锻炼出较强的写作能力和浓厚的理论积累,在社论写作过程中,根据抗战形势的发展变化,把中国共产党的抗战主张融入纪念文本中,有效增强了七七事变纪念报道的传播效果。

(二)登载新闻消息和广播演说词

在报纸的第二版和第三版,从1938 年到1945年《新华日报》共刊登了146篇新闻消息和广播演说词。新闻消息多是对新闻事实的客观陈述,具有较强的时效性,七七事变纪念日前期的筹备进程、纪念日当天的活动盛况、各地纪念准备情况都在新闻消息中得到呈现。

如1938年《新华日报》刊登的《抗战一周年在延安》,介绍了延安在七七事变纪念日到来之际的纪念准备情况,“边区政府决定以七七作为纪念周,各家商店,合作社,饭馆……也都忙着刷新门面。以前贴满在街头铺面陈旧的标语也都被刷掉了,换上新的。而每家的招牌, 也都统一起来:二尺多长,一尺多宽,蓝底白字小巧的 木牌子,很整齐地贴在每家的门前”[2]。

广播演说词多以国民政府要人的纪念讲话为主,在标题上加以大写加粗。

如1939年7月8日,《新华日报》刊登了蒋介石的《抗战二周年告全国军民书》,1944年7月7日,《新华日报》发表了孙科的《抗战七周年对美广播词》等。抗战时期,出于促进国共合作的考量,《新华日报》以民族利益为重,在七七事变纪念报道中用了很大的篇幅,来刊登蒋介石以及国民政府主要领导人广播演说词中有利于团结抗日的言论,以无声的语言表明了中国共产党对于国共合作的态度与立场。

(三)开辟纪念特刊或专刊

纪念特刊是一种非常态的报纸编辑形式,是对报纸正刊信息资源的延续和拓展,在报道的深度方面比一般消息更为深入。

从1938年到1945年《新华日报》共出版了三次七七事变纪念特刊, 刊载了37 篇纪念文章。为凸显七七事变纪念报道的庄严性与重要性,纪念特刊一般于当天出版,有时要持续两到三天。纪念特刊的信息量大,刊登的纪念文章也比较多,每一版的内容大概九到十篇, 多是国内国共两党重要人物、爱国民主人士在七七事变纪念日发表的呼吁抗战、反对妥协的言论。

如1938年《新华日报》以整整四版的篇幅出版了“抗战建国纪念日特刊”,刊登了周恩来的《论保卫武汉及其发展前途》、叶剑英的《八路军在晋绥察冀的一年》、博古的《抗战一年》、吴玉章的《一年来国际援华运动概况》、吴敏的《抗战一年来的民众运动》、蒋介石的《抗战周年纪念日告世界友邦书》、宋庆龄的《抗战的一周年》等15篇文章。

这种连续性的高强度宣传报道,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了 凝聚读者注意力的作用,将人们的注意力集中到纪念七七事变的议题上来。

二、《新华日报》七七事变纪念报道的主要内容

(一)分析抗日战争未来形势发展,为民众指明抗战胜利前景

全面抗战前期,尽管在中国军队的英勇抗击下,迟滞了日军的侵略步伐,但由于中日两国的国力差距,在付出巨大的人员牺牲后,许多城市仍不断失陷,广大的国土被日军占领。面对这样严峻的敌我形势,国统区的部分民众对中国的未来深表忧虑,“战则必败”“亡国论”等一度甚嚣尘上。针对这样的情况,为了激励民众坚持抗战,《新华日报》在七七事变纪念报道中,从中日两个方面对抗日战争的未来形势发展进行了 分析。

1939 年《新华日报》在《中国人民英勇抗战的两周年》中指出,在漫长的中国国境线上,日军的优势兵力分散,战线被大大延长,所造成的后勤开支巨大,“(日军)在现在两年战争中总共支出约为九十万万日元,每月平均的军费是一千五百万日元。在现在日本动员在中国作战的飞机将近一千架,但日本总共只有二千七百架飞机,到一九三八年止(日军)在战争中损失的飞机是七八五架,一九三九年一月至五月损失一百三十八架。日本在侵略中国的战争中把自己的现金和原料的积蓄都用得枯竭了”[3]。在这样常年军费开支巨大的情况下,毫无疑问的是会极大消耗日本法西斯的侵略力量,日本帝国主义也将受到沉重打击。

而从中国来看,吴玉章在《纪念七七抗战两周年对于抗战的检讨》中指出,中国的抗战有着战胜日寇的有利条件。日本的侵华战争促成了国共合作的实现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促进了中国新的力量的生长。“战争却给我们带来了空前未有的民族团结,政治的进步,力量的生长,而敌人速战速决之策略被打破, 愈战愈弱,我则愈战愈强, 愈战愈紧固。”[4]

在正面战场,敌人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狂妄计划被粉碎,将日军拖进了中国广大的国土之上。

在敌后战场,中国共产党领导开展了广泛的游击战争,有力地支援和配合了正面战场的作战。

在敌后创建的抗日根据地,充分调动了广大人民参战的积极性。“在不断的粉碎和击溃敌人的进攻与围攻中,(中国共产党)已经建立起许多的战略支点(如晋西北、晋绥远、晋察冀等)。这些支点,有着广大的人民,这些人民受到了严密的组织与训练,已经成为雄伟的抗战力量。”[4]

通过七七事变纪念报道中对敌我两个方面的分析,《新华日报》为全国民众指明了胜利的战略方向,那就是日本法西斯力量将被继续削弱,在中国人民长期坚决的抵抗之下,战争所带来的消耗无疑会拖垮日本,中日战争未来的局势已经显现,正如周恩来在《七七事变四年》中强调的那样,“日本法西斯强盗必败,抗战的中国必胜”[5]。

(二)宣传报道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敌后战场战绩,增强民众抗战信心

《新华日报》创刊后,在每年的七七事变纪念日,都会以大量版面来报道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八路军、新四军所取得的战绩,以此全面而真实地向国统区民众反映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敌后战场的真实情况。

1938年7月7日,《新华日报》发表了博古的《抗战一年》,介绍了在过去一年八路军在华北战场上取得的战绩,尤其是突出介绍了1937 年八路军刚成立时,就取得了平型关的巨大胜利,打击了日军长驱直入的嚣张气焰,振奋了国人的胜利信心。文章称,“八路军去年八月底奉命改编,九月初从陕境出动,九月中旬末下旬初,先后到达了晋东北以及晋西北指定地区,于九月十五日平型关之战斗,给混乱溃败的战局,以初步的安定,振奋了山西,乃至华北至中国人民”[6]。

1939年7月7日,《新华日报》发表了叶剑英的《在敌后的两年》,又重点介绍了活跃在江南地区的新四军将士,在两年的时间里始终坚持在敌后开展游击战争,极大打击了日军的侵略力量,“两年来与日寇和伪军作过 五百三十余次战斗,击毙日伪军六千九百四十人,俘虏日伪军九百五十四人,收缴步枪弹七万余发,击毁汽车和火车一九五辆,击毁汽船九辆,破坏铁路四十九公里又二十四段”[7]。同时他们的战斗牵制住了日军在江 南战场的大量兵力,对华南乃至全国的抗战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今年来经常有六万余左右的敌军在江南战场上,使其无法他调。这是配合全国各战场的抗战,更便利友军更大更多的打击和消灭敌人”[7]。

1945年7月7日,《新華日报》以一个整版的体量刊发了朱德的纪念文章《论解放区战场》,总结概括了过去八年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敌后战场所取得的战绩,他指出,“八路军、新四军和敌后抗日军队,在一九三七年九月到一九四五年三月的七年半,共历经大小战斗十一万五千余次,敌伪共损计一百三十六万余人,收缴步马枪四十三万余支,攻克地堡三万四千余座。在一九四四年中原战役以前,八路军、新四军和华南抗日部队抗击了侵华日军的百分之六十四,抗击伪军的百分之九十五”[8]。这些翔实的数字既是对自七七事变以来中国抗战历史进程的记录,也是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取得的抗战战果的伟大赞歌,有力说明了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的中流砥柱作用。

《新华日报》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敌后战场的宣传,贯穿在整个抗战时期对七七事变纪念报道中。在抗战极为艰难的战略防御和战略相持阶段,正是通过这些报道,国统区的群众看到了中国共产党一直主张的“游击战”“敌后战场”的前途与希望,从而鼓舞了大后方的士气与民心,增强了民众的抗战信心。

(三)协调国共两党之间关系,呼吁加强国共两党的团结

自1938年底武汉失陷之后,中国的抗战进入了艰难的相持阶段。为了尽快结束在中国的战争,日军对国民党采取了政治诱降的策略,国民党的抗日态度因此变得摇摆不定,在政治上不断挑起与中国共产党的摩擦,使得自七七事变后形成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面临新的分裂的危险。为了加强同国民政府的团结,让国民党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新华日报》在七七事变纪念报道中,多次呼吁要加强国共之间的团结,两党携起手来,坚持抗战到底。

团结是在七七事变纪念报道中被多次提及并被广泛重点报道的方面。《新华日报》认为自抗战全面爆发以来,中国人民之所以能够继续坚持抗战,正是因为采取了团结这一正确行动。

1939年7月7日,《新华日报》在社论《伟大的战斗节日》中表示,“我们的抗战之所以能够坚持两年,其主要条件,就在于国内实行了团结。这证明中国抗战要取得胜利,只有内部一致团结之下,才有可能。团结则存,分裂则亡,这是七七以来,两年的抗战所检验出来的真理”[1]。

1940年7月7日,《新华日报》在社论《纪念神圣抗战三周年》中又指出,“三年来的抗战,完全说明:不管日寇侵略者如何的凶恶残暴,中国人民的团结一致是能够抵抗日寇侵略者,捍卫自己国家民族的独立生存,这就是说明团结即是力量的正确真理”[9]。

正是在长期的抗日斗争中,中国共产党认识到了团结的重要性,而国共两党作为国内两支重要的政治力量,要进行真正的持久抗战,要想发挥其全部的抗战力量,必须在全国团结的基础上,必须在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关系上,扩大团结面。

1941年7月7日,周恩来在《七七事变四年》中指出,“我们(中国共产党)始终认为中国人民的出路,只有经过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反对任何分裂企图, 拥护蒋委员长领导抗战的坚定立场,争取抗战的最后胜利”[5]。在文章末尾他又强调,“爱护团结有如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关心团结甚过于关心自己的生命。每个想抗战的人,要坚持抗战到底,必须坚持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坚决反对破坏抗战破坏团结的反共阴谋”[5]。

所有这些纪念文章都紧紧围绕着团结抗战的方向表达,将现实的革命斗争需要与国共两党的关系相联系,具体表现为呼吁加强国共两党 的团结合作,坚持抗战。

三、《新华日报》七七事变纪念报道的历史价值与 作用

(一)塑造出中国共产党抗战先锋的政党形象,扩大了党在国统区的影响力

良好的政党形象对于一个政党来说具有特殊的政治意义,它代表了政党在人民群众心中的影响力,决定着政党能否凝聚民心。

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作为一股合法的政治力量第一次公开出现在国民党的统治腹地中心。相较于解放区,这里没有深厚的群众基础,国统区的群众对中国共产党的认识不足,存在许多固有的错误印象。摆在报纸面前的任务之一就是通过塑造中国共产党良好的政党形象,改进国统区群众的认知,进而扩大中国共产党在国统区的影响力。

在七七事变纪念报道中,《新华日报》一切宣传都是围绕抗战的政治话语出发。《新华日报》通过中日两个方面战争形势的缜密分析,为民众指明了抗战胜利的前景,只要中国人民坚持抗战到底,中国必然取得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胜利也必将属于中国人民,激励与鼓舞了大后方的士气与民心。

同时,对于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八路军、新四军的战绩报道,也凸显了中国共产党在整个抗战中所担负的艰巨责任和不可磨灭的历史地位。

可以说,通过这些不同内容与主题的纪念报道,扩展了以媒介为中心的中国共产党形象的构建,树立起了中国共产党抗战先锋的政党形象。正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表现出的胜利信心和行动,使国统区民众认识到中国共产党才是真正坚持抗战的,他们才是争取中国抗战最后胜利、追求中华民族独立解放的希望所在,千百万的民众因此团结在以中国共产党为中心的抗战旗帜下,进一步扩大了党在国统区的影 响力。

(二)维护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团结,为抗战胜利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通过报纸开展党的统一战线工作,这是中国共产党给予《新华日报》报馆全体人员的一项重大任务。借助七七事变纪念报道,《新华日报》在实践中证明了中国共产党坚定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立场。以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为例,他们属于中国进步力量的一部分,每逢七七事变纪念日,《新华日报》向他们大量征稿,与中国共产党人的文章一道集中刊登,从而增强民主进步在国内的舆论声音,最大可能团结广大的民主知识分子群体,提高了他们抗战救亡的积极性。

对于国民党,《新华日报》一方面在七七事变纪念报道版面显著位置上刊登蒋介石有关于坚持抗日的广播演说,另一方面在每年的纪念文章中反复诉说团结抗战的重要性,向全国民众表明了中国共产党真诚合作的态度,以共产党的力量来推动国民党在坚持抗战的道路上继续前进。

对于普通的民众,中国共产党则在国统区率先举起团结抗战的革命旗帜,激励民众抗战胜利的信心与勇气。

《新华日报》把七七事变纪念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紧密联系在一起,在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进一步巩固了全国不同党派、不同阶层的团结,凝聚了全民族一切可以团结的抗日力量,有力推动了全民族抗战,对抗日战争的最终胜利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正如1945 年《新华日报》在纪念七七事变八周年的社论中指出的那样,“每一次的‘七七纪念都增加了我們抗战的信心与勇气,为抗战的最终胜利打下了基础”[10]。

四、结语

全面抗战时期,面对日本法西斯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在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下,《新华日报》基于国家和民族利益,总是能够从大局出发,及时调整七七事变纪念报道话语以适应抗战形势的发展。借助各种形式的七七事变纪念报道,开展抗战的宣传鼓动、激励人民群众抗战、协调与国民党的关系,有效发挥了党报的政治宣传功能,为塑造中国共产党抗战先锋的政党形象和、助推抗战取得最后胜利起到了积极的作用。2022 年是七七事变 85周年,重温抗战时期《新华日报》对七七事变的纪念报道,对当代新闻媒体无疑有着重要的现实借鉴意义,值得新闻工作者继续探索。

参考文献:

[1] 伟大的战斗节日[N]. 新华日报,1939-07-07(1).

[2] 朱德 . 抗战一周年在延安[N]. 新华日报,1938-07-08(3).

[3] 凯丰 . 中国人民英勇抗战的两周年[N]. 新华日报,1939-07-07(4).

[4] 吴玉章 . 纪念七七抗战两周年对于抗战的检讨[N]. 新华日报,1939-07-07(3).

[5] 周恩来 .“七七”四年[N]. 新华日报,1941-07-07(1).

[6] 博古 . 抗战一年[N]. 新华日报,1938-07-07(6).

[7] 叶剑英 . 在敌后的两年[N]. 新华日报,1939-07-07(4).

[8] 朱德 . 论解放区战场[N]. 新华日报,1945-07-07(5).

[9] 纪念神圣抗战三周年[N]. 新华日报,1940-07-07(1).

[10] 民主,团结,迎接胜利的明天[N]. 新华日报,1945-07-07(2).

作者简介 李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近现代新闻事业史。

猜你喜欢

七七事变历史价值新华日报
抗日战争时期广州沦陷前后发生了哪些重要事件
——纪念七七事变85周年
“建党100周年”系列故事 《新华日报》的“红色管家”
忆七七事变
优质学校建设的历史价值、责任担当与发展趋势
浅谈隋唐大运河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
文革期间北大荒知青版画创作历史价值
经济学视角下印章石文化的商业价值
“七七事变”纪念活动研究
“七七事变”
用镜头讲述草根民生——《新华日报》“影像”专版的特色探索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