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胃癌患者组织中BDNF、miR-1468表达变化及其诊断价值分析

2022-12-16焦凌玉黄立娜李晓丽

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2年4期
关键词:胃癌淋巴结阳性

焦凌玉,黄立娜,李晓丽

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病理科(河南 商丘 476000)

胃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是全球第2大致死癌症,已成为威胁人类生命安全的恶性肿瘤之一。胃癌为非特异性症状,致使早期诊断率较低,影响患者的治愈率、生存率[1]。研究表明[2]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参与了神经母细胞瘤、肝癌及肺癌等多种肿瘤的发生、发展、侵袭转移,但关于其在胃癌组织中表达的研究较少。近年来微小RNA与肿瘤发病之间关系成为了研究热点,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3]miRNAs参与了胃癌细胞的代谢、分化、增殖及凋亡,但微小核糖核酸1648(miR-1468)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仍不明确。本次研究对胃癌组织中BDNF、miR-1468的表达水平进行检测,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的关系。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收集2019年9月-2021年9月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进行手术切除的胃癌组织80例,其中女性28例,男性52例,年龄25~79岁,平均年龄(61.56±3.78)岁;TNM分期:Ⅰ~Ⅱ期48例,Ⅲ~Ⅳ期32例;肿瘤浸润深度:T1、T2期31例,T3+T4期49例;肿瘤大小:≥5 cm 24例,<5 cm 56例;淋巴结转移:无淋巴结转移33例,有淋巴结转移47例;组织分化程度:高、中分化45例,低、未分化35例。

1.2方法

1.2.1 BDNF检测 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法,将胃癌组织进行连续切片(5 μm),先进行脱蜡水化,然后室温下加入3%H2O2;将切片放入柠檬酸缓冲液中,微波加热,使抗原修复,冷却,将山羊血清加入其中,然后封闭30 min;加入1∶300的鼠抗人BDNF多克隆抗体,隔夜(过夜反应),加入生物素标记的(1∶2 000)二抗,将缓冲液放置于保湿盒中,加入反应液,PBS3次振洗;加入DAB试剂,观察显色情况,控制显色时间,采用蒸馏水冲洗,采用苏木精衬染,蒸馏水冲洗完成后,脱水,最后采用中性树胶封片。

1.2.2 miR-1468检测 将胃癌组织置于研钵中,加入液氮,将组织研磨成细粉并置入离心管中,氯仿萃取,采用异丙醇进行沉淀,采用75%乙醇进行洗涤,再将其置入DEPC水中保存。采用Nanodrop 2000超微量分光光度计对RNA的纯度和浓度进行测定。采用miRNA检测试剂盒检测miR-1468,以U6作为内参,miR-1468的表达水平采用2-ΔΔCt法表示。

1.3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以%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胃癌患者组织中BDNF表达水平与其临床病理的关系胃癌组织中BDNF的阳性表达与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大小、组织分化程度无关(P>0.05),胃癌组织中BDNF的阳性表达与患者的TNM分期、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其中TNM分期为Ⅲ~Ⅳ期的阳性表达率高于TNM分期为Ⅰ~Ⅱ期的患者(P<0.05),肿瘤浸润较深(T3+T4)的阳性表达率高于肿瘤浸润较浅(T1+T2)的患者(P<0.05),有淋巴结转移的阳性表达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的患者(P<0.05),见表1。

表1 胃癌患者组织中BDNF表达水平与其临床病理的关系[n(%)]

2.2胃癌患者组织中miR-1468表达水平与其临床病理的关系胃癌组织中miR-1468表达水平与患者的年龄、性别、组织分化程度无关(P>0.05),胃癌组织中miR-1468表达水平与患者的TNM分期、肿瘤浸润深度、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其中TNM分期为Ⅲ~Ⅳ期的高表达率高于TNM分期为Ⅰ~Ⅱ期的患者(P<0.05),肿瘤浸润较深(T3+T4)的高表达率高于肿瘤浸润较浅(T1+T2)的患者(P<0.05),肿瘤≥5 cm的高表达率高于肿瘤<5 cm的患者(P<0.05),有淋巴结转移的高表达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的患者(P<0.05),见表2。

表2 胃癌患者组织中miR-1468表达水平与其临床病理的关系[n(%)]

3 讨论

胃癌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研究认为[4]其发病与慢性疾病进展、饮食、遗传、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等有关,饮食习惯中腌制食品含有的大量N-亚硝基化合物是引起人类癌症最主要的化合物,是胃癌发病的高危因素;饮酒对胃的长期刺激导致胃黏膜细胞损伤并在繁殖的细菌作用下促进致癌物质亚硝胺类合成也是胃癌发病的危险因素;遗传因素对胃癌发病的影响则可能与细胞色素P450酶系统与胃癌的易感性有关。胃癌早期临床症状不明显,导致患者未及时诊断疾病,致使错过早期最佳治疗时机,因此,尽早诊断对胃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BDNF位于11号染色体的短臂上,是神经营养因子家族成员之一,可与高亲和力受体酪氨酸激酶受体B或低亲和力受体p75神经生长因子受体结合,可激活下游PI3K/PDK1/Akt/Ras/MAPK等信号通路,上调Ca2+通道发挥生物学效应,参与多种非神经系统、神经系统肿瘤的发生发展,并可以维持肿瘤细胞生存,影响肿瘤细胞增殖、侵袭转移,还与肿瘤血管生成等恶性生物学行为有关[5-6]。miRNA是存在于真核生物中的非编码RNA,长约22个核苷酸,其可调控靶基因的表达,参与肿瘤细胞的增殖、分化、迁移、侵袭及凋亡,对于恶性肿瘤的诊断、预后具有重要意义。研究表明[7]miR-1468与胰腺癌、肺癌、肝细胞癌等多种系统肿瘤密切相关[8]。miRNA可通过促进磷酸酶和张力蛋白同源物/磷脂酰肌醇3-激酶/丝氨酸苏氨酸激酶信号传导通路以及诱导上皮-间充质转化等途径促进胃癌的发生,在缺氧环境下则可能在缺氧诱导因子-1α的作用下调节miRNA含量,如miR-224的表达,从而下调RASSF8基因并促进胃癌细胞生长。胃液中的miRNA直接由肿瘤释放而未经肝脏清除,其含量表达对于提示胃癌程度准确度也相对较高,在胃癌患者与良性患者之间miRNA的表达差异较为显著。

窦维佳等[9]认为BDNF参与了胃癌的进展,其在胃癌晚期患者体内高度表达。本组结果显示:胃癌组织中BDNF在患者TNM分期后期、肿瘤浸润较深、有淋巴结转移时的阳性表达率较高,说明BDNF表达与胃癌的疾病发展密切相关,可作为胃癌诊断的重要指标[10]。徐文静[11]研究发现,BDNF在胃癌前病变时表现出过度表达,更易出现淋巴结转移、血管侵犯、腹腔转移等不良预后,提示患者可能生存率更低,对于胃癌患者的预后有一定提示意义。BDNF可激活Akt信号通路并促进化疗药物的安全使用,例如降低阿霉素引起的心脏毒性,从而发挥心脏保护作用以减轻胃癌治疗过程中化疗药物带来的损伤。郭东栋等[12]研究证实miR-1468在胃癌组织中高度表达会影响患者的预后。本组结果显示:胃癌组织中miR-1468在患者TNM分期后期、肿瘤浸润较深、肿瘤较大、有淋巴结转移转移时高度表达,说明miR-1468在胃癌晚期高度表达,其可能参与了胃癌的发展,检测该指标可以反映患者的预后。

综上所述,胃癌组织中BDNF的阳性表达与患者的TNM分期、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有关,miR-1468高表达与患者的TNM分期、肿瘤浸润深度、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有关,对于胃癌的诊断具有较好价值。

猜你喜欢

胃癌淋巴结阳性
喉前淋巴结与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研究
淋巴结肿大不一定是癌
幽门螺杆菌阳性必须根除治疗吗
抛开“阳性之笔”:《怕飞》身体叙事评析
MALDI-TOF MS直接鉴定血培养阳性标本中的病原菌
P53及Ki67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胃癌组织中LKB1和VEGF-C的表达及其意义
胃癌组织中VEGF和ILK的表达及意义
颈部淋巴结超声学分区
颈部淋巴结超声学分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