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CiteSpace知识图谱的中国农民工返乡创业研究分析

2022-12-16

关键词:发文农民工领域

魏 巍

(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 旅游商贸学院,广东 广州 511450)

农民工是指户籍在农村,有超过半年以上时间居住在城市,从事非农劳产业劳动的社会群体。返乡创业是指农民工返回户籍所在地创办工商企业或从事农业规模经营和开发性生产的活动[1]。本文基于1994年-2022年CNKI数据库976篇 “返乡创业”或“回乡创业”为主题的北大核心和CSSCI期刊源数据,使用CiteSpace软件从数据分布特征、研究作者、研究机构、关键词聚类分析、突变型关键词等角度绘制知识图谱,结合文献研究,归纳总结了国内农民工返乡创业的研究的演化进程及热点趋势,归纳了四类热点研究领域和三个发展时期,最终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和未来展望。

一、研究缘起、方法及数据

(一)研究缘起

自2017年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来,农民返乡创业人员持续增加,据中国农村农业部网站数据显示,2020年返乡创业创新人员1010万、比上年增加160多万,首次超过1000万,带动农村新增就业岗位超过1000万[2]。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是党中央、国务院“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重大战略部署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民工返乡创业不仅为家乡带回了资金、信息、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经验,通过创办企业、商业,或开发旅游业为家乡创造就业机会,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加速新农村城镇化步伐;而且有利于化解家乡“留守儿童”、“家庭分离”、“空巢老人”等一系列社会问题,更加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营造老少同堂健康幸福的家庭氛围。

(二) 研究方法

CiteSpace是美国德雷赛尔大学终身教授、大连理工大学长江学者陈超美开发的一款科学文献数据挖掘及信息可视化软件。该软件可以通过对研究作者、研究机构、研究主题、关键词、被引文献、被引作者、被引期刊等信息数据的抽取和分析,挖掘科学文献中蕴含的潜在知识,并借助可视化知识图谱直观地呈现科学知识的结构、规律和分布情况[3]。它主要基于共引分析理论和寻径网络算法等,对特定领域文献进行计量,以探寻出学科领域演化的关键路径及其知识拐点,并通过一系列可视化图谱的绘制来形成对学科演化潜在动力机制的分析和学科发展前沿的探测[4]。利用CiteSpace分析返乡创业领域国内学者的已有研究现状、研究热点,研判该学科领域未来发展趋势,为教育研究者与实践者提供参考和借鉴。

(三)数据来源及分布

本研究选取CNKI北大核心、CSSCI作为期刊来源,以“返乡创业”或“回乡创业”作为主题进行检索,获得相关文献自1994年10月至2022年7月,共检索出1009篇文献;依据文章类型和学科来源对检索结果进行数据来源清洗,手工剔除影评、资讯、要闻、会议通知、报道、撤稿等类型文献,共提取文献981篇,并将文献信息导入CiteSpace6.1 R3 Basic 软件进行转换,获得976篇有效记录,本研究基于此数据进行分析研究。

发文数量是衡量某一领域在特定时间段发展态势的重要指标,同时由此也可以更加直观地看到该领域研究热度的变化,对分析某一领域的发展态势和预测其未来发展趋势具有重要的意义[5]。根据各年份发文数量及变化趋势来看(见图1),1994年—2006年为探索阶段:每年发文数量不足10篇,文献的被引数量也相对较低。其中2002年刘光明等学者《外出劳动力回乡创业:特征、动因及其影响——对安徽、四川两省四县71位回乡创业者的案例分析》、2003年王西玉等学者《打工与回乡:就业转变和农村发展——关于部分进城民工回乡创业的研究》、2004年林斐《对90年代回流农村劳动力创业行为的实证研究》三篇文献被引量较高,引起了后续学者对返乡创业这一现象的关注;2007年—2014年为高速发展阶段:这一时期农民工返乡创业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发文数量急剧上升,发文数量达到52篇/年,文献被引高达1156篇/年。2010年发文数量达到峰值82篇,文献被引数量为2084篇。2014年发文数量开始回落。在此期间,国家连续发布以“三农”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对农村改革、农业发展做出部署,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各地方政府也出台相应的配套政策。2015年—至今为持续发展阶段:实践证明,返乡创业农民工对于实现就近就业、促进社会稳定、繁荣乡村产业、促进乡村振兴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从2015年国务院办公台发布《关于支持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的意见》,明确提出对农民工返乡创业高度重视和支持;到2016年国务院《关于支持返乡下乡人员创业创新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意见》;再到2018年以来,在李克强总理“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号召下,对农民工返乡创业国家重点扶持项目给予各类优惠补贴政策;2020年疫情期间,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农业农村部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返乡入乡创业工作的意见》,对符合条件的返乡创业人员在担保贷款、培训、服务支持等方面继续给予政策支持。由此可见,国家对于返乡创业的高度重视和支持,这些政策也助推学术界围绕返乡农民工创业主题开展了大量的理论和实证研究,在此期间,各年发文数量呈现出稳中有升的趋势,发文数量达到66篇/年,文献被引达到901篇/年。2020年发文数量达到峰值99篇,形成了诸多有价值的研究成果。

图1 1994年—2022年返乡创业研究的发文数量及被引数量趋势分析图

二、知识图谱分析

(一)研究作者分析

从表1可知,发文量最多的是王轶,共计21篇。其他发文量较多的是张秀娥、朱红根、胡俊波、胡豹、曹宗平等人。根据普莱斯定律的计算公式:M=0.749×(NMax)1/2计算得知,高产作者的临界值M=3.4,发文量大于3的文献共计133篇,占比13.63%。表明返乡创业领域尚未形成高影响度的核心作者群。

表1 返乡创业研究的高产作者统计(发文数≥6)

表2 返乡创业研究的发文机构统计(发文数≥5)

(二)研究机构分析

通过CiteSpace运算,将发文量超过3篇的计为核心发文机构,共计50家,发文数量共计262篇,占比26.84%。暂未形成相互融合的核心学术研究团队,各研究机构之间也以内部合作为主,跨单位合作研究甚少,高校是研究机构的主力军,科研院所甚少。从地域分布上来看,这些机构主要分布在北京、江西、湖北、吉林、陕西、四川等地,其中北京发文量占比19.8%,其余五省发文总量占比27.1%,接近一半。再从各机构发文量来看,排名靠前的研究机构依次是北京工商大学(19篇)、西北农林科技大学(14篇)、吉林大学(14篇)、中国人民大学(14篇)、华中师范大学(14篇),是返乡创业研究中最突出的研究单位。结合具体文献发现,北京工商大学自2018年开始不断积累返乡创业的研究成果,并且后来者居上;王轶等人研究团队聚焦在返乡创业培训、企业绩效等实证研究领域;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形成了两个主要的研究团队。魏凤等人研究团队围绕川陕等西部地区返乡创业农民工行为影响、创业模式、能力比较等角度进行了深入的实证研究;熊智伟等人研究团队围绕江西省农民工收入、创业意愿等视角进行实证研究;吉林大学自2010年以来进入这一领域的研究,起步早,成果丰硕,在学术界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张秀娥团队在该领域的研究主要包括:农民工返乡创业激励因素、问题及SWOT分析、困境对策、体制机制构建、农民工市民化等。另外,中国人民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研究领域包括返乡创业政策支持、人力资本、社会资本等影响因素、禀赋特征、发生机制、经验分析等。

(三)关键词共线网络分析

文章关键词高度凝练论文研究的核心内容,CiteSpace提取文献信息中的关键词为节点,TopN=15%,时间切片设置为1年,软件运行后得到关键词共线图谱。生成974条节点,4286条连线。网络密度为0.009(见图2)。图中关键词的越大代表关键词的词频越高,各连线代表该节点与其他节点的共线关系。导出词频大于6的关键词进行列表(见表3)。

图2 返乡创业研究的关键词共线网络知识图谱

表3 返乡创业研究的关键词词频表(F≥6)

由表3得知以下特征:第一,该研究领域当中关键词词频大于等于6的共有38个,农民工、返乡创业、回乡创业、乡村振兴、大学生、就业等关键词是返乡创业研究领域的高关注度的热点关键词;第二,影响因素、对策、创业绩效、创业意愿、创业培训、创业环境等关键词是与返乡创业研究的主题密切相关的关键词,反映出学者对于该领域的研究聚焦在创业动因、创业评价、创业评估与分析对策等层面;第三,创业能力、乡镇企业、金融、政策支持、等关键词反映了2017年以来学者研究返乡创业领域的新动向。

为了更清晰展示出返乡创业研究热点的演化趋势,采用LSR算法对关键词共线网络进行聚类分析,共得到553个节点,节点连线1025条,其中Q值=0.6058>0.3,内部连接紧密,说明聚类视图呈现显著性特征。采用时间线图(Time—Line)方式将关键词梳理为九个聚类群(图3)。时间线图上每一条曲线的起始状态反映出关键词被研究的热点演化趋势,较密集的曲线区域反映了关键词被学者们研究的起止时间点。

图3 返乡创业研究的关键词时间线图

聚类#0和聚类#3归为第一类热点研究领域。共线分析出的频率较高的关键词有返乡创业、农民工、创业培训、创业环境等,这一类研究聚焦农民工创业能力、创业政策、创业路径等理论和实证研究。这一领域研究最早可追溯到1994年,肖成栋、陈美德等学者最早开始研究,2009-2012年上升为研究热点,张秀娥、石志雷、朱红根等是这一时期的代表性学者。一方面,鼓励和引导外出务工农民返乡创业,就要分析促使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动机,了解影响其返乡创业的因素,进而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制定出更好的扶持政策,来吸引和扶持外出务工农民返乡创业[6];另一方面,利用实证分析了影响农民工返乡创业企业成长因素,认为物质资本对农民工返乡创业企业的成长影响最大,人力资本也有较大影响,而组织资本的影响并不明显[7]。2014-2015年热点回落,2016年以来随着国家密集型出台一系列鼓励政策,返乡创业主题又开始成为了新一轮的研究热点,关注焦点转移到新生代农民工如何通过返乡创业推动乡村振兴,王轶、曹宗平等学者是这一时期的典型代表。主要观点包括:返乡创业推动乡村振兴的路径主要有资源、人才、网络、创新精神和制度。地方政府应优化外部环境,健全帮扶政策,完善软件硬件设施,强化人才教育培训[8]。发挥返乡农民工在乡村振兴中的积极作用,需要激活其内生动力,提升其综合能力,强化其职业定力,提升其创业的存活率,提高其组织化程度[9]。

聚类#1、聚类#5、聚类#6和聚类#8归为第二类热点研究领域。聚类共线分析出现的频率较高的关键词有回乡创业、外出打工、县域经济、人力资本、创业绩效、创业能力等。这一类研究聚焦回乡创业的意愿、面临困难、创业影响因素、创业评价研究等。回乡创业作为篇名和关键词的有效核心文献共计157篇,1994年崔传义首次提出关注到回乡"创业潮"的技术转移问题,2009年以来回乡创业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2003年以来,国家连续18年聚焦三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政策指引,给外出务农的农民工回乡创业带了了巨大的政策红利,返回家乡跟亲人团聚,带动家乡建设,实现自我价值等主观因素和人力资本水平、城市产业转型升级等客观因素都是回乡创业的驱动力。从面临困难角度来看,主要包括地方政府政府观念与行为不一致、缺乏创业资金、融资渠道窄、贷款门槛高、创业者知识技能偏低导致创业后劲不足等问题[10]。从影响因素角度来看,政策支持、社会关系和企业家创业效能对回乡创业企业绩效有着明显的促进作用[11]。

聚类#2和聚类#7归为第三类热点研究领域。时间跨度为2016年—至今,围绕乡村振兴视角,以返乡创业的新生代农民工群体为研究对象,聚焦与农村电商、城乡融合等现状调研、返乡创业的影响因素、政策建议和问题对策等。从问题层面来看,学者们普遍认同文化意识、资源禀赋、市场管理以及电商模式滞后是影响从返乡创业的主要因素[12]。通过加强返乡创业的培训体系、拓展支持网络、搭建大数据共享服务平台、健全创业动态能力长效支持机制等方面提升新生代农民工创业能力[13]。

聚类#9归为第四类热点研究领域。始于2004年国内学者开始关注这一领域,2016年以后成为热点研究领域,特别是受到疫情因素影响,国家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城乡基层就业和返乡入乡创业,有利于发挥创业的就业倍增效应,对缓解就业压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这一类研究学者们围绕大学生返乡创业现状与困难进行实证研究,围绕农村经济问题、创业意愿、创业素质主题进行了理论研究,普遍认为大学生返乡创业目前尚处于起步阶段,返乡创业大学生缺乏职业教育系统化培训,创业资源不足,创业规模小,成功率不高。国家和各级政府也相应出台了许多优惠政策,涉及融资、税收、创业培训、创业指导等诸多方面[14]。现阶段仍需政府制定更加细化操作性强的创业支持政策,适当给予补助、补贴等资金扶持,重视创业过程中的服务与风险管控[15]。

(四)突变型关键词分析

突变型关键词表示待考察的关键词在管时间内跃迁的现象,强调突变性[16]。基于CNKI北大核心和CSSCI两类期刊来源的突变型结果分析(如图3),keywords显示了节点类型,Begin和End分别表示突现开始和结束时间,Year代表最早出现时间,Strength表示突现强度。右侧线条代表突现的时间段。

根据关键词热点变化规律可以把返乡创业领域研究大致划分为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1994年—2008年(起步期),国内研究的热点关键词按突变强度排序依次为回乡创业、劳务输出和劳动经济三大类,这一时期文献数量占比不高。第二个时期2009年—2016年(发展期),这一时期国内研究热点转向为农民工、创业、金融危机和影响因素四个领域,其中农民工的关键词突变强度较高,创业的关键词研究热度持续时间跨度最长。第三个时期2017年—至今(完善期),近几年来,关于乡村振兴和大学生返乡创业研究是国内学者关注的两大研究热点,属于前沿领域。共有113篇文章涉及乡村振兴这一关键词,占比11.6%。关键词突变强度最高,与国家高度重视三农问题,2015年以来出台《关于支持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的意见》等一系列返乡创业系列政策导向和疫情期间的就业供需矛盾的现状密切相关。突发性关键词以及关键词的演变均与政策的出台相关[17]。

图4 返乡创业研究的突变型关键词

三、研究结论及展望

2020年以来,已有吴春雅、范力军等学者运用CiteSpace、Excel和CNKI计量分析工具做过返乡创业研究领域的可视化分析,从不同侧面揭示了返乡创业领域相关研究的发展脉络和演进体系相应研究,对于该领域的研究奠定了扎实的研究基础。本研究将“回乡创业”这一同义词主题纳入到返乡创业领域的研究范畴,扩大了研究样本,延长了研究时间起止点,发现这方面的研究又有了一些新发展和变化。

第一,从文献研究成果的时间演进过程来看,2006年,“新农村建设”的提出激起农民创业研究的第一个发展高潮[18]。2014年李克强总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讲话精神掀起了“草根创业”的新浪创,此后《关于支持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的意见》和党的十九大等一系列农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再次掀起了农民工返乡创业的研究热度,该领域研究文献大量涌现,2018年达到饱和。2019年以来,该领域的研究依然是国内学者的研究热点,现阶段的研究前沿是乡村振兴和大学生返乡创业。

第二,从研究团队和核心作者群分析来看,初步形成了王轶、张秀娥为代表的高产作者群,但尚未形成高影响度的核心作者群。北京理工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吉林大学等高校是高产单位,但暂未形成相互融合的核心学术研究团队,各研究机构之间也以内部合作为主,跨单位合作研究甚少。因此,未来返乡创业研究领域应广泛加强学者之间的合作,组建一支稳定的核心团队,进一步深入开展该领域研究。

第三,从关键词聚类分析结果来看,返乡创业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创业政策与创业路径、创业意愿及影响因素、城乡融合、乡村振兴四部分的理论和实证研究。从现有研究主题来看,返乡创业政策、影响因素文献居多,缺乏针对性困难解决办法,缺乏对返乡创业政策后续的监督及效率评价的文献,对研究主体开展有针对性的职业教育培训的研究领域文献很少;从研究地域来看,研究地域涵盖中国东北和北京、陕西、河南等中西部地区,南部地区的实证研究研究甚少;从研究主体角度进行分析,对于新生代农民工和大学生等新型的创业主体已经引起学者关注,但具有针对性的研究不够深入,研究结论较宽泛。有待进一步强化。

基于以上总结,对返乡创业研究领域提出如下建议和展望:第一,有待国内学者进一步强化对返乡创业主体的职业教育培训的理论与实证研究,关注珠三角地区返乡创业农民工的现状调研及分析。第二,现阶段农民工返乡创业意愿不足,要深入开展调研和实证走访,分析原因,提出较为完善的具体对策建议。第三,新生代农民工、大学生是返乡创业的新群体,要广泛搜集样本,强化这部分创业主体的研究。

总之,中国农民工返乡创业领域的研究已经形成一定的规模,引起了学术界高度关注,研究热度持续,为该领域的研究发展提供了科学的理论和重要的实证支撑。但是该领域仍存在诸多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的前沿问题,值得学术界持续研究,进一步推动返乡创业研究领域的广度和深入。

猜你喜欢

发文农民工领域
2021年就地过年农民工达8 700多万
以农民工欠薪案“两清零”倒逼发案量下降
10条具体举措! 山东发文做好返乡留乡农民工就地就近就业
2020 IT领域大事记
领域·对峙
对农民工不想留城不必大惊小怪
一群农民工的除夕夜
新常态下推动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初探
肯定与质疑:“慕课”在基础教育领域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