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面综合护理干预对糖尿病肾病终末期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及生活质量、自尊感的影响

2022-12-16张梅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2年65期
关键词:终末期肾病糖尿病

张梅

(湖北省荆门市京山市中医院肺病内分泌科,湖北 荆门 431899)

0 引言

糖尿病肾病是目前临床上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主要是由于患者的血糖长期处于高值状态,肾脏代谢功能和代偿功能出现异常最终导致糖尿病肾病往终末期发展。调查研究表明糖尿病肾病的发病率在不断的攀升,且越来越趋于年轻化[1-2]。随着病情的反复且呈进行性发展,临床在干预上主要采用抗感染、纠正体内的内环境稳态以及控制血糖、血脂以及血压等,由于长期的用药和治疗,患者极易产生负面情绪,这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治疗依从性产生很大的影响[3]。因此临床除了药物或其他对症治疗,在护理干预上也是尤为重要。全面综合护理干预的目的是通过对患者进行全面的人性化服务,使得患者在接受治疗过程中,提高治疗依从性以及得到情绪上的改善和受到充分的尊重[4]。基于此本文选取我院收治的90例明确诊断为糖尿病肾病终末期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分析糖尿病肾病终末期患者采用全面综合护理干预对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及生活质量、自尊感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收治的9 0例明确诊断为糖尿病肾病终末期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选取时间为2018年6月至2021年6月),抽签法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45例(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45例(全面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中男25例,女20例,年龄34-75岁,平均(55.19±3.41)岁,病程时间为3-16年,平均病程时间为(6.11±2.09)年,合并症中:合并高血压35例、合并高血脂32例;观察组中男24例,女21例,年龄33-73岁,平均(55.21±3.38)岁,病程时间为2-14年,平均病程时间为(6.08±2.11)年,合并症中:合并高血压34例、合并高血脂33例;两组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临床符合中国糖尿病肾脏病防治指南(2021年版)中对糖尿病肾病的诊断标准[5];年龄范围在20-80岁之间;患者及家属对本次护理研究内容知情同意,并签署同意书。

排除标准:合并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合并精神行为异常无法配合;合并血液系统疾病或肿瘤;凝血障碍;资料不足或中途退出研究。

1.2 护理方法

1.2.1 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护理,主要包括

针对糖尿病肾病的临床发病机制,注意事项,治疗方法以及生活指导,密切关注患者血糖以及肾功能变化情况,帮助患者完成日常的血液透析工作,告知患者需要根据内环境指标进行适当的补充水分,定期监测生命体征等。

1.2.2 观察组给予全面综合护理干预,主要包括

(1)个性化的饮食指导,护理人员需要根据患者的血液检查结果制定个性化的饮食方案,其中包括蛋白摄入量、微量元素以及脂肪酸或者是必需氨基酸的摄入等情况,根据肌酐和尿素氮等进行蛋白摄入的调节;(2)运动指导,糖尿病肾病患者由于身体因素在运动上会有所欠缺,在运动指导需要根据患者的不同身体素质进行运动方案制定,比如:八段锦、太极拳、慢跑等方式每天坚持锻炼2-4h,通过锻炼可以促进体内的血液循环,从而将毒素排出体外[6];(3)心理护理干预,在心理干预上需要先对患者进行心理评估,针对患者存在的负面情绪给予心理疏导,通过一对一的心理交谈,了解患者目前遭受的负面情绪状态,通过肢体语言、鼓励和安慰患者树立治疗疾病的自信心,同时将成功治愈的案例进行分享进一步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4)血液透析护理,患者在进行血液透析过程中,需要根据个体之间的差异说明血透的目的和流程,同时在透析过程中,需要和患者进行交流告知血透后的日常注意事项,引导患者配合血液透析治疗,同时还要注意在穿刺与造瘘口之间的距离需要控制在5cm左右,把握好穿刺位置[7];(5)健康科普,糖尿病肾病患者由于对自身疾病的了解程度较低,加上日常生活过程中无法得到专业的知识讲解,因此在科普宣教上,需要根据不同患者的知识文化水平,制定健康教育方案,通过自媒体短视频、健康知识讲座、医患座谈会以及宣传手册或视频等进行糖尿病肾病知识讲座,主要讲解的知识包括该疾病的发病机制,影响因素,临床主要表现,治疗方式,预后情况,日常注意事项等来提高患者对自身疾病的认知情况。

1.3 观察指标

1.3.1 观察两组心理状态情况,主要心理状态包括

焦虑状态和抑郁状态,分别采用贝克焦虑量表和贝克抑郁量表对两种心理状态进行评价,其中包括21个条目,每个条目评分为0-3分,得分越高表示焦虑或抑郁状态越严重。

1.3.2 观察两组生活质量情况,采用生活质量评估量表GQOLI-74进行评价[8],主要包括心理功能、躯体功能、物质生活状态以及社会功能等四个主要方面,每个方面评分为100分,得分越高生活质量越好。

1.3.3 观察两组自尊感情况,其中自尊感评估采用Rosen-berg自尊评估量表进行评价[9],总分为0-20分包括了10个评价条目,每个条目2分,得分高低与自尊感成正比。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统计采用SPSS 26.0进行分析,其中心理状态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属于计量资料(±s)符合正态分布,采用T检验进行计算,自尊感属于计数资料n(%),采用卡方检验进行计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示。

2 结果

2.1 观察两组心理状态情况

干预前,两组在贝克焦虑评分、贝克抑郁评分比较上无显著差异性(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贝克焦虑评分、贝克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示,详见表1。

表1 观察两组心理状态情况(±s,分)

表1 观察两组心理状态情况(±s,分)

2.2 观察两组生活质量情况

干预前,两组生活质量四个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生活质量四个方面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示,详见表2。

表2 观察两组生活质量情况(±s,分)

表2 观察两组生活质量情况(±s,分)

组别/例数 心理功能 躯体功能 物质生活状态 社会功能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对照组45 64.19±5.11 70.19±4.28 67.09±3.01 76.11±2.31 65.18±3.48 71.29±2.22 53.58±3.22 76.25±3.02观察组45 64.21±5.09 78.74±3.16 67.11±2.98 80.02±1.12 65.22±3.51 77.15±2.02 53.62±3.19 81.51±2.12 T 0.019 10.781 0.032 10.217 0.054 13.097 0.059 9.563 P 0.985 0.000 0.975 0.000 0.957 0.000 0.953 0.000

2.3 观察两组自尊感情况

干预后,观察组的自尊感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示,详见表3。

表3 观察两组自尊感情况(±s,分)

表3 观察两组自尊感情况(±s,分)

组别/例数 自尊感评分 T P干预前 干预后对照组45 10.19±0.38 12.39±1.05 13.216 0.000观察组45 10.22±0.42 16.22±2.11 18.708 0.000 T 0.355 10.901 P 0.724 0.000

3 结论

糖尿病肾病患者由于长期的没有规范治疗和临床干预最终导致终末期肾病,超过80%终末期肾病患者可相继出现全身多脏器功能衰竭,最终导致休克死亡。目前临床针对糖尿病肾病终末期的治疗主要通过血液透析干预,由于频繁的血液透析维持,患者极易出现焦虑情绪、抑郁情绪,加上长期疾病困扰导致的自卑心理对患者的预后及生活质量产生很大的影响。长期血液透析患者容易出现各种并发症,且治疗周期漫长,患者极易出现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从而降低治疗依从性,影响治疗效果[10-11]。日常生活中的不良生活和饮食习惯也可能加重患者病情,不利于疾病康复。因此护理人员应重视糖尿病肾病末期患者治疗期间的相关护理工作,以加强患者健康教育、提高治疗依从性、缓解不良心理状态、改善不良生活习惯为主要措施,达到提高治疗效果、提升患者生活质量。目前临床上针对糖尿病肾病产生的负面情绪没有重点干预措施,尤其是常规的临床护理干预无法达到改善患者负面情绪的作用,加上个体化差异较大,无法满足患者的针对性、全面的护理[12-13]。

本文通过研究发现,观察组在采用全面综合护理干预前,两组在贝克焦虑评分、贝克抑郁评分比较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贝克焦虑评分、贝克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示,分析其原因主要是全面综合干预从心理护理出发,针对每个患者的不同心理状态,给予针对性的一对一心理疏导,减少不良情绪的同时可以有效的提高心理弹性水平,对改善预后效果显著。干预前,两组生活质量四个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生活质量四个方面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示;干预后,观察组的自尊感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示。分析其原因主要是全面综合护理可以指导患者改变不良生活习惯,通过个性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提高患者的自尊心和生活质量。综上,糖尿病肾病终末期患者采用全面综合护理干预后的临床护理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终末期肾病糖尿病
类风湿关节炎髋关节终末期受累髋臼内陷临床特征和相关因素分析
透析及非透析终末期肾脏病患者血管钙化情况和影响因素分析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肾病二科简介
探讨心理干预在终末期肿瘤患者康复中的临床作用
腹膜透析在有腹部手术史的终末期肾病患者中的应用
糖尿病知识问答
预防肾病,维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积极面对肾病,康复丰富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