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针刺和刮痧治疗紧张性头痛的临床疗效

2022-12-16邹华王丛礼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2年65期
关键词:刮痧经络头痛

邹华,王丛礼

(南京市溧水区中医院 扬州大学医学院临床学院,江苏 南京 211200)

0 引言

紧张性头痛,也称压力性头痛、血管神经性头痛、偏头痛等,疼痛表现为发作性或持续性,因心理和躯体共同紧张所导致慢性疾病,与精神紧张、压力大有关,疼痛时多表现为头枕部或颈部的一侧或双侧,头面部和颈部肌肉收缩而引起持续性头痛,有时疼痛部位不固定,有时为额部、颞部,也可表现为全头部,性质表现多种,有时为紧缩感、压迫感、沉重感,有时是头部跳痛、闷痛、重痛、刺痛等。紧张性头痛的患病率较高,约占原发性头痛42%左右[1]。近年来,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人们学习、工作、生活等各方面的压力逐渐加大,精神压力增大,导致紧张性头痛发病率逐年增加。在我国紧张性头痛流的患病率约为10.8%[2],引起了医生和广大人民的重视,所以如何缓解和减轻紧张性头痛的症状和发病率,如何治疗紧张性头痛,是一直以来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

紧张性头痛在中医学中属“头痛”范畴。病位在头,位高属阳,而头为诸阳之会,手足三阳经和督脉均汇聚于头部,易受外感、内伤、六淫七情等影响,导致头痛。本病病因复杂,然大多受情志因素影响,故紧张性头痛大多在肝胆经循行于头部的部位。肝主疏泄,调畅气机,调畅气血运行,肝之疏泄功能正常,人的全身气血运行、气机升降运动才能调畅条达,情志活动正常,不为病所伤[3-4]。久而久之,紧张性头痛发展为慢性原发性头痛,且容易合并抑郁症,据文献资料报告慢性原发性头痛合并抑郁症发生率为3.8%~57%[5-6]。Schmidtm等[7]认为精神神志类疾病如抑郁症病人当中常常表现有头痛,而长期慢性头痛病人当中也常伴有抑郁症状、情绪低落、情志改变等。所以情志改变、情绪异常可能导致紧张性头痛等疾患,而长期的紧张性头痛能导致精神紧张、情志改变、情绪变化等,两方面都源于神经-精神-心理异常变化,而相互影响,互为因果。

目前医学上关于紧张性头痛发病病因和病理病机尚未完全明确,多与神经血管因素、精神紧张、工作生活压力大、情绪异常、心理因素、肌肉因素有关,治疗上多采用对症治疗,如口服止痛药或者抗抑郁药等,长期服用会有一定副作用。

中医药技术在治疗神经性头痛方面积累了很多宝贵的经验和方法,针对人体气血阴阳变化,采用中药方剂、中医穴位针灸、穴位推拿、经络刮痧等方法治疗,均有很好的临床验证,其中中医穴位针刺和经络刮痧非药物疗法深受欢迎,中医穴位针刺和经络刮痧结合治疗神经性头痛,起到了疏肝理气、通窍止痛之功效,减少了西药的使用,避免长期应用止痛药和抗抑郁药的毒副作用及依赖。针刺和刮痧治疗神经性头痛为多年临床经验总结并应用,体现中医适宜技术治疗神经性头痛的优势。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在南京市溧水区中医院(扬州大学医学院临床医院)治未病科门诊,于2020年3月至2022年3月,共选取60例紧张性头痛患者,符合紧张性头痛西医诊断标准和中医病症诊断标准,均为我院治未病科门诊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为针刺和刮痧组,病例数为30例,其中男14例,女16例,年龄20-70岁,平均(44.53±2.66)岁。病程1-20个月,平均(3.16±1.24)个月。对照组为单纯针刺组,病例数为30例,其中男13例,女17例,年龄20-68岁,平均(43.65±2.24)岁。病程1-21个月,平均(3.14±1.26)个月。两组在年龄、性别、病程上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诊断标准

1.2.1 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国际头痛疾病分类(第2版)》(ICHD-Ⅱ)[8]紧张性头痛的诊断标准。①头痛持续时间:每次30min-7d;②头痛特点:a.头部双侧疼痛;b.疼痛为紧箍感、压迫感;c.疼痛程度轻-中度;d.头痛在日常生活时无加重;e.以上至少具备2项;③头痛分类:偶发紧张性头痛为1个月中发作少于1天;频发紧张性头痛为3个月内发作1-15天;慢性紧张性头痛为3个月以上发作15天以上;④伴随症状:情绪异常、情志改变等症状。

1.2.2 中医病症诊断标准

参考《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9]中“头痛”肝阳上亢证的诊断标准:(1)头痛部位:部位不定,可表现为前额、颞部、顶枕部、全头部;头痛性质:性质多变,可表现有刺痛、跳痛、闷痛、胀痛、裂痛等;头痛持续时间:时间不等,可几分钟到几天。(2)头痛初起轻,而后逐渐加重或反复。(3)肝阳上亢证:头痛多表现胀痛、裂痛,面红目赤,恶心呕吐,胸闷不舒,心烦耳鸣等,舌红苔黄脉弦。

1.3 病例选择

1.3.1 纳入标准

(1)符合紧张性头痛中西医诊断标准以及证候诊断标准。(2)所选紧张性头痛患者意识均清醒正常,能耐受针灸和刮痧;(3)年龄在20到60岁之间;(4)使用“头痛指数”进行测评;(5)近15天内未服用抗抑郁等药物和中药制剂;(6)查头部ct或头部核磁除外脑血管病变和颅内占位性病变;(7)患者本人自愿参加科研试验治疗,并签署自愿治疗同意书。

1.3.2 排除标准

(1)患有全身系统性严重性疾病,或近期有手术史,以及有较明显的客观影响因素引起的紧张性头痛者;(2)妊娠期、哺乳期及月经期女性;(3)伴有严重的脏器病变以及传染病,血液系统疾病,精神病患者;(4)晕针或者不耐受刮痧的患者;(5)有皮肤疾病、真菌感染者。凡符合上述任何一项,均予以排除。

2 治疗方法

2.1 治疗组

给予中医穴位针刺和经络刮痧治疗。

(1)针刺治疗:取穴:印堂、百会、四神聪、风池、头维、翳风、太阳、双侧神门、双侧合谷、外关、太冲、双侧阳陵泉。每次选取5-6穴。刺法:头部的穴位采用平刺手法,躯体的穴位采用直刺手法,均给予小幅度的提插捻转手法行针获取得气时,再采用手法行针进行平补平泻治疗,共留针时间40min,留针期间每间隔10min 给予手法行针1次,行针以得气为度。每日针刺治疗1次,每周休息1天,连续治疗2周观察疗效。

(2)刮痧治疗:刮痧一般选用砭石刮痧或铜砭刮痧等,一般选择按照经络循行部位、穴位分布、疼痛部位等原则进行刮痧治疗,刮痧板与皮肤45°角度,刮痧效果以皮肤潮红或得气(询问患者的头部刮痧部位感受为主)为度,每个部位或穴位或疼痛部位刮痧20-30次,每次操作30-60分钟,每周治疗3次,共治疗2周观察效果。具体操作部位:首先以百会为中心,重点刮痧百会,然后刮痧四神聪,再延督脉向前向后刮,向前经过前顶、囟会、上星、神庭、印堂、向后经过后顶、强间、脑户、风府、大椎、颈百劳,头部两侧延足太阳膀胱经的经络部位和穴位、足少阳胆经循行部位和穴位进行刮痧操作,有经过阳白、络却、承灵、玉枕、风池、天柱、肩中腧、肩外腧,还有经过头维、率谷、天冲、浮白、头窍阴、翳风、肩井、肩髎,突出穴位刮痧治疗,经络循行刮痧治疗,以及肌肉走向部位刮痧治疗,体现穴位、经络、肌肉协同治疗特点。刮痧后注意饮温开水,当天不洗头,注意饮食清淡,注意休息,情绪平和。

2.2 对照组

单纯中医穴位针刺治疗,取穴与具体操作、治疗时间同治疗组。

2.3 随访

治疗结束后2周后,通过电话、微信等方式进行随访登记。

3 疗效标准

3.1 观察指标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10]偏头痛评分方法,进行量化评分,主要包括头痛程度、发作次数、头痛持续时间和伴随症状。分为0、2、4、6分值,分数越高病情越重。头痛程度:应用视觉模拟标尺评分法(VAS)表示,0分为“无痛”,10分为头痛最重。

3.2 临床评定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10]评定,临床治愈:证候分减少≥90% ;显效:证候分减少70%~90%;有效:证候分减少30%~70%;无效:证候分减少<30%。

治疗有效率=[(治愈例数+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治疗例数]×100% 。

3.3 统计学方法

科学规范数据收集,并及时记录整理分析,采用SPSS 24.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等级资料采用Ridi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数据样本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以P值的大小判定差异的统计学意义,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4 治疗结果

4.1 治疗前后两组中医证候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中医证候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分比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治疗前后两组中医证候评分比较(n,分,±s)

表1 治疗前后两组中医证候评分比较(n,分,±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aP<0.05 ,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bP<0.05。

4.2 治疗前后两组VAS比较

治疗前两组VA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VAS比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VA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治疗前后两组VAS比较(n,分,±s)

表2 治疗前后两组VAS比较(n,分,±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aP<0.05 ,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bP<0.05

4.3 临床疗效观察表

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临床疗效观察表(n,%)

5 讨论

头痛,中医认为属“头风”、“脑风”等范畴,主要表现为头部疼痛,见于西医的紧张性头痛、神经性头痛等疾病。中医对头痛有系统认识,其中情志因素变化是引起头痛的重要原因。头痛的病机常有肝郁、气滞血瘀等,可伴有焦虑及抑郁等症。《素问·举痛论》中有云:“怒则气上……思则气结……惊则气乱”,体现情志在一定程度上的过度改变,会引起人体气机逆乱,久而久之引起脏腑病变;《素问·方盛衰论篇》提出:“气上不下,头痛癫疾”,气机逆乱,气上巅顶,久居不下,可诱发头痛、癫痫等疾患,表示情志异常变化导致气机逆乱,最终造成头痛癫疾。而针刺疗法祖国医学绿色疗法,不仅能够迅速缓解疼痛症状,还可以通过经络腧穴调理气机,使逆乱的气机得以恢复,发挥经络穴位补泻调理作用,从而治疗疾病。中医基本理论强调“辨证论治”,辨病与辨证相协调统一;针灸在中医基础理论指导下,还要“辨经论治”,重视经络腧穴本身生理病理变化规律,而调治纠偏达常。头为“诸阳之首”,头在上,诸多阳经汇聚于头,五脏六腑气血阴阳皆汇于头,同时五脏六腑气血阴阳的盛衰变化亦可影响头,引发头疾。在治疗上,可局部取穴和循经取穴结合,如太阳头痛为后头痛,取穴时常选太阳经穴位及后头部疼痛部位;阳明头痛在前头痛,取穴时常选阳明经穴位及前头部疼痛部位;少阳头痛表现为侧头痛,取穴时常选少阳经穴位及侧头部疼痛部位;厥阴头痛则是巅顶头痛,取穴时常选厥阴经穴位及巅顶部疼痛部位;太阴头痛可表现在前额、头顶,甚至全头疼痛,取穴时常选太阴经穴位及前额、头顶部疼痛部位;少阴头痛可位于巅顶,或位于颈项,取穴时常选少阴经穴位及巅顶、颈项部疼痛部位。因此,针刺治疗的要点除祛除病因外,主要是经络治疗、腧穴治疗、局部治疗、痛点治疗(反应点、阿是穴),发挥疏通经络、调理气机、调理脏腑、调理气血阴阳、通经止痛作用。

头痛的病因病机有很多种因素,除情志失调致病,还有外感六淫侵袭头部,均可以导致头痛,风邪为首,致病尤甚,亦可夹杂他邪和而致病。风性具有善行数变特点,故风邪致头痛病症具有变化无常特点。情志变化引起气血的运行异常,如气滞血瘀、肝郁气滞等。气血失和,髓窍空虚,气血不能上荣脑窍,不荣则痛;气血瘀滞,则不通则痛。气虚虚瘀均可以导致头痛,而气血瘀滞又可导致气血不和。头痛的病机有肝郁气滞,气机逆乱,肝阳上亢。肝气的运行变化直接影响气机,而情志变化会影响气机运行,气机变化又影响肝气的运行。肝火、肝郁、肝阳上亢、血虚等引发清阳不升,脑窍失养,引发头痛。肝风痰火既是致病因素,也是病理产物,互相影响。痰湿秽浊之邪蒙蔽脑窍亦致头痛。瘀血阻滞,脑络痹阻,头部刺痛。

在治疗上,中医疗法应用较多,并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如于学平等[11]应用捣刺法治疗紧张性头痛,结果捣刺法在缓解头痛症状,缩短头痛时间,明显优于提插法。陈倩等[12]在《偏头痛中医临床实践指南》制定说明以“中医药单用或联合西药对比单用西药治疗偏头痛的优势”为主线。鲁剑萍等[13]应用砭石疗法治疗偏头痛对比单独氟桂利嗪口服远期疗效好。吴限等[14]在常规针刺基础上加用电针颈夹脊穴治疗紧张性头痛,疗效显著。潘珊娜等[15]基于《黄帝内经》重阳思想,认为阳气失调则头部最易受影响,出现头部经筋的痉挛而发生偏头痛。刘娇娇等[16]应用经络辨证中药塞鼻法治疗偏头痛急性发作期,可快速减轻疼痛程度、改善伴随症状。王悦等[17]应用排针平刺发治疗紧张性头痛有效缓解患者的头痛程度及持续时间。崔滢等[18]通过文献分析普通毫针针刺对比基于西方肌筋膜激痛点理论的“干针疗法”治疗疼痛性疾病,临床疗效更好。鲍睿等[19]应用强刺激平衡针穴不留针联合长时间留针法治疗紧张性头痛疗效可靠。

所以本课题针将紧张性头痛进行治疗观察,通过运用针刺和刮痧治疗,发挥中医适宜技术的特色,具有操作方便、疗效显著、副作用少的优势,临床应用较广泛。其中风池穴属足少阳胆经,为手足少阳经、阳维脉之交会穴,穴在颈部乳突侧后方凹陷中,凹陷似池,为风邪易于流连和治风当取之处,乃祛风之要穴,故名风池[20]。风池具有祛风清热、通窍止痛、清肝明目等功效。头为诸阳之会,三阳经、足厥阴经及督脉皆上行于头面,而头痛好发部位皆为经络循行部位,当经络取穴与局部取穴,近治作用显著,可以有效疏通局部气血,气血通则不痛[17]。百会穴位于头部颠顶,汇聚阳气,可调阴阳,主治百病;头维穴属足阳明胃经,可疏通经络,行气活血,疗头痛如破[14]。太阳穴可通经活络、清脑明目止痛功效。刮痧疗法是中医外治法,按照中医学经络理论为指导,按照经络走行,循经刮痧、腧穴刮痧、局部特定部位刮痧,可以疏通经络、活血化瘀,而治疗头痛,达到开窍定痛的作用,还缓解疲劳,保健脑部[21]。 刮痧疗法主要针对三焦经、胆经、督脉、膀胱经等进行刮痧治疗,其中刮拭督脉百会穴、四神聪穴可以止痛醒脑、祛风通络,足少阳胆经风池穴、翳风穴具有醒脑止痛、化瘀通络的作用[22];循督脉和膀胱经刮痧具有通督调阳、清肝明目、通经活络[23];从百会穴向头后部方向刮痧,经过风府、大椎穴方向刮拭具有开窍醒神、安神止痛之的功效[24];从头维、率谷刮痧到风池、肩井具有改善头颈肩肌肉气血流通,缓解疼痛功效。有研究表明,刮痧治疗可以调节人体神经系统功能,通过刮痧刺激人体皮肤,增加体表皮肤血流灌注,皮下毛细血管充盈,最终产生相应信号通路的生物学效应,达到止痛功效[25]。但刮痧是注意不要饮酒,空腹时不宜刮痧,刮痧后注意避免着凉,不要马上洗头、洗澡。

由于现代生活多样化、追求高、生活工作压力大,城市化进程加快,上班族、脑力劳动者增多,工作的紧张和心情紧张夹杂,引起很多亚健康状态,头部CT、核磁、超声、生化检查未见明显异常,很多时候需要中医调理治疗,如果未加以重视,久而久之,病情加重,就会演变成相关疾病,再去治疗则不易康复。而针刺疗法和刮痧疗法均为外治法,对比口服药物优势明显,及早调理治疗,防患于未然,是最佳选择。虽然现有临床研究较多,均显示了针刺对紧张性头痛的治疗优势,中医药特色显示不足,对精神心理等关注不多[26]。希望今后在研究者多关注中医药特色研究、精神心理等方面的评价。

猜你喜欢

刮痧经络头痛
身体出现这5个现象 说明体内的经络不通
年轻人不要盲目刮痧
选择刮痧板有诀窍
注意!头痛可能预示着甲状腺问题
面部刮痧真的能美容吗
刮痧疗法适合所有人吗?
会变身的烦恼
中医术语“经络”的英译辨析
动漫美文
经络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