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学前教育专业教师专业性发展研究
2022-12-16李勇
李勇
(泰山职业技术学院 教育与艺术系,山东 泰安 271000)
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对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而言,培养师德高尚、专业性强的合格幼儿教师,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教育目的在这一领域的具体化。
一、高职学前教育专业教师专业性水平现状
通过对10所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60名专业背景不同、教授课程不同的教师,进行调查并进行分析,结果如下。
(一)专业背景不同的教师专业性水平差异极其显著
对专业背景不同的教师的专业素质水平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见表1),结果显示:不同专业背景的学前教育专业教师在专业伦理、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根据虞永平教授关于教师专业性的观点而分的三个维度[1])上差异达到统计学显著性水平(P值均小于0.05)。数据表明,学前教育和教育学类专业背景的教师各维度专业素质水平均高于非教育类专业背景的教师,尤其在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方面,教育类与非教育类专业背景的教师之间呈现出较大差距。
表1 不同专业背景的学前教育专业教师的专业性水平比较
(二)所讲授课程不同的教师专业性水平差异显著
对讲授不同课程的专业教师的专业性水平进行独立样本T 检验(见表2),结果显示:讲授不同课程的专业教师在三个维度专业性水平上的差异均达到统计学显著性水平(P值小于0.05),其中在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两个维度上的差异性最显著。总体来说,讲授学科专业课程与教师教育课程的教师各维度专业性最强且水平相近,讲授艺术类和人文素养课程的教师各维度专业性水平最低。
表2 讲授不同学科的学前教育专业教师的专业性水平比较
(三)教龄不同的教师专业性水平差异不显著
对教龄不同的教师的专业素质水平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不同教龄的学前专业教师在职业认同感水平上的差异未达到统计学显著性水平(P值均大于0.05)。
(四)教师专业性水平与专业背景呈非常显著相关性
在控制教龄和所授课程因素的情况下,对学前教师专业性水平与其专业背景进行相关分析,结果显示:专业性水平与其专业背景呈非常显著性相关(P值均小于0.01,r>0.6)且都呈现正相关(见表3)。
表3 学前教师专业性水平与专业背景的相关分析R值系数表
(五)专业性水平与所教授课程、教龄相关,但不显著
在控制其他因素的情况下,分别对教师专业性水平与所教授课程,以及专业性水平与教龄进行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学前教师专业性水平与所教授课程及教龄均呈现相关性(p值均小于0.05),但相关性均不显著(| r |均小于或约等于0.3)。
通过分析可知,专业学习背景、所讲授课程不同的教师专业性水平差异明显,教龄不同的教师专业性水平差异不明显;专业性水平与专业学习背景高度相关,与所讲授课程、教龄因素相关但不明显。当前高职学前教育专业教师专业性水平普遍较差,具有相对稳定、通过常规方法(如日常教学)短时间内难以有效提高的特点。
二、高职学前教育专业教师专业性水平普遍较差的原因分析
(一)专业发展背景的客观制约
当前,学前教育专业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高校加快、加大专业人才培养成为应然性短期培养目标。基于此,一些高职院校创设学前教育专业并进行超负荷招生。然而,由于师资力量普遍不足,导致大量非学前教育专业背景的教师涌入本专业,有专业背景的专任教师数量严重不足已经成为各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师资搭配的短板。
(二)师资管理制度方面的短缺
管理制度对教育内容、教育过程等各个方面具有决定性作用,而制度实施又不可避免地受到实施者本人根深蒂固的专业背景的定势影响,极大影响师资队伍的专业性水平。
1.各级领导很少有学前教育专业学历背景。绝大部分高职院校在创设学前教育专业之初,几乎没有或者很少有学前教育专业学历背景的教师,最初的领导层(分管领导、二级学院院长、系主任等)也大多没有学前教育专业学历背景。领导的专业认知及专业性水平不可避免地会影响专业教师的整体专业性发展。
2.教师队伍专业背景配置不合理。(1)人事部门面对的招聘压力影响教师队伍配置。高素质专业人才稀缺,人事部门想大量招聘符合自己需求的专业教师难上加难,问题短时间内难以解决,就必须采取即时的、相对比较合理的应对之策。调整校内临近学科背景教师,尤其是把原来艺术类相关教师转化为学前教育专业“技能课”专任教师,成为一些高职院校的应急举措,导致当前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的任课教师专业背景五花八门。(2)部分领导急功近利的政绩趋向影响教师队伍专业背景配置。2017年教育部印发《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实施办法(暂行)通知》,明确规定师范类学前教育专业在师资方面的最低配置(层次最低的一级认证标准)是:生师比≤18∶1,专任教师占本专业教师比例≥60%,具有高级职称教师占专任教师比例≥学校平均水平。相对于本科院校和各类幼高专院校,综合性高职院校当前的师资力量距离这些标准还有很大的差距。一些院校为了完成生师比、专任教师和高级职称等方面的指标,采用大量兼职教师互相兼课,以提高专任教师和高级职称教师的数量,降低生师比。这一降低教师整体专业性水平的“擦边球”举措的实施,显然不符合教育部最初的精神实质。
(三)教师职后自我教育理念和能力弱化
当前,大部分高职学前教育专业教师缺乏师范类学前教育专业自我教育的动力。有本专业学历背景的专任教师大多比较年轻,由于疫情常态化防控、专业发展环境受限等影响,自我提高动力欠缺;讲授艺术课程的教师大多是跨专业进入学前教育专业,往往容易继续沉浸在原来艺术类教育教学定势中,很难与学前教育专业性活动进行有效结合,极少进行师范类自我教育;其他各类任课教师由于专业背景、跨专业授课等原因,也存在不同程度的倦怠现象,造成当前高职学前教育专业教师职后自我教育能力整体弱化。
三、提高高职学前教育专业教师专业性发展水平的建议
(一)构建高职师范类学前教育专业教师专业性发展的良性环境是关键举措
1.成立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独立院系。将学前教育专业独立设院或系是顺应人才高质量培养和发展的必由之路。学前教育专业是师范类专业,其育人的特殊性、师范性与高职其他职业类专业“产物”的针对性和职业性有着本质的区别,在保持师范性的前提下与职业教育进行融合才是其科学、健康的可持续发展之路。与其他专业生硬“融合”,会导致教师专业性建设和学生专业性发展受到限制,不利于师范类专业学生发展和教师的专业成长。成立专门的院或系,能够增强学生的专业认同感和归属感,提高专业情怀,增强教师的归属感、凝聚力、自豪感,有利于教师专业性水平的提高及学生专业性水平的培养。
2.优化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管理层结构。优化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管理层结构,是塑造师范性专业人才、提高教师专业性育人责任的根本取向。内涵提升和质量提高是一个专业立足当下和长远发展的关键。构建专业发展的核心团队、确立高水平且专业的引领人和负责人是第一要务。高职学前教育专业领导层没有学前教育专业甚至没有师范类教育学背景的现状已经成为限制专业发展的因素,影响学前教育专业建设的发展。建议各高职院校提拔并重用有能力的专业教师构建专业的、规范的学前教育领导层和教师团队,形成良好的教师职后发展氛围和专业发展环境,促进教师专业性及学生专业性的有效、健康发展。
(二)提高全体教师的专业性整体水平是核心内容
面对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及其学习与发展,高校教师必须怀有敬畏之心,以专业性的思维立场和审慎态度履行自身的教育教学职责。
1.着重发挥专业核心课程教师的专业性作用。从事专业核心课程教学的教师基本都经过系统的师范类学前教育培训或具有教育学专业学习背景,专业性水平相对较高,但也需要提供相应的专家讲座、课程研讨、专业活动等职后培训机会,帮助其专业性水平持续健康提高。构建混合式课程研讨小组,充分发挥这些教师的专业性同化作用,帮助其他教师提高专业性水平。
2.特别重视加强艺术类课程教师的专业性水平。当前,我国高职学前教育专业教师队伍中,音乐、钢琴等艺术类课程的教师占相当大的比重,很多学校甚至把艺术类素养课程当作核心专业实践课程。笔者不否认艺术类课程的重要性,但是把艺术类课程当成学前教育专业最为核心的专业课程显然不妥。我国知名学前教育专家虞永平教授曾说:“弹唱跳不是幼儿园教师的专业能力,只是幼儿园教师的艺术素养。……如果弹唱跳是学前教育的专业能力,意味着学前教育专业的人员随时可以被音乐等专业的人员替代,也就是否定了学前教育的专业性”[3]。明确艺术类课程在整个专业课程里面的角色定位,帮助相关教师理清思路,重塑专业形象,凸显专业价值,这是十分必要的。艺术类专业教师须明确自己是学前教育专业中艺术素养方面教师的角色定位,所进行的教育活动必须具有学前教育专业性,符合专业人才培养规律,并自觉通过学前教育理论学习、专业性活动等方式,全方位提高自己的师范类专业性水平,发挥自己在专业中的重要价值,为人才培养贡献自己的智慧,赢得相应的专业尊重。
3.努力提高兼职教师、外聘教师的专业性。当前大部分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兼职教师、外聘教师,数量多、比重大,主要集中在人文社会与科学素养课程、信息素养课程、艺术素养课程及部分教师教育课程等方面。对于此类教师,应采取定期培训、定时引导、定点提高等方式全方位提高他们的专业素养,从而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的专业性水平。
(三)持续进行自我教育是教师专业性发展的不竭动力
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曾在致全国广大教师慰问信中指出,教师要“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理念”[4]。高职学前教育专业教师持续进行师范类学前教育的自我教育,是贯彻终身学习理念的具体举措。
1.积极参加各类培训是专业性提高的基本方法。当前高职学前教育专业教师的专业构成相对比较复杂,专业性发展水平参差不齐,亟须进行规范的、高质量的在职培训。各类在职培训,是当前高职师范类学前教育专业教师入职后进行专业化发展、提升专业性水平的基本方法。全体相关教师都应该积极主动参加网络教育、讲座、专题研讨会、专业年会、优质课、教学能力培训等各类活动,全方位提升自己的专业性发展水平。
2.践行学前教育专业性活动是专业性提高的重要途径。高职学前教育专业教师的专业性源自其对待本专业学生及其发展规律与特点的职业意识,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各种实践行为,学前教育专业教师应积极参加与本专业密切相关的教育活动,如游戏兴趣小组、学前环创大赛、学前社会活动教案设计、理论知识辩论赛、幼儿园活动设计技能大赛、幼儿园活动主题图设计、儿童剧社团、幼儿手指舞社团等各类专业性活动[5],加深对学前教育专业内涵的理解,提高教师专业性发展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