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治疗胆结石的疗效及并发症发生率分析
2022-12-16汪星星
汪星星
(潜江市妇幼保健院 综合外科,湖北 潜江 433199)
0 引言
胆结石属于肝胆外科中比较常见的疾病类型,近年来在影像学技术不断进步以及发展的背景下,胆结石的发生概率处于逐年提高的趋势。胆结石在发生以后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腹胀、腹痛,还有个别患者伴随发生黄疸,有临床研究资料表示,在胆结石急性发作时患者于进食数小时以后上腹突然疼痛,伴随出现发热症状。经临床研究证实,结石直径较小的患者采取保守治疗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直径比较大的结石对于胆道系统产生刺激性作用,最终造成病情恶化[1]。从生理角度进行分析,胆汁酸浓度发生改变以后出现胆汁受阻,最终会形成胆结石,一般情况下胆结石患者只要符合手术指征即可采取手术治疗,在错过治疗时机以后会诱发肝损害,目前胆结石患者所采取的手术形式包含传统开腹手术以及腹腔镜胆囊切除术[2]。本文展开对照研究,选择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行手术治疗的45例胆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评估于胆结石治疗期间应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小切口胆囊切除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探究治疗安全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起止时间为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以确诊的胆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符合研究需求者共计45例,均采取手术治疗,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选患者划分为两组,即对照组(n=22)和观察组(n=23),汇总分析两组患者基本资料。对照组性别构成为男性17例,女性5例,年龄选取区间自54-70岁,平均(62.36±3.49)岁,病程为4-6年,平均病程为(5.11±0.17)年,单发结石18例,多发结石4例;观察组性别构成为男性18例,女性5例,年龄选取范围自53-70岁,平均(62.44±3.56)岁,病程为4-5年,平均病程为(4.86±0.11)年,单发结石18例,多发结石5例。对比分析对照组、观察组性别、年龄、病程、发病情况等基本资料,统计学分析结果为P >0.05,医院伦理委员会予以审核批准。
纳入标准:纳选对象均确诊为胆结石;纳选对象对于研究内容知情同意,均按照医嘱采取手术治疗;符合手术治疗指征。
排除标准:存在手术禁忌证者;伴有心肝肾等功能性障碍疾病;具有精神疾病史者或者携带精神疾病者;临床资料不完整者;伴随慢性基础性疾病,例如糖尿病、高血压等;中途退出研究者。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选择应用小切口胆囊切除术,落实常规消毒以及铺巾,患者接受连续硬膜外麻醉处理措施,选择于右肋下缘、腹直肌处作长度为4cm的手术切口,进行组织逐层解剖,将胆囊充分暴露,同时暴露Calot三角,胆囊颈以及动脉实施分离结扎,胆囊游离,按照顺时针方向剥除胆囊,在手术结束以后将腹腔关闭,留置引流管[3]。
观察组则选择应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落实常规消毒铺巾以后落实气管插管全身麻醉,选择脐下缘做手术切口,长度控制为1cm,将腹腔镜送至腹腔,创建二氧化碳气腹,气腹压力设定为13mmHg,然后选择于右侧肋缘下、剑突下作操作孔,逐层解剖组织,将胆囊、Calot三角充分暴露,将胆囊仔细剥除,落实电凝止血以及留置引流管等相关处理措施[4]。
1.3 观察指标
对比分析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排气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治疗时间,此外统计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评估指标包含黄疸、术后胆汁漏、胆管受损以及切口感染等;选择应用简明版麦—吉疼痛问卷SF-MPQ 评分对比分析患者采取手术治疗措施前后疼痛程度,最高分为59分,所得分值越高表示为疼痛程度越严重;选用生活量表SF-36评分对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每项评分均为100分,分数更高则为生活质量改善更理想。
1.4 统计学分析
本次对照研究所涉及资料、数据选择应用版本为SPSS 24.0的统计学软件实施处理,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以“±s”表述,采取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以“[n/(%)]”的形式描述,实施“χ2”检验,P<0.05用于表述组间数值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手术指标对比分析
对照组、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排气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治疗时间等指标数值对比结果为P<0.05,见表1。
表1 手术指标对比结果(±s)
表1 手术指标对比结果(±s)
组别 例数 术中出血量(ml) 排气时间(h) 首次下床活动时间(h) 住院治疗时间(d)观察组 23 72.12±8.39 21.34±3.76 29.63±4.02 7.29±1.02对照组 22 146.65±12.68 39.42±4.17 57.91±5.19 11.91±1.25 t -- 23.352 15.289 20.488 13.612 P-- <0.001 <0.001 <0.001 <0.001
2.2 并发症发生概率
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0.91%,观察组所得参数为8.70%,组间数值对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见表2。
表2 并发症发生率评估量表(n,%)
2.3 疼痛评分
干预前,对比分析对照组、观察组疼痛评分无显著差异P >0.05;干预后,以对照组评估结果为参照,观察组疼痛评分较低,对比结果为P<0.05,详见表3。
表3 疼痛程度评估量表(±s,分)
表3 疼痛程度评估量表(±s,分)
组别 治疗前 治疗后 t P观察组(n=23) 46.48±5.41 18.57±4.67 18.729 <0.001对照组(n=22) 46.44±5.38 24.19±6.08 12.855 <0.001 t 0.025 3.487 -- --P 0.980 0.001 -- --
2.4 生活质量评分
与对照组相较,观察组躯体疼痛、精神状态、情感功能、总体健康等数值均较高,和对照组比较具有突出差异,P<0.05,如表4。
表4 生活质量评分[(±s),分]
表4 生活质量评分[(±s),分]
分组 躯体疼痛 情感功能 精神状态 总体健康观察组(n=23) 76.51±11.23 78.53±11.61 74.21±12.33 78.25±12.34对照组(n=22) 65.49±10.51 62.36±10.58 63.79±11.57 64.52±10.66 t 3.395 4.877 2.920 3.986 P 0.001 <0.001 0.005 <0.001
3 讨论
胆结石的发生率,会随着年龄增加导致该病的发生提高,而且近年来有年轻化趋势发病,发病初期无显著表现,因而容易和胃病混淆、致使患者错失最佳的治疗时机,这时进行手术治疗的风险较大。目前,在临床上胆结石的病因较为复杂,大多情况下是因长期受到慢性刺激所诱发,环境因素、不良生活方式、遗传因素都属于胆结石疾病的诱发因素,胆结石的成分主要为胆固醇,会溶于胆汁,但是不会溶于水,在出现胆固醇分泌过多时胆汁无法充分溶解,从而析出结晶,逐步形成胆结石[5]。胆结石的发生,会逐渐形成畸形胆囊炎和慢性胆囊炎,关系到患者的正常生活、生活质量,因而在早期选择适合的方案治疗极其关键。目前胆结石的有效治疗手段依然为手术,但是手术操作对于患者内环境会产生不同程度损伤,出现免疫功能下降、代谢紊乱现象,进而增加了术后并发症风险性,对于术后恢复效果具有较高的影响[6]。
经本次研究结果可见,(1)观察组排气时间、术中出血量、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对比结果可见P<0.05。可见,选择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胆结石患者治疗,在控制患者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以及促使患者术后及早排气、下床活动方面的优势突出。(2)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8.7%,低于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40.91%,P<0.05(χ2=6.318)。所得研究结果和韩云涛[7]的研究结论具有较高的相似性,在其研究过程中试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2.50%,明显低于对照组17.50%,P<0.05(χ2=5.000)。由此看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在胆结石患者的治疗中应用,能够有效控制并发症情况的发生,保证患者的安全问题。(3)治疗前,两组患者疼痛评分对比未见统计学差异P >0.05;治疗后,以对照组为参照,观察组疼痛评分明显较低,所得数值对比可见明显差异,P<0.05。说明,通过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结石患者,对减轻其疼痛症状有积极的影响。(4)观察组的生活质量评分优于对照组,统计学的意义存在,P<0.05。代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结石患者,对改善其生活质量有积极的影响。分析原因如下:小切口胆囊切除术在临床应用期间选择应用小切口开腹手术治疗,可以有效切除病灶组织,具有理想的临床应用效果,但是此手术方式具有一定的缺陷,主要在于手术时间比较长,创伤性较大,术后恢复速度比较缓慢,会形成不同类型的不良反应,会给胆结石患者带来一定的创伤性,由此可见小切口胆囊切除术在实际应用期间的范围比较小[8-10]。和小切口胆囊切除术进行比较,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应用优势主要表现为操作范围较为广泛,手术操作期间的胆道损伤比较小,可以通过腹腔镜进行胆结石患者腹腔观察,避免出现腹腔受损现象,可以通过切口长度控制降低手术风险性,避免出现严重刺激[11-12]。因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属于全麻手术形式,术野较为清晰,缩短了患者病灶探查时间,可以通过有效的收缩操作降低患者术中出血量。此外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于腹腔中进行,手术过程处于密闭状态,有利于降低感染风险性,避免机体中其他组织受损,进而降低术后整体并发症发生概率[13]。腹腔镜能该调节角度,便于为手术中观察患者腹部脏器状况提供良好的支持,如此一来还可为临床医师顺利进行各项操作提供便捷,在实际操作的时候避开胆囊四周重要血管,从而有效控制患者的手术过程中出血情况,减少术中出血量。另外,应明确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禁忌:其一耐受性不佳,无法进行全麻;其二胆囊体积较小、壁厚>0.5cm;其三伴急性胆囊炎;其四伴腹腔感染;其五伴肝硬化[14-16]。相关需要注意的事项:(1)完成手术后患者容易受到麻醉药物影响,发生相关反应,比方说:恶心、呕吐、头痛等,所以建议联系胆结石患者的具体反应,选择适合药物进行处理。(2)完成手术后8h后可补充适量水分,在术后12h鼓励患者下床活动。(3)饮食建议患者补充一些流食,禁食不易于消化和生冷的食物。(4)如果为伤口持续疼痛者应实行镇痛处理,在完成手术4d后拆线密切观察患者创面有无出血、感染表现[17-20]。(5)术后结合患者实际状况进行干预,对于出血情况来讲建议及时补充血容量,对患者出血量加以观察,如果必应在第一时间进行抢救。(6)密切关注患者的心态变化,主动和患者、患者家属沟通交流,主要对患者术后恢复状况加以了解,然后给予其针对性指导和心理疏导,在其提出问题时及时解答,旨在及早消除患者的心理顾虑,使其树立及早获得康复的自信、减轻心理负担。(7)要求医护人员准确掌握相关专业知识、操作技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操作方法等,不断累积临床经验、遵循无菌要求操作,从而确保手术治疗的效果,并避免发生手术失误问题。
综上,于胆结石治疗期间应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取得的效果较为显著,安全性比较高,可以促使患者尽早恢复、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值得借鉴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