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行”教育,为成长护航
2022-12-16李坤义陆萍王宁山东省济南市解放路第二小学
李坤义 陆萍 王宁|山东省济南市解放路第二小学
2017年,山东省济南市解放路第二小学确立了“健行教育”的目标。“健行”二字取自“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旨在培养身心健康,具有自强不息的品质和综合实践能力的新时代少年,落实学校“让每一个孩子都健康成长”的办学理念。
加强队伍建设,为健行教育提供保障
加强教师教育管理团队建设,落实全员育人机制。学校以年级为单位,由班主任、任课教师、年级组长、中层领导组成年级教育管理共同体,让教师在自己的岗位职责内自觉、有效地教育管理学生,形成强大的育人合力,将“全员育人”真正落到实处,为学校发展提供保障。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助力教师专业化发展。学校积极创造条件支持全体教师参加校内外培训,强化青蓝工程建设,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素养;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营造积极向上、宽松和谐的文化氛围。
强化安全工作,为健行教育护航
学校把安全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层层签订安全责任书,加大安全投入力度,建设了微型消防站等设施,不断提高安全防护能力。此外,学校严格进行安全巡查,安排专人每天巡查校园,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学校还利用班队活动课、广播、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宣传阵地,认真执行“1530”安全教育规定,对师生家长进行交通、消防、地震逃生、防溺水、防校园欺凌、防一氧化碳中毒等安全教育;聘请法律顾问、法制副校长、法制辅导员到学校对学生进行相关的法制教育;开展消防疏散演练,积极参加市安全教育平台学习等形式多样的安全教育活动,丰富了学生的安全知识,提高了学生的自救自护技能。
抓实教学工作,落实“双减”,强课提质
学校以打造“爱学”课堂为主线,建立“三对三”评价机制,即从“激趣”“授法”“赋能”三方面评价教师,从“得趣”“得法”“得能”三方面评价学生,抓实教学工作,提高课堂质量。
从“爱教”入手,赋能“爱学”课堂。学校出台并实施《济南市解放路第二小学教师教学工作积分考核细则》,将“爱教”转化为可视的数据,激发全体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成立“健行教研共同体”,通过开展青蓝工程、晒课活动、校本培训等活动,带动教师队伍专业化发展,打造“爱教”团队、“爱教”教师,为“爱学”课堂赋能。
从“专题”着力,打造“爱学”课堂。学校聚焦“爱学”课堂,以项目化学习为龙头,以课堂为阵地,打造学生爱学、会学、能学、学好的课堂教学新样态。各个学科围绕“爱学”主题,制定学科教研专题。比如,语文学科“爱古文”专题,科学学科“爱实验”专题,以及思政课一至六年级“双贯通”劳动教育专题研究,将“爱学”初步显现在课堂中。
从“科研”着手,聚力“爱学”课堂。学校以“爱玩益智器具”课题研究为龙头,成立“爱学”课堂教科研领导小组,通过举行校内“课题论证会”,分析论证研究背景、核心问题、概念界定、研究意义、方法内容、主要思路,从课题研究的高度,研究“爱学”课堂的内涵、外延及科学体系,为“爱学”课堂寻找方法、积累经验、开拓路径。
借“双减”东风,延伸“爱学”课堂。我校将优化作业设计与管理策略的研究作为“减负提质”的重中之重,通过优化作业管理努力把“量”降下来,把“质”升上去。学校将作业大致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基础作业,是必做作业;第二类是选做作业,着眼于学有余力的孩子的发展;第三类是拓展性作业,以“作业超市”的形式体现,主要包括研究性学习、综合实践活动类作业,并将其纳入常规教学管理。同时,学校着力进行课外作业管理优化,分管领导和教研组对不同时期、不同学科的作业量做出统筹兼顾的安排,突出重点,灵活增减。
以问题为导向,审视“爱学”课堂。学校通过“看基础、比提高”的数据化教学质量分析与评价方式,从多个层面以多种方式跟踪各年级、各学科的教学质量状况,增强教学质量信息的整合性、对比性,为合理正确评测各年级、各学科、各班级教学成果提供了有效的科学依据。十多年来,学校数据管理端、教研组端和教师端的信息形成有效联动,对“爱学”课堂的成效和不足进行总结、反思,为“爱学”课堂提供了经验和教训。
营造书香校园,为“爱学”课堂补充养料。学校通过开设校本课程《童声诗韵》《童声古韵》,以及在走廊展示古诗词等方式,将一首首的经典古诗词送到学生身边;通过开放走廊书架、报刊架,实行图书借阅自主管理的模式,让优秀读物真正在学生手中流动起来;通过“萤火虫”摘记本、编印《天天向上》校刊、《向上》校报习作专辑,激发学生阅读与写作的激情。
加强学校德育工作,为健行教育加油
学校德育工作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以落实“健行教育”为主旨,遵循“重基础、抓重点、促提升、显特色”的原则,整合德育诸方面要素、资源、力量,不断提高德育工作的主动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健行“德”育,培养学生优秀品格。学校先后开展了“党旗永远飘扬在心中”战斗英雄进校园活动、“红领巾寻访百年光辉足迹”主题实践活动、“最美童声献给党”校园文化艺术展演活动、“百幅画卷绘党史,健行少年追梦行”绘画活动、“长征梦想薪火相传,健行少年童心向党”教育活动,还利用协同育人基地——社区退役军人服务站,开展“讲好党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红领巾讲解员宣讲活动……连续性、系列化的活动将品德教育落到实处,厚植少先队员热爱党的情怀。
健行“美”育,陶冶学生审美情操。学校将艺术教育融入“校园舞台”,秉承“小舞台,大梦想”的宗旨,为学生打造精彩空间和快乐舞台,让每个孩子都有发挥特长和潜能的机会。如,自2018年起,“梦想舞台100+”活动已帮助数百位学生向全校师生展示了心中的梦想,既涌现出一批多才多艺的“小明星”,也有一些才艺并不精湛的孩子在这方“小舞台”实现了“大梦想”,锻炼了能力,提升了自信。
健行“体”育,培塑学生强健体魄。学校努力克服学生多、场地小的困难,结合实际开展体育活动,以手球、足球为龙头,以手指操、哑铃操为特色,以“趣味运动会”“校园吉尼斯”等小型比赛项目为常规活动,全面带动学校体育活动的开展,强健学生体魄。
健行“劳”育,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学校针对不同学段学生特点,加强劳动实践项目的层次性学习,引导学生将劳动实践由自我、家庭、学校服务层面延伸到社会服务层面。让孩子们在“健行园”劳动实践小天地进行劳动体验,用《“健行少年劳动最美”手册》记录劳动感悟,借校园微信公众号展示劳动风采……
健行“心”育,引导学生形成阳光健康的心态。学校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建设了心理咨询室、团辅教室,安排10名具备二级、三级心理咨询师资格的教师,定期开展学生心理普测,建立健全学生心理健康档案,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身心成长特点与规律,有效开展多种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及时对有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心理疏导,为学生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强化学校特色建设,促进健行教育发展
推陈出新,构建“健行”课程体系。学校抓住“健行”课程特色建设这一发展点,在实践中总结出“增、删、换、合、立”的“五字整改法”,提炼出“确定目标—开发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的研发实施步骤,将原有的班队活动、体育节、艺术节、科技节等加以改造和有机整合,形成了健德、健智、健体、健美、健劳、健识六大类“健行”课程。
“老牌”精品课为“健行”课程助力。健美类课程中的科幻画是我校科学教育与艺术教育相结合的学校特色,学生的科幻画作品多次在省、市、区获得优异成绩。“一笔一画写好字,一生一世做真人。”健美类硬笔书法课程是我校传统精品特色课程,专门聘请校外专业老师任教。专业的指导、浓厚的书法氛围使我校学生书写水平稳步提高,五年级全体学生于2020年、2021年连续两年参加区首届和第二届“学生汉字书写大赛”,都获得全区团体第二名的好成绩。
“龙头”优质课为“健行”课程增添活力。健体类手球课程是学校的特色优质课,聘请专业的手球教练进行教学,通过手球进课堂、组建训练队强化手球特色建设,学校被授予历下区体育运动特色学校称号。健美类“蛋雕艺术”课程聘请了“蛋雕艺术”非遗传承人单孟渤作为客座导师,通过蛋雕技艺的教学,培养学生“如履薄冰、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的刚韧精神。
“新贵”特色课为“健行”课程增强战力。健德类“小红帽在行动”德育活动课程通过建立自主管理机制,让“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管”。每个学生既是管理者——学会担责,体验管理者的辛苦,提升管理能力;又是被管理者——学会守则,由“要我做”到“我要做”,升华为自我管理,实现个人健康成长。健德类“协同育人”课程依托街道退役军人服务站,开展“红色基因在传承”活动,以学生参观、学生担任讲解员讲解英雄故事的形式进行。健识类“家长课堂”课程进一步密切了家校联系,拓展了教育资源。课程开设以来,来自不同行业的数百位家长来到学校为学生上课,内容涉及环保教育、安全教育、礼仪教育、科普教育等领域,家长们丰富的生活阅历为孩子们提供了多元的知识来源。
精细管理,保障护航,关注“健行”课程评价。“健行”课程是根据广大学生需求开设的,是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课程。因此,我校“健行”课程评价着重放在了过程性评价层面,促进了学生基本素养的提高。同时,“健行”课程管理也在实施中探索出具有本校特点的走动式管理方式,努力做到“三落实”:人员落实、时间地点落实、内容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