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冯俐:好的儿童剧,如“水果”似“种子”

2022-12-16周丽

教育家 2022年44期
关键词:儿童剧水果戏剧

文|周丽

//

冯俐:中国儿童艺术剧院院长,中央戏剧学院客座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一级编剧。独立和参与编写《北京夏天》《穿越时空的爱恋》《我爱我家》等电视剧作品近300集,两次获中国电视剧“飞天奖”。儿童剧《山羊不吃天堂草》获第七届中国戏剧奖·曹禺剧本奖,《木又寸》获第15届布加勒斯特国际动画戏剧节“最佳当代戏剧剧本”奖。出版长篇小说《北京夏天》《影后胡蝶》、散文集《回头张望》等。

今年“六一”儿童节前夕,在习近平总书记给淮安市新安小学少先队员回信一周年之际,中国儿童艺术剧院(以下简称“中国儿艺”)推出了重点剧目——《新安旅行团》,对总书记的回信予以了真挚答复,也由此开启了戏剧美育和戏剧艺术普及的“新时代种子计划”。中国儿艺院长冯俐正是这部剧的总编剧。

作为业内知名的影视、话剧编剧,从2014年到中国儿艺担任副院长主抓创作到2020年出任院长掌管全局以来,冯俐一头扎进儿童戏剧中,带领团队创编了多部精品力作,用戏剧为孩子们打开一扇扇窗,给他们以生命的滋养。访谈中,她用很长篇幅娓娓拆解一部部儿童剧的精心编创过程和精彩内容设计,把听者带进了奇妙的儿童剧世界。

儿童剧空间广阔,充满哲学意味

儿童剧是唯一以受众命名的戏剧品种,它可以做成舞剧、歌剧、默剧,以及其他剧种,手法上可以穷尽一切艺术形式,所以它的空间其实非常广阔。现在在所有场合我不断强调的只有一件事,就是儿童剧。我的一个愿望是,后半生投入更多时间到儿童剧这个——功利地讲——大家并不看好的领域,我很希望能成为中国最好的儿童文学、儿童文艺、儿童戏剧的写作者。

儿童文学研究学者刘绪源讲过一段话特别有意思,他说,儿童文学对于孩子来讲应该是水果。意思是,现在的孩子习惯于喝饮料、果汁,虽然营养是经过化学分析和人工配置的,但这些都是有添加的,并且因为食用太容易,他们反而不会咀嚼,尝不出个中滋味。而换做吃水果,孩子就得费劲咀嚼,一口一口地吃。在这个吃的过程中,他才能慢慢领会水果本身的味道,获得全面的营养。放在孩子成长的语境下,这种全面的营养源自什么?就是生活、情感本身。因此,我们成人要把对于生活的认识和感受重置到孩子的出发点,跟他们一起重新经历、共享,并在这个过程中,让孩子知道我们想传达的内容。

实际上,孩子成长过程中有非常多细腻的东西,放大来看,其实就是我们整个人生不断产生的疑问、困惑和不断寻求的答案。换言之,孩子的问题,很多都是人生的终极问题:我是谁?我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所以儿童艺术往深处说,很有哲学的意味。

好的儿童剧是埋在孩子心里的一粒种子

我一向认为,好的儿童剧应该是孩子能看懂的,有很愉悦的部分,同时还有属于成年的更深刻、深远的内核。并且,孩子当时没看懂的东西会像种子一样埋在心里,未来某一天他可能会忽然想起这部戏,说:“哦,我懂了,那部戏还有那样一层意思。”或者遇到类似问题时,他会想到曾经看过的一部作品,从而获得更深的理解或对某件事感到释然。

刚才说到儿童剧是以受众群体来命名的,那我们所有的作品一定是写给孩子看的。比如《马兰花》其实是一个爱情故事,但又是儿童剧,这种故事在各种寓言、民间故事里有很多,但我认为无论死亡或爱情都是故事外在的内容,《马兰花》讲的肯定不是爱情里面的缠绵悱恻、生生死死,而是勤劳勇敢,是通过爱情关系讲爱、善良和勇敢的内核。再比如《海的女儿》,绝不是纯粹为了讲爱情而讲爱情,而是美人鱼对长大成人、对爱情的一种渴望。这里面很重要的是,什么才叫爱?爱一定要获得和拥有吗?如果不能获得和拥有,你是选择报复还是成全?成全会得到什么?……这些不就是应该教给孩子的吗?所以我始终认为,从题材上来说,儿童剧无所不包,如果说存在问题,那是创作者无能和低能,而不是题材不行。

中国儿艺的创作有三个大的方面:优秀传统文化、现实题材、外国经典。其中,现实题材的主题创作是中国儿艺承担的一份责任。换言之,我们对孩子的正向教育和引导,一部分是通过主题创作来完成的。很多剧团在做这类戏剧时都流于口号化、脸谱化、说教化,我们则更多考虑,怎么让孩子真正从情感上去理解、共情,领受到其中的意味。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时,我们创作了儿童剧《火光中的繁星》,讲的是淞沪会战时期,一群孩子变成了孤儿,在战火、流离失所和各种苦难中,他们从孤苦无依到成为朋友,互相温暖,并在共产党地下工作者的帮助下活下去的故事。创作的过程中,我们一直在摸索,这个戏到底要落到什么地方?仅让这些孩子活下去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他们将来会成长为什么样的人。

在主题性创作中,我们始终坚持一个原则——一切主题都要通过舞台形象、戏剧冲突和人物命运来彰显,所有台词中不出现主题词,例如让孩子站出来说“我们一定不能垂头丧气,要向着光明,向着延安……”这话大家都懂,也没毛病,但绝不是我们想要的效果。所以,最终我们把结尾设计成,主角男孩找到爸爸(一名地下党教师,在轰炸中死去)留下的遗物——一张《义勇军进行曲》乐谱。在进步女青年的教唱下,孩子们“把悲伤的泣啼变成了奋勇向前的吼声”。尽管他们并不知道这首歌以后会成为国歌,但在当时这首歌绝对激励了所有人。看到剧中孩子经历无助、痛苦、挣扎,最后在这首歌中找到精神的方向,我相信,每一个观剧的人再唱国歌时都会对之有新的认识。这是胜过千言万语的。

深化戏剧进校园,让更多孩子感受戏剧魅力

《新安旅行团》这部戏的独特之处在于,这个故事是从新安小学挖掘并以孩子们参演的方式创作出来的,我们将之搬上中国儿艺的舞台,立起来以后再把它还给学校。这样,学校得到了国家级剧院为他们量身定制的一部戏剧,这部作品也将成为一代代学生不断去演绎的文化传承。

目前,“新时代种子计划”这条路子已经走通,后面会延续。我们将继续从具有光辉历史的学校采撷故事(土地里的种子);带回我们的艺术“实验室”,用戏剧艺术为其赋能(培育),使之成为一部具有个性的作品;国家院团的演职员同这所学校的孩子一起完成首演;再将之“种”回学校,让它在属于自己的土地上长成参天大树。

正常来说,中国儿艺每年的演出场次可以达到六七百场。今年因为疫情影响,目前为止只演出了170多场,所以我们现在也在做线上的一些拓展,比如每部新戏的首演都在线上直播——对于“线上戏剧”,一开始我很抵触,因为戏剧是现场的艺术,到了线上就感觉不是戏剧本身了。但后来我想,在这样一个时期,我们总归要给孩子们带来点什么,而且对于很多边远地区的孩子来说,他们可能一生都没有机会走进剧场,线上直播让他们有了看儿童剧的机会。再者,我相信,即使看过视频,等到有演出时依然有人愿意到现场去观看。除此之外,这两年我们也研发了很多线上的音频,如课本剧、故事朗读;成立了声音剧团,将儿童剧录制成广播剧,把视听艺术转化成听的艺术,让更多孩子来感受戏剧的魅力。

猜你喜欢

儿童剧水果戏剧
有趣的戏剧课
儿童剧发展之我见
现代儿童剧发展的研究
儿童剧海报设计作品《九色鹿》和《丑小鸭》
戏剧“乌托邦”的狂欢
戏剧观赏的认知研究
发展与反思—儿童剧的发展路径
戏剧类
四月里该吃什么水果
水果篇之Cher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