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趣味教学法在拼音教学中的应用
2022-12-16张蕊
张 蕊
(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区第三实验小学 山东 东营 257500)
小学生正处于思维能力发展的关键期,这个阶段的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汉语拼音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小学生读与写的基础,为保证教学效果,在拼音教学中,可以应用趣味教学法来激发小学生学习拼音的兴趣。应用趣味教学法可以营造愉悦的教学氛围,使学生集中注意力,学习的积极性充分被调动,从而提高小学生的拼音学习效率。下面,笔者就应用趣味教学法开展多元化的拼音学习模式,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自主学拼音谈几点策略和体会。
1 融入儿歌教学 激发拼音学习兴趣
在拼音教学过程中,融入朗朗上口的儿歌能够使学生加深对拼音的识读和记忆。儿歌的旋律优美,能够引起学生对拼音学习的注意力,有助于创设生动的学习环境,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例如,在学习n与m时,由于两个拼音字母形状相似,大部分学生很容易混淆,难以分辨。此时,语文教师可以通过“一扇小门n n n,两扇小门m m m”的儿歌轻松的帮助学生分辨和记忆。类似的儿歌还有“小小手,最灵活,左手指向上做个b,左手指向下做个q;右手指向上做个d,右手指向下做个p”,这样的儿歌教学再加上形象简单的动作,在增强学生拼音记忆的同时,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
2 融入趣味故事 构建愉悦氛围
为了构建愉悦的拼音课堂氛围,教师可以利用趣味故事激活课堂教学,使拼音字母与故事充分融合,提高拼音教学效果。首先,教师要利用教材的图画,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创造趣味故事,并在故事情节中适当设置拼音口诀,方便学生记忆,锻炼学生的创造能力,增强拼音教学的乐趣。例如在学习b与p时,可以创设趣味故事,如“b和p是一对好兄弟,但是因为他们的脾气与性格不同,一个喜欢向上看,另一个喜欢向下看”,由此引发学生的联想,加强学生对拼音的理解。其次,教师在开展拼音教学前利用故事导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学习ɑ时,教师创设“小丽去医院看牙”的故事:一个名叫小丽的小朋友特别喜欢吃糖,并且不正确刷牙,结果得了蛀牙。有一天,妈妈带小丽来到了牙科医院,帮小丽检查牙齿。小丽在医生的引导下张开大嘴巴发出“a a a”的声音,医生很快就给小丽检查完牙齿了。利用这样的趣味故事,不仅增加了教学的愉悦性,而且引导学生快乐的学习和掌握了拼音。
3 融入拼音游戏 调动学生积极性
在拼音教学中融入游戏能提高教学效果,使学生在游戏过程中增强拼音记忆。例如,教师在学习“ai、ei、ui”时设计打电话的游戏,随机选取学生表演如下对话,“ui ui ui,我是小ei你是谁?”“ui ui ui,你是小ei我是ai。”通过电话游戏,增强学生对拼音的记忆力,提高学生读拼音的准确性。另外,教师还可以在游戏中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设计猜拼音的游戏,如教师说“弯弯的月亮”,学生猜出拼音“c”。同时,还可以设计帮助拼音搬家活动,将正确的拼音字母填入相应的声母、韵母位置,使学生掌握拼音的分类与读法,以便学生正确运用拼音。这样的拼音游戏活动增强了拼音学习的氛围,激发了学生学习拼音的兴趣,提高了学习拼音的效果。
4 利用多媒体教学 增强拼音记忆
多媒体的应用能够提高拼音发音的准确性,通过领读与复读,使拼音的形象更加直观,增强学生对拼音的理解与记忆。首先必须要按照教材中的拼音设置,将抽象的教学内容形象化,使其变得生动直观,易于记忆和掌握,利用多媒体中的图片、视频及音频加深学生对拼音读法的理解与对拼音形态的掌握。例如在学习“zh、ch、sh、r”时,教师可以用多媒体播放拼音字母的读音,让学生联想生活中的声音,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并通过展示图片:如小朋友坐在墙角的样子,模拟“zh”的形态,使学生准确记忆拼音的字音与字形,提高学生学拼音的效果,增加拼音教学的趣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