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鸡球虫病综合诊断与防治
2022-12-16张月娥
张月娥
(虞城县畜牧发展服务中心 河南 虞城 476300)
肉鸡球虫病是肉鸡养殖过程中常发疾病,感染球虫病会引发营养不良,导致生长减缓,产蛋量减少,严重者出现死亡的情况。
1 病原
肉鸡球虫病,由艾美尔球虫在肉鸡肠道内寄生所致,据统计,世界上共有13种球虫之多,在我国已发现其中9种。球虫的种类不同,寄生部位不同,致病性也不相同。根据寄生部位划分,主要分为两类:小肠球虫和盲肠球虫。球虫生殖周期仅4~7 d,包括无性及有性繁殖周期。无性繁殖发生在盲肠上皮细胞内;有性繁殖发生在消化道内,小配子发育成大配子后受精形成受精卵,发育成卵囊后随粪便排出,如果鸡舍卫生条件不达标,卵囊会形成具有很强繁殖力、抵抗力的孢子化卵囊,不能被常用消毒药杀灭。夏秋季,温湿度有利于球虫大量繁殖,肉鸡在不良环境中养殖,有误食卵囊风险,因此夏秋时节是球虫病高发季节[1]。
2 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
2.1 急性球虫病。急性盲肠球虫病常发生于雏鸡时期,主要是盲肠受到侵害。发病初期表现为精神不佳,没有食欲,水的需求量变大;毛发粗乱;严重者出现腹泻、下痢的症状,此时盲肠会变得肿大,是正常的几倍大小,呈紫红色。通过解剖,肠道内有很多血液或血块,肠道壁变厚,在排血便后1~2 d就会死亡。急性小肠球虫病发生于青年鸡和育成鸡时期,临床表现和急性盲肠球虫病相似。
2.2 慢性球虫病。初期无明显症状,发病缓慢,染病4~5 d后出现精神、体质变差以及粪便变稀的情况。随着病情的严重,病鸡的体温有下降趋势,粪便中有虫卵。通过解剖病鸡可以发现,肠壁变厚、肠道出血、水肿、胀气等,病情严重者肠道出现坏死。
3 诊断方法
通过肉鸡的临床表现可以对病情做初步的诊断,也可以通过对新鲜的肉鸡粪便进行分析做实验室诊断。球虫卵囊检测方法有饱和盐水漂浮法、粪便涂片法。解剖球虫病致死的死鸡,取肠道内部病变部位的样品,能在显微镜下看到球虫卵囊和幼虫[2]。
4 防治措施
4.1 免疫接种。球虫病对肉鸡养殖效益的影响很大,目前通常采取免疫接种的方式来开展防治工作。因为鸡球虫的不同虫种的保护作用互不关联,所以为防治鸡球虫病发生,接种的球虫疫苗必须要含巨型、柔嫩和堆型3种及以上疫苗类型。通常采用饮水接种、滴鼻接种、点眼接种、喷雾免疫和混饲法等手段接种。因疫苗多样化,养殖业主要选择适合养殖场情况的疫苗接种,要通过正规渠道购买,并在有效期内尽早使用以保障接种预防效果。疫苗接种要制定严格规范的接种程序,接种后21 d内不得添加球虫药物,接种14 d后对鸡群的临床反应加以观察,若出现肉鸡死亡情况,立即开展应对治疗行动[3]。
4.2 药物防治。现阶段,选用抗球虫药物是防治球虫病的主要措施。市面上抗球虫的药物多种多样,有磺胺类、植物碱类及呋喃类等。用药计划要依据不同球虫种类的特性来制定,选择适当的药物,以满足不同发病阶段针对性选用药物防治。为避免药物的抗药性和依赖性,需要不定时更换和搭配使用抗虫药物。尽量选择抗虫种类多、药效稳定和无毒副作用的药物,并且价格低、协同提升饲料利用率的药物,以降低养殖用药成本。
4.3 加强饲养管理。应保证饲料健康、饮水卫生,制定日常使用器具的清理计划并认真执行,同时严格落实养殖场所的消杀工作。提高维生素的含量占比,有助于增强肉鸡机体抵抗力。尽量避免小麦、燕麦及高纤维饲料等粗粮的使用,可以有效降低肉鸡肠道损伤。对鸡舍里的粪便及污物及时清理并在远离鸡舍处堆肥发酵,以避免鸡舍的饲料和饮水被污物污染,同时还能杀灭污物中的球虫卵囊,减少其传播。定期开展鸡舍内老鼠、苍蝇和害虫的杀灭,减少病害传播的宿主。保持饲舍空气干燥,定期通风换气,以减少球虫病发病[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