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樟子松育苗栽培技术

2022-12-16王花奎

现代农村科技 2022年11期
关键词:床面樟子松苗圃

王花奎

(甘肃省小陇山林业保护中心观音林场 甘肃 天水 741038)

樟子松是一种常绿乔木,是我国北方营造防护林、道路以及园林绿化的优良树种,也是营造用材林的主要树种。樟子松的适应性很强,因此经常在荒漠区用来防风固沙,并取得了显著的生态、经济以及社会效益。

1 苗圃地的准备工作

1.1 选择苗圃地。苗圃地最好选择休闲地或者没有前茬作物的地块,前茬为蔬菜、豆类、棉花、马铃薯等农作物的地块不适宜作为栽培樟子松的苗圃地。土质最好为无盐碱或盐碱不严重的沙壤土,粘土、酸性土壤和盐碱较重的土壤都不能作为苗圃地。

1.2 整地作床。选好地块后要施足基肥进行深耕备用。基肥常用有机肥,施用量为20~30 t/hm2;还可施尿素、磷酸二铵等化肥,用量为0.3~0.4 t/hm2。将肥料均匀的撒在土壤表面后深耕,深度一般要达到20~25 cm。然后作床,樟子松育苗采用南北走向的高床,苗床高度一般为15~20 cm,宽度为40~50 cm,步道沟宽度为80~90 cm,以方便作业。苗床的长度可以根据育苗的数量以及地块的长度来定。床面要平整,土壤要细碎,没有大土块。

1.3 土壤消毒。播种前10~14 d为降低病虫害对幼苗造成危害,要对土壤进行消毒。消毒可用敌克松、硫酸亚铁、福尔马林等化学药物,如用3%硫酸亚铁溶液喷洒床面,用量为1 kg/hm2。也可以在播种前1年秋施肥作床以后,将苗床用塑料薄膜覆盖20~30 d,利用阳光对土壤进行消毒。

2 种子处理

2.1 挑选种子。选择颗粒饱满的大粒优质种子,种子的纯度要求达到95%以上,千粒重要求高于6.809 g,发芽率要求高于75%,而且种子无检疫病虫害。

2.2 种子催芽。第一步,先用0.5%硫酸亚铁溶液浸种0.5 h或者用0.1%高锰酸钾溶液浸种1 h,对种子进行消毒;第二步,将种子捞出用清水冲洗3次,然后放置于40℃的温水中浸泡24 h;第三步,从温水中捞出种子后,用湿麻袋覆盖,放置于18℃~22℃的室温环境下,然后每天用温水喷洒,裂嘴露白的种子达到30%左右时就可以播种了。

3 播种

小陇山大田育苗多在春季,当土壤5 cm地温达15℃以上即可播种,一般在4月中旬。播种前4~5 d给苗圃地浇灌底水。播种宜采用条播,播幅一般为8~10 cm,条距15 cm左右,播种深度0.5~1.5 cm,播种后覆盖细沙土并镇压浇水,使床面保持湿润。播种量一般为120~150 kg/hm2,可以培育幼苗200万~260万株/hm2。播种后,为了保持床面湿润,可以用稻草覆盖床面,厚度以不漏土为宜。

4 苗期管理

4.1 撤掉稻草。一般播种后7 d左右幼苗就可以出土,当幼苗出土还未伸直时,可以将稻草撤掉。尤其要注意撤掉稻草的时间,过早不利于浇水,因为浇水时容易将种子冲出或将幼苗冲倒;而撤晚的话,幼苗和稻草缠绕,容易将幼苗拔出,造成损失。

4.2 浇水。在种子未出苗和出苗后的1个月内要勤浇水,但水量要小,一般每天喷水2次,确保床面湿润。幼苗生长期超过1个月后,生长进入旺盛期,需水量多,需要大水浇灌,尤其到了7~8月份,正是生长的高峰期,天气也炎热,蒸发量大,更需要浇透水。到9月份浇水次数要逐渐减少,以促进幼苗的木质化。冬季上冻前要浇足上冻水,以利于幼苗安全过冬。

4.3 追肥。根据土壤中氮、磷、钾等的含量以及幼苗的生长情况进行针对性的追肥。一般在6月初苗木生长进入旺盛期,此时要给幼苗喷洒0.2%的磷酸二氢钾溶液和尿素溶液,每隔8~12 d喷洒1次,共喷4次左右。到了8月份可以用尿素追肥,每次施肥100~225 kg/hm2,追肥次数一般不超过3次。

4.4 及时清除杂草。幼苗在生长过程中要及时将杂草除去,除草可以用除草剂也可以人工除草。

4.5 安全越冬。在入冬上冻前要浇足上冻水,等土壤稍干后,利用河沙压埋幼苗,压埋厚度以10~15 cm不露梢为宜,同时压埋也可以防止第2年早春幼苗出现生理干旱,到第2年4月中旬天气开始回暖时,就可以去沙浇水。

4.6 培育壮苗。从4月中旬幼苗开始生长发育到6月中旬,要加强水肥管理促进幼苗生长;进入7月份,幼苗基本停止增高,开始增粗,此时要控制水肥,以防二次增高生长。到了9月份,要减少浇水次数,促进幼苗木质化,确保2年生苗安全越冬。第3年管理的关键就是培育壮苗、大苗,要将2年生的幼苗移床栽培,栽培密度为20万~30万株/hm2。3年生幼苗高24.5 cm,地径0.824 cm时即可出圃。

猜你喜欢

床面樟子松苗圃
鱼鳞状床面粗糙特性
对瓦里安碳纤维治疗床面模型的评估
淹没植物明渠床面冲淤及其对水流运动的影响
种植苗圃抢先机 解决好这些问题
改进的投影覆盖方法对辽河河道粗糙床面分维量化研究
艺术小苗圃
艺术小苗圃
艺术小苗圃
塞罕坝樟子松幼林抚育与管理
初探北方樟子松栽培关键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