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观赏植物主要食叶性害虫及防治

2022-12-16杨美平

现代农村科技 2022年11期
关键词:刺蛾毒蛾夜蛾

杨美平

(平山县林业工作站 河北 平山 050400)

1 刺蛾类主要食叶害虫及防治方法

1.1 发生及为害特点。①丽绿刺蛾。分布于广东、江西、贵州、四川、云南、浙江、江苏、河北、安徽、湖南和广西等省区,为害悬铃木、珊瑚树、榆、香樟、枫杨、石榴、樱花、海棠、茶、月季、刺槐和桂花等多种观赏植物,是一种重要花木害虫。在河北1年发生1代,以老熟幼虫在树上结茧越冬。幼虫早期群集取食叶片,只留下上表皮,后期分散取食,幼虫共7龄,6~9月份常出现颗粒体病毒引起的流行病。②黄刺蛾。分布范围较广,全国除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和西藏外,均有分布,主要为害杨树、榆树、柳树、梧桐、茶树、桑树等树木。1年发生1~2代。全国各地均以老熟幼虫在茧内越冬。发生1代地区的成虫于6月上旬~7月上旬出现,2代地区成虫分别于5月上旬和8月上中旬出现。初孵幼虫在寄主叶背群集啃食叶肉,形成白色圆形半透明小斑,几日后小斑连成大斑。大龄幼虫将叶食成缺口,严重时将叶片吃光。

1.2 防治措施。①人工防治。人工剪除或搜挖虫茧,可结合剪枝消灭越冬幼虫。幼龄幼虫群集叶片,将其食成透明枯斑,摘除叶片、茧及幼虫时,小心它的毒毛。②保护天敌。茧蜂、姬蜂中均有刺蛾的寄生蜂,如黑小蜂和上海青蜂等;成虫期有螳螂捕食。③药剂防治。幼龄幼虫期喷洒90%敌百虫或80%敌敌畏乳油1 000倍液,也可喷2.5%溴氰菊酯乳油4 000倍液,还可喷50%杀螟松乳油或50%辛硫磷乳油1 500倍液。④毒杀下树结茧幼虫。刺蛾老熟幼虫沿树干爬行下地,用毒环毒杀下树幼虫。⑤灯诱成虫。利用成虫的趋光性灯诱,灯诱可用于测报虫情或毒杀成虫。

2 毒蛾类主要食叶害虫及防治方法

2.1 发生及为害特点

2.1.1 舞毒蛾。分布广,食性杂,为害多种针叶树、阔叶树和果树,大发生时,可将叶片全部吃光,甚至为害农作物和杂草。1年发生1代,以卵块在树皮上、梯田堰缝、石缝中越冬,春季幼虫孵化后吐丝下垂,随风扩散为害。雄蛾白天常在林内翩跹飞舞。成虫具趋光性,舞毒蛾在干燥、稀疏、温暖的纯林内为害重,故林缘、阳坡、林间道路两侧及人为破坏严重的林分常大发生。

2.1.2 杨毒蛾、柳毒蛾。分布较广,我国东北、华北和西北等地均有分布,其中柳毒蛾在云南也有分布。为害各种杨树和柳树,严重时可将大面积杨树林叶片吃光,影响树木正常生长。在河北省1年发生2代,以2~3龄幼虫在树洞、树皮缝干基部附近的石块或枯落物下越冬,杨毒蛾幼虫白天下树潜伏,夜晚上树取食。柳毒蛾幼虫昼夜取食,白天不下树。成虫均具有趋光性,卵成块产于叶背或小枝上,上覆灰白色或银白色泡沫状物。

2.1.3 侧柏毒蛾。分布于陕西、河北、河南、四川、安徽及江苏等省,为害侧柏和沙地柏等树木。河北省1年发生2代,以卵越冬。以出蛰幼虫为害新萌发的幼叶、嫩芽,受害针叶仅留基部,随后逐渐枯萎。初孵幼虫能吐死下垂,3龄后受惊直接从叶片上落下。成虫白天潜伏在叶片上,具有趋光性。

2.1.4 灰斑古毒蛾。分布于东北、华北、华中、西北等地。在北京主要为害玫瑰、蔷薇、海棠等灌木花卉及丰花月季。另外还为害杨、柳、松、橡树及杜鹃等。北京1年发生2代,以卵在枝杈、林木、花草附近建筑物等处过冬。5月中旬~6月上旬幼虫孵化为害。体大的有受惊即头向腹部蜷曲落地的习性,为害多从枝梢尖端开始。7月上中旬成虫羽化。天敌有追寄蝇、小蜂、小茧蜂和姬蜂等。

2.2 毒蛾类防治措施

2.2.1 林业措施。①选育抗虫品种,营造混交林;防止林内草被、灌木被破坏。②抚育间伐时,不应使林分过于稀疏,而应尽快使其均匀地郁闭。③侧柏毒蛾蛹期寄生蜂对越冬代蛹寄生率高,如大腿小蜂。注意保护利用本地寄生性和捕食性天敌。

2.2.2 物理措施。①利用成虫的趋光性,于成虫期灯光诱杀,也可用于测报。②秋冬季刮除卵块或人工捕杀越冬幼虫;幼龄幼虫群集为害期及蛹期人工杀灭。

2.2.3 化学药剂防治。①幼龄幼虫可用90%敌百虫晶体、50%辛硫磷乳油、60%甲胺磷乳油1 000倍液、2.5%溴氰菊酯乳油、20%氰戊菊酯乳油等喷杀。②设毒环毒杀。树干上设毒环,消灭上下树的幼虫。用20%杀灭菊酯乳油与2.5%溴氰菊酯乳油在树上喷毒环;或以上药剂与柴油以1∶2的比例混合,将2 cm宽牛皮纸浸入后晒干,在树干上围环。

3 夜蛾类主要食叶害虫及防治方法

3.1 发生及为害特点。①银纹夜蛾。俗称豆步曲,全国各地均有发生,为害大丽花、菊花、美人蕉、一串红、海棠、槐及香石竹等园林花卉。北京1年发生3代,以蛹在土中越冬。翌年5~6月出现成虫,7~9月为幼虫为害期。成虫昼伏夜出,具趋光性,趋化性弱。卵多单产于叶背,初孵幼虫在叶背取食上表皮,3龄后取食嫩叶使之出现孔洞。②斜纹夜蛾。又称莲纹夜蛾。分布广泛,全国各地均有分布。食性很杂,寄主植物达200多种,其中园林花木主要有荷花、香石竹、大丽花、木槿、瓜叶菊、丁香和睡莲等。在华北地区1年发生4~5代,以蛹越冬。北方地区4~11月是幼虫为害期。成虫白天潜伏在草丛或土缝中,傍晚活动。成虫对糖、酒、醋等发酵物有很强的趋性,对一般的灯光趋性不强,但对黑光灯趋性显著。卵块多产在叶背。

3.2 夜蛾类害虫的防治措施。①农业措施。结合园林管理,发现虫粪及叶片被害状时,人工摘除卵块和受害带虫叶片及虫茧。②诱杀成虫。利用黑光灯诱杀,对斜纹夜蛾还可利用其较强的趋化性诱杀。诱剂用糖2份、酒1份、水2份、醋2份,调匀后加少量敌百虫制成。③生物防治。保护利用天敌昆虫,如广赤眼蜂、黑卵蜂、螟蛉、绒茧蜂等,或幼虫为害期喷100亿孢子/ml的BT乳剂500~1 000倍液。④化学防治。必要时喷20%菊杀乳油2 000倍液或50%辛硫磷乳油1 500~2 000倍液毒杀幼虫。

4 舟蛾类主要食叶害虫及防治方法

4.1 发生及为害特点。①杨扇舟蛾。分布广,我国自北向南各省均有分布,严重为害杨树、柳树。在河北1年发生4代,以蛹在枯叶卷苞内、墙缝和粗树皮下或表土内结茧越冬。初孵幼虫群聚为害,2龄后吐丝形成虫苞,3龄后分散为害。②槐羽舟蛾。又名槐天社蛾。分布于黑龙江、河北、河南、山东、陕西、四川、湖北及浙江等地。主要为害槐树、龙爪槐,常伴随国槐尺蠖一起发生。北京1年发生3代,以蛹在土中越冬。5月中旬第1代幼虫孵化为害,严重时可将整枝或整株叶片吃光,6月上旬幼虫老熟后在墙根、砖头瓦块、枯草树根旁结茧化蛹,10月份第3代幼虫化蛹越冬。对此害虫人工挖蛹,特别是消灭越冬蛹及控制第1代幼虫数量是防治的关键。

4.2 舟蛾类害虫的防治措施。①人工摘除幼虫和蛹。人工摘除幼虫,或在杨扇舟蛾幼虫分散前摘除虫苞并集中杀死幼虫。②灯光诱杀成虫。利用成虫的趋光性,使用黑光灯诱杀。③生物防治。卵期释放赤眼蜂,或喷洒1~2亿孢子/ml的青虫菌,以菌治虫。④化学药剂防治。幼虫期喷布90%敌百虫晶体、80%敌敌畏乳油或50%马拉硫磷1 000倍液、10%氯氰菊酯乳油2 000倍液,也可在低龄幼虫期用20%除虫脲悬浮剂7 000~10 000倍液喷雾。

猜你喜欢

刺蛾毒蛾夜蛾
刺蛾遇刺
南昌茶区刺蛾发生及综合防治技术
刍议飞防蜀柏毒蛾与蚕桑产业和谐发展
蜀柏毒蛾微孢子虫对家蚕危害的研究初报
侯马市 采取果断措施开展对草地贪夜蛾统防统治
科学认知草地贪夜蛾 打赢防控攻坚战
辽宁柞园刺蛾种类调查
草地贪夜蛾的识别与防控
蓝莓采后立即追肥 谨防黄刺蛾介壳虫
如何防治肾毒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