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探析

2022-12-16甘肃省平凉市崆峒区上寺台小学冶粉平

华夏教师 2022年16期
关键词:教者读后感整本书

甘肃省平凉市崆峒区上寺台小学 冶粉平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针对学生年纪小、心智发展不成熟以及思维非定势的现状,通过整本书阅读教学,指导学生的阅读方法,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激发阅读兴趣,进而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整本书阅读对学生而言格局更广,知识内涵也更加丰富,能促进和提升阅读课堂教学效果及学生的阅读能力。在整本书阅读教学过程中,教者要根据单元阅读教学目标和要求,选择相应地适合学生阅读的书目,使阅读教学更高效,快速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思维深度,进而提升语文综合能力。

一、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的重要性

整本书阅读具有整体性和完整性,能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首先,体现在对学生的知识系统的构建上。整本书阅读能让学生从整体上全面了解书的内容,获取完整的知识及其脉络,形成完整的知识链条,构建出完整的知识体系,能有效提高学生的整体阅读能力;其次,整本书阅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耐心和专注力。小学生不爱读书的原因之一就是缺乏耐心和专注力。学生要完成整本书的阅读,就需要静心坐下来,花费较长时间,专注投入地去阅读完书的全部内容,这就无形中培养了学生的耐心,也训练了他们阅读的专注力与持久力;其三,整本书阅读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通过整本书的阅读,扩大了学生的读书量和知识视野,培养和提高阅读能力和技巧,提升了阅读综合素养,进而提高了语文综合能力。

二、传统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中存在问题分析

在传统小学语文教学中,整本书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比较突出。

首先,教者教学理念落后,缺乏对学生整本书阅读的有效指导。传统观念认为,课外阅读是学生的事,主要要靠学生在课余、课外自发完成,因而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者没有按照阅读教学的目标和要求对学生阅读进行有效引导、指导和监督检查。要知道,学生毕竟是未成年人,缺乏自我约束性,让他们自发地阅读,他们在读书过程中就会出现走马观花的现象,不是粗枝大叶,就是囫囵吞枣,其阅读质量和效果可想而知。

其次,传统阅读教学课堂方式陈旧呆板,难以发挥学生阅读的自主性。传统课堂以教师为主,学生的学习则是被动接受式的,因而,学生的阅读兴趣不浓,阅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难以积极主动地完成整本书阅读。同时,也很少和同学进行交流沟通,分享阅读的心得和感受。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者没有指导学生制定阅读教学计划,没有合理分配学生阅读的时间,也没有以学生为主,留给其交流和分享阅读心得的机会,因而,教者对学生整本书阅读的情况掌握不足,难以了解学生阅读的质量和效果,也难以给出准确的总结和正确的评判。

三、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的策略探析

(一)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能力

阅读兴趣的培养越早越好。一旦学生对阅读产生了强烈的兴趣,就会喜欢阅读,融入阅读当中,阅读状况就会完全改变,因为浓厚的兴趣往往是阅读的动力所在,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可根据课堂教学内容的要求,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

例如,在教学《鲁滨逊漂流记》这篇课文时,因小学生正处在活跃好动的年龄,学习很难集中注意力,老师应该改变教学方式,尝试试运用多媒体教学,展现鲁滨逊漂流记当中的一些故事,或是引导观看有关鲁滨逊漂流记的电影作品片段,进而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要求和指导学生在课下认真阅读《鲁滨逊漂流记》整本书,同学间相互交流读书的心得和阅读收获,包括对这书本内容的理解、总结和概括,也可以在课堂给同学和老师分享自已的阅读体会,朗读自己摘抄的精美语段或自己写的读后感。在提升自己阅读水平的同时,也帮助提高全班同学读书的品质和质量。采用这种指导方式,学生会对《鲁宾逊漂流记》这篇课文形成浓厚的阅读兴趣,不但透彻了解整本书的内容,而且还有效扩大了知识面,培养了阅读能力,提高了阅读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二)设置专门课堂,在阅读过程中进行指导

在课外阅读中,尽管教者提倡和推行整本书阅读,但有时却难以具体落实,因为很多学校并没有专门的阅读课,即使有,也只是让学生自主阅读,缺乏读书活动的目的性和有效性指导。因此,有条件的学校要给学生提供专门的阅读课,设置阅读教学的总体目标,科学合理安排课程计划,使学生在阅读堂中形成良好的读书习惯。老师也要在学生读写过程中做出适当的引导,对于片段读写,老师可以做出详细的引导与讲解,把每句每段的阅读方法的运用都加以讲解,让学生对整个读写都有通透的认识;对于整本书阅读教学,教者要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和技巧,让学生高效地进行阅读。例如,教者可以精选的一些经典优秀的名著片段,指导学生进行深入地探究、分析和理解,在文中加以标记,或进行相应的圈点勾画,并把自己所思、所想、所感写在旁边或者记录在读书笔记中。

(三)组织学生进行整本书阅读讨论和分享

在学生的读书过程中,老师要保证学生能认真地完成阅读任务,对所读的内容有准确的理解,学生要清楚自己读了什么内容,得到了哪些感受,然后要善于合同学老师能够共同探讨、交流和分享。在学生阅读整本书以后,老师就可以指导学生对文章里面的人物形象或个性特征进行探讨,进一步地理解作者塑造人物要传达什么情感,表达什么主题。同时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认识和理解,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老师要更多倾听和对学生予以肯定和表扬。

例如,在课文《草船借箭》的教学中,教师要以草船借箭故事为引子,在课堂上简介《三国演义》的故事内容梗概,以激发和调动起学生对于古典名著的阅读兴趣。然后,让学生快速阅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同时联系小说的相关情节,并在课后带着问题去进行整部书阅读,然后教师再进行全面指导。在阅读中,学生对于其中不同的人物形象认识必然有所不同,此时可以安排学生之间进行课堂交流讨论,更深入地理解内容。比如,对于曹操的评价,有人称赞其胸怀大志,文武兼具,而又有人评论其阴险毒辣、自私残暴,但是学生对角色有怎样的评论,必须经过认真阅读原文之后加以思考和总结,然后给大家分享自己的观点。

(四)启发学生写读后感,提高思维能力

在整本书阅读之后,老师还要组织学生进行总体总结和拓展,使学生通过整本书的阅读拓展,扩大自身的知识面。首先,组织学生开展小组整体研讨活动,要求学生们从整本书入手,并针对自己掌握的内容和感受展开交流研讨,以对整本书形成更高层次的理解和把握。其次,老师还要组织学生当堂写读后感。读后感是检查学生阅读质量和效果的较好的方式,学生要写出读后感,就要认真阅读图书内容,否则难以写出心得和感受。读后感也能加深对阅读内容的进一步理解,同时还能提高写作能力。在学生写出读后感后,让部分写得好的同学将其分享给全班同学,引导学生完成对整本书的评价和感受,这不但可以帮助学生们更好地掌握所读图书的内容,还可以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思维能力和写作能力。在学生阅读研讨、写读后感和分享过程中,老师还要予以积极评价。

例如,在对《吹牛大王历险记》这本书的课堂阅读指导中,老师首先要对与这本书有关内容进行简介,使学生对该书大体上有初步的了解,然后组织学生走进书中,了解书的大致内容,然后组织学生根据个人读书能力,阅读的速度等,制定合理的个人阅读具体计划,然后在学生阅读过程中做好监督和检查。如每天语文课前三分钟,让一名同学分享前一天的阅读内容,或者利用自习课组织“读书会”等。同时,组织和要求学生作读书摘要,写读书笔记、读书心得等,促使学生高质量完成整本书的阅读。

四、结语

整本书阅读教学是一项长期的工作,需要教者按照阅读教学的目标要求,制定长期的培养指导计划,并严格按照计划分步实施和推进。同时,教者要积极通过相关途径,研究相关教学对策,激发和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阅读习惯,拓宽知识视野,提升阅读能力,进而全面提升学生语文综合素养。

猜你喜欢

教者读后感整本书
小学数学运用信息化教学的途径
春意盎然——《春》读后感
《论语》整本书阅读
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有效方法
低年级整本书阅读的推进与测评
2020年思辨式整本书主题阅读1+2书单
抉择——《给我一个拥抱吧》读后感
“读后感”等十七则
《没头脑和不高兴》读后感
音乐表演技能培养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