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创新创业管理体系研究分析

2022-12-16严艺函

山西青年 2022年23期
关键词:管理体系大学生课程

严艺函

江苏商贸职业学院,江苏 南通 226011

近年来,国家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越发重视,全国大部分地区的高校也相继开设了多项创新创业教育教学课程,并且也形成了一定的管理体系标准,相应得到了不少收获并获得了经验。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管理体系的构建及完善,不仅是在把握时代发展脉搏基础上所实施的具有创新性和先进性的课程模式改革,而且还致力于为学生讲解和示范创新创业相关的知识和技能,不断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创业意识、创业思维及创业精神,促使学生能够应用可持续发展的眼光来看待事物背后的本质,让学生成为抓住机遇的主动者。因此,高校要持续投入人力物力,保证学生创新创业管理机制能够得到系统性的完善。

一、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管理体系构建内涵意义

第一,从其概念分析,创新创业教育这一概念涉及了两个内容层面,即行动层面和思维层面。创业关注的要点在于从不同的专业板块、行业领域进行事业的开拓和创造,重视行动实践;创新则侧重于对现状的突破,有意识地去尝试多种方式,求新求变,重视思维创造。尽管创新与创业这两者所侧重的内容形式有所差异,然而却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创新不单指代具象化的产品、抽象性的技术,同时还特指创业者本身所独有的思维特征、奋斗意识,勇于接受挑战和开拓创新的素质,以此才能推动创业更加顺利。事实上,创业也是创新者实践活动的重要体现[1]。

第二,从其意义上分析,能够进一步推动当代大学生就业观念的转变。我国大学生的就业方式已从过去的包分配形式逐步转变为自主择业,进而注重大学生进行自主创业。形式转变的原因主要是大环境的变化。由于在此前受到国家就业政策以及社会环境条件的多重影响,国内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在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和发展方面有所欠缺。但随着近几年教育教学体制改革的深度推进,随着国家新就业政策的落地实施、社会环境转变发展,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创业意识产生了重要转变。除此之外,各地大学所建立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又在实质意义上进一步丰富了大学生自己的创新思想体系和创业实践能力。

二、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管理体系构建理念分析

第一,高校开设和构建大学生创新创业管理体系,对树立大学生高度的创新创业意识具有重要的提升作用,同时对大学生的创业态度也有较大程度的影响。目前,高校所设置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还处于发展阶段,课程建设对《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的规范也仅仅停留于表层,需要相关教育工作者做进一步探究。从当前形势分析,大学生就业已成为国家高度关注的核心问题,人才的培养是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助力,也是推动我国现代化社会建设和信息科技化进程的基础要素。因此,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管理体系的构建也从本质意义上满足了我国科教兴国战略的要求。要从根本上加强和提升我国的综合国力,必须提升国家的核心竞争力,但是目前我国还处于经济转型期,高素质人才在某种程度上还无法满足我国现阶段所设立的就业岗位。因此构建大学生创新创业管理体系,鼓励大学生创业不仅能解决人才就业的问题,同时也能通过创业带动就业岗位的增加。

第二,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管理体系的建设在符合经济发展要求的前提下,为学生提供了更高质量的创业服务。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经济高速运行,因而在经济发展和增加就业的背景下,需要优化和调整我国各项产业的结构。从国外经济发展历史来看,带动国家经济增长的主要是中小型企业,而这更多的是依靠创业者,因此当前高校开设创业教育应在依据人才培养的目标基础上,进而提升学生群体参与创业的人群的数量和质量,同时采取有力措施进一步降低创业带来的各种风险,并针对中小型企业创业案例提出具有可行性的实践思路,真正提升创业者的综合素质和知识技能。创业教育同样是国际教育的主流,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了一大潮流及趋势,对创业教育加大了关注力度,通过高校在综合专业对比这些课程案例的实施情况,以此整合成更富实践意义的资源,在借鉴和吸收这些成功经验的过程中深入研究这些课程开设的共性和特性,从根本上完善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就业体系及相关《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开设中的不足之处,构建起合理而又符合学生发展要求的创新创业课程管理体系,为国家和社会培养更多更好拥有创业能力和创业精神的高品质人才。

三、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管理体系构建问题分析

第一,现阶段高校大学生创新和创业管理体系仍需要进一步健全。高校构建创新创业管理体系,设置《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其多重因素影响着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落实的可行性。然而,目前高校创新创业管理组织体系并不完备,大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并没有感受到创业教育带来的帮助,最终缺乏正确的创业态度和创业意向。例如,在课程体系的构建上,学校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的缺陷体现在课程规划设计上,《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优先对学生专业课学习的知识量和知识体系进行考量,之后再针对性安排教学计划。倘若没有从这一点出发,只会对完成课程计划产生阻碍,不利于教师教学[2]。另外,学校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更偏向于理论性教学,并没有针对创业实践的实际情况以及学生的能力兴趣安排讲解、授课,影响了创新创业管理体系作用的发挥。

第二,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培训机制较为缺乏,创新创业要构建出一个完整的体系,除了要与学生基础专业课程实现有机结合,还需要针对拥有创业意向的学生群体开展针对性的培训。而在这一方面,大部分开设《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的学校都相对比较匮乏。创业教育理论的提出,是坚持以实践研究和择业就业为指导进行展开的,但是早年的理论发展到如今,依旧没有形成完整的创业课程体系,也没有具有建设性和模范性的培训机制,创业教育的模式依旧局限于常见的理论授课和知识讲座上。

第三,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实施的教育环境比较差。《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环境水平是彰显高校创新创业管理体系成效、教育教学成果的关键要素之一。尽管目前高校创新创业体系构建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但大部分高校只将其作为一门通识课程来进行,其体系化制度化并不完备。同时,对其重视力度也并不高:一是学校关于创新创业教育的活动组织单一,创业设施设备比较落后;二是相当一部分高校未能有针对性地设置专门机构和人员队伍以管理《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三是学校投资力度不够,没有设立专项的创业教育扶持基金。造成学生参与创业活动的动力不足,积极性不高。

四、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管理体系构建对策分析

第一,构建以创业为导向的管理体系。在高校相关课程体系建设中,应深度融合有针对性的创新创业管理体系,将创新创业理念落实到各个专业学科教育教学过程中。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构建需立足于一个良好的课程平台作为管理实践开展的基础,因而由此也可分析出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主要以具备选修性质的创业课程、具备专业性质的创业研讨会以及具备课程性质的创业培训为最主要构成部分。选修课程所要达成的目标就是要树立学生的创新意识,端正学生的创业态度,促使学生能够获取到高质量的创新创业知识;专业性质的研讨会更多关注于某一专业领域内创新创业知识体系;课程性质的创业培训则关注于学生所获取的创新创业理论知识,并与实践经验相结合,让学生能够深入领略和了解创新创业教育知识的深刻内涵和价值意义。与此同时,还需要将专业基础课程、公共课程等课程的实际教学环节中所融合的各专业课程的特点,将创业教育内容和创新理念贯彻到各个专业课程体系教学的全过程[3]。

此外,还需围绕某一专业课程领域作为创新创业教育的突破口,并将其作为创新创业实践的对象,此方式不但能够助力学生在校期间将在专业课中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有效应用于创新创业实践当中,还能深入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正确思考,应用专业知识来解决创业实践中遇到的各种专业性问题,增加学生学习的获得感。

第二,构建完善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创业知识的储备量是学生展开实践活动的基础,因此需要健全创业课程教学体系,扩大和拓展创新创业教育教学的规模,为大学生创业过程中产生的需求提供切实的保障。《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教学的内容不单是要针对创业这一方面,并且也要涉及金融、法律、财务等多个领域知识,帮助学生建构完整的知识结构,巩固好创业的根基。除此之外,授课教师的专业程度和经验水平同样也是《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搭设要素之一。因此,学校可通过邀请相关领域的企业家来分享相关的经验,并对本校所开设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提出相适应的改进意见。通过高校教师构建而成的专业科研学术平台,可从根本上推动学生运用专业基础知识参与到科研实践中来。这是一个具有高起点、高质量及高素质的创业服务平台,不管是从专业角度还是创新角度切入,都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还可利用创新创业科研成果所体现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促使学生发掘蕴藏其中的市场潜力,顺利走上创业道路。不仅如此,还有类似于人才孵化基地、研究实验室等都是学生参与创业的良好途径和方法,有利于开拓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

第三,树立学生高度的创新创业意识。树立和形成学生高度的创新创业意识,是激发学生参与创业实践的强大动力。因此,学校在构建创新创业管理体系、构建《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的时候,必须坚持学生综合实质全面发展的原则,遵循人才培养、运作的规律,既要避免应用强硬灌输知识理念的教育手段,也要依据社会发展实质和市场竞争情况来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学校还要大力宣传创新创业教育理念,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提升学生参与《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的参与度,以此来提高学生参与创业项目的兴趣。要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积极参与各种创业项目的动力,需要将创业竞赛的核心作用充分发挥出来,从而推动各种创业项目的有序进行。打破单一的授课模式,在创业教育中融入素质教育、创新教育、专业知识和技能教育等体系内容,举行创业技能大赛、创业知识大赛等多样化的创业比赛,让学生在比赛中不断完善自身的知识修养、人格修养,树立正确的竞争意识及创业思维,不断挑战自我,从而超越自我[4]。

第四,明晰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学目标。改变教育课程的传统观念,积极探究创新创业模式构建的途径,把创新教育和学习能力教育充分结合一起,建立合作成长的教育理念[3]。学校要适应学校教师的学习需要,积极开展专业化培养教学,指导专业课教师通过掌握有关创新创业的重要政策法规、丰富内容和实践案例,汲取当前社会发展中先进的创新创业实践中蕴含的教学因素,继而将其转化成自身的思想理念和精神动力,正确引领学生认识创新能力和创业模式的重要作用。同时,教师需要充分挖掘专业课教学内容与创新创业等价值理念之间存在的天然联系,立足于整体的教学体系融合构建《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框架,最大限度地消解彼此之间的矛盾,在实现求同存异、协同发展的基础上进一步将专业课程教学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针对学生知识技能掌握的实际情况,将教学内容进行深度转换,营造良好的教学情境,提升学生课程学习的参与度。学校创新创业管理体系构建,要充分利用学校本身所具备的专业优势,建立创业活动开展和创新创业教育普及的主阵地,推动培训工作广泛开展,提供精品的培训内容来满足学生对创业素质提升的需求,更好地提升学生创新水平和创业能力,以系统化、科学化和合理化的创新创业指导理论来做好建立动态性文化服务机制,搭建一支具有先进教育理念和与时俱进育人观念的创新创业授课教师队伍,在做好创新创业理论教学的基础上,精心策划并举办一系列学生喜闻乐见的主题实践活动。

五、结束语

高校构建大学生创新创业管理体系,创立《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已成为顺应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许多教育工作者也在不断地加大关注的力度,以此逐渐形成完善的创新创业体系。高校人才培养必定离不开创业教育知识的滋养,因此学校在《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设置上要规划科学,理实并重,设置合理,安排妥当,并且要不断地优化创业教育教学的思路,以此才能更多更好地培养具有创业精神和创业素质的人才。

猜你喜欢

管理体系大学生课程
大学生付费实习“天坑”必须提防
基于KPI的绩效管理体系应用研究
课程思政在专业基础课程中的实施
疫情防控对高校学生管理体系完善的启示
当代经济管理体系中的会计与统计分析
控制系统价格管理体系探索与实践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基于OBE的软件测试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大学生缴存公积金,这个可以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