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本科院校物流教师教学能力提升路径研究
2022-12-16程丽圆
程丽圆
河南科技职业大学,河南 周口 466000
近年来,我国职业教育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蓬勃发展,职业院校招生规模大幅增长。2019年教育部批准全国首批十五所职业本科试点学校。当前,“十四五”开局起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职业教育前途广阔、大有可为[1]。职业本科院校育人突出对职业能力和素养的培养。教师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是人才培养的关键力量[2]。作为教书育人的职业本科院校教师,必须不断提升自身教学能力。本研究中笔者以物流专业为例,探讨职业本科院校物流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路径。
一、物流专业对教师的教学能力要求
(一)具备扎实的物流理论知识
物流学是一门交叉学科,涉及管理学、经济学、理学、工学等多个学科[3],具有较强的综合性、系统性和拓展性,因此物流专业课程对教师理论知识的要求较高。物流教师必须扎实掌握物流相关理论知识,才能在授课过程中将涉及各种不同学科的知识点讲解透彻。随着社会经济与科技的不断发展,新的物流模式与物流技术不断涌现,这也要求物流教师能够跟上时代,不断学习,更新知识储备。相较于发达国家,我国物流专业开办时间较晚,物流人才培养体系仍不完善,高校物流人才培养方案也在不断调整以适应社会发展对物流人才的需求,物流专业课程设置及教材也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以物流专业课程教材为例,不同课程教材之间内容的重合度较高,且内容陈旧过时,已经不能满足人才培养需求,物流教师自身专业知识过硬,才有能力对教材进行梳理,融入合乎物流行业发展现状的补充知识。
(二)具备教育教学能力
教育教学是一种创造性较强的双边活动。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高低对其课堂教学效果有很大的影响。大部分物流教师都是非师范生,在教育教学知识储备上有所欠缺,这种情况可通过职前培训或后期学习进行提高。物流教师应了解教育一般规律,能够在知识讲解时循序渐进、由浅入深,把握好学生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物流专业属于管理学类专业,包含物流管理、物流工程、采购管理、供应链管理等多个细分专业。院校在招生时一般文理生兼收,这就要求物流教师在授课时充分了解学情,全面掌握学生的知识背景,在教学中因材施教。
(三)对物流行业实践有深入的了解
物流专业的专业课程一般包括《物流管理基础》《采购管理》《仓储管理》《配送管理》《第三方物流》《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等课程。这些课程是对物流相关过程的理论概括,课程内容难度并不高,但由于是对实践的概括,因此内容枯燥琐碎。缺少物流行业实践经验的教师,在授课中难免照本宣科,不仅无法实现课程教学目标,反而会降低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兴趣。而具备物流行业实践经验的教师,能够在理论讲授中融入“现身说法”,使枯燥的理论丰满起来。如在讲解《仓储管理》课程的仓储作业流程时,若教师对实际仓储作业过程非常了解,在讲授该部分内容的时候便可以穿插着讲一些出入库、货物保管等实操实例,相比于生硬地阐述作业流程,更有利于提高授课效果。此外,由于社会固有认知的影响,学生对物流专业的认知大多存在偏差,对毕业后就业方向心存迷茫,致使学生专业学习信念不够坚定,具备物流行业实践经验的物流教师能够结合亲身经历对学生的职业规划进行更好的引导,增强物流专业学生的专业自信心。
二、职业本科院校物流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困境
(一)教师自身教育教学观念陈旧
教学是教育力量的集中体现,也是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必由之路[4]。教育教学观念是影响教师教学行为的重要因素。部分物流教师在从教多年后,由于忽视后期学习,对于新时代职业教育的内涵与特点理解不够深刻,致使其教育教学观念陈旧,提升自身教学能力的内在驱动力不足。在授课方式上,习惯于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在授课方法的选择上以讲授法为主,照本宣科,课堂单调乏味,无法有效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起来;在授课内容上,缺少物流发展新知识的融入,停留在教材层面,内容陈旧落后,脱离物流实践;在学生考核上,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不足,机械沿用传统的期末试卷考核、期末实操考核的形式,这种考核方式过于单一,不能达到全面评价学生的目的。此外,对于物流理实一体化课程的考核过于强调对物流理论知识的考查,对实操技能的考核力度不够,导致学生注重理论知识的记忆而不注重实操技能的掌握。
(二)物流师资引进渠道单一
师资队伍是高校培养合格人才的主体力量[5]。现阶段我国职业本科院校由高职院校升级而来,物流教师引进渠道比较单一,主要来源于高校应届本硕博毕业生。近年来职业本科院校为提升教师团队整体学历水平,校方在人才引进中对学历要求较高,一般要求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此硬性要求将许多具有多年物流行业从业经验的专科、本科学历优秀人才拒之门外,导致现有师资队伍中具备一线物流工作经验的教师比例偏低。
(三)院校管理制度制约
高校制度是高等学校为了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所制定的要求全体教职工和所有学生共同遵守,并按一定程序办事的各项规章、规则和章程[6]。现有职业本科院校制度建设仍不完善,对教师能力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制约。一是院校工作制度的制约。部分院校存在要求教师“坐班”的硬性规定,强制要求专任教师在没有教学任务时在校办公,致使教师不能自主利用课余时间进行社会物流调研、去本地其他院校“蹭课”学习。此外,大部分院校都设置基本课时任务量,近年来由于职业院校大量扩招,师资普遍较为紧张,教师上课任务量较大,物流教师同时承担两门甚至三门课程的教学任务,备课任务繁重,难以在教学上精益求精。二是考核制度的制约。院校对教师的考核主要集中在教学任务的完成情况、教科研成果产出等方面。物流教师对待教学工作以完成教学任务为目标,在完成基本教学任务后,出于职称晋升等原因,通常选择把剩余精力放在教科研上,以产出更多的教科研成果,为未来职称晋升做准备。
(四)院校教师培训质量不高
教师培训作为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环节,是促进高校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7]。面向物流教师的培训大体包含入职培训、专题培训、“双师”培训等等。其中,入职培训是面向全体新入职教师,培训内容涵盖学校制度、教学理论与方法等等;专题培训一般是面向全体教师,侧重教授某一专题内容,如师德师风建设、科研能力提升等等;“双师”培训则是面向物流专业的教师,培训内容涵盖职业教育理论、物流理论及实践。通过参加上述教师培训,物流教师能够有所收获,但从大量的时间投入上看,收获并不对等。以“双师”培训为例,培训分为物流理论部分与物流实践部分,理论部分中涉及的内容大部分是“老生常谈”,而实践部分也并未真正实践,只是组织物流教师到物流作业现场“走马观花”式的参观,因此并没有达到预期的培训效果。
(五)物流技能大赛参与有限
物流技能大赛能够较全面地考察参赛学生的物流运作技能及决策能力[8]。通过指导学生参赛,物流教师可以尝试将物流技能大赛中的能力要求与日常授课内容进行整合,提升教学水平,达到以赛促教的目的。目前大部分物流教师指导学生参加物流技能大赛的次数较少,一是由于各类区域范围物流技能大赛对院校参赛队伍的数量有严格的限制,二是由于物流教师自身承担的教学任务较为繁重,而指导学生参赛的过程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及精力,降低了物流教师指导学生参赛的主观意愿。
三、职业本科院校物流教师教学能力提升路径
(一)物流教师应转变教学观念
职业教育是与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地位的教育类型[9],是植根于企业实践进行人才培养的教育。物流教师需要充分认识到职业本科教育与普通本科教育的区别,转变自身教学观念。在日常教学过程中,物流教师应积极探索新的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融入更多的物流职业元素,以学生为中心,创设任务情境,引导学生应用物流知识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物流职业能力素养。
院校一般将物流专业课程划分为三类:理论课程、理实一体化课程、实践课程。不同类型的课程,其考核形式应该有所区别。物流教师应根据不同课程的特点设计课程考核方案,重点突出对学生物流实践能力的考核。对于物流理论课程,侧重考查学生对物流相关理论的理解与应用;对于理实一体化课程,应将物流理论考查与实操考查相结合,引导学生对物流实操技能的重视;对于物流实践课程,应以纯实操考核形式进行考查。此外,应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考查,引导学生将功夫用在平时,夯实基础,而非寄希望于期末考试临考前高强度突击。
(二)物流师资引进多元化
职业本科院校应建立灵活的师资引进机制,推动物流师资来源的开放化与多元化,以满足职业本科教育人才培养的要求。在物流教师引进时,一是应破除“唯学历”论的教师招聘政策,同等条件下应该优先选拔有物流行业从业经验的人员,对于从业经验特别丰富者,可以适当放宽学历要求;二是应大力引进企业兼职教师,承担物流实践类课程教学工作,指导学生进行物流实践操作,为物流专业教学注入新的活力。
(三)完善院校管理制度
职业本科院校应从制度建设上为物流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创造有利条件。在时间上,给教师更大的自由度,让物流教师有更多的时间利用校外资源提升能力;在工作量上,要结合教师承担课程的数量、合理设定基本教学任务量,同时减少对教师课余备课时间的占用,使教师能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教学上;在工作考核上,完善对教师教学能力的考核机制,可在教学能力层面设置教师教学能力等级,定期根据教师教学能力情况对教师进行评级,评级结果与绩效工资挂钩,弱化职称对教师收入的影响,以增加教师提升自身教学能力的内在动力。
(四)物流教师培训提质增效
院校应切合物流教师整体情况进行教师培训规划。应通过全面调研,汇总物流教师的培训需求,而后针对共性需求开展培训。要优选培训讲师,物流教师能够通过向同专业的优秀教师学习来提高自身教学能力。如针对教师理论教学能力的培训,可邀请本校或其他院校优秀物流教师线上或线下进行培训。如针对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培训,由于涉及操作硬件及软件,可通过线上方式进行培训。而针对教师进行物流实践培训,则应充分发挥对口实训基地的作用,教师不能只是实践过程的旁观者,必须真正下沉到物流实践中去,才能在授课时把实践与理论更好地融合。
(五)鼓励物流教师指导学生参与各类物流技能大赛
职业本科院校应鼓励物流教师指导学生参加各类物流技能大赛。首先要解除物流教师的后顾之忧,对于承担指导任务的物流教师,除基本教学任务以外,比赛期间尽量不再安排临时性任务。其次,提供充足的资源保障,如比赛训练所需的各种硬件设施及场地;再次,对于在物流技能大赛中表现突出的师生进行奖励。此外,院校可与物流软件企业合作,举办校级物流技能大赛,扩大物流技能大赛的覆盖面,为更多学生和教师提供参赛的机会。
四、结语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对于物流人才的需求呈现持续增加的态势。职业本科院校肩负着为社会输送高技能高素质物流人才的重任,需要特别注重对物流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积极创造条件,促进物流教师教学能力的整体提升。物流教师也需转变自身陈旧教育教学观念,以开放的心态,充分利用各种学习资源提升教学能力,为我国物流业的发展培养有用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