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中国竞技体育系统联动的生成逻辑、现实审视与推进路径

2022-12-15甘荔桔李成梁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2022年6期
关键词:竞技协同主体

甘荔桔,李成梁

(沈阳体育学院运动训练学院,辽宁 沈阳 110102)

在新中国发展历程中,举国体制办竞技体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提高国家影响力、振奋民族精神等方面作出了巨大贡献。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举国体制办训办赛下的竞技体育发展出现依附国家投入成本巨大、社会贡献价值挖掘不足、人才培养缺陷明显等诸多问题[1],已严重影响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党的十九大提出了“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加快推进体育强国建设”[2];《体育强国建设纲要》进一步明确“坚持以人为本、改革创新、依法治体、协同联动,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努力将体育建设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标志性事业”[3];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促进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全面发展,加快建设体育强国”[4],以及近年来体教融合、体医融合、体旅融合等一系列政策的颁布,为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指明了方向。如何充分发挥竞技体育的多元价值功能,从原有的体育系统独办转向全民参与、社会联办,使其更好地融入新时代国家发展大局,是竞技体育实现可持续发展和促进社会全面进步的重要途径。因此,政府、竞技体育系统以及社会相关系统如何相融相助,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目前学界主要从宏观上对我国竞技体育发展困境以及未来发展战略等方面展开理论研究,而对融合政策具体如何落实、诸多系统相融相助的动力机制等缺乏深层解析。本文利用系统联动理论对新时代我国竞技体育发展新动力——系统联动的生成逻辑、现实状况以及推进路径进行深入研究,为推动我国竞技体育与社会相融政策的落实和实现新时代新任务提供参考。

1 新时代中国竞技体育系统联动的概念及其应用机制

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伟大成就以及举国体制办竞技体育取得辉煌成绩的同时,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却连年下降,学校体育、群众体育一直得不到高质量发展;竞技体育利用社会资本的力度和范围依然有限,且社会对举国体制高投入办竞技体育的不满呼声越来越多,影响了我国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步伐。我国政府和众多学者均意识到中国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挑战。在政府颁布的一系列文件和学者们发表的相关成果中频繁提及中国竞技体育与众多社会系统协同发展的重要性,而促进多系统、多主体的相融相助、协同共进,均离不开系统之间的协同联动,因此系统联动已成为中国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新动力。

1.1 新时代中国竞技体育系统联动的内涵

系统联动主要是指众多系统依靠各自独特的组织优势,相互联系成一个整体,并通过整体来表达系统中众多主体愿望,维护众多主体利益,以及针对环境变化,联合采取行动,实现多系统多主体的共同发展[5]。中国竞技体育是由若干功能相互连锁、行为交互影响的子系统和主体结合而成的系统,包括竞技体育管理系统(政府体育部门、体育项目协会等)、体育系统的三级培养子系统(第一级国家队,第二级省专业队、职业体育俱乐部,第三级基层体育运动学校等)、教育系统的相关竞技体育子系统(大学、高中、初中、小学等高水平运动队等),其内部包括管理者、教练员、运动员、科研人员、后勤人员等众多主体。中国竞技体育内部各子系统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依存,产生彼此耦合或干扰的交叉作用,共同构成了我国竞技体育大系统的统一整体[6]。另外随着新时代对竞技体育的新要求,拓宽发展领域并积极与社会相关系统进行相融相助,又形成了政府部门、竞技体育、群众体育、学校体育、社会资本等组成的多系统网络式立体联动结构。

在中国竞技体育多系统网络式立体联动结构中,众多系统相互之间形成复杂联动关系,包括政府部门与各系统之间的纵向联动关系、系统之间的横向联动关系、各系统与其子系统之间的纵向关联关系、系统内部各子系统之间的相互联系与作用等(图1)。可见在中国竞技体育与其相关的诸多系统协同合作中,必须处理好诸多系统的相互关系,激发诸多主体合作意愿,才能够使系统联动得到真正落实。

图1 中国竞技体育多系统网络式立体联动结构及其复杂关系Figure 1 Multi-system network stereo linkage structure and its complex relationship in Chinese competitive sports

1.2 新时代中国竞技体育系统联动的应用机制

早期片面地缩短战线、保证重点发展策略是特定时代我国对竞技体育的特殊需求。而新时代竞技体育拓展运行领域、充分发挥其多元价值功能是其可持续发展的实现路径,但这一改革过程必然伴随着竞技体育与众多相关社会系统主体之间的利益博弈。竞技体育作为社会复杂系统,和其他社会系统一样,其主体的行为必然受到系统所处环境、系统内主体以及与其他系统主体的影响。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环境以及政府政策导向对竞技体育与社会众多系统相融相助的强大推动下,竞技体育系统显然也需要激发诸多主体(管理者、教练员、运动员、科研人员、后勤人员)的参与活力。而各主体之间的关系复杂,如果系统存在任何制约主体的合作因素,都有可能在与其他主体关系中形成蝴蝶效应,将负面因素的影响力无限传递和放大,进而引起相关主体合作意愿的变化并可能最终阻滞系统整体的合作联动。系统联动的应用机制就是加强竞技体育系统内部以及学校体育、群众体育、社会资本等系统主体对新时代竞技体育多元价值功能的深入理解,使众多主体意识到竞技体育多元价值功能的发挥可以带动竞技体育系统实现自我造血,带动社会大众身心健康水平提升,带动社会资本收益增量,继而使相关主体意识到系统联动能够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充分激活多系统主体相互合作的积极主动性,在建立多系统主体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关系的基础上,通过相互影响与合作进一步实现各获所需、合作共赢的目的[7]。因此,系统联动既要有外围政府政策引导和推动,并为众多主体合作搭建平台和通道,还要培育不同系统相关主体的合作资本优势(如竞技体育系统的体育技能资本优势、学校系统的文化资本优势、社会系统的购买力资本优势等),培育各系统主体相互合作的共赢意识。

2 新时代中国竞技体育系统联动的生成逻辑及其价值审视

2.1 新时代中国竞技体育系统联动的生成逻辑

2008年北京奥运会后,竞技体育“提升中国国际地位和民族自信”的阶段性任务已经实现,随着新时期全民健身升级为国家战略,竞技体育的价值与作用也开始出现了转向。政府通过一系列政策来推动竞技体育从“单一管理”到“多元治理”的体制机制转变,从“金牌至上”向“综合实力”复合型目标转变[8]13。但在转向过程中还存在诸多问题:1)众多竞技体育项目对举国体制过于依赖,使得我国运动员获得奥运金牌的成本较高;2)竞技体育运行体系长期形成的高度封闭、排他性特征,迟滞了运动项目协会实体化改革的进程,进一步阻滞了社会资本介入竞技体育的积极性;3)众多竞技体育参与主体还固守片面的逐金夺银观念,而竞技体育所特有的强身健体、愉悦身心、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以及推动国家社会与经济发展的多元价值被忽略,同时国内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连年下降,竞技体育系统所特有的强身健体功能及软硬件优势对学校体育、群众体育的指导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这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竞技体育发展的要求相违背[9]。

为解决上述问题,当前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助推竞技体育与社会相融的政策,但在执行过程中诸多系统矛盾叠加,参与主体间利益冲突不断,相融相助的内生动力不足,政府、社会、市场多元主体相融相助的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一直没能构建起来,进一步导致竞技体育结构规模发展受限、投入产出效益失衡、训练科技保障匮乏、高水平竞技体育人才多元化选拔和培养体系构建迟缓等问题[8]17。在此情况下,竞技体育如何实现新时代国家新需要,与多系统实现协同、融合、共进,代表中国竞技体育发展新动力的系统联动则显得尤为重要。

2.2 新时代中国竞技体育系统联动的价值审视

2.2.1 系统联动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竞技体育发展的新要求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确定了统筹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等“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国家的战略布局也对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提出了新要求,先后颁布了《体育强国建设纲要》《关于深化体教融合 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等政策文件。《体育发展“十三五”规划》《竞技体育“十三五”规划》均强调转变竞技体育发展方式,发挥竞技体育在建设健康中国、增强国家凝聚力和文化竞争力中的重要价值,充分利用其综合功能和重要作用,促进中国体育事业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10]53。竞技体育应按照体育强国建设新要求,挖掘自身特有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社会贡献多元价值功能,以自身发展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为使命,积极投入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中[11]。这就需要拓宽竞技体育发展领域,积极与社会、经济紧密联系、协同发展。竞技体育应根据国家新时代发展要求,将继续提高竞赛成绩和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作为发展方向,充分发挥其多元价值功能,为增强人民体质和服务新时期国家政治、经济、文化与教育等的和谐发展,承担新使命、作出新贡献。

2.2.2 系统联动是竞技体育与社会其他系统协同发展的新需要 随着新时代国家对竞技体育办训办赛价值目标定位的改变,社会对竞技体育多元价值需求高涨。竞技体育也应顺应新时代要求,积极融入社会多系统协同发展之中,在充分发挥自身价值及软硬件优势的基础上,与社会众多系统形成优势互补、互惠互利的局面。新时代竞技体育应以开放的观念准确认识举国体制和市场机制的关系,处理好政府、协会、社会、市场等多元主体关系,创建“政府支持、协会主导、市场自主”的协同多系统联动、多主体参与的竞技体育新模式[12]8;中国竞技体育应从“争光体育”向“全面体育”转变,从“举国体制”到政府、市场和社会协同丰富“为国争光”新内涵,为新时期体育强国建设提供新动能[13];应利用竞技体育特有的精神魅力、激励带动效应,吸引更多群众参与健身和休闲体育,进而实现与群众体育的深度融合,并承担起提升青少年身心健康水平的新责任,引领国民“大健康”事业深入推进[14];竞技体育在新时代体育强国建设中应发挥引领作用与辐射功能,进一步加强政府与社会主体协同联动,形成合力,优化结构布局[15]。

2.2.3 系统联动是竞技体育内部诸多子系统协同发展的新诉求 新时代中国竞技体育单靠政府管办合一的“独轮驱动”很难实现奥运与非奥运项目、夏季与冬季项目、优势与潜优势项目、职业化与非职业化项目及弱势项目的区域布局、均衡发展,这就需要政府、社会、市场的“多轮驱动”来协同推进[12]6。统筹政府、社会和各类项目协会协同关系,激发多系统力量介入竞技体育领域,推动竞技体育管理结构优化和提升效益,打造国家和社会多元参与的竞技体育发展新机制;同时竞技体育也需要依托各类协会、俱乐部、市场等多方力量,推动教育系统、体育系统、社会组织和个人的有效融合,构建社会化、市场化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选拔、输送系统联动新机制;另外利用多学科、多专业、多领域融合的理念,广泛吸纳社会各方力量,组建技战术、体能、康复、科研、营养、心理等一体化复合型训练团队,打造训练、科研、医疗、康复保障等多专业融入训练参赛的资源共享和经验交流平台,也是竞技体育科学化助训助赛新诉求[16]。通过举办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联赛、大奖赛、邀请赛等,不断拓宽竞赛种类,完善竞赛体系,也是竞技体育社会责任担当以及满足不同地域、不同层次大众身心健康的需要[17]。

综上所述,无论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竞技体育的新要求,还是竞技体育自身发展新诉求,均亟需以拓宽发展领域、发挥价值功能为主线,积极与社会众多系统相融相助。但前期诸多政策的颁布和学者们的成果只是提出了系统协同发展的建议,缺少对“系统如何联动”“参与主体动机如何激活”等机制原理的深入研究,致使相关主体不能全面深入地审视系统主体采取合作的目的动机,影响系统联动的落实和推进。

3 新时代中国竞技体育系统联动的现实状况及其推进缓慢归因

3.1 新时代中国竞技体育系统联动的现实状况

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及体育强国发展理念指导下,政府先后出台了体教融合、体医融合、体旅融合等一系列政策,竞技体育与社会相关系统的合作相融提上了日程。但政府、社会、学校、大众围绕着竞技体育展开协同合作,就必须建立相互依存、功能互补、各获所需的合作机制,主要表现为个人或组织之间相互联系的工作方式与运行内容,然而当前多系统、多主体的协同合作机制并未形成,系统联动推进缓慢。

3.1.1 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合作较少 “大体育”理念认为竞技体育可以通过赛事表演、深入群众指导等形式带动群众体育实现普及,群众体育普及又助推更多青少年参与竞技体育,两者最终实现相互促进、协同融合发展的目标。然而,当前双方协同合作仅体现在社会对部分职业体育赛事的关注,而职业体育以及未开展职业赛事的众多运动项目在深入群众指导方面几乎处于空白,仅有少量的退役教练员、运动员通过介入社会培训机构、参加业余基层赛事或进入校园进行体育技能培训等形式参与社会大众的健康指导。

3.1.2 竞技体育与学校体育长期协同合作的实践效果不理想 多年的体教结合尝试没有实现体育系统与教育系统的深度合作,青少年体质亚健康状况依然存在,教育系统竞技体育水平、规模、培养质量依然有限。两大系统合作受限的根本原因在于“重训练”还是“重文化”的办训办学动机分歧,当然也与长期存在的“重文化、轻体育”的社会主流理念影响有关。当前国家日益繁荣昌盛,百姓物质生活日益改善,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和就业领域也在不断扩大,因此更应该注重广大青少年的素质教育和身心全面发展。

3.1.3 竞技体育与社会资本协同合作规模有限当前只有足球、篮球、排球等少量社会影响力较高的竞技体育项目通过职业化的改革与社会资本进行了合作。占中国人口40%以上的青少年中,也仅在中国大学生篮球联赛(CUBA)、中国中学生篮球联赛(CMBA)等少数比赛中有社会资本介入,绝大多数的运动项目社会资本介入还属空白。社会资本赞助竞技体育是为追逐直接或间接利益,但当前在政府积极推动多系统协同发展的背景下,仅对已有影响力的赛事进行赞助的理念恰恰忽略了青少年的市场潜力和多元化利益的评估。

3.2 新时代中国竞技体育系统联动推进缓慢归因

国民经济供给侧结构调整以及转型升级对新时代竞技体育与经济社会的融合发展提出了新要求,竞技体育亟需更加全面深入地融入经济社会,更好地通过系统联动提升我国体育竞赛表演业、职业体育乃至体育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助推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同时强调积极挖掘竞技体育多重价值功能,带动群众体育、学校体育等实现协同发展。但我国竞技体育与其他系统的融合依然困难重重、推进缓慢,其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3.2.1 多系统主体对竞技体育多元价值认识不足竞技体育与人和社会发展紧密联系,使其集政治影响力、文化辐射力、经济生产力、社会亲和力于一体,特殊的身份造就了其多元的自然和社会价值[10]52。1)从培养人的视角,竞技体育可以增强大众体质,促进身心健康,丰富业余文化生活,提高生活品质,培养运动员的体能和拼搏意志力,展示出人类的运动潜能和坚韧精神。2)从政治价值视角,竞技体育作为世界各国交流的平台,可以展示一个民族和国家的精神状态,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一个国家的经济、社会、科技、文化发展的综合实力,故可以作为国家形象塑造、外交助力、国际文化互动的重要平台[18]。3)从经济价值视角,竞技体育作为体育产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积极利用竞赛表演业的功能,推动社会大众关注赛事,拉动消费,同时带动相关产业链(如交通业、餐饮业、服装业、制造业)的发展,进而推动体育产业乃至国家经济发展。4)从文化社会视角,竞技体育可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和休闲娱乐需求,且与群众体育、学校体育均存在密切的联系,群众体育、学校体育可以作为竞技体育发展的基础保障,同时竞技体育又能影响群众体育、学校体育的普及程度与发展质量。

当前竞技体育系统内部众多管理者和参与者还存在对早期举国体制的过度依赖,对竞技体育价值认识狭隘,产生一系列负面影响。首先,随着新时代政府办赛办训目标改变,一旦离开政府投入,竞技体育系统发展就会举步维艰;其次,严重制约了对竞技体育系统内部主体的主体性和适应性激活,造成竞技体育系统整体发展动力不足;另外,竞技体育难以实现与社会诸多系统的相融相助,只能使政府背上沉重包袱,进而影响社会对政府的支持和评价。上述问题最终使系统“联动”变为系统“相阻”的恶性循环。同时,由于计划经济时期我国竞技体育一直围绕服务国家外交、塑造国家形象、为国争光的政治价值取向来运行,使得其他相关系统的众多主体对竞技体育“唯金牌”“唯成绩”价值功能的认知较为狭隘,进一步导致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竞技体育多元价值功能开发的要求与竞技体育系统内外众多落实者唯政治价值认知的分歧,这一现象也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人民为中心的社会发展理念相抵触[19],进一步影响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多系统联动。

3.2.2 多系统联动的机制尚未形成 虽然在政府政策的推动下,当前我国竞技体育与社会多系统相融相助已经提上日程,小范围、多形式的结合尝试已经展开,“清华跳水队模式”“恒大足球模式”“温州模式”“丁俊晖模式”“李娜单飞模式”等多种培养方式的尝试也相继获得成功,但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的全面合作依然没有形成,教育系统建立的竞技体育运行系统水平、规模和运动员培养质量依然不高,社会资本对青少年的市场赞助依然不足。故要实现竞技体育和相关系统的多系统协同联动,就必须建立相互依存、功能互补、合作共赢的合作平台以及协同机制。但在真正落实的过程中,相融相助的系统联动机制还有待深入研究,激活诸多系统主体相互合作的动机和合作要点还有待于挖掘或施加政策引导。

3.2.3 多系统联动的动力不足 多系统联动的机制应建立在合作共赢、取长补短、互惠互利的基础上,激发主体合作获利的动机。而当前竞技体育应在重视政治目标的同时,积极响应国家发展战略和大众需求,深挖其经济、文化和教育价值。通过为人民提供丰富的高质量竞技产品,引领和带动群众体育和体育产业发展;通过与学校体育的积极融合,指导青少年健康水平的改善。但由于体育系统众多管理者和参与者仍不愿打破原有举国体制下所具有的地位和资源优势,转向与社会众多系统相融发展;竞技体育系统早期的自封和其他社会系统众多主体对其的认知偏差,使得社会大众普遍认为教练员、运动员等主体“头脑简单、四肢发达”;不同主体认识和意识的偏差,为社会系统与竞技体育相融合作制造了诸多壁垒,进一步影响多系统的联动发展。因此只有让众多系统主体意识到,在新时代通过与竞技体育相融合作,社会资本能够获取诸多利益,学校体育能够有效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群众体育能够实现大众身心健康和满足美好生活需要,或使竞技体育主体意识到通过发挥自身多元价值功能与社会相关系统相融合作,能够为自身独立造血以及可持续发展带来长期稳定的动力和收益,才可能在政府政策动力的推动下将系统联动真正落到实处。

4 新时代中国竞技体育系统联动的推进路径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对竞技体育的要求以及竞技体育系统为实现自我造血和可持续发展的需求,决定了政府、竞技体育、学校体育、群众体育和社会资本等相关组织以及大众个体共同构建科学合理的多系统多主体各尽所能、各获所需的增能式立体联动机制,是实现中国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较佳路径。

4.1 构建完善的系统联动机制,厘清多系统多主体的联动关系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为我国竞技体育多元化造血提供了环境保障。因此,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国家“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方向,以健康中国和体育强国为发展目标,借助政府驱动力、人民群众身心健康需求驱动力、社会资本追求利益驱动力,形成系统联动的整体合力,充分挖掘竞技体育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综合功能和多元价值,推动政府与竞技体育、学校体育、群众体育以及社会资本系统的上下协同、相互联动,进而形成改革合力,构建出多系统紧密联动、全方位发挥价值功能的联动机制(图2)。

图2 中国竞技体育系统联动机制Figure 2 Systemic linkage mechanism of Chinese competitive sports

其中,竞技体育管理者要转变发展观念,利用好市场机制,拓宽竞技体育参与领域,深入分析竞技体育系统内部主体间的正向、反向及相互反馈的复杂关系,探寻政府、社会、市场、协会等多元系统主体相互促进、相互协同的内在动机,推动政府、社会组织和市场构成的多元系统协同联动,在新型举国体制基础上,利用政府和市场多方力量,为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注入新活力。故该机制是中国竞技体育以及相关系统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场域内整合资源、激发活力,以实现合作共赢为目标的新型互动机制。该机制既突出政府、竞技体育以及相关系统参与主体是系统联动的行动主体,也强调多元主体相互配合、优势互补、协同发展的联动关系。

4.2 重视系统联动中的主体诉求和协作,打造共建共享的协作格局

系统联动的推进应以构建多系统利益共同体和实现政府、竞技体育以及众多系统相关主体诉求为根本目标,其中政府注重竞技体育的社会责任、社会公信力发挥,竞技体育渴望实现自我造血和可持续发展,社会资本关注自身的盈利及权益保障、社会责任及影响力的提升,社会大众则热衷满足其强身健体、休闲娱乐的高质量享受,这就更加凸显了系统联动价值。因此需要进一步采取措施来明确职责、协同运作,实现“联”和“动”。在政府积极引导下,加强竞技体育、社会资本、学校体育、群众体育等系统的诸多主体之间的协作,加强多系统主体对系统联动的正确认识,统一思想,积极构建协商合作平台,打造共建共享的协作格局,同时确保竞技体育与社会资本、学校体育、群众体育等系统建立起平等的合作伙伴关系,有效整合各自优势资源,提升中国竞技体育高质量产品供给能力,建设以合作共赢、相融相助为核心的多系统利益共同体。

4.3 挖掘系统联动的深层驱动力,激发多系统主体的合作动机

政府在竞技体育系统联动机制中有着其他社会主体不可替代的独特地位和强大号召力,在政策、制度、人才、精神等领域发挥着主导作用,因此政府的政策驱动是当前中国竞技体育系统联动的重要推动力之一[20]。同时,中国经济积累为竞技体育奠定了坚实物质基础,城市化进程、人口聚集、经济结构的调整、人民收入提高为竞技体育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经济动力。另外,人民精神文化生活需求提高,健康意识增强,为竞技体育的社会协同进程提供了外部动力。而实现自我造血和可持续发展的诉求则是中国竞技体育系统联动的原始动力和内部动力。在系统联动机制中,竞技体育(经济推动、人才的培育和健身指导优势)、社会资本(资本推动优势)、学校体育(文化教育以及群体规模优势)和群众体育(经济消费和大众规模优势)均具有各自的资源优势,在具有先决洞察力和权力引导优势的政府政策驱动下,形成竞技体育价值驱动力、社会资本逐利驱动力以及学校体育、群众体育系统需求驱动力的多重合力,促使多系统主体积极展开合作交流,进而在系统联动的基础上实现合作共赢[21]。另需注意,在系统联动初期,众多主体主动合作能力有限,此时具有先决洞察力和权力引导优势的政府应作为主导力量,通过提供政策扶持、资金保障、专业人才和技术支持等来推动联动机制的良性运转。但随着众多主体合作关系的不断发展完善,众多系统在联动机制中的驱动作用就会愈来愈大,故系统联动是一个不断融入社会价值元素,经历由“外引”到“内生”的过程。

5 结语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竞技体育服务国家政治、经济、文化与教育发展提出了新要求,也促使中国竞技体育与学校体育、群众体育以及社会资本等系统形成了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联动关系。借助政府驱动力、竞技体育多元价值驱动力、人民群众身心健康需求驱动力、社会资本追求利益驱动力,积极打造竞技体育与相关系统共建共享的系统联动机制,才能实现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并高质量完成新时代国家赋予的新任务,因此系统联动已成为中国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新动力。

猜你喜欢

竞技协同主体
TSA在重竞技运动员体能测试中的应用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论自然人破产法的适用主体
蜀道难:车与路的协同进化
竞技精神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
技术创新体系的5个主体
三医联动 协同创新
关于遗产保护主体的思考
怀旧风劲吹,80、90后成怀旧消费主体